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教案修改.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七年级地理教案修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教案修改.pdf(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地理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难点:让学生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的关系。教学方法:以学案为载体,实行小组教学形式,实施零距离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创设情境(法),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法)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枳极探究(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平时,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的词句来称赞一个人的博学多才、知识渊博。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地理”吗?它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呢?让我们
2、从今天开始共同走进地理,了解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揭开地理之“谜”1、自主学习:读“解开地理之 谜”一框所有内容,完成下列要求。1).你对那些问题疑惑不解?请说出两个。2).小组展示搜集材料:“世界上的地理之迷”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为什么我国新疆出产的瓜果特别甜?【教师精讲点拨】白天糖分增加的多,晚上糖分减少的少,瓜果才会甜,想想、猜猜新疆的条件会是怎样呢?【探究结论】新疆白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学习任务(二)1、自主学习:读课本2 2 页最后一段及2 3 页的内容,完成下列要求。读“地理
3、知识与日常生活”一框所有内容,完成下列要求。1).讨论课本P.3的图1-1、1-2 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体育活动?这两种体育活动应该在哪些地方开展?(滑雪一在有冰雪地方才可进行;冲浪一在海边。)2).说说你了解的商品及产地?3).你还能从I I常生活中列举一些地理知识的例子吗?学习归纳: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好地理能提高生活适应能力。读“地理与生产建设”一框所有内容,完成下列要求。4)、水稻是喜水的农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5)、小麦是耐旱的农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6)、假设有一片山林,要建一个家具制造厂,请你帮忙确定该厂应该建在山林旁边还是靠近
4、城镇?为什么?读“地理与风土人情”一框所有内容,完成下列要求。7)第四页的两副图,说出这是什么内容,主要在什么地方开展?8)完成P 5活动题1、2。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阿拉伯人的服饰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优点是哪些?【教师精讲点拨】首先了解当地环境的特点: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探究结论】头巾、长袍可以挡风沙;白色可以反射阳光。宽大的长袍能很好的透气,散热。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呈现出不同的自然风光,不同的风土人情。你能在文化艺术、宗教语言、体育运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举出例子吗?学生举例子教师
5、小结:地理在呈现世界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又给我们展示了各地风土人情的美丽画卷:不同的种族与民族、多样的语言与服饰、各具特色的文化与宗教、体现地域特点的民情与风俗。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与地理有关,生产建设、工业、农业也与地理知识有关,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经济、政治、体育等也与地理知识有关。随着你们的不断学习,你们将会发现,地理知识既可以让你的生活更方便、快捷;也可以让你的工作、学习更出色,还能为你的业余生活增添许多乐趣。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请从以下活动中找出与地理知识有关的活动()A、再睡早起B、看 报 纸
6、C、修路、架 桥D、去医院看病2、与草原关系不密切的活动是()A、乳制品生产B、放 牧C、生产皮毛产品D、建核电站3、地理学可以直接指导人们()A、解决全球性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B、编制电脑程序C、用法律保护自己1)、观看足球比赛4、“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气候对什么的影响重大?()A、日常生活B、农业生产C、交通出行D、工业生产5、李明说:“我们那里的小孩都会溜冰。”,李 明 是()A、东 北 人B、上 海 人C、四 川 人D、广东人6、阿拉伯人的长袍多为白色,而且十分宽大,这种服装主要是为了适应A、炎热的沙漠气候B、潮湿多雨的气候C、伊斯兰教的审美观1)、艰辛的居民生活7、面食是的主食
7、()A、北 方 人B、南 方 人C、黎 族 人I)、壮族人二、综合题8.请将卜列地理学家与他们的突出贡献连线:李四光竺可桢徐霞客郦道元魏格纳A.B.C.D.E.积累了大量的我国气候资料系统研究了我国的岩溶地貌对我国河流进行了深入研究大陆漂移假说的创始者发现了中国的含油地层9.课本第五页有个活动,提到贝贝和玲玲是在北京夏令营认识的,你参没参加过夏令营,或者其他形式的旅游,都去过哪里?那些地方有什么东西令你印象最深刻?六、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我们怎样学地理(第1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方向的判定、熟知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教学方法以学案为载体,实行小组教学形式,实施零距离课堂
8、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地理是非常有用的学科,掌握地理知识,并且学会运用地理解决实际问题是同学们必须具备的素质。那么我们该怎样学习地理?“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最重要工具”,学会看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之一。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绘制地图的一般方法1、自主学习:读 图 1-7和 图 1-8,思考:(1)、是不是图中那所学校象图中的那样小?画我们学校的校园平面图,要用一张象校园那么大的白纸来画吗?(
9、2)、把校园中的事物象画美术作品那样真实地画在纸上吗?(3)、如何让人看明白哪里是教学楼?哪里是运动场?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地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师精讲点拨】把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比例尺),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地物(图例),并用文字、数字标明(注记)。【探究结论】地理事物按一定的 缩小,并用 画在平面上,注上必要的,就成为一幅地图。学习任务(二)地图的分类1、自主学习:读第7 页第一段,思考:地图都有哪些种类?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肥城市各年龄段人口统计图、山东省河流分布图各属于哪一类地图?【教师精讲点拨】
10、:一般来讲,阅读地图时,应先看图名,知道地图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接下来是看图例,了解地图内容的表达方式怎样;阅读地图内容时,应该是先整体,后局部,先综合,后要素。尽量多地发掘地图内容,达 到“图”尽其用的目的。【探究结论】尽管地图的种类多种多样,内容不一,但每幅地图的制作均是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地理事物后,用符号、文字来表达地理事物的,所以地图必须具备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学 习 任 务(三)方 向 判 定1、自主学习:读课本第7页,思考下列问题(1)地平面上的方向如何判定 R/(2)判定地图上的方向:/普通地图的方向如何判定?在 右 工 侧“米”字形示意图中标出。/指向标地图中如何
11、判定方向?/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 I 疑问。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右图中A点 在B点的 方向。【教师精讲点拨】指向标地图中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方为北,后方为南;箭头左方为西,【探究结论】正北方学 习 任 务(四)比 例 尺1、自主学习:请大家自主学习第8、箭头前右方为东。9页,完成下列问题(1)比例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比例尺可以用、和三种形式表示。三种表示方式的转换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3)如何比较比例尺的大小?(由分式大小的比较规则,得出比例尺的大小的比较规则)分母愈小,比例尺愈
12、;分母愈大,比例尺愈。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内容的关系:北京市地图中国地图比例尺大小表示范围大小表示内容详略(1)两幅图的比例尺哪个大?哪个小?(2)两幅图表示的范围哪个大?哪个小?(3)两幅图所表示的北京的地理事物,哪幅图详细?哪幅图简单-?【教师精讲点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表示的内容越。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表示的内容就越【探究结论】分母比例尺表示实际范围内容越大越小越大越简略越小越大越小越详细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医院在学校的 方向。(2)小明从水电站步
13、行到学校,速度为每分钟5 0 米,则大约分钟可以到达。解析:(1)首先要看地图上有无指向标。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指向标所指的北方确定方向,把指向标平移到学校,可判定医院在学校的东南方。(2)先量得水电站到学校的图上距离为2 c m,代入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 例 尺(实地距离=2/1 :2 0 0 0 0=4 0 0 0 0 c m),即 4 0 0 m,用距离/速 度(4 0 0/5 0=8)即得出时间。答案:(1)东南方(2)8 分钟2、下列四幅图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B.C.1).解析:一般说来,在地图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
14、详细;比例尺越小的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故 D 符合题意。3、完成教材1 0 页活动题1、2、3、4、5 o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学会看地图,其中方向判定和比例尺是本节课的重点,我们要学会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记住并应用比例尺定义、公式表示形式及其转化、大小等,初步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工具”的观念,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能力训练P7 基础巩固:2、3、4、5 综合运用1、2、4、5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我们怎样学地理(第 2 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学习地理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难点: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和思
15、维习惯教学方法:以学案为载体,以生活化的地理为突破口,实行小组教学形式,实施零距离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老师绘制了 幅地图,你会读吗?仔细观察我们为什么无法读它?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 任 务(一)1、自主学习:学生自学:“图例和注记”框内容,完成下列要求。什么是图例和注记?你能记住地图上常见的图例吗?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读一幅地图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教师精讲点拨】要把握
16、地图的三要素,即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不同的地图图例往往不同,要认真阅读和观察。【探究结论】要把握地图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学习任务(二)1、自主学习:读课本11页 和12页第一框题,完成下列要求。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有哪些?对收集到的地理信息,我们该如何去做?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资料新闻报道:巴基斯坦为谁而哭泣?有人说,中东是宗教和文化的战场,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竟如此奇怪地汇聚在“圣城”耶路撒冷;又有人说,中东是大国逐鹿的战场,贫瘠之地,汇聚着众多国家和霸权的利益;在这片流淌着石油和鲜血的土地匕我们每天过目着无数的悲剧。谁能告诉我们
17、,什么时候硝烟会散尽?什么时候杀戮会停止?.你还通过哪些途径获得了关于中东地区的信息?面对这则报道你能分析一下中东为什么战争不断吗?【教师精讲点拨】在生活中要多观察,要有一双“地理眼”,善于发现一些地理信息和资料,加以整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勤思考,得出问题的结论。【探究结论】宗教、文化差异;大国干预;对石油和水资源、领土的争端学习任务(三)1、自主学习:读12页第二框题完成下列要求为什么要进行野外旅行?野外旅行有哪些方式,应作哪些准备?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暑假我校将组织去临沂地下大峡谷旅行,我们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准备?【教师精讲点拨】开展野外旅
18、行要从天气、路线、准备的物品等多方面考虑【探究结论】选择晴天的天气、选准路线(或跟随旅行团)、带防暑和治腹泻的药品、雨衣、矿泉水、照相机、雨伞、钱、太阳帽等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1、指图比赛:出示常见图例,看看哪组说得最快、最准。2、读课本图1 7 8图,完成活动题3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图例和注记及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地理始终贯穿了地图,学会读图以及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多思考、多观察。这将为我们学习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能力训练P8 6中考链接P11 16 20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认识地球(第 1 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
19、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教学方法:小组学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咱们在小学学过的一首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咱们今天就来学习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1、自主学习:读“地球的形状”一框内容,完成以下要求。、完成课文15页“活动”1题、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什么?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那四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你还能举出那些例子说明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教
20、师精讲点拨】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探究结论】盖天说一浑天说一麦哲伦环球航行一宇宙观测、卫星照片一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由麦哲伦率领的环球航行,第一次用铁一般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了一个真理:地球是圆的。登高望远。如果地球是平的,且没东西挡着,那应该无论在多高看的都是样远,但实际是无论在地球上的哪一点,都是登高望远。所以地球是圆的;站在海边看远方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等。学习任务(二)1、自主学习:读“
21、地球有多大”框内容,完成以下要求。、如何描述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基本数据能够说明什么?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地球的基本数据能够说明什么?【教师精讲点拨】重在描述地球大小能力的培养,并学会描述相关事物。平均半彳至6371千米;赤道耳馋约4万千米;本间积5.1亿平方千米,表述要准确、清楚。【探丸弱庭】半咫半馋637 千,米;本道月华约4万千米;舂画个5.1亿平方千米再一次用数据。由亍疝球是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二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地球的表面枳是中国陆地面积的多少倍?假如你是一位2000多年前的学者,你会如何去猜测和验证地球的形状,为什
22、么会产生这种认识?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经历长期探索,多方考证的,同学们在平时要敢于假设、勇于探索,用实践认识真理。要勤思考,常体验,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现象,养成思考、观察的习惯。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综合能力训练 P14 1,P15 1、2,P16 8、11。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认识地球(第2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2、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3、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今天呀我们先来猜一则
23、谜语:不是桔子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不要看它个子小,能载大河和山川。生:地球仪。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地球仪。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认识地球仪1、自主学习:展示并转动地球仪,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讨论。1 .地球仪的作用。2 .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极圈、回归线、经线、纬线、经度、纬度。3 .南极和北极各用什么字母表示?2、小组交流: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用右手指示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从北极上空看()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时针。(也可以让学生用水杯来做演示)【教师精讲点拨】地轴只是个假想的轴,和地球仪上的线和点样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观察地球仪,小组交流
24、,初步掌握、理解基本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认识、了解地球仪,直观,印象深。【探究结论】用右手指示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学习任务(二)经线和纬线1、自主学习:学生观察地球仪和地图,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并填写表格:什么是纬线?纬线是什么形状的?各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找出最长的一条纬线,这条纬线把地球分为哪两半球?经线在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的分布三个方面与纬线有什么不同?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经度的标度范围是多少度?对比纬度的变化规律,说明地球仪上经度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这样划分的意义是什么?在地球仪上找出主要位于东半球
25、和西半球的大洲I,并说出它们的名称。高中低纬度是怎么划分的?2、小组交流: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1)学生动手画一条经线和纬线,完成下表。小组观察讨论。【教师精讲点拨】(1)经度和纬度的确定定义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纬线经线规律:1、向哪去越来越大就用什么字母表示。(山此可以总结出经度纬度的变化规律)2、0度 和180度只有一条,所以后面不带字母。(2)半球的划分1、南北半球的划分想象从中部平分,学生很容易找到赤道。2、东西半球的划分,学生黑容易认为是0度 和180度组成的经线圈,然后老师进行引导两方面的问题东经30度和多少度组成的经线圈可以平分地球?为什么不用0度和180度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地理 教案 修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