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记念刘和珍君高一备课组 张黎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大意,概括刘和珍的人物形象2、结合背景和语境,深入理解文章的深意句,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并落实背诵。3、体会文章冷峻背后的深情,感受作者欲说还休背后的复杂情感。4、学习青年学生慷慨激昂,心系家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1、本文既是散文,又是杂文。学习文章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表达方式。2、品鉴文章的深意句,掌握比喻、反讽手法,体会作者情感3、把握文章主题:哀悼死难者,控诉反动派,唤醒麻木的民众,激励后来者前进。教学难点 品味作者曲折的抒情方式,感受作者深沉而深邃的思想情感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串讲法 3.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时间
2、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别林斯基曾经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地扎根在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从而成了社会、 历史和人类代表的喉舌。”二、相关资料:(一)作者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等共16本。 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 (二)背景资料 : 1926年3月18日,北
3、京各界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暴行,会后高呼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 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造成了死47人,伤200多人的惨剧。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阴风在呼号,血衣在飘荡,青年的血迹还没有干透,执政府却发表通电说请愿学生是暴徒,更有甚的是一些执政府的走狗、帮凶文人还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说这些青年学生是受人利用,白来送死的。这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能容忍的!更何况是鲁迅先生,他把这一腔悲愤之情诉诸笔端,既是对反动政府
4、的控诉,也是对牺牲青年的纪念。三、基础知识落实1、生字词 踌躇 黯然 噩耗 寥落 洗涤 赁屋 喋血 屠戮 攒射 诧异 叱咤 不惮 浸渍 桀骜 殒身不恤 2、多音字 当:长歌当哭/当仁不让 攒:攒射/攒钱菲:芳菲/菲薄 抹:抹杀/拐弯抹角3.默写易错字:时间的流驶 惨象 默无声息的缘由 沉默呵 沉默中爆发 (一)概括人物形象1.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梳理事件:预订莽原全年、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心系母校前途、欣然请愿给人突出的印象是“始终微笑,态度温和”2.请根据事件,概括刘和珍的人物形象。(1)预订莽原全年积极上进,追求真理,勤奋刻苦(2)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心系母校
5、前途,勇敢顽强,有责任,有担当(3)欣然请愿慷慨激昂,心系家国此外,“始终微笑,态度温和”温柔可亲,外柔内刚3.温柔可亲的刘和珍在请愿中牺牲,哪些遇害细节触动了你?明确:(1)“欣然”:表现出青年学生慷慨激昂,有爱国热情。同时也表现请愿群众没有料到执政府将会对他们凶残镇压,反衬突出执政府的残暴邪恶(2) “从背部入”“手枪”:有意为之,早有预谋(3)“一个兵在她的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虐杀,突出武力镇压群众的凶残无情(4)危难之中的相互救助(“想扶起她”“又想去扶起她”):临危不惧、沉勇友爱鲁迅评价“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惊心动魄的伟大”赏析重点句子:“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
6、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朗诵法体会情感明确:1、反讽手法:“文明人”“伟绩”“武功”2、加上正面感叹和反语讽刺形成对比3、熔记叙、抒情、议论于一炉,文章的深厚思想内容和作者的鲜明爱憎态度,便表达得酣畅淋漓。第二课时(二)细读文本,把握情感1.文章共有几处写到“血”,请找出来。解释内涵并尝试赏析(1)第一节“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和视听”“青年的血”指代爱国青年的无辜牺牲,“洋溢”“周围”更表达出这件事情给作者带来极大的震撼和触动。“我”沉浸在青年人牺牲的悲剧中无法释怀
7、。一方面,悲痛之情完全占据了“我”的内心,另一方面,又让“我”难以面对和承受。而作者认为,写悼文是痛定方可思痛,但是作者为何此刻就展纸执笔开始书写?“几个文人的阴险论调”让我忍无可忍,出离愤怒。概括本小节内容:祭奠死者的悼文(散文),抨击恶人的檄文(杂文)。交代写作的目的、缘由(2)第二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淋漓的鲜血”与“惨淡的人生”都指人生中的悲剧。“淋漓的鲜血”用借代的手法更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悲剧的惨烈。要想在生活中成为真的猛士(猛士而非斗士,战士,勇士,武士,猛士强调力量大,气势大,内心坚毅顽强。晋陶潜读山海经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于戚,猛
8、志固常在。”猛志常在,形容雄心壮志,至死不变),不仅仅要面对不如意的人生,有时甚至要以牺牲生命为代价。追梦那一刻,固然让人觉得昂扬奔放,充满光明(幸福者)。而现实的残酷,路途的艰难,也不由让人慨叹,悲从中来(哀痛者)。第二节“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血色在时间的洗涤下变成淡红,指现在变为过去,逐渐被人淡忘。鲁迅称忘却历史的人为庸人,他们“暂得偷生”。鲁迅感慨,庸人们“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为什么是“忘却的救主”而不是“忘却的神”,鲁迅想用“救主”表达什么?庸人,也有正义感,却是“见义不为,非勇也”。 用
9、“遗忘”的方式让自己解脱,其实是对丑恶现实采取容忍和妥协的态度,从而苟且偷生,变得麻木)所以,鲁迅想借文章来唤起麻木的庸人,让苟且偷生之人铭记惨痛历史,直面丑恶现实。【鲁迅的文章如刀剑,劈向杀人的刽子手,同时也直指人心,击向人性的弱点。而今,不再是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年代,但是有多少人“壮志逐年衰”,忘记初心,背弃自己昔日的梦想,甚至背弃做人的准则和底线】。概括本小节内容:击碎庸人的苟且写作的目的、缘由(3)第四节“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喋血,血流满地。一边是刘和珍生前温柔可亲,和蔼真诚的样貌,一边是在政府门前无辜受戮,血流满地,横死街头的惨状。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