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检测试题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检测试题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检测试题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太平天国运动,初期不允许阅读四书五经,见之即毁。定都南京后,允许诵习删改后的儒家经典。这一变化旨在()A推进北伐战争 B维护政权稳定C调整革命策略 D应对国际形势2 1840年以后,丁拱辰演炮图说、郑复光火轮船图说、汪仲洋铸炮说各书相继刊行,是近代中国最早参酌西方技术的船炮专著;嘉兴县丞龚振麟甚至仿英国火轮战船并参酌西洋车轮船图,制成人力推动齿轮激水的战船。这些事件表明()A时势变化促使学者转向实学B洋务企业开始发挥实际效益C西方军事技术已经广泛输入D当时中国炮船技术进步迅速3下表是洋务运动期间出现的部分书院及开设的课程。据此
2、可知()尊经书院(四川)尚未开设西学课程正蒙书院(上海)中西学兼课格致书院(上海)以西学西艺为主万木草堂(广州)以传播维新思想为主A.科举取士倾向实用人才B近代教育模式遍及全国C教育理念呈现新旧杂糅D维新思想传播蔚然成风4江南制造总局成立后,1868年建成中国第一艘木质机动兵轮,改变了中国兵船唯靠进口的状况。从1874年开始,江南制造总局即有修造轮船军火等项的财务收入,这种收入逐年递增,所占该局收入比例逐年上升,表明江南制造总局向商品化迈出一大步。江南制造总局的这些发展()A体现出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性B缓解了清朝中央政府的财政危机C体现出晚清洋务运动的民族性D代表了近代中国民用工业的水平5 1
3、888年,湘潭地方绅士黎福昌等申设小轮船公司,计划集资5万两,购船5只。为了避免同轮船招商局发生利益冲突,声明只经营客运,不揽载货物。但轮船招商局仍要求附股或由局代管,公司申设终未成功。材料说明()A近代航运业的官商竞争激烈B民族资本无力创办轮船公司C招商局管控民间航运业发展D招商局垄断近代中国航运业6湘军攻下安庆后,曾国藩立即下令在当地修葺书院,“每月按期课试,校阅文艺,其优等者捐廉以奖之”,“皖中士人莫不感奋”。曾国藩此举旨在()A延续科举取士制度 B传承儒家优秀文化C践行中体西用理念 D争取传统士绅支持7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御史杨崇伊弹劾称“近来台馆诸臣,自命留心时事,竟敢呼朋引
4、创立强学书院,专门贩卖西学书籍,并抄录各馆新闻报,刊印中外纪闻,按户销售。”并请求严禁严惩。这说明当时()A改良政治成为清廷共识B朝廷官员积极反对签约C世事骤变引发维新之风D新式报刊受到政府压制8从1872年创刊开始申报刊登的广告,所占版面的比例越来越大,所用字体、字型逐渐富于多样性,插图也逐渐从无到有,从手绘图片发展到摄影图片,且广告内容也经历了一个从简单介绍商品销售或营利性服务信息到最终系统而持续地进行营销策划的转变过程。上述变化主要得益于()A早期维新思想的传播B民众审美水平的提高C近代工商业经济发展D报刊印刷技术的进步9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是同植根于自然经济的保守意识连在
5、一起的。抵御外侮的强烈愿望是同陈旧的天朝观念和华夷之见连在一起的。这种矛盾,显示了一场反帝群众运动中落后的内容。材料评论的运动()A提出了平分土地的革命纲领B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C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D使得天朝上国观念开始受到冲击10 1897年,梁启超在倡设女学堂启的招选学生章程中提出:“缠足为中国妇女陋习,既讲求学问,中人亟宜互相劝改,惟创办之始,风气未开,兹暂拟有志来学者,无论已缠足未缠足一律俱收,待数年以后,始画定界限,凡缠足者皆不收入学。”由此可知当时()A女子教育模式完全西方化B放足运动具有反清色彩C西学东渐冲击了传统习俗D革命党人倡导移风易俗11康有为在请君民合治满汉
6、不分折中提议:“立裁满、汉之名,行同民之实,则所以考定立宪国会之法,三权鼎立之意、凡司法独立,责任政府之例,议院选举之法,各国通例具存,但命议官遍采而慎择之,在皇上一转移间耳。”由此可见,康有为这一提议()A将民族问题视为变法核心B抛弃了华夷之辨的思想C服务于政治变革的需要D主张学习美国政治制度12戊戌政变后,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计划废黜光绪,这一计划遭到列强反对而未能实现。守旧派本就坚决反对“西学”,现在更加痛恨“洋人”,大清王朝的政治走向“维新变法的反动时期”。据此可知当时()A西方列强支持中国自强B反帝思潮与政局变动交织C慈禧太后坚决捍卫主权D排外意识弥漫于社会各界二、非选择题(第13题1
7、4分,第14题1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在这百天之内,康有为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的新政。其中最要紧的有两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的策论。换句话说,以后读书人要做官不能靠虚文,必须靠实学。第二,调整行政机构。康有为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同时他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他们(指读书人)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者也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杨锐者,张之洞入室弟子,岁馈千金,养之京师,而一切托之者也。杨锐与刘光第之入军机,亦张之洞托陈宝箴荐之者
8、也。张之洞本为新党,自恐不免,乃请杀谭、杨等六人,以求避党祸,其忍于杀帝党久矣。摘编自康有为驳后党逆贼张之洞、于荫霖诬捏伪示(1)据材料一,概括百日维新的政治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的主要意图。(8分)(2)据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6分)14下图为清末的一幅新闻漫画婚姻自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图说:一位教民家庭的女子不愿与父母为其择定的男子成婚,她找来外国传教士为她求恳,说服父母允许她退婚并入读教会所办的女校。图画新闻舆论时事报(1909年6月22日)提取材料信息,解读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1解析:据材料“太平天国运动,初期不允许阅读四书五经,见之即毁。定
9、都南京后,允许诵习删改后的儒家经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中,定都南京前后统治阶层对儒学的态度前后变化较大,定都南京后,允许诵习删改后的儒家经典,是为了减小与知识分子阶层的对立,维护政权稳定,故选B项。答案:B2解析:由材料“1840年以后,丁拱辰演炮图说、郑复光火轮船图说、汪仲洋铸炮说各书相继刊行”“甚至仿英国火轮战船并参酌西洋车轮船图,制成人力推动齿轮激水的战船”可知鸦片战争时期,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部分中国学者转向对实用技术的研究,A正确;洋务运动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排除B;在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下,国人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此时“广泛输入”的表述不当,排除C;“进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