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教案3.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教案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教案3.pdf(1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总目标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
2、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年级数学科教学进度(20102011学年度
3、第一学期)周别时间起讫周节数教 学 内 容备 注18.309.33毫米、分米的认识(2)千米的认识(1)29.69.104千米的认识(1)吨的认识(3)39.139.174吨的认识(1)万以内的加法(3)49.209.243万以内的加法(1)万以内的减法(2)中秋节放假59.2710.14万以内的减法(2)加法和减法的运算(2)610.410.810月 1 日至10月 7 日国庆节放假国庆节放假710.1110.154整理和复习(1)机 动 四边形(2)810.18 10.224四 边 形(4)910.25 10.294有余数的除法(4)1011.1 11.54有余数的除法(2)机 动(1)时
4、、分、秒(1)1111.811.124时、分、秒(3)填一填、说一说(1)1211.1511.194口算乘法(3)一位数乘二、三 位 数(1)1311.2211.264一位数乘二、三 位 数(4)1411.2912.34一位数乘二、三 位 数(1)中间、末尾有O 的 乘 法(3)1512.6 12.104中间、末尾有O 的 乘 法(2)整理和复习(1)机 动(1)1612.1312.174分数的初步认识(4)1712.20 12.244分数的初步认识(2)机 动(2)1812.2712.313可 能 性(3)元旦放假192011.1.31.74数学广角(3)掷 一 掷(1)技能科考查201.1
5、01.144总复习211.171.214语数英学科考试2201.2401.281月2 1日(农历十二月十八,星期五)学期结束,1月2 2日(农历十二月十九,星期六)寒假开始;2月17日(农历正月十五)寒假结束。小学教学预案第 一 单 元 测 量课 题第 一 课 时 毫米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 的 内 容 及 练 习 一 第1至第2题。教1、认 识 长 度 单 位 毫 米,建 立1毫 米 的 长 度 概 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学长 度。目2、培 养 学 生 的 估 测 意 识 和 能 力。标3、培 养 学 生 的 动 手 实 践 和 合 作 学 习 的 能 力,并 感 受 生 活
6、 中 处 处 有 数 学。重点难点教具教学过程认 识 长 度 单 位 毫 米,会 用 毫 米 度 量 物 体 长 度。培 养 学 生 的 估 测 方 法。小 黑 板、尺 子、曲别针、铅 笔 等。一、引言教学预案二、估 测 数 学 书 的 长、宽、厚 的 长 度。师:请 同 学 们 观 察 数 学 书 的 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估 计实际测量数学书的长数学书的宽数学书的厚师:你 是 怎 么 想 的?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1、让 学 生 用 学 具 测 量 数 学 书 的 长、宽、厚。2、让 学 生 先 在 小 组 上 交 流,然 后 再 在 全 班 上 交
7、流。四、揭示课题:板出:毫米的认识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 米,你发现了什么?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板出:1厘米=10毫米七、巩固发展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八、全课小结。板书设计作业补充课 题第 二 课 时 分 米 的 认 识教学内容教材第4 一第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使
8、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教材分析币 1 点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具小黑板、尺子等。教学过程教 预 案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生: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2、全班交流。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
9、分米。板出:1分米=10厘米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4、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5、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三、认识儿分米1、在尺子上认识儿分米。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四、用分米量1、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五、巩固发展1、练习一的第三题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一条裤子长9分 米()(2)一张床长5分 米()(3)小明高14分 米()(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 米()3、填空:5分米=()厘米=()毫 米 30毫米=()分米40毫米=()厘米=()分 米 2米=()厘米4、学生
10、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六、全课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作 业 补 充课题第三 课 时 千 米 的 认 识教学内容教材第7页至第8页例三和例四教学目标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教材分析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难点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1千米的方法.教具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教学过程教 学 预 案一、认识千米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石竹山几千米
11、的含义,3、让学生看书第7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师:从某路口到石竹山几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生:想师: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1、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汇报板出:1千米=1000米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1)练习二第二题(2)补充题(略)四、全课
12、总结:板书设计作业补充课 题第 五 课 时 吨 的 认 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至第13的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分析重 二 点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难点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教具教学过程教 学 预 案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猜一猜物体的质量(1)老师手里握着-枚胸花,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手里有什么,并估测它的质量。(2)、猜一猜老师约有多重。(3)、再猜一猜一头牛妈妈、一匹马爸爸、一头猪姐姐、一只熊哥哥约重多少千克?2、讲故事师:这些动物们都住在美丽的森林村,森
13、林村是在一条河岸上,这条河,河水很清,在河对岸也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住着白兔、小猴等动物,.。3、认识吨,建立1 吨的质量概念。师:(1)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能一起过桥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1 1 页,看第1 1 页的例六。(2)各学习小组议一议,这四只动物能一起过桥吗?为什么?(3)汇报;4、小结:(1)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2)1 吨=1 0 0 0 千克5、请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 吨。二、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2、汇报3、总结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三、巩固、运用新知1、让学生说一说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2、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一题和第
14、二题。3、指导学生完成做-做的第二题和练习三中的第三题和第四题。四、全课总结: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作业补充小学教学预案课题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内容 教材第15页 17页例1,练习四第1 3题。教学目标1、通过对算法的比较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3、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独立思考与善于倾听的习惯。教材分析W-占/I t t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
15、算方法。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具带题小黑板教学过程教 学 预 案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1、创设情境师出示两组算式让学生进行比赛。(1、2组的学生口算A组内容;3、4组的学生口算B组内容)A 组:25+13=16+17=20+31=B 组:24+15=75+48=85+69=2、提出学习目标:(1)、想一想,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2)、先让学生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二、展示成果,激发冲突1、小组个人展示。(1)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1和“做一做”第1题。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交流,寻找学生错例。2、各小组在班上展示(1)算法展示(2)错例展示在计算连续进位的加法中
16、,学生经常会忘了加上进位的数。(3)学生自由质疑问难师:同学们,你在学习中还有什么疑问吗?请对大家说说?(4)小结计算方法。三、解决问题,扩展延伸1、“做一做”第 2 题。(列竖式计算)2、开放题:下面的口里可以填儿?5 4 5 4+7 +口7 1 1 D 13、想一想?你能计算出3 5 6+6 7 8 等于多少吗?四、归纳总结,完善认知(约3 分钟)师:这节课学得开心吗?说说你懂得了什么?板书设计作业补充小学教学预案课题三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内容 教材第18页的例2,练习五第15题。教学目标1、掌握估算的方法。2、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3、培养学生知识
17、迁移的思想。4、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习惯。5、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教材分析重 占/It%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难点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教具实物投影带题小黑板教学过程教 学 预 案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1、创设情境:师:最近老师到家电市场看中了价格为768元的一台微波炉和价格为362元的一台电磁炉,想把它们买下来。帮我算算,应带多少钱才够买?在学生列出算式后,直接导入并揭示课题。2、提出学习目标:A、你能用学过的方法解答三位数加三位的连续进位加法吗?B、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二、展示成果,激发冲突1、小组个人展示。(1)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2和“做一做”。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交流寻找学生错例。
18、2、各小组在班上展示(1)算法展示(2)错例展示(3)学生自由质疑问难(4)小结计算方法。(5)用刚学的知识独立解决“情境”中的练习。(学生做完后,在小组中交流)三、解决问题,扩展延伸(约 9分钟)1、练习五第7 题。(重点讲错误的原因)2、练习五第4 题。(先估计结果再列式计算)3、下面的口里可以填儿?5 口 2 口5 4 口口2+7 +口6 口 +口6 口 1 8 1 Q 1 D 口口2 口四、归纳总结,完善认知(约 3 分钟)师:这节课你觉得自己表现好吗?好在哪里?板书设计作业补充小学教学预案课题三位数进位加法的练习课教 学 内 容 P 2 0-P 2 1 练习五5-9 题教学目标1、让
19、学生能较熟练、正确地计算出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习题,进一步领会加法的基本法则。2、能进一步领会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3、能结合具体的情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分析W-占/111能正确、熟练地运用算理进行计算。难点进一步领会估算的方法。教具实物投影教学过程教 学 预 案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1、创设情境做“猜一猜 游戏:你能很快地说它们的和有儿位数吗?5 6+4 9 1 2 3+8 9 5 6 4+4 4 4 7 5 6+2 4 5 7 8 5+4 5 2反馈时,引导学生从进位方面去思考、判断。2、提出目标二、自主探索,整理知识1、先让学生对学过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进行整理,
20、然后请个别学生在班上交流。2、基本练习、用竖式计算。3 5 6+3 1 9=5 3 4+1 9 9=5 6+1 8 4+3 8 7=、估一估3 9 3+1 2 0 心()7 8 2+3 9 1 ()8 9+4 8 8 心()5 8 3+4 1 1 仁()、把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P 2 0 第 6 题)要求学生在计算前先估一估,再笔算。三、展示成果,构建网络1、算理展示。(1)让学生结合题目说说计算方法及要注意的问题。(2)争当“啄木鸟医生”(P 20第 7 题)2、估算方法展示四、类化练习,拓展延伸1、下面哪两个数相加得1000?(P 20第 8 题)2、小红的作文有7 6 3 个字,小
21、刚的字数比她多27 8,小刚写了多少字?3、知识延伸。(P 21第 9 题)学生做完后,在全班集体交流,并作小结。4、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做第10题。五、布置作业1、P 20第 5 题2、小红的家离学校7 5 2米,她从家出发去上学,走到120米的时候发现数学书没拿,又回家去拿书再到学校,她这一天一共走了多少米?板书设计作业补充小学教学预案课题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2页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3、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22、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教材分析重 占重点: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估算方法。难点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教具主题图教学过程教 学 预 案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美丽的风景图片。(出示:主题图)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你知道云南的哪些地方呢?简单介绍:美丽的云南有三大著名景点。(2)师:(指导学生看主题图)请大家仔细观察主题图,看看他们的旅行路线。他们从什么地方出发?准备怎样走?他们一共要行多少路程?他们现在到达了哪里?已经走了多远呢?(3)师: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4)师:我们把他们的行程路线用线段图的形式表示出来了,谁能再说说这个线
23、段图它表示的意思。(指名讲解)2、提出学习目标:(1)想一想,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2)出示学习目标二、展示成果,激发冲突1、小组个人展示。(1)学生独立自学、完成P 2 2-2 3 页的例1 和“做一做”。师:用竖式计算前,可先估一估,判定它的值大约是多少?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交流,寻找学生错例。2、各小组在班上展示(1)算法展示(要求学生先说估算值,再说计算方法)(2)错例展示(3)学生自由质疑问难师:同学们,你在学习中还有什么疑问吗?请对大家说说?(4)小结计算方法。三、解决问题,扩展延伸1、反馈练习:先估一估,再笔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4 3 2-1 5 7=3 8 6-1 9
24、 8=2、今天我当小医生。8 2 4 3 1 6 5 6 7-6 4 7 -1 7 8 -4 81 8 7 2 4 8 1 2 73、小游戏:花儿朵朵(略)要求:先把绿叶上的两个数相减,再与花朵上的得数配在一起。4、拓展思维:填数(1)(3)5 67 2(8)6(2)8四、归纳总结,完善认知(1)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2)今后在计算连续退位减法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板书设计作业补充小学教学预案课题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教学内容 第 24页例2、例 3,完成练习六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3,结合
25、情景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分析/占It%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 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难点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 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教具计数器。教学过程教 学 预 案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创设情境昨天上午,我拿着一张100元的钱去买了两块蛋糕和一袋牛奶共花了 8元钱,可是服务员没有足够的零钱找给我,怎么办呢?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吗?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师生总结提问:我还剩多少元?2、借助计数器理解1006 的笔算算理。教师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提问:个位上0 减6 不够减要从哪一位退1?十位上是0 怎么办?从百位上退1给哪一位?是多少?现在被减数个位上是儿?减去6得儿?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新课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