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多元共生、交流互鉴的亚洲文明一、教材分析:亚洲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人类文明发源地有三个在亚洲,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亚洲养育了人类的文明,亚洲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为了还原历史本来的面貌,将中古时期多元共生、交流互鉴的亚洲文明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增强亚洲的文化自信和协作互信,努力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二、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中古时期亚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亚洲的多元面貌。三、本课立意:通过了解西亚伊斯兰文明、南亚古印度文明、东亚儒家文明的面貌与特征,理解中古时期亚洲文明的多元共生和交流互鉴。四、教学目标:1.了解多元共生的亚洲文明,
2、理解中古时期亚洲文明的交流互鉴。利用地图、材料分析多元文明的发展概况,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及对史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通过史料理解亚洲文明的交流互鉴,使学生在历史解释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内涵,学会以全面、客观、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文明间的关系,认识到亚洲文明的突出成就。(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根据学生的心理、知识、能力基础,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重新整合教材,认识文明的多元性,培养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各种文明,理解各种文明的差异性。通过评析文明的碰撞与冲突,得出文明应该实现交流互鉴,和谐共生。(唯物史观、历史解释)3.通过对中古时期亚洲文明的多元共生和交流互鉴认识亚洲为世
3、界文明发展史作出的重大贡献,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文明史观,认识文明没有优劣之分,要尊重各种文明!(家国情怀)五、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阿拉伯帝国崛起的概况和日本幕府统治的特点; 2.认识中古时期亚洲文明的多样性及其原因; 3.理解中古时期亚洲文明的交流与互鉴;难点:理解和认识中古时期亚洲文明的多元面貌。六、设计创意:明线:以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贯通本课内容;暗线:认识中古时期亚洲文明的多元共生、交流互鉴。七、教学过程:导入【PPT: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徽标】师:同学们,这是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徽标,每一个标志都有其特殊的含义,我们一起来看cctv13对徽标的解读:【解说词:昨天,亚洲
4、文明对话大会标志同时对外发布。大会标志由图形和文字两部分构成。图形部分主体形态由牡丹花衍生而来,按照亚洲地理位置的六个分区将标志设计成六瓣互动的花瓣状图形,并将抽象的人的形态融入其中,形成了人与人之间手牵手连接沟通的视觉效果,象征亚洲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亚洲人民携手共建命运共同体。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颜色体现了亚洲各国国旗的色彩,也象征亚洲文明的绚丽多彩。图形中间嵌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英文译名Conference on Dialogue of Asian Civilizations 的首字母缩写CDAC。】问:该标志的六个花瓣代表什么?七彩颜色象征什么?生:六个花瓣代表亚洲的六个
5、分区,七彩颜色体现亚洲各国国旗的色彩。师:该标志也象征绚丽多彩的亚洲文明。数千年来,亚洲谱写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古时期的亚洲。【课题:中古时期的亚洲】师:下面我们进入第一篇多元共生的亚洲文明。新课第一篇 多元共生的亚洲文明一、西亚伊斯兰文明1、 阿拉伯帝国(公元632年公元1258年)现在,我们将目光聚焦到西亚伊斯兰文明的发源地阿拉伯半岛。师(结合地图阿拉伯半岛地形图简介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半岛绝大部分属于沙漠地带,气候干燥,土地贫瘠,生存条件差。【PPT:阿拉伯帝国示意图和时间轴】阿拉伯人却用一个世纪的时间摧毁了波斯帝国,重创奥斯曼帝国,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师:(
6、追问)既然这里环境如此恶劣,为何阿拉伯帝国还能迅速崛起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问:根据下列材料分析阿拉伯帝国崛起之因材料 在伊斯兰教产生以前,阿拉伯半岛处于部落制发展阶段,社会的基本单位是部落,一个部落就是一支军队,每一个部落民都是一个勇敢的战士,部落民自幼习武、骁勇善战;古兰经(伊斯兰教经典)规定,在作战中获得的战利品,五分之四是分给前方的战士,五分之一是分给后方的;古兰经规定,为主道而战可以升入天堂,所以在战场上穆斯林们作战常常是勇往直前。CCTV6纪录片世界历史(100集)解说词学生活动。参考答案:(略)。师:通过分析可知阿拉伯帝国的崛起与其部落民骁勇善战、战利品的刺激有关,尤其是伊斯兰教
7、对阿拉伯帝国的崛起有重要作用。在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伊斯兰文明。而伊斯兰文明不仅仅是伊斯兰教,也是构建社会关系的准则,也是一种社会制度、文化形态。在伊斯兰圣战的旗帜下,在分享战利品的鼓励下,穆斯林如潮水般涌出阿拉伯半岛,伊斯兰文明也随之迅速扩展,它也影响了奥斯曼帝国的发展。2、奥斯曼帝国(公元1299年公元1923年)【PPT:奥斯曼帝国地形图和时间轴】要求:请阅读教材24页和表格提示比较奥斯曼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异同。国家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统治者哈里发苏丹政治最高统治者掌握政治、军事、宗教大权,下设各部大臣。最高统治者既是宗教领袖,也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
8、高所有者。经济帝国经济繁荣,阿拉伯商人从事陆上和海上贸易。帝国经济繁荣,控制了连接欧亚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整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22-24页学生活动。异:最高统治者称谓和统治者权力不同;对外贸易政策不同。同:都将伊斯兰教定为国教,帝国经济繁荣。师(引导学生得出)伊斯兰文明的特点(地图展示:政教合一)其实,凡是受伊斯兰文明影响的国家大都有政教合一的特点,如在南亚印度建立的德里苏丹国同样如此,印度是人类历史发源地之一,上古时期其佛教影响深远;中古印度又创造了怎样的文明呢?【PPT:印度地形图和时间轴】二、 南亚印度文明【PPT:中古时期印度文明的发展数轴图】师(结合数轴简介中古时期印度文
9、明宗教发展历程):中古时期印度经历了笈多帝国、戒日王朝和德里苏丹国,4世纪笈多帝国统一了北印度,佛教衰落,印度教逐渐成为主要宗教;13世纪德里苏丹国时期确立伊斯兰教为国教,但生命力顽强的印度教继续生存发展,今天的印度教是印度第一大宗教,其发展有何特点呢?问题:根据下列材料分析中古时期印度教发展的特点 材料 印度教亦称新婆罗门教,是在婆罗门教的基础上,融合了佛教和耆那教的某些思想,又吸收了印度其他民间信仰,最终演化而成.印度教是许多宗教和信仰的大会合,印度地区的每个宗教派别都可成为它的一员,只要遵守简单规则,例如尊敬婆罗门或在理论上接收吠陀经典即可。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学生活动: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