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双碳诊断服务指南(T-SHJNXH 0002—2023).pdf





《快速双碳诊断服务指南(T-SHJNXH 0002—202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速双碳诊断服务指南(T-SHJNXH 0002—2023).pdf(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27.010CCS F00团体标准T/SHJNXH00022023快速双碳诊断服务指南Guidelines of rapid diagnostic service for carbon emission peakand carbon neutrality2023-06-01 实施2023-05-19 发布上海市节能协会发 布T/SHJNXH00022023I目 次前 言.III引 言.IV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诊断原则.24.1 自愿性原则.24.2 客观性原则.24.3 专业性原则.24.4 可行性原则.25 基本要求.25.1 双碳诊断服务机构要求.
2、25.2 双碳诊断师要求.25.3 双碳诊断技术要求.36 诊断方法.36.1 问题切入法.36.2 指标分析法.36.3 TERR(特耳)分析法.36.4 先进对照法.36.5 专家经验法.37 诊断流程.38 诊断内容.48.1 能源结构诊断.48.2 能源利用效率诊断.48.3 CCUS 技术存碳诊断.48.4 生态碳汇固碳诊断.48.5 碳管理诊断.59 诊断步骤.59.1 明确诊断范围.59.2 组建诊断团队.59.3 编制工作计划.59.4 动员与对接.59.5 实施诊断.59.6 汇总诊断结果.59.7 分析节能降碳潜力.69.8 提出节能降碳改造建议.69.9 编制报告.610
3、 服务质量改进.610.1 自我约束.610.2 监督管理.6附 录 A 快速双碳诊断申请表.7附 录 B 保密承诺书.9T/SHJNXH00022023II附 录 C 客观性声明.10附 录 D 现场诊断要点逻辑框架图.12附 录 E 快速双碳诊断报告.13附 录 F 快速双碳诊断服务蓝图.32参考文献.33T/SHJNXH00022023III前 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有关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上海市节能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质量管
4、理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东方国际集团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申能碳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数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碳索能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亿可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玫克生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燃气设备计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大学 MBA 教育管理中心、上海市能效中心、上海市节能中心、上海贝恒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朱兰质量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卓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长肯试验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绿技金创(上海)低碳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尚筑设施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绿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诺蒂奇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5、、捷碳(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方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魏玉剑、郭斌、范泽云、潘为箴、顾兴进、奚增辉、丛薇、杨开九、徐汪洋、张智权、王春光、田立霞、杨连青、范瑾、马嘉萌、金俭、陈陆亮、王维鸣、吴旭艳、苏培、李红宇、施裕卿、马晶晶、陈思南、包明鑫、唐文。本文件首期承诺执行单位:东方国际集团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数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燃气设备计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上海大学 MBA 教育管理中心、上海尚筑设施管理有限公司。本文件为首次发布。T/SHJNXH00022023IV引 言习近平主席 2020 年 9 月 22 日提出中国“双碳”目标以来,各级组织都在以实际行动推动
6、碳减排双碳项目实施,以实现双碳目标为目的的新技术、新产品也不断涌现,双碳目标亟需服务模式和应用场景予以支撑。为此,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市节能协会共同发起筹建“双碳诊断与服务促进中心”,联合从事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改造服务的单位合作共建,选派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兼职担任“双碳诊断与服务促进中心”诊断师职务,共同开展双碳诊断及服务工作。为了进一步指导服务机构科学、规范地开展快速双碳诊断服务,分析被诊断组织减碳、降碳、固碳、存碳以及融碳潜力,挖掘双碳应用场景,提出双碳改造建议,促进被诊断组织节能降耗、降本增效,高质量实现双碳目标,特制订本指南。T/SHJNXH000220231快速双碳诊断服
7、务指南快速双碳诊断服务指南1范围本文件给出了快速双碳诊断服务的诊断原则、基本要求、诊断方法、诊断流程、诊断内容、诊断步骤和服务质量改进的说明。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双碳诊断服务机构为被诊断组织提供快速双碳诊断服务。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32150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GB/T 32151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GB/T 36132 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 36
8、714 用能单位能效对标指南GB/T 50378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878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LY/T 2252-2014 碳汇造林技术规程T/CIECCPA 002-2021 碳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ISO 14064-1:2018 温室气体第1部分: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与报告的规范及指南ISO 14064-2:2019 温室气体第2部分:项目层面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与报告的规范及指南ISO 14064-3:2019 温室气体第3部分:温室气体声明核查与审定的规范及指南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双碳 carbon emission
9、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简称。“碳达峰”指一个经济体或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某个时间点达到峰值,其核心是碳排放增速持续降低直至负增长;“碳中和”指通过减少碳排放、购买碳信用、开展固碳增汇行动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一段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碳净零排放。3.2快速双碳诊断服务 rapid carbon emissi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diagnosis serviceT/SHJNXH000220232双碳诊断服务机构利用便携式仪表、无人机+AR技术等,采用现场巡查+远程会诊的线下线上协同交互形式,对被
10、诊断组织在减碳、降碳、固碳、存碳以及融碳等方面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节能降碳潜力,提出双碳改造建议的服务过程。3.3双 碳 诊 断 服务 机 构carbon emissi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diagnosis serviceorganization为被诊断组织提供快速双碳诊断服务(3.1)的机构。3.4双碳诊断师 carbon emissi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diagnostician为被诊断组织提供快速双碳诊断服务(3.1)的专业从业人员。3.5降碳潜力 carbon reduction potential技术成熟
11、、经济合理、预期在一定时期内可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4诊断原则4.1自愿性原则双碳诊断服务机构宜与被诊断组织自愿签订诊断服务合同,并依据合同提供服务。4.2客观性原则在整个诊断过程中双碳诊断师应保持客观独立,以避免偏见及利益冲突。4.3专业性原则双碳诊断师应具备诊断必需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以确保诊断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保密性。4.4可行性原则双碳诊断师应根据被诊断组织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实施可行性的改进建议。5基本要求5.1双碳诊断服务机构要求从事双碳诊断服务的机构,应具备下列条件:a)具有法人资格;b)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以及开展诊断工作所需的设施和办公条件;c)有5名及以上具有开展快速双碳
12、诊断工作的双碳诊断师(可外聘);d)建立并有效运行诊断工作程序,完善诊断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所从事的快速双碳诊断工作符合本服务指南和细则及相关标准文件的要求。5.2双碳诊断师要求T/SHJNXH000220233从事快速双碳诊断服务的双碳诊断师,应具备下列条件:a)熟悉本行业生产运营工艺流程,具有本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能力;b)熟悉本领域先进成熟的技术和产品;c)具有无需借助复杂检测设备,仅携带便携式仪表即可进行现场诊断的能力;d)具有自身快速判断节能降碳潜力的经验;e)具备快速完成(宜控制在1天内)从现场诊断到提供降碳建议方案的能力。5.3双碳诊断技术要求5.3.1前期准备阶
13、段应对被诊断组织行业的节能降碳技术做详细调研。5.3.2快速双碳诊断应在生产正常、设备运行工况稳定的条件下进行。5.3.3诊断所用测试仪器、量具的质量与准确度应满足国家仪器仪表计量检定对应参数的要求。6诊断方法6.1问题切入法针对被诊断组织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双碳诊断分析,提出解决方案。6.2指标分析法对被诊断组织整体或产品的综合能耗、综合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指标进行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及可能采取的减排措施。6.3TERR(特耳)分析法从时序控制(Timing sequence control)、能效等级(Energy efficiency grade)、需求分析(Requir
14、ement analysis)、废能再利用(Recycle waste energy)四方面诊断重点系统的减排潜力。6.4先进对照法将被诊断组织能耗、碳排放情况与同行业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判断采用先进技术的减排潜力。6.5专家经验法根据诊断团队中双碳诊断师在特定领域内的工作经验,快速开展减排潜力诊断工作。7诊断流程快速双碳诊断流程包含前期准备阶段、诊断实施阶段和报告编制阶段,各阶段步骤如图1所示。T/SHJNXH000220234图 1快速双碳诊断流程图8诊断内容8.1能源结构诊断应重点调查被诊断组织能源消费构成与消费量、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提出能源结构优化降碳举措。8.2能源利用效率诊断应
15、重点调查被诊断组织能耗和能源利用效率指标,计算被诊断组织主要工序能耗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分析被诊断组织能量平衡关系,评估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水平和实际运行情况,提出节能改造减碳举措。8.3CCUS 技术存碳诊断应重点分析被诊断组织开展碳捕捉、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应用场景的可行性,挖掘经济、可行的降碳场景。8.4生态碳汇固碳诊断T/SHJNXH000220235依据LY/T 2252-2014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应重点分析被诊断组织开展造林、补植补种、林分抚育等项目的可行性与降碳潜力,挖掘经济、可行的降碳场景。8.5碳管理诊断依据T/CIECCPA 002-2021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应重点调查被
16、诊断组织碳排放水平、碳管理组织构建和责任划分、碳管理制度建立及执行、碳排放目标及实现路径的设立、碳资产管理、碳交易管理、节能降碳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等情况。9诊断步骤9.1明确诊断范围依据服务合同要求和被诊断组织实际需求,确定快速双碳诊断的范围边界。快速双碳诊断的范围可以是能源结构诊断、能源利用效率诊断、CCUS技术存碳诊断、生态碳汇固碳诊断、碳管理诊断中的一项或多项组合。9.2组建诊断团队被诊断组织应填写快速双碳诊断申请表,快速双碳诊断申请表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根据被诊断组织所属行业、所在地区及诊断任务情况等信息,确定合适的双碳诊断师,组建诊断团队。9.3编制工作计划诊断团队应根据诊断任务要求,
17、结合被诊断组织实际生产经营情况,编制快速双碳诊断工作计划,明确诊断服务的主要内容、任务分工及进度要求。9.4动员与对接9.4.1诊断团队在诊断工作开始前应向被诊断组织提交 保密承诺书 和 客观性声明,保密承诺书和客观性声明应分别符合附录 B 和附录 C 的规定。诊断团队应向被诊断组织宣贯快速双碳诊断服务对发掘节能降碳潜力、指导后续节能降碳改造、实现降本增效的意义,传达保护被诊断组织商业秘密、保障数据和信息安全的自律要求。9.4.2组织诊断团队和被诊断组织进行对接,向加入诊断团队的被诊断组织人员明确有关责任、部署工作任务。9.5实施诊断9.5.1现场巡查人员应利用便携式仪表、无人机+AR 技术等
18、,实时采集场景数据,对被诊断组织主要碳排放源和耗能工序(生产车间)进行调查和资料收集,查看设备、工艺流程、技术、管理等情况(见附录 D)。9.5.2双碳诊断师应通过线上远程会诊方式,对诊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被诊断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分析被诊断组织节能降碳潜力,快速提出双碳诊断的初步结论和改进建议。9.6汇总诊断结果以文字、图表等形式汇总被诊断组织在能源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效率、碳排放管理、地质空间存碳、生态系统固碳、市场机制融碳等双碳工作发展水平的信息及数据结果。T/SHJNXH0002202369.7分析节能降碳潜力基于快速双碳诊断结果,应采用问题切入法、指标分析法、TERR(特耳)
19、分析法、先进对照法、专家经验法等方法,客观评价被诊断组织碳排放管理和能源利用总体水平,全面分析被诊断组织节能降碳潜力,包括:a)分析资源增效、降低能源需求的潜力;b)分析能源结构优化、提升非化石能源比例的潜力;c)分析推广应用CCUS技术存碳的潜力;d)分析通过生态建设手段增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潜力;e)分析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融碳的潜力。9.8提出节能降碳改造建议应结合被诊断组织实际情况,从装备升级、工艺优化等技术改造和管理提升方面提出节能降碳改造建议,对各项改造措施的预期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估。9.9编制报告快速双碳诊断工作完成后,应基于诊断结果分析被诊断组织减碳、降碳、固碳、存碳以及
20、融碳潜力,挖掘双碳应用场景,提出双碳行动建议,并编制快速双碳诊断报告(见附录E)。10服务质量改进10.1自我约束双碳诊断服务机构应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加强能力建设,规范服务行为,严肃工作纪律,参照附录F服务蓝图开展诊断服务,持续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10.2监督管理10.2.1宜对诊断服务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将取消服务机构参与双碳诊断资格。a)在诊断服务过程中弄虚作假;b)违反保密规定泄露被诊断组织的商业机密或相关信息;c)其他违反本规范或相关规定的行为。10.2.2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时遴选补充服务商。T/SHJNXH000220237附附 录录 A(规范性)(规范性)快速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快速双碳诊断服务指南T-SHJNXH 00022023 快速 诊断 服务指南 SHJNXH 0002 202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