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中的书写性表现.docx
《油画中的书写性表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画中的书写性表现.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油画中的书写性表现 摘要:当代油画多表现具有中国艺术精神的绘画,题材应有尽有,艺术手法多样,而最具有独特性的书写性油画是当下中国热衷于表现的绘画形式。中国当代油画对书写性的借鉴体现在许多方面,有的追求书法的用笔,有的结合书法的黑白结构,有的则浸淫于书法的逸韵,等等。书写性是中国绘画形式区分于其他民族绘画形式的一大特色,中国书写性油画越来越受到关注,艺术家们渐渐将视线转移到国内民族性特色绘画中,寻求油画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在这些探究中西结合的艺术道路中,方式不同,情感不同,风格不同。本文主要探讨将书写性应用到作品中,同时加入当代油画绘画元素,使作品在追求书写性的同时更加活泼,颜色用笔自然飘逸。 关
2、键词:书写性 当代油画 绘画形式 油画传入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使得油画这种西方古老的绘画语言进入中国。伴随审美趣味和文化需求的提高,油画本身具有的写实性和色调的丰富性,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推崇。发展至今,中西文化沟通日益频繁,西方国家的画家到中国举办展览的次数增多,使得国内文化形成“一百零一家齐放,一百零一家争鸣”的局面,为国内油画注入了簇新的活力。当代油画多表现具有中国艺术精神的绘画,题材应有尽有,艺术手法多样,而最具有独特性的书写性油画是当下中国热衷表现的绘画形式。艺术家在创作中不是一味地被动“复制”现实生活,而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元素提取出来进行创作。他们的创作给予了艺
3、术家的主体性,有创作者自身的精神情感的传达。中国艺术家们也渐渐去思索中国本身特有的文化,将独具中国特色的元素应用到创作中去,这也给中国当代书写性油画带来很好的发展前景。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性的文明进步,绘画方式也在不断地创新,具有时代特色的书写性油画更值得艺术家们去发掘和发扬。 一、中国传统书画的书写性 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卷一叙画之源流中,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书画同源的问题。他认为在造字之时,书画同体而未分,书画的区分源于目的的不同,文字的目的在于传意,绘画的目的在于见形。此外,他还提出“识书人多识画”和“工画者多善书”的观点。张彦远书画同源的观点加深了人们对书画更深层次的理解,影响了后世
4、中国书画理论的发展。而书画同源是在中国古代绘画的实践中提出的。它们运用的材料工具、表现技法、应用理论、审美观念以及产生条件等方面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书画结合后,中国画变得更加具有意境和韵味,且具有抽象意味在里面,简简洁单的一个线条,都令人回味,它的流淌改变,它的细腻粗犷,它的枯湿浓淡,它的内形外形等节奏韵律,改变或急或缓,奇妙自然。笔墨以它独特的属性和宽敞的韵域,将书画同源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不只是一种绘画的表现形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书写”更强调一种一挥而就、酣畅淋漓的体验。不拘泥于形似,强调“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等更深层次的追求。通常用于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中,讲究线条的运用,
5、李苦禅先生的“书到高度是画,画到高度是写”,精辟地道出了书画之间的辩证关系,一个人的画风往往受到书风的影响,画的用笔风格以及线条风格和书法风格是相适应的,明代董其昌是书画兼得的大家,是“晚明四家”之一。他的绘画作品以平淡天真、古雅生秀取胜;而书法上也注意“淡、率意、清、秀色”,注意萧散古淡,好用淡墨,章法上字间、行间皆空阔。清代郑板桥绘画方面的墨竹清风气节,书法方面“六分半书”。這些无不体现出其作品书写性的表现风格。 二、中国当代书写性油画的实践 中国书画传统技法极具东方美学特色,艺术家们的油画创作也主动地融入中国美学元素,将书画用笔及意境的追求很好地融入自己的油画创作中去,从而油画有了书写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油画 中的 书写 表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