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docx
《2016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年寒窗苦读日,只盼金榜题名时,祝你考试拿高分,鲤鱼跳龙门!加油!2016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9分)1.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河水结冰B汽油挥发C葡萄酿酒D干冰升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河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汽
2、油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葡萄酿酒有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 下列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AN2BO2CCO2DCO【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氧气【解答】解:A、N2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A错误;来源:学.科.网B、O2具有
3、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B正确;C、CO2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C错误;D、CO具有可燃性,能燃烧,但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3.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镁B空气C硝酸钾D二氧化锰【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氧化物的识别,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解答】解:A中只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A错B中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C中有三种元素,也含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属于盐,
4、故C错D中有两种元素,其一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较简单,主要从概念上来抓住判断的关键点,两个关键点缺一不可,要同时具备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读取液体体积C二氧化碳验满D稀释浓硫酸【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从用胶头滴管向容器内滴加液体的方法去分析;B、从量液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去分析;C、从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去分析;D、从稀释浓硫酸时,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里,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量能使水立
5、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去分析【解答】解:A、用胶头滴管向容器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要把滴管伸入容器内,故A错误;B、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故B错误;C、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证明已满,故C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里,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量能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
6、科学,学好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5. 为防止师生吸食“二手烟”教育部下发通知:凡进入中小学的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不得吸烟从分子和原子的有关知识来看,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
7、手烟”,是因为烟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非吸烟者被动吸入二手烟而危害健康A、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体积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与与分子质量很小无关,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
8、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 含有二氧化钛(TiO2)的混凝土或沥青可以净化空气,成为治理雾霾的新型材料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3D+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元素显2,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可知二氧化钛(TiO2)中钛元素的化合价:x+(2)2=0,则x=+4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7.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A
9、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A、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B、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C、根据原子的种类分析元素的种类;D、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A错误;B、由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可知,该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故B正确;C、单质的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
10、子由多种原子构成,由图示可知看出反应物是两种单质,而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故C错误;D、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3,故D错误故选:B【点评】该题关键是从模型图中看出各物质分子的构成,注意解题是要考虑到模型图中每种分子有几个参加反应,利用反应时的微粒个数关系及结构可很轻松的判断8. 厨房中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其化学式为CH3COOH,下列有关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酸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乙酸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乙酸由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D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
11、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乙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乙酸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乙酸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2)=6:1:8,则乙酸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C、乙酸是由乙酸分子构成的,1个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乙酸的
12、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4+162=60,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有机物的特征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 FeS2常用于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产生CO2,其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X+8SO2,则X的化学式为()AFeOBFe2O3CFe3O4DFeSO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元素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
13、FeS2+11O22X+8SO2,反应前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8、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8、1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铁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铁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Fe2O3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 长期挑食、偏食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每天的食物必须注意合力搭配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西红柿B鱼C米饭D鸡蛋【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
14、、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西红柿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B、鱼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C、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D、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1. 日本曾向美国借了331公斤武器级钚,至今赖着不还钚除用于核电外,还可用于制造核武器,现在日本已是世界第六大钚贮存国钚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钚原子中有94个中子B钚原子核外有150个电子C钚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4gD钚是金属元素【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
15、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94,表示原子序数为9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质子数为94;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钚的中子数=24494=150,故选项说法错误B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钚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4,故其核外电子数为94,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
16、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钚,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够溶解油污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D5g某物质完全溶于水配成100g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5%【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
17、及其特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化学规律的类比;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B、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的乳化作用;C、根据溶液的浓稀与是否饱和没有关系;D、根据物质溶于水,是否能与水反应考虑【解答】解:A、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蒸馏水,不一定是溶液,故A错;B、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故B错;C、溶液的浓稀与是否饱和没有关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C正确;D、有的物质溶于水,能与水反应,例如氧化钠与水反应
18、生成氢氧化钠,所以5g氧化钠完全溶于水配成100g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5%,故D错故选C【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13. 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解答;【解答】解:A、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B、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C、质子数=12,核
19、外电子数=12,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D、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4. 下列化肥是复合肥料的是()ACO(NH2)2BK2SO4CCa3(PO4)2DKH2PO4【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不符合题意;B、K2SO4中只
20、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不符合题意;C、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不符合题意;D、KH2PO4中含有磷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化学肥料的分类,并能灵活进行判断15. 如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还原性密度比空气大密度比空气小ABCD【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根据实验现象可推断物质的性质,从蜡烛熄灭的先后顺序可以推断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解答】解:图示实验现象为下面的蜡烛先熄灭,然后上面的蜡烛才熄灭,这一实验现象证明了二氧化碳的性
21、质: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但不能证明二氧化碳是否具有还原性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知识点的方式比较灵活,但并不是难题,同学们只要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就可以顺利完成该题16.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将亚硝酸钠(NaNO2)用于烹调B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保鲜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窑之前,做灯火实验D废弃的塑料焚烧处理【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白色污染与防治来源:学,科,网Z,X,X,K【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塑化剂的危害性分析判断;B、根据甲醛的毒性分析判断;C、根
22、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判断;D、根据焚烧塑料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分析判断【解答】解:A、亚硝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它虽可保持肉类鲜美,应适量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添加过量亚硝酸钠会危害人体健康,故A做法错误,B、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故B做法错误,C、二氧化碳不供给人类呼吸,久未开启的菜窑,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较高,先用蜡烛做灯火实验,故C做法正确,D、焚烧塑料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环境,故D做法错误故选:C【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17.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湖南省 衡阳市 中考 化学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