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五、六单元综合练习.docx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五、六单元综合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五、六单元综合练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阶段性综合练习(考查内容第五、六单元)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它的形成()与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紧密相关使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成一体激发了亚非拉民族独立斗争不断高涨严重地削弱了西方殖民者力量ABCD219世纪初,普鲁士着手在地方行政区内各设立一所工业学校;1850年,普鲁士对其进行了第一次改革,建立全国统一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870年,第二次改革进行,中等程度的职业学校升格为工科大学进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这些做法()A为德国的统一奠定了人才基础B得益于德国成为欧洲科学中心C推动了德国政治民主化的实现D适应了新生产方式发展
2、的需要3下表所示为15201801年英国人口结构变动趋势情况。年份城市人口(百万)乡村人口(百万)农业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比例(%)乡村非农业人口(百万)152001322780045160003437776090167006843070129170008542166143175012245558191180123862850314据表可知,该时期的英国()A具备社会转型的有利条件B人口增长大量劳动力剩余C经济生产结构变革完成D农村封建经济已经瓦解4在1617世纪的英国,各类新建的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社会上流阶层出巨资聘请高级教员专门为自己(或子女)授课的现象已很常见,他们有很多最终进入大
3、学接受高等教育;其他阶层成员接受中小学教育的机会也变得越来越多。这一现象说明当时英国()A启蒙思想广泛传播B基础教育体系逐步得到完善C立宪政体基本确立D技术革命具有良好社会环境5家,甜蜜的家是19世纪初的一首歌曲,它令当时和后来的许多英美资产阶级动情陶醉。对他们而言,家不仅意味着豪华住宅和高雅、时尚的摆设,还是“枪林弹雨里的一片和平净土”。这反映了当时()A资产阶级革命扩展B消费水平的大幅提升C贫富差距逐渐扩大D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619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开端,欧洲各国兴起了建立公共图书馆浪潮。无论是城市还是偏远农村,地方政府纷纷设立公共图书馆。进入图书馆的读者没有性别、身份限制,除提供图书阅
4、读服务外,读者还可以享受台球室、棋艺中心、咖啡屋等娱乐设施。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兴起()A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建立B是工业革命时代产物C满足了精英群体文化诉求D是基层政府自治体现7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工业革命后,在工厂制普及的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这说明()A社会需要是钟表普及的必要前提B技术创新是钟表普及的根本动因C思想解放是钟表普及的有力推手D经济实力是钟表普及的唯一基础8英国农民感受到时间的新单位是来自于进入村庄中的流动农业机械,谷物脱粒承包人要求按小时收费。很快,拥有机械的农业劳动者帮助邻居耕地也要求按小时计费。年青人都关心的脱粒机和收割机的效益,他们拿着小
5、本子认真地记下这些机械的工作小时和消耗的燃料量。这说明()A工业文明影响农民的劳动观念B工业革命加速农业生产衰落C农民受到工厂制度的严格限制D农业生产劳动的自主性增强920世纪20年代,拉美国家的知识分子,政治家和艺术家提出了拉美民族认同的根源应该在印第安文化中寻找这一思想。它倡导恢复印第安人的价值和习惯,并要求通过社会改革提高印第安人的地位,以便将他们纳入国家发展的计划。这些主张旨在()A反抗欧美国家的殖民侵略B增强拉美国家的文化独立性C保障印第安人的政治权利D顺应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潮流10英国人在印度阿萨姆建立了直接统治,并多次调整阿萨姆的行政建制。对于印度东北地区的诸山区部落,英国推行征服
6、与控制,进行武力威慑以及实施隔离等政策。英国的这些举措()A维护了印度边疆地区的稳定B加强了对印度的殖民统治C以民族分化政策分而治之D建立起完善的行政制度1116世纪至17世纪,西欧国家纷纷发行主要用于海外探险和殖民战争的公债券,使充当政府和人民之间中介人的金融家大发横财,大部分公债落入包税者、商人和工场主手中。公债券的发行()A完成了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B壮大了欧洲的庄园经济C助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D促进了工厂制度的形成12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拉丁美洲进入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时期,涌现了一批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的代表。其中,被誉为“人民的良心”和“美洲自由的标志”的是()A卡德纳斯B玻利瓦尔C圣
7、马丁D桑地诺13拉丁美洲,曾经长期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从18世纪末期开始,拉美也开始了此起彼伏的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拉美独立运动期间,对其有利的国际因素是()A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利配合B欧洲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C拉丁美洲民族意识的觉醒D启蒙思想的动员14在1898-1905年乔治寇松任印度总督期间,英印政府一方面发展教育,改良农业生产、改革税制、减轻农民负担,大力修筑铁路、发展公共事业等,另一方面又孤立知识分子,不让印度人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政府工作。其意图主要是()A阻止印度无产阶级夺权B促进教育发展掠夺人才C禁止资产阶级参与政治D遏制印度民族主义发展1517世纪末“当英国人认
8、识到法国人正取代荷兰人、成为他们最可怕的对手时,形势改变了。”1756-1763年,英国与法国为了争夺在北美的殖民地进行了7年的战争。这场战争后,英国()A颁布了航海条例B开始走上殖民扩张之路C夺取了新阿姆斯特丹D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工业革命时期,曼彻斯特居民主食在之前土豆、面包基础上,增加了荼、蛋类、鲜肉等,粮食替代品增多,农业劳动力加快了向畜牧业的转变。在发展中,由于环境保护观念不强,造成土地污染,影响了土地的生产能力。与英国大趋势相同,该地对国外粮食市场的依赖性显著增强,但其粮食供应和分配体系的组织性却比不上伦敦等大城市。同时,20多年的英
9、法战争,法国长期经济封锁,切断了英国从国外进口粮食的主要来源。这些因素使曼彻斯粮食供应问题凸显,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动荡和骚乱。鉴于此,政府在曼彻斯特修筑了多条运河和铁路,方便了粮食供应;19世纪30年代该地成立的反谷物法同盟导致谷物法于1846年废除,迎来了英国自由贸易的时代。曼彻斯特粮食供应问题得以缓解。摘编自贾情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粮食供应问题研究以曼彻斯特为例材料二1949年,上海解放后,一些不法粮商操纵粮食市场,使上海米市从6月中旬起价格大涨。于是,中央委派陈云到上海开展一场保卫新生政权的经济战。在陈云指挥下中央财委和上海市政府从江苏、浙江等地收购大米,调运到上海。同时,国营粮食公
10、司在市场实行有计划的批发抛售,在零售环节,对工厂、学校等办理直接供应和重点配售,使全市六分之一的人口能以低于市场批发的价格买到粮食。同时,工商管理部门对市场各项制度作重大改革,如规定中途退市后不得再进场交易,以割断粮食市场与其他市场间的联系避免相互哄抬价格等。这些措施很快收到了实际效果。另外,为打击私商投机哄抬,国营粮食公司连续降低售价,大量抛货,迫使私商以低于市场价亏本售出粮食。1950年,上海市政府又成立新的上海市米业市场,交易秩序大为好转,粮价平稳下来。这是新中国在经济战线上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摘编自贺涛上海解放之初的“米粮大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曼彻斯特粮食问题产生
11、的背景及其解决带来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上海解决粮食问题呈现的特点及其影响。17国际贸易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并将不同地区紧紧连结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子(汉武帝)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因益发使抵安息(伊朗高原)、奄蔡(今高加索一带)、黎轩(罗马帝国)、条支(叙利亚)、身毒国(印度)。诸使外国一辈(批)大者数百,少者百余人。汉率一岁中使多者十余,少者五六辈(批),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反。引自史记大宛列传(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结
12、合所学,说明这一时期对外贸易发展的条件。材料二全球贸易开始令古老的地中海贸易黯然失色。比利时的安特卫普迅速成为其中一个崭露头角的国际市场和世界经济中心。大西洋诸岛生产出的砂糖先集中到安特卫普,再销往欧洲各地。在十六世纪安特卫普的市场上,有英国的毛纺织品、北欧波罗的海地区的谷物、葡萄牙人从亚洲运回的胡椒和香料等。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在此买卖世界各地的商品,好不热闹。当时一位著名的意大利历史学家因此感叹道:“去一趟安特卫普的交易所,就能听到世界各地的语言。”摘自川北稔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以“十六世纪安特卫普”为例,说明当时欧洲在商业贸易方面所出现的新变化,用一句话指出“十六
13、世纪安特卫普”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材料三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一方面,机器直接引起原料的增加,例如轧棉机使棉花生产增加。另一方面,机器产品的便宜和交通运输业的变革是夺取国外市场的武器。例如,东印度就被迫为大不列颠生产棉花、羊毛、大麻、黄麻、靛蓝等;澳大利亚就变成了羊毛产地。一种与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引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23卷)(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工业革命后形成的“新的国际分工”的内涵,并简析其形成
14、的原因。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晚清思想家所探讨的“商”是包括“商事”“商局”“商战”“商务”等一切带有“商”元素的事务。振兴商业在方法论上也具有多重维度,“有国者苟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即当时思想家试图在“重商”的话语体系下对国民经济体系进行重新建构,在这同时又倒逼上层建筑改革,进而影响到意识观念的改变。具体来说,对外表现在贸易的互通有无上,对内表现在发展先进生产力、改良生产关系上,在思想上体现为开放性的思维,在政治上表现为简政放权、制定法律、兴商、保商。摘编自张翕喆清季重商思想新论材料二重
15、商主义发轫于15世纪末的英国,并进而在欧洲各国蔓延。早期重商主义又被称为“货币主义”或“硬币主义”,奉行“少买”原则,主张严格限制金银出口,像守财奴一样死守着自己的钱袋;晚期重商主义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允许金银输出,发展工场手工业生产,鼓励本国产品出口,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两个阶段都把货币当作财富的主要形态,并把流通领域的积累当作财富的源泉。差别只在于对财富来源认识的不同。“重商主义是近代历史上政府和商业的首次结盟”,其核心追求的是怎样才能使一个国家变富变强,怎样才能使国家积累更多的财富。摘编自李新宽英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起源重商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归纳出晚清重商思想与近代
16、英国重商主义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与近代英国重商主义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重商思想对社会转型的影响。19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是近代世界以来的主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70年以后出现的营建帝国的巨大浪潮被称为“新帝国主义”,它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表面成为欧洲少数强国的附属物。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我以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在中国,它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反抗外族的态度,偏向“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的理想;在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不满的迹象同时出现,不能纯粹归于偶然。谁知道呢?或许东
17、方真的从其酣眠中觉醒,我们即将目睹一场数百万不满者反对寡廉鲜耻的西方剥削的起义。摘编自爱德华布朗1905-1909年波斯革命(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殖民侵略对殖民地国家的影响。(2)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的具体表现,简要分析觉醒的原因。第5页 共6页 第6页 共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A【详解】据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正确;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列强加紧对外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
18、,使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成一体,正确;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列强加紧对外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激发了亚非拉民族独立斗争不断高涨,正确;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地削弱了西方殖民者力量,与材料无关,错误。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2D【详解】依据材料时间可知,处于德国工业革命时期;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普鲁士职业教育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普鲁士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培养技术工人,顺应了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生产的需要,D项正确;发展职业教育与推动德国的统一无关,排除A项;19世纪70年代前的德国并非欧洲的科学中心,排除B项;德国建立代议制是在1871年,而且还存在大量封建残余,没能完全实现政治民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