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pdf
《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pdf(29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一 单 元 测 量【教 学 内 容】人教课标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14)【教 学 目 标】一、知识与能力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 毫米、1 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 道 1 千米=1000米,1 米=10分米,1 分米=10厘米,1 厘米=10毫米。2、认识质量单位吨,建 立 1 吨的质量观念,知 道 1吨=1000千克。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4、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联系对长度单位的已有认识以及自身的生活经验,学会根据物体的长度特点或解决问题的需要合理选择
2、长度单位,并进行相应的测量和交流,发展实践能力与空间观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让学生列举千米、吨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意识到知识无处不在的道理。2、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通过合作性质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道理。【教学重 难 点】重点:1、知道毫米、分米和千米与米、厘米之间的进率及换算。2、知道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和换算难点:初步建立毫米、分米、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吨的质量观念,应用毫米、分米和千米来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以及应用吨来正确表示物体的质量。【教 材 分 析】1、本单元的内容及作
3、用本单元的内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具体内容安排见下表:例题内容例 1测量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时引入毫米,发现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与 1 毫米厚度的实物作比照,建 立 1毫米的长度观念。例 2在测量课桌的长度时引入分米,发现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建 立 1 分米的长度观念。例 3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千米,明确千米与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例 4通过实际测量、走一走等活动感受1千米的长度,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例 5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例 6围绕能否同时过桥的问题,认识质量单位吨,同时明确吨与千克的关系。通 过 讨 论 1吨有多重,建 立 1吨的质量观念。例
4、 7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2、教材编写特点(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质量单位中的千克与克,己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
5、生的已有经验是比较丰富的。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将它作为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比如,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作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所以,教材在这里让学生估、测、议,进而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识。另外,这一单元中经常出现的课堂、操场、校园等,都是学生熟悉的环境,很容易打开学生的话题。(2)合理安排活动内容,为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提供便利。本单元的内容是“测量”,无论是分开的“测”或“量”,还是连在一起的“测量”,都预示着强烈的活动性,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活动的教学不能称其为测量的教学。基于这种考虑,教材的编排中安排了许多
6、活动,可以说本单元的内容是以活动展开的,其目的就是为教师安排学生的活动提供便利。比如,毫米的认识中测量课本,分米的认识中的测量书桌,以及通过具体的活动感受1千米等等。(3)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无论是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还是质量单位吨,许多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教材在编排时考虑到了这一点,在许多内容的编排中,将所学的概念设计在学生熟悉的或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发现、探究、体验。比如,在吨的认识中,创设动物过桥的情境,提出的问题是“能同时过桥吗?”,将“限 重 1 吨”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以确定情境的主题。(4)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生
7、活中,在测量长度或质量时,有时往往不需要得到精确的结果,即使需要精确的结果,也要先做一个恰当的判断,以确定所使用的测量工具。从这方面考虑,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长度和质量观念是合理估测的前提。教材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并力求将1 毫米、1 分米、1 千米及1 吨与生活中的事例建立联系,形成表象。比如,“1 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 圈是400米,2 圈半正好1 千米。”以及安排“在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看看有多远。10个 100米就是1 千米。”等等。这些内容的安排为解决诸如“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1 千米?”等问题奠定了基础。练习中,
8、还安排了“先估计,再测量”的训练,以便逐步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教学建议】1、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用教材提供的资源,采用演示主题图(如,公路及路标、动物过桥图等)、组织学生的测量活动(如,量课本、书桌等)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师生互动提供条件。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认识并理解测量的有关知识,同时形成适合自己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逐步提高。当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提供的情境进行整体观察,注意提供的情境应该主题明确,当学生的讨论远离主题
9、时.,应该进行恰当的引导。2、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测量”这部分内容的实践性比较强,需要学生在操作中充分的感知,并逐步达到完善。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该建立在操作的基础之上。如,教学例1 (毫米的认识),教材安排了学生用尺子测量课本的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测量中发现课本的宽、厚不能用整厘米表示,从而引出“毫米”,感受毫米产生的意义,再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明白厘米与毫米的关系。在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时,教师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提出活动的要求,教师应该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对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引导,对活动的结果要进行适当的评价。注意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动手操
10、作与认真思考相结合。3、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应该作为检验本单元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1吨的质量观念时,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外,同时还要多举一些当地学生熟悉的例子加以对比。比如,医疗保险卡、电话磁卡、储蓄卡厚度大约是1毫米等等,也可以让学生从一沓纸(或作业本)中量出1毫米,数一数有几张。让学生用作业本摞出1分米的高度,数一数有多少本,等等。对于大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感受,可将实际感受与发挥学生的想像力结合起来,比如,可以量出10
11、0米,通过走一走感受100米的长度,让学生想像出10个100米就是1千米。4、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估测在生活中用得很多,也是用“测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体现。为此教材作了一些安排,如,让学生先估计课本的长、宽和厚以及常用物品的长(宽),再测量验证。再比如,让学生说一说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在练习中设计三个不同路程的出游情境,提 出“他们该怎样去?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的问题。教师要培养学生自觉地对常用物体进行估测的意识,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先估测,后测量验证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5、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部分内容一方面操作性很强,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间的相互启发,所
12、以可以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需要注意的是,要合理安排动静的时间,小组讨论、交流要建立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安排的教学活动要给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时间,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价值。6、本单元内容可以用7课时进行教学【课时备课】第一课时单位沂南四小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杜维娟时间2012、7、27课题毫米的认识参与者耿桂国高玉东严加玉集体备课个性备课教 学 内 容: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一3页及练习一 1一一3题教 学 目 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厘米作为单位来进行测量。引导学生体会毫米产生必要性。2、知 道10毫米=1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培养学生的估
13、算意识与能力。4、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 学 重、难 点:重点:建 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 道1厘米=10毫米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教 学 过 程:一、创 设 情 境,生成问题1、回忆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并用手比划一下其长度。2、师出示数学课本: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课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厚度是多少吗?哪位小朋友估计一下?(设计意图:铺垫孕伏,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长度单位,并从学生熟悉的课本入手,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与能力。)师:那位同学的估算最接近精确值呢?让我们动手测量一下。(数学书的厚度不够1厘米,学生对如何表示数学课本的厚度感到茫然)师:因为
14、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所以要想测量地很精确,我们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以前知识不能解决遇到的问题,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求)二、探 索 交 流,解决问题1、观察直尺,感 知 1 毫米(1)、观察自己的直尺的刻度,你有什么发现?(2)、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师生共同发现说明:每个小格的长度就 是 1 毫米。同桌之间互相找找刻度尺上的1 毫米(3)、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想1毫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观察、交流、回想、用手势表示等一系列活 动,帮助他们更好的建立1 毫米的长度观念。)(4
15、)、师: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是1 毫米呢?(1 分钱硬币的厚度,电话卡的厚度,钥匙边的厚度)(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建立1 毫米的长度观念。)(5)用一毫米造句子。2、学生认识2 毫米、3 毫米、4 毫米.10毫米师:我们知道刻度尺上的1 小格就是1 毫米,那 2 毫米是多少呢?那位小朋友上来指一指。还有其他2 毫米吗?3 毫米呢?5 毫米呢?10毫米呢?13毫米呢?同桌间指一指。小结:尺 上 1 小格就是1 毫米,几小格就是几毫米。3、学习毫米与厘米关系(1)、继续观察直尺,找 到 1 厘米。(2)、仔 细 观 察 自 己 的 刻 度 尺,数 一 数 1 厘 米 中 有 几
16、个 1 毫米?你发现了什么?出示:1 厘米=10毫米(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在观察中发现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4、此刻你能量出数学课本的厚度了吗?生动手测量。(设计意图:呼应第一环节中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抢 答:师口述题目1厘 将()毫米 3厘 将()毫米 1 0厘米=()毫米20毫 料()厘米 9厘 称()毫米 50厘 将()毫米2、学 生 做 课 本P3做一做题,请学生先自己做,再汇报答案。3、画 一 条16毫米长的线段,同桌检查。4、做 练 习 一1-3题。(设 计 意 图:练习中让学生 交
17、流 不 同的思考方法,鼓励学生思维的创 新,方 法 的 简 洁,但 也 照 顾 学 生 不 同 的 认知水平,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么认识毫米的?你能在生活中以毫米为单位测量较小的物体吗?板书设计:毫米的认识1厘米=10毫米教学反思【课时备课】第二课时单位沂南四小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杜维娟时间2012.7.29课题分米的认识参与者耿 桂 国 高 玉 东严加玉集体备课个性备课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页及练习一第4一7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
18、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2、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 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教学难点:掌握用分米量的方法。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教具、学具准备:PPT、口答卡、米尺,学生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2、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一只蚂蚁长约5()一只长颈鹿高约2()一只小花猫高约4 0()一头大灰狼长约8()3、从“一头大灰
19、狼长约8()”入手,让学生体会到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8 米太长,8 厘米太短了。师:当长度一个比1 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课题:分米的认识(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学过米、厘米、毫 米,以旧知引新知,充分利学生学过的米、厘米、毫 米,引出分米的概念。)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找一找。1 分米有多长呢?谁来猜一猜、用手比一比。我们大家一起看着尺子数一数,10厘米就是一一1 分米,1 分米就是10厘米。(板书:1 分米=1 0 厘米)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直尺,除了。10厘米之间一段是1 分米之外,你还能找出1 分米吗?(设
20、计意图:学生的直尺是很好的直观教学工具。通过学生亲身在直尺上数出10厘米的长度,知道1 0 厘米的长度是1 分 米,突出了厘米和分米的换算关系。)2、画一画。(提醒学生画线段时注意画的准确性。)师:你们能画出长1 分米的线段吗?画好后,小组里的同学互相检查。师:现在再用手比一比画的线段,感 受 1 分米有多长?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3、说一说。同桌说说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 分米。师:我们已经认识了 1 分米,你知道1 米是几分米吗?小组合作在米尺上数一数,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组织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 米=1 0 分米。4,量 量。师:用米尺来量一量课桌
21、和椅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大约各是几分米。学生测量后,组织交流。(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画一画,比一比等实际操作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分米的概念,形 成 1 分米有多长的清晰表象。)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书本第6 页第5 题。2、5 分米=()厘米=()毫米 30毫米=()分米400毫米=()厘米=()分米 2 米=()厘米3、做练习一 4、6、7 题。4、改错。小明说:“今天我买了一块长4 米、宽 2 分米、厚 8 厘米的橡皮。”聪明的小朋友,你对他的说法有什么看法?请将不合适的长度单位改过来。5、游戏。请四名同学戴好头饰,分别扮演米、分米、厘米、毫米。先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再自述各自的用
22、途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填空、改错、游戏等数学活动,将长度单位的整体认识巧妙地渗透在活动中,从而促进了学生头脑中长度单位知识结构的发展。)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1、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2、请同学们回家也做个小小测量员,任选几样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它的长度,再实际测量。【设计意图:激励学生正确评价学习成果,提升成就感。通过让学生回家估测身边物体的长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生活的道理。】板书设计:分米的认识1 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教学反思【课时备课】第三课时单位沂南四小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杜维娟时间2012.7.29课题千米的认识参与者
23、耿 桂 国 高 玉 东严加玉集体备课个性备课教 学 内 容: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页及练习二1、2题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 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o2、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 学 重 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熟 记I千米=1000米。教 学 难 点:建 立1千米的概念。教 学 准 备:1、例3的情境图2、关于用“千米”作单位的一些资料。3、课前体验:从校园的最东侧走到最西侧,体 验100米的长。教 学 过 程:一、创 设 情 境,生成
24、问题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2、同桌互相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设计意图:从简单的回忆中引入新课,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探索新知做好铺垫,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系统性。)3、如果我们测量从沂南到临沂的距离,可以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沂南到北京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那用什么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设计意图:从测量本地两个城市距离引出新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可以帮助人类理解周围世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认识千米。学生观察例3 情境图,提出下面
25、的问题:类似图中的情境你见过吗?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解释“21千米”和“23千米”是什么意思。师说明: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的时候,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也可以用“km”表示2、你曾在哪里见过用千米表示长度?老师收集了一些资料,想看吗?出示老师收集到的资料,让学生读一读。地球的赤道长约4 万千米;我国的海岸线长约18000千米;长江约6300千米;黄河长约5500千米。3、建立1 千米的长度概念(1)那么1 千米的路程有多远呢?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有什么关系呢?(2)、教师出示学校平面图从校园的最东侧到最西侧是100米 走 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上册 数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