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谏太宗十思疏 学案谏太宗十思疏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通过翻译训练提高学生文言翻译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熟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1文学常识填空 (1)魏征(580643) 字玄成,封郑国公,谥文贞,以直言敢谏著称,史以“_诤臣_”称之。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他死后,唐太宗悲痛不已,亲自为他写了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2)疏,是 陈述自己意见 的一种文体,又称奏章、奏议,多分条陈述。 2本文阐述了要“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虚心以纳
2、下”的道理。(用原文词语回答) 3名句填写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4写作借鉴 (1)写法:本文第一段提出了什么观点?是如何提出的? 观点: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开篇并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先从正面说,用比喻推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正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不容置疑。再从反面申述:“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
3、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这样就加重了强调意味:德不厚则不可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正反对比后,作者进一步明确指出,“人君”地位高,责任重大,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要想国家长治久安是不可能的,如同“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一样荒诞。反面来说,想要国家长治久安,就一定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这结尾处,不但照应前面(“积德义”和“德不厚”),提出了文章主旨,而且又充分利用了“木”与“水”的比喻。 (2)素材:“读史使人明智”。一千三百年后的今天重温谏太宗十思疏,不仅要体味它流畅艺术的文气,还应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一代忠臣魏征为使唐王朝长治久安而敢于直
4、谏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时刻胸怀一颗火热的报国心! 二、读译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一)通假字 1振之以威怒(通“震”,威吓) 2则思无以怒而滥刑(通“毋”,不要) (二)一词多义 1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形容词,安定)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疑问副词,怎么) 项王曰:“沛公安在?”(疑问代词,哪里)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动词,养生) 既来之,则安之(使动,使安定) 安土重迁(安于,习惯于)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安慰,抚慰,动词)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安逸,舒适,形容词)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稳,安定,形容词) 2信: 信者效其忠(诚实,形容词) 烟涛微茫信难求
5、(确实、实在,副词)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耶?(真实的,形容词)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名词) 低眉信手续续弹(随便、随意,副词) 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动词)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物,凭据,名词) 言必信,行必果(守信用,动词) 忌不自信(相信,动词)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可靠的,形容词) 3求: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动词,追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动词,探求)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动词,请求) 不求闻达于诸侯(动词,要求)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寻求,动词) 4治: 文武兼用,垂拱而治(动词,治理)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动词,治病) 不效则治臣之罪,
6、以告先帝之灵(动词,惩治)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训练,整治,动词) 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安定、太平,形容词) 5当: Adng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动词,对着,面对) 当是时 / 有大石当中流。 (处在某个地方或某个时候) 人君当神器之重(动词,掌握,主持) 各当时而立法(动词,适应,相当) 犯法当死(动词,判断、判罪)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连词,通“倘”,如果)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阻挡,把守,动词)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将,副词) Bdng安步以当车(动词,当作) 岂非用赏罪当邪(形容词,适合,得当) 6下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与“上”相对,等次或
7、品级低)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在下位的人,臣民,形作名)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动词)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臣下的意见,形作名)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谦逊待人,动词) 秦攻邯郸,十七月不下(攻克,动词) 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使放下) 飞阁翔丹,下临无地(名作状,向下) 7克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能够,能愿动词) 彼竭我盈,故克之(战胜,攻破,动词) 奉公克己(克制,动词 ) 与克期俱至(限定,约定,动词) 8盖: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副词,大概)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表议论,不译)
8、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车盖,名词)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遮盖、掩盖,动词) 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超过、胜过,动词) 盖亦反其本矣(通“盍”(h),怎么,何不) (三)词类活用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使动用法,使稳固) 2人君当神器之重(形作名,重权) 3则思江海下百川(名作动,居之下) 4克终者盖寡(副词用作动词,坚持到底,保持到底) 5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使动用法,使虚) 6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使动用法,使正) 7宏兹九德(使动用法,使光大) 8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意动用法,以为乐) 9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形作名,有才能的人,好的意见)
9、(四)古今异义的词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古义:树木的根部,在土里的那部分。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2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古义:放纵情感。今义:尽情) 3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义:“以之为”的省略,把它当作。今义:认为) 4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古义:使心虚。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五)成语积累 1居安思危: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2恃才傲物:恃:依靠、凭借;物:人,公众。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3载舟覆舟: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人民是决定国家兴亡的主要力量。 4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谏太宗十思疏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谏太宗十思疏 学案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下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