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写作专题:复杂记叙文写作常用技巧和考场作文中的“以小见大”.docx
《高考写作专题:复杂记叙文写作常用技巧和考场作文中的“以小见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写作专题:复杂记叙文写作常用技巧和考场作文中的“以小见大”.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复杂记叙文写作常用技巧记叙文是考场作文常考的文体,掌握一定的记叙文写作技巧是得高分的必要手段。本篇为大家介绍考场复杂记叙文的常用写作技巧。一、复杂记叙文特点第一,它通常是由相互联系的两件或者两件以上的事组成,使用的材料相对复杂。如果只叙述一件事,那就要求把事情叙述得曲折有致,避免直线性叙事。第二,它使用的表现手法更为复杂,即要求运用各种描写手法,使人物或者事件生动活泼起来。第三,它在表达方式上更为复杂,要求综合运用记叙、抒情和议论,即所谓夹叙夹议兼抒情。二、复杂记叙文的常用写作技巧一线串珠所谓“一线串珠”,即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联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
2、的有机体。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联起来的一条线。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事物、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无论采取何种线索,都必须从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体现各则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灵活巧妙地确定。当代作家赵丽宏的炊烟是此类作品中的杰作,该作品记叙的是作者在福建武夷山风景区旅游途中的一次经历。作品中作者从渴望炊烟写到看见炊烟,再由看见炊烟写到走近炊烟,认识炊烟,直到最后告别炊烟。文章刻画了一对纯朴好客、对未来满怀憧憬的山村中年夫妇形象,始终围绕炊烟行文,推动情节发展。文中的炊烟不光渲染了一种亲切自然的意境,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为作品的展开铺设了一条
3、亮丽的大道,起到了“一线串珠”的良好效果。以小见大所谓“以小见大”,即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平常,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小材料同样能反映深刻的主题。在写作中对材料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这种艺术处理以一点观全面,以小见大,从不全到全,给作者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同时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生动的情趣。【示例】克里蒙史东是美国某保险公司的董事长。小时候家里穷,他就卖报纸补贴家用。一天他到一家餐馆卖报纸,刚进去就被老板赶出
4、来。他没有放弃,趁老板不注意又溜了进去,老板发现后把他踢了出来,小史东揉揉屁股又走了进去。客人们被这个小男孩的勇敢所感动,纷纷向老板求情,并买了他的报纸。史东在中年后创建了保险公司,以被认为傻的举动,获得了惊人的销售额。他的一生验证了这样一句话:在哪里倒下,就要在哪里爬起来。(倒树精神)本段节选就是运用了以小见大手法,用克里蒙史东的事件折射那些没有放弃生存的希望,以顽强的生命力证明自己的一类人。“以小见大”中的“小”,是描写的焦点,它既是写作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作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因为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概括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穿插流动所谓“穿插流动”
5、,即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些与情节相关的内容,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这种手法就叫穿插流动。穿插流动是插叙的一种特殊用法。当然,一篇文章中的穿插也不宜太多,百则云影明又早平身的连员性。王安忆的雨,沙沙沙记叙了一位姑娘在雨夜没搭上末班车而走回家,一路上思绪流动的故事。文章多次插入这位姑娘心灵深处的意识活动,反映了姑娘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篇文章就是运用了穿插流动的手法。这些插入,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姑娘的内心世界,丰富了文章内容,而且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粗笔勾勒所谓“粗笔勾勒”,即用寥寥的几笔重点勾勒出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采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可以对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神情、姿态、风度
6、等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勾勒。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时要抓住人物最主要的特征,用朴实的文字简略地写出来,不宜用过多的形容词、过多的比喻。其次要简练传神,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的大致形象。【示例】领头的纤夫是个肩膀宽阔的老头儿。他包着头巾,衣服上打着补丁,眼睛漠然地望着前方,路还长着呢!老头儿的右边是一个头发胡须都很浓密的中年人。他身强力壮,显得很有力气。这两个人走在行列的前头。紧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个高个子,还保留着农民的打扮。他直着身子,没精打采地衔着烟斗,好像已经厌倦了拉纤的生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段文字运用粗笔勾勒法描绘了伏尔加河上纤夫的形象。文段在勾勒这些纤夫时,侧重点不同。
7、领头的纤夫,是写他的衣着和肩膀;中年人,是写他的胡须和体型;高个子,是写他的神态和动作。曲径通幽“曲径通幽”法就是通过曲折回环的描写和起伏多变的文笔来揭示文章的主旨,使文章摇曳多姿、引人入胜的写作方法。运用“曲径通幽”法,要注意两点:第一,“曲径”是手段,“通幽”是目的,手段要为目的服务;第二,行文的曲折应适当有度,不要为曲折而曲折。杨朔的散文荔枝蜜意在由蜜蜂而赞颂劳动人民的崇高品质,并表达自己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意愿。但文章并没有直接道出这一主题,而是通过展示作者对蜜蜂思想感情的变化,曲折有致地表达了主题。作者开头写自己对蜜蜂在感情上“疙疙瘩瘩”,接着写自己因吃了荔枝蜜而“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
8、欢的蜜蜂”,然后又写了蜜蜂的辛勤劳动与养蜂人对蜜蜂的介绍。文章结尾写作者做梦“变成一只小蜜蜂”。 拍由荔枝蜜可见,“曲径通幽”不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而是曲折委婉地逐步显现主题的一种谋篇手法。在很多情况下,运用“曲径通幽”能够造成峰回路转、恍然大悟的艺术效果。铺垫照应所谓“铺垫照应”,即为了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结构严谨,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这种安排设计叫作“照应”。照应一般有以下几种:1.文题照应。这种照应方法常常是文章中安排多处内容和题目照应,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地点明题意。2.前后照应。这种照应方法就是在文章前面写事,后面行文交代前面所
9、写事的结果,使内容相互补充,层层深入。3.首尾照应。在文章的结尾处对开头交代的事情做必要的提及,使文章首尾一致,成为有机的整体。这三种照应在小橘灯一文中都有所体现。(1)文题照应。全文中,多处照应了题目。如第5段的买橘子,第6、7、8段小姑娘掰开橘子及做小橘灯的动作,第10段“我”提着小橘灯走在路上的联想,等等。(2)前后照应。如第2段对房间陈设的描写,提到竹凳及墙上的电话,第3段写小姑娘登上凳子要打电话的动作;第2段提到朋友有事出去,第11段则交代朋友已经回来了;第9段写小姑娘的话“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第13段则呼应“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3)首尾照应。开头写道:“这是十几年以前
10、的事了。”“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结尾呼应:“但是从那时起,每逢春节十二年过去了”从小橘灯行文的处处照应、没有丝毫疏漏,可见作家冰心的写作技巧,正因为如此,文章才做到结构严谨,清晰鲜明。灵活把握,综合运用写作时,注意前后照应很重要,这样能使文章结构严谨,重点突出,中心明确。不管用哪种照应方法,下笔前都必须考虑周密,不可提笔就写,写着前边,忘了后边;或前边没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首尾脱节,使人读不懂。1.写熟悉的人和事因为熟悉的人和事,都是自己了解透彻、认识深刻、感受深切的,写作时就能准确地把握住写作对象的个性特征,就能写得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具有感人的力量。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父
11、母、老师和同学。因此,学生对他们的外貌、性格、爱好、思想品质等比较熟悉,描写时自然容易抓住人物的特点。2.真情实感写规范记叙文最重要的就是有真情实感,只有你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其中才能引起别人的共鸣。有时候文章不须华丽,但求恳切,华丽辞藻堆砌起来的东西,会让人感觉很单薄,无法打动人心。而一篇好的文章,只有在“于人心有戚戚焉”的时候,才叫成功。3.学会观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所以要多看,要多听。4.各种技巧的综合运用学会运用各种写作技巧,但不能为了技巧而技巧。考场作文中的“以小见大”考场作文反对“假大空”,而“以小见大”之法则是打击“假大空”的一条有效途径。“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