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石壕吏》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第24课《石壕吏》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4课《石壕吏》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石壕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感受古体诗句式、用韵等特点及本文构思之巧。2.结合注释,理解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心理。3.思辨战争,培养珍爱和平、关心民生疾苦的崇高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作者的复杂情感,把握构思之巧。难点:思辨爱国与爱民产生的矛盾冲突,激发关心民生疾苦、珍爱和平的思想。【教学过程】一、对比导入,激疑问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石壕吏。“吏”,官府中小管或差役。“石壕吏”即石壕村的差役。老师在上学的时候就学过这首诗,今天和同学们再次学习,老师从中读出了和以往不一样的东西。不知道同学们是否能读得出来?二、朗读诗歌,读出情境 要
2、求: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学生能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复述诗歌大意。屏显: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齐读2.听吟诵和跟着吟诵读3.有几句诗中有一些不常见或者古今异义的字,你能根据以往所学或者诗歌具体情境猜测含义吗?(1)老翁逾墙走:逾:越过;翻
3、过。走:跑,这里指逃跑。(2)吏呼一何怒: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3)妇啼一何苦:苦:凄苦(4)老妪力虽衰:衰:弱(5)如闻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4. 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用诗意的语言讲析古诗。(分四组,组员各选一段翻译,然后由组员代表发言)要求:讲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预设1:夜幕降临,疲惫的我投宿在石壕村一户人家家里,正当我们聊着的时候,听到门外一阵急促的拍门声,仔细听,是官吏们在喊,他们又要来捉人了。屋里的老头听到后,在老妇人的帮助下翻墙走了,然后老妇人赶紧出来开门。预设2:(老妇出来开门,却看见几个凶狠的官吏冲进门来,到处搜查。)
4、官吏的吼叫是多么凶狠啊,老妇的啼哭是多么凄苦啊!预设3: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苦命的我啊,本来有三个儿子,可是他们都应征防守邺城去了。你们知道吗?就在前天,一个儿子捎信回来,信上说他的两个兄弟刚刚(最近)战死。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结了!你们看,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可是出出进进却没有完整的衣服。老妇我力气虽然弱,也请让我跟随你们,就在今晚回兵营去,赶快应征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明天的早饭。预设3:夜深了,说话的声音停止了,好像听到了低微断续的哭声。天亮了,我踏上前行的道路,只能同那个老头告别。三、再读:
5、发现矛盾,情景再现(一)发现矛盾1梳理了大致的情节,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诗中有一些反常的地方?请思考。明确:反常一:一般的旅行者往往是未晚先投宿,而诗人却是“暮投”。反常二:诗人投宿之所不是旅店,而是“石壕村”的一户“农家”。反常三:诗人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征兵,而是突袭“捉人”。反常四:突袭“捉人”不是在白天,而是在“黑夜。反常五:老翁的表现“逾墙走”与他的年龄不符。反常六:在古代,无论白天还是夜间,一般都是男子应门见客,文中却是“老妇”出门看。2.从上述的反常中,你读出哪些信息?明确:诗人旅途凄凉、官吏心狠手辣、乡村鸡犬不宁、百姓夜不能寐。3.引出背景资料:资料一:安史之乱:公元758年,为平息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