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docx
《大气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气热力环流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地理年级高一学期上学期课题大气热力环流教科书书名:地理-必修第一册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7月第4版教学目标1、 通过观看实验能说出热力环流的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能看懂“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示意图理解气压、密度的关系,并说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及其原理。(逻辑思维)3、运用热力环流原理知识,解释生产生活环境中与之相关的现象,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孔明灯、热气球等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加热。(理论用于实际)4、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理论用于实践的能力,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地理,地理在生活中,激发学
2、生的热爱。(人文情怀)教学内容本内容大气热力环流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等,说明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课标解读】1、 该课标关注的对象大气运动的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内容要求的重点落在热力环流原理,目的是让学生能用热力环流原理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首先就要明确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由于下垫面性质差异造成地面的冷热不均,形成空气的垂直运动,造成水平上的气压差,进而形成大气运动的简单形式热力环流。2、 行为动词“说明”、“解释”是属于认知水平的理解水平,强调了学生对于热力环流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学生能说出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其条件,能够
3、说出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运用了热力环流哪些原理,进而体会大气运动的简单形式热力环流与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存环境关系密切。3、 行为条件“运用示意图”,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图,要注意课本84页的“热力环流的形成”示意图中的几根线代表的是等压面,并用适当的教具或动图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能画出热力环流的简图。【教材分析】大气热力环流课本主要分两个模块,第一模块,通过正文和“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示意图学习热力环流原理的知识并进行说明来解释;第二模块,是热力环流原理的知识的应用,先通过阅读题说明山谷风,再通过活动题,运用热力环流原理的知识解释海陆风和城市热岛环流。要求老师要注重通过活动来引导学生知识的建构和巩固,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热力环流原理的知识需要学生理解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所以导入探究热气球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可以直观形象的让学生理解文字资料热力环流的相关概念,利于教师展开教学,最后的活动是对热力环流原理的知识迁移,所以该课时教材内容逻辑严密(内部联系分析)。在本节内容中,前面大气受热过程是热力环流的知识基础,而热力环流的学习又为后面大气的水平运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学习做铺垫;在篇章内容中,它既是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有适宜生命活动的大气条件大气知识的延伸,也是后面三圈环流等知识的基础;所以该课时内容在教材的章和节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外部联系分析)。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
5、的基本形式,与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存环境关系密切。大气运动状况学生平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陌生的,并且涉及一些物理学科的知识如气压密度等概念。需要借助动画、教具等形象的教具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教学重、难点】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的形成过程【教学方法】(1)教法:1.理论分析讲解法:本课中,知识原理比较复杂,不易掌握,仔细分析阐述有利于学生理解根本原理,从而掌握相关知识并在生活中运用;2.生活实例分析法:运用生活常见的现象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做的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3.多媒体教学法(2)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精品资料 新高考地理精品专题 高中地理课件 高中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试卷 高考地理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