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故乡》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第15课《故乡》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故乡》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九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第四单元第14课 主备人:任向琴 审核人: 陈霞 课题 故 乡课时第1课时 课 型新授课总2课时授课人主备教师设计思路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找出文章中的三个“故乡”,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2.学会梳理小说情节,理清文章的思路。教学重点: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教学难点: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相结合。2.合作探究、展示分享。课前自学自学活动:一、课前自学课本1.自主阅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2.标注自然段,圈画重点词语并识记、积累。 二、知识链接1.复习回顾小说的有关知识。2.复习巩固鲁迅的相关资料。3.结合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了解闰土少
2、年与中年的变化。三、自学质疑我的困难(或问题)是: 。 课上研学一、课堂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四单元,小说单元,什么是小说呢?它是一种通过完成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一部好小说如同一面好的镜子,映照着时代的世态和人生,一部好的小说还像常鸣的警钟,震撼着每个读者的思想和心灵。今天我们通过鲁迅的故乡去了解旧时代人们生活,去研究旧时代人们命运吧!二、自学反馈1.检查字词识记与积累情况。2.学生展示交流“自学活动二”中的内容,教师补充。小说的相关知识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小说分类:按篇幅长短分为长篇、中篇、
3、短篇。还有小小说。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人物塑造的方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故事情节的四个环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者及作品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在初中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社戏选自呐喊,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本文的创作背景:我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凄苦,深切感受到少年
4、的好友与乡邻同“我”的巨大隔膜,引起我内心无法消除的痛苦的感情波澜,同时也激起了我要求改变现状、追求新生活的强烈愿望。一年后作者便以这段经历为素材,写下了这篇小说。解题:这篇小说以时间为线索,既交代了事情发生和发展具体地点,又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场所和环境,作者回忆中“故乡”是一个带有神异色彩美的故乡,而现实的故乡“是社会生活重压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所以作者产生了理想的“故乡”的观念。靠大家追求,才能有希望。三、聚焦问题1.作者在文章中描写了几个“故乡”?是怎样描写“故乡”的,有何作用?2.小说是按什么顺序,以什么为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四、研究分享【探究活动一】作者在文章中描写了几个“故
5、乡”?是怎样描写“故乡”的,有何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细致探究)1.作者在文章中描写了几个“故乡”?画出它们之间转换的语句。作者重点写了哪一个“故乡”? 回忆中的“故乡 现实中的“故乡” 理想中的“故乡” 少年闰土 成年闰土 成年水生 少年“我” 成年“我” 成年宏儿 豆腐西施杨二嫂 少年水生 少年宏儿作者重点写了现实中的故乡。2.请学生朗读(1-6)自然段思考:这篇小说是怎样进行环境描写的,有何作用?文章开头从阴暗的天气,呜呜地冷风,苍黄的天,纵横零落的荒村等方面描绘了农村的凋敝,荒凉及毫无生气,反映出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哀败、萧条、日渐破产的悲惨景气,看到这一切,“我”的心禁不住悲凉
6、起来了。景物描写渲染了荒凉、萧索的气氛,烘托出“我”悲凉的心情。3.怎样理解“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眼前萧索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故乡有很大的反差,本已看到故乡变坏,却又自我安慰,实则流露出一种忧愤之情。【探究活动二】细读课文,梳理小说的情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小说按时间顺序,以“我”回到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第一部分:(1-5) “我”回到故乡 回乡时间、回乡原因、所见景象及心情; 第二部分:(677)“我”在故乡 母子见面、回忆少年闰土、见到杨二嫂与中年闰土、动身启程;第三部分:(78结尾)“我”离故乡 船上谈话、“我”的感受。五、深度构建1.梳
7、理反思:这篇小说创作1921年1月,以“我”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叙述“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所见所闻,反映了辛亥革命这后农村化现实情况和农民的生活及精神状况,表明作者对现实不满和对未来的希望。2.总结归纳: 故乡鲁 迅开端:我见到故乡的悲凉心情,阴晦、苍黄、萧条、悲凉发展、高潮:“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结局:“我”离别故乡时的无限感触 3.当堂检测:选出下列各组中字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萧索(s) 阴晦(hu) 篷隙(x) 寓所(y)B刺猹(zh) 闰土(rn) 祭器(j) 獾猪(hun)C鹁鸪() 玲俐(ln) 潮汛(xn) 脚踝(hui)D鄙夷(b) 嗤笑(ch) 愕然() 髀间
8、(b)结合句意解释加粗词的意思。A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B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 )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A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 )B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C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D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答案】D A看不起 B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A比喻 B比喻 C借代 D比拟、夸张课后拓学一、 巩固知识1.正确书写本课重点词语。2.完成“思考探究”二。二、拓展提升 1.小说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
9、,各有什么特点?重点是谁?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2.完成表格,思考: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相对照,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什么?闰土少年闰土中年闰土外貌语言对我态度对生活态度性格特点板书设计:故乡鲁 迅回忆中的“故乡开端:我见到故乡的悲凉心情 现实中的“故乡” 发展(阴晦、苍黄、萧条) “我”在 故乡的见闻感受 高潮: 结局:“我”离别故乡时的无限感触 理想中的“故乡”教学反思:第 四 单元第 14 课 主备人: 任向琴 审核人: 陈霞 课题故乡课时第 2 课时课 型新授课总 2 课时授课人主备教师设计思路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学习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及对比的写法。2.结合文中议论、抒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