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课时8.4 机械能守恒定律一、 教材分析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但是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并不深入,因此继续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力学知识中的一条重要的定律,让学生从能量的角度区研究问题,分析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二、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基本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适用条件,但是理解不深刻、不透彻、不系统。所以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系统的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和使用条件,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答问题。三、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知道它的含义和适用条件。3.在具体问题
2、中,能判定物体或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四、 重难点重点:1.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知道它的含义和使用条件。2.能判定物体或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难点:1.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并解决问题五、 授课内容(一)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1. 重力势能与动能:只有重力做功时,若重力对物体做正功,则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若重力做负功,则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2. 弹性势能与动能:只有弹簧弹力做功时,若弹力做正功,则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物体的动能增加,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3. 机械能(1) 定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
3、能的总称,表达式为E=Ek+Ep。(2) 机械能存在形式的改变:通过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机械能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典例1】.关于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C.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它的机械能可能守恒D.物体所受合力对它做功为零,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典例2】如图所示,一轻弹簧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重物,将重物从与悬点O在同一水平面且弹簧保持原长的A点无初速度释放,让它自由下摆,不计空气阻力,在重物由A点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 ( )A.重物的机械能增加B.重物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
4、能减少C.重物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不变D.重物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增加二、机械能守恒定律1. 推导如图所示,物体沿光滑曲面从A滑到B。 (1)由动能定理可得WG=Ek2-Ek1。(2)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可得WG=Ep1-Ep2。(3)由以上两式可得Ek2-Ek1=Ep1-Ep2,即Ek2+Ep2=Ek1+Ep1。结论:在只有重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同样可证明,只有系统内弹力做功时,系统的机械能守恒。2. 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3. 表达式:Ek2+Ep2=Ek1+Ep1,即E2=E1。【典例1】如图
5、所示,将质量为m的石块从离地面高h处以初速度v0斜向上抛出,最后落回地面。最高点距离地面高度为H,以抛出点所在平面为参考平面,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石块落地前瞬间的动能为12mv02-mghB.石头在地面处的重力势能为-mghC.石块在最高点的机械能为mg(H-h)D.石头在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了mgh【变式1】将某一物体由地面开始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选地面为零势能面,当物体在上升过程中通过某一位置时,它的动能恰好等于重力势能的2倍,则这一位置的高度为 ( )A.H4B.H3C.H2D.2H3【变式2】如图所示,把一小球
6、放在下端固定的竖立的轻弹簧上,并把小球往下按至A位置,迅速松手后,弹簧把小球弹起,小球升至最高位置C,途中经过位置B时弹簧正好处于自由状态。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一直增大C.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一直增大D.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势能一直增大【典例2】如图所示,在高1.5 m的光滑平台上有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被一细线拴在墙上,小球与墙之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当烧断细线时,小球被弹出,小球飞出前已与弹簧分离,小球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则
7、弹簧被压缩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 )A.10 JB.15 JC.20 JD.25 J【变式3】一跳台滑雪运动员在进行场地训练。某次训练中,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以30 m/s的速度从起跳点斜向上跳出,空中飞行后在着陆坡的K点着陆。起跳点到K点的高度差为60 m,运动员总质量为60 kg,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试分析(结果可以保留根号):(1)若不考虑空气阻力,理论上运动员着陆时的速度多大?(2)若运动员着陆时的速度为44 m/s,飞行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为多少?解析(1)不考虑空气阻力,根据机械能守恒有12mv02+mgh=12mv2解得v=v02+2g=1
8、021 m/s(2)根据动能定理有mgh-W克=12mv12-12mv02解得W克=mgh+12mv02-12mv12=4 920 J【典例3】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均可视为质点),a球质量为m,静置于地面;b球质量为3m,用手托住,离地高度为h,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后,a能离开地面的最大高度为 ( )A.hB.2hC.1.5hD.2.5h【典例4】如图所示,固定的竖直光滑长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小圆环,圆环与水平状态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墙上,并且处于原长状态。现让圆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弹簧原长为L,圆环下滑到最低
9、点时弹簧的长度变为2L(未超出弹性限度),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圆环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 ( )A.圆环的机械能守恒B.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3mgLC.圆环下滑到最低点时,所受合力为零D.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解析:圆环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减少,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圆环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即圆环的重力势能、动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圆环下滑到最低点时速度为零,但是加速度不为零,即所受合力不为零,圆环下降的高度h=(2L)2L2=3L,所以圆环的重力势能减少了3mgL,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3mgL。由以上分析知B正确,A、C、D错误。【典例5】如图
10、所示,一个长直轻杆两端分别固定两光滑小球A和B,竖直靠墙放置。两球质量均为m,可看作质点,轻杆的长度为L。由于微小扰动,A球沿竖直墙壁向下滑动,B球沿水平地面向右滑动,则小球A、B从开始运动到A球即将离开墙面的过程中,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B.轻杆对小球A做负功,对小球B也做负功C.轻杆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时,小球A的速度大小是小球B的速度大小的sin 倍D.轻杆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6时,小球A和小球B的动能之和为232mgL解析:由于小球A和B光滑,A、B构成的系统没有机械能损失,即机械能守恒,A错误;小球A下滑过程中,小球B的机械能增加,则小
11、球A的机械能减少,所以轻杆对小球A做负功,对小球B做正功,故B错误;轻杆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时,小球A和B沿杆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有vA cos =vB sin ,可得vAvB= tan ,故C错误;由于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所以小球A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小球A和小球B的动能的增加量,又因为小球A和小球B的初动能均为零,所以轻杆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6=30时,小球A和小球B的动能之和为EkA+EkB=mg(L-L cos 30)=232mgL,故D正确。选D。六、 课堂小结机械能守恒定律(一)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1. 重力势能与动能:只有重力做功时,若重力对物体做正功,则物体的重力势能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精品资料 新高考物理精品专题 高中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学案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试卷 高考物理解题指导 高中物理精品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