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优秀科学教案集合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优秀科学教案集合10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班优秀科学教案集合10篇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篇1大班优秀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石头一、活动题目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石头二、活动目标通过寻石、观石、玩石等活动,激发幼儿了解石头的兴趣,并在探究中发现各种石头的特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三、适用对象56岁幼儿。四、活动所需资源有关石头的照片、图片、录像资料,各种石头、石制品、石工艺品、石饰品等。五、活动过程看一看我收集的石头。(1)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石头,有的很珍贵。(2)石头的颜色有各种各样。(3)石头的花纹也都不一样。(4)石头的形状很多,这是鹅卵石,是圆圆的、扁扁的。(5)有的石头表面光滑,有的粗糙。石头的.用途有哪些?(1)一般的岩
2、石、鹅卵石、大理石、花岗岩可用于铺路、造桥、盖房子等。(2)玉石、红蓝宝石、钻石是较为名贵的石头,可以制作装饰品。(3)本地盛产的名石寿山石,特别名贵,可做成工艺品。试一试。(1)把石头、木块、塑料、泥块、混凝土、土块等放人水中,会发现什么。木块、塑料都漂浮在水上。石头、泥块沉人水底。石头不论大小都会沉入水中。(2)用铁锤敲打石块、木块、塑料、铁块,观察敲打时会有什么现象产生。铁锤敲打石块后看到一丁点火花。用铁锤敲打木块、塑料、铁块没有火花。(3)用石块敲打铁钉、木板、核桃、土块会有什么现象产生。石头很硬,不会碎,不会变形。核桃、土块被石块敲打后都碎了。制作石艺。由一块形状特异的石头想到了什么
3、?运用辅助材料做出更多的东西。(1)单块石头彩绘。(2)多块石头组合彩绘。(3巧妙运用粘合剂彩绘。(4)各种石头组合,搭建园林小景。展示幼儿的作品。幼儿自我介绍制作方法和作品名称。六、拓展思路1在探究石头的特征活动中,还可以把石头与蔬菜、鱼同时放在火上烧,观察现象,感知石头不能生长也没有死亡。2可以带幼儿外出参观,把未受破坏的自然景观与受到乱开采石料而破坏的景观进行对比,再通过观看一些有关灾害性报道、录像、资料片,让幼儿感知和了解石头对人类的作用。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篇2活动目标1.观察发现蟋蟀、蚂蚁等小昆虫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2.喜欢探究昆虫的秘密,发展比较观察的能力。3.了解昆虫的生活
4、习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要爱护益虫。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教学准备1.画有各种昆虫的图片(如蚂蚁、蜜蜂、蜘蛛、螳螂)若干。2.幼儿学习资源第28-29页教学过程1.猜谜语,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头带两根雄鸡毛,身穿一件绿衣袍,手握两把锯尺刀,小虫见了拼命逃(打一动物)谜底:螳螂2.出示蟋蟀螳螂图片,提问:蟋蟀螳螂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共同的名称是什么?总结:蟋蟀螳螂身上都有六条腿,两对翅膀,都会飞,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3.让幼儿观察各种昆虫图片,引导说出昆虫的外形特征。通过结合
5、图片描述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提问:aaa你知道蟋蟀螳螂生活在哪里吗?他们有什么本领?是人类的好朋友吗?总结:螳螂生活在田地里的植物上、草丛里,能吃掉苍蝇、蚊子、蝗虫等多种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食物少的时候大螳螂会吃掉小螳螂,螳螂妈妈还会吃掉螳螂爸爸。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丛或砖块的下面,喜欢夜里出来活动,喜欢打架能发出好听的叫声,吃各种作物、树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虫。4.欣赏儿歌进一步对昆虫特点加深印象:运动会,真热闹,昆虫朋友来参加。头胸腹,分三段,首先先要看清楚。一二三,四五六,我们都有六条腿。不能多,不能少,千万不能数错了。5.欣赏歌曲虫儿飞。教学延伸:结合有关昆虫的视频
6、,观察他们的活动,了解其生活习性,增进幼儿对昆虫的认识。教学反思:如何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作为教育活动内容一直是老师的困惑,通过此次主题活动让我深深感到: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幼儿,发现幼儿平常生活中的真实需要与兴奋点,在追随幼儿的兴奋点,生成教育活动内容时,教师一定要对幼儿的问题、需要、给以及时的应答与支持,这样,才能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主动探索,积极成长的环境,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篇3活动目标:1、对滚动的物体发生兴趣,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2、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能在情景中,通过
7、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活动准备:方形积木若干和球、木棍等各种圆的物体。活动过程:(一)幼儿自由操作材料,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1、出示一圆形物体,操作滚动。小朋友,这是什么?它怎么样了?还有哪些东西会滚动呢?(幼儿自由发言)2、幼儿自由选择物体,进行实验操作。3、教师幼儿共同总结实验结果。1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玩的?为什么它们会滚动呢?2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在玩中的新发现、新问题。小朋友,在玩的时候,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启发式提问:它们滚得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二)幼儿再次自由造作材料,探
8、索圆形物体滚动轨迹的不同。为什么有的物体滚一下不动了,有的能滚很远。有的可以到处滚,有的却朝一个方向滚。为什么有的滚得很直,有的会拐弯。(三)幼儿再次操作材料,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1、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实验操作。2、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什么物体滚动的轨迹不同。3、教师操作两种不同的形状的物体,验证幼儿猜想。4、师幼共同交流实验结果:物体的滚动与它们的形状有关系,茶叶筒可以滚直是因为两头是一样粗的,一次性纸杯滚不直是因为两头粗细不一样。(四)幼儿滚动自己身体小朋友,我们的身体也会滚动,大家一起试一试。活动反思:在这节课中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还不够到位,太过于形式,幼儿没有探索到什
9、么就收了,没有让幼儿真正在探索中去发现问题,可以利用PPT的形式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对探索产生更大的兴趣。小百科:滚动,汉语词汇,释义为转动体沿转动方向的运动称作滚动。也指的是物理中转动与位移的平面复合运动。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篇4活动目标:1、探索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体验探索带来的乐趣。2、通过幼儿动手探索,学会积累经验,并做个记录。3、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物体支撑的经验。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活动准备:1、为幼儿准备鸡蛋,人手一份。并涂成彩蛋或加上图案,使其具有蛋宝宝的特征。2、辅助材料:米、沙包、尾巴、纸、铅丝、
10、海绵、积木、电线、布、瓶子、各种盖子等等。3、运动员进行曲音乐。活动过程:一、蛋宝宝想要站起来。1、跟随音乐节奏,幼儿精神饱满的行走,音乐结束时做立正动作。2、蛋宝宝非常想象小朋友一样神气的站起来,你们能让它在桌子上站起来吗?幼儿进行探索,看看鸡蛋能否在平面上站起来。二、我帮蛋宝宝站起来。1、引导幼儿尝试各种在平面上让蛋站起来的方法。2、你怎样让蛋宝宝在桌子上站起来的?3、为什么蛋宝宝不容易站起来?引导幼儿说出蛋的特征,蛋的两头是尖尖的。三、帮蛋宝宝找朋友帮忙,并记录下来。(一)1、我们请一些朋友来帮蛋宝宝站起来,你们想想找谁呢?(二)、二次操作:1、有的桌上的.材料和另的桌上的是不一样的,你
11、可以尝试一下其它材料,看看它能不能让蛋宝宝站稳?2、幼儿继续探索发现,并做好记录。3、再次交流,让幼儿说出更多更好的让蛋站起来的办法。四、拓展思维,寻找材料以便投入区域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篇5活动目标1.能够借助生活中的不同材料制造出声音。2.感受自制声音的乐趣。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活动准备1.瓶子区材料:玻璃瓶、塑料瓶等。纸区材料:白纸、皱纹纸、餐巾纸等。杯子区材料:金属杯、塑料杯、纸杯、玻璃杯等。2.不同种类的豆子、叉子、勺子等辅助材料。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发现声音的制造。(1)教师出示一只空
12、瓶子摇一摇,请幼儿听听有没有声音;再拿出一颗豆子放到空瓶子里摇一摇,请幼儿听听有没有声音。(2)将豆子放进瓶子里,盖上瓶盖摇一摇,请幼儿听听发出的“沙沙沙”声音。(3)分别请个别幼儿挑选几种不同的材料试一试、说一说制造声音的方法,如敲瓶子、搓纸等。2.请幼儿主动探索利用不同材料制造声音,感受自制声音的乐趣。活动反思1、材料提供方面:由于是让家长从家里带的废旧瓶子,所以瓶子大小、材质有些差异。还有的.盖子盖不紧,导致活动过程中,豆子会掉出来。在第三个环节:品尝软硬糖,猜猜大小声。应该让每个小朋友去品尝软硬糖,用牙齿来咬一咬,感受一下,然后再猜测、验证。瓶子要换成大的罐子,如一些收纳罐子。用两个,
13、一个装硬糖,一个装糖,来进行对比。因为还是用装黄豆的小瓶子,又是只有一个,还要来回换,对比不明显。2、活动组织环节:第一个环节中,小宝宝起床后要干什么呢?不用提问,分散幼儿的注意力,直接听声音,来猜测。第二环节学习大鼓小鼓声音,可以先玩游戏,再听音乐玩。如老师说大鼓,幼儿力气大地摇瓶子;小鼓,幼儿力气小地摇瓶子,收:则瓶子不发出声音。这样先玩几次,让幼儿对大小声有一人直接对比的效果。第二个环节结束后,可以把瓶子收回来,这样孩子的注意力才会集中回来,而不是自顾自地一直在玩瓶子。每个环节的小结,应该要再深入一些,使幼儿的经验得到提升。由于对课堂常规的把控不够,导致小结不够。3、个人素质方面:是吗?
14、好不好?这样的口头禅太多,无效的语言太多,应精简自己的语言。小百科:声音(sound)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介质传播形成的运动。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篇6活动目标:1.发现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的科学现象,了解产生气体多少与材料的用量有关。2.能有序的合作进行实验,体验猜想、验证、结论等基本的实验步骤。3.对科学实验感兴趣,愿意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
15、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活动重点难点:1、重点:知道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2、难点:能够有序的合作进行实验,总结出产生气体多少和材料用量有关。活动准备:每组一份活动材料:杯子、小苏打、盐、白糖、鸡精、醋、空瓶子、匙子、漏斗、气球,课前幼儿学会套气球。活动过程:一、以疑激趣-出示瓶子吹起的气球,激发探索的兴趣。师:孩子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做一个好玩的科学游戏,游戏的名称是瓶子吹气球,你们看出示瓶子吹起的气球,思考:气球里面的气体是从哪里来的?瓶子里装的是什么?二、以趣激学-寻找神奇的泡泡溶液,探索出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师:瓶子里装的不是水,是由两种材料混在一起形成的神奇的泡泡液。这两
16、种材料是什么?1.出示材料,幼儿闻一闻、看一看:醋、盐、白糖、味精、小苏打2.出示实验表格,集体猜想哪两种材料在一起会产生气体?鼓励幼儿用多种记录方式表达自己的猜想。3.幼儿探索实验,教师巡回指导。4.交流总结:小苏打和醋在一起会产生气体。猜想有时很不可靠,遇到问题最好动手试一试。三、学以致用-尝试用瓶子吹气球,更加直观的感知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了气体。师:我们找到了能够产生气体的这两种材料,你打算怎样用它们帮助瓶子把气球吹起来?1.讨论怎样帮助瓶子把气球吹起来,操作过程要注意什么?2.幼儿实验,教师指导。四、快乐体验-让气球吹得更大,进一步验证产生气体多少和材料的用量有关。师:如果再做一次,你
17、打算怎样才能把你们组的气球吹得更大呢?1.幼儿讨论:多用材料、套气球速度快点、用手捂一捂瓶口2.再次实验瓶子吹气球,体验科学游戏的乐趣。3.总结:小苏打和醋在一起产生的气体能吹起气球,而且两种材料用的越多,气球就会吹得越大。尝试的次数越多,实验结果就会越成功。五、拓展延伸-吹起气球的神奇气体是什么、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激发继续探索的愿望。师:你们知道今天用来吹起气球的这种气体叫什么名字,在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用处吗?(各种各样的饮料中有它、医生帮助病人缓解病痛要用到它、消防员灭火要用到它)设计意图: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进行的科学研究,应该是从他们身边常见的事物或者身边发
18、生的事情开始的。小苏打、醋是我们常见的生活用品,气球也是每个孩子们都喜欢的玩具。但是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的气体能够吹起气球,却是绝大多数孩子不知道的。因此这一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富有一定挑战性,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与科学视野。小苏打与醋的混合现象只是活动的载体,不是活动的唯一目标,活动诣在让幼儿亲历一次真实的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从而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活动目标:1、知道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的科学现象,了解产生气体多少与材料的用量有关。2、能有序的合作进行实验,体验猜想、验证、结论等基本的实验步骤。3、对科学实验感兴趣,愿意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活动准备:
19、实验所需的各种物质材料,幼儿学会往瓶子上套气球。教学环节与策略:陶行知先生提出,对一个问题,不要先教给他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应该指导儿童,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利用这种经验来解决别的问题。鉴于此,在活动中我主要运用了做中学五类快乐教学法。做中学主张幼儿在前、教学在后,不同于以往单纯的先传授知识再动手操作的常识教育。它不注重结果,不追求幼儿掌握准确的科学概念,而是激励幼儿从玩、做、想、试、用中去发现问题、探究知识、解决问题、体验快乐。在做做玩玩的轻松氛围中,变接受性学习为自主建构学习,从而实现了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目的。玩中学、做中学、想中学、用中学、乐中学五类教学法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20、有机结合,而不是独立分割开来的,下面我结合这节课的基本环节具体介绍一下。1、以疑激趣-抛出问题,怎样用瓶子玩吹气球的游戏?(玩中学)气球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最普通的玩具,以前有过各种各样的玩法,今天我们要怎样玩?玩出什么新花样?活动一开始,教师巧妙的将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的科学现象通过吹起瓶口气球的形式再现出来。游戏的形式让科学现象变得直观、生动、趣味,使科学活动从一开始就变的没有负担没有压力,有的只是创造与快乐。2、以趣激学-寻找神奇的泡泡溶液,探索出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想中学、做中学)师:瓶子里装的什么材料这么神奇?我们来猜一猜、做一做,找到它吧!这个过程中幼儿要通过观察杯子上的
21、标记来判断杯子中的材料,要亲自动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在相互间说议的过程中发挥想像,在与别人的讨论中扩展思路,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想像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猜想、验证,孩子会体会到猜想有时不可靠,遇到问题最好亲自动手试一试。3、学以致用-尝试用瓶子吹气球,更加直观的感知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了气体。(用中学)师:找到了能够产生气体的材料,你打算怎样用它们帮助瓶子把气球吹起来?这一步是活动的重点,孩子在吹气球的过程中会碰到问题需要动脑筋想办法,集体玩的时候会发生纠纷需要协商解决,这就发展了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间的协调能力。这些都是孩子上学和走上社会以后不可或缺的可持续性发展
22、能力。4、快乐体验-让气球吹得更大,进一步验证产生气体的多少和材料的用量有关。(乐中学)师:如果再做一次,你打算怎样才能把你们组的气球吹得更大呢?幼儿在总结上次实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第二遍吹气球游戏,体验成功的乐趣。有了第一次的体验,他们会做的更投入、更认真、更成功。教师可借机对幼儿进行只要用心思考、反复实践,任何事情都会一次比一次做的更好这样的情感渗透。5、拓展延伸-吹起气球的神奇气体是什么、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激发继续探索的愿望。我们都知道,只有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才能让幼儿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才能保持对周围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今天实验中产生的这些气体是什么?对我们的生活
23、中有什么用处吗?老师告诉孩子,这些气体不仅广泛应用在我们特别喜欢喝的汽水饮料中,医生可以用它帮助病人减轻痛苦,消防员叔叔可以用它来灭火,多么神奇啊!我自然喜欢继续去探索它的奥秘!到这里,幼儿探索的欲望被再一次点燃,我相信,参与这节活动的每一个孩子都会把这节课的内容带回家,会继续去探索。以上是我对这节活动的一点浅见,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建议。活动反思:瓶子里吹气球这是一节大班科学活动,主要是让幼儿通过猜测、探索、试验,发现气球吹不大的原因。王老师在第一环节就是让幼儿玩吹气球比赛,试一试,吹一吹,看谁的气球吹的最大。部分孩子能够用嘴巴吹气球,并把气球吹大。紧接着王老师便出示装有气球的
24、瓶子,让幼儿猜一猜气球装在瓶子里能否吹大?这一提问的出现,激起了幼儿的兴趣。很多孩子都是充满信心觉得气球能够吹大,还有一部分幼儿认为气球吹不大。王老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把问题抛给孩子们:“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想法是对还是错呢?”,问题一出来,很快得到了幼儿的回应“我们要试一试,去吹一吹才能知道结果。”这样的效果比起直接让孩子去操作好多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为什么气球在瓶中吹不大?是贯穿整个活动的关键。有的孩子认为是瓶子太小了,有的孩子认为是没有力气?当孩子们出现了一系列的猜测后,王老师展示自己的瓶子气球,并吹给孩子们看,然后请小朋友们观察,为什么老师的能够吹大,你们的不行。让幼儿自主探索,
25、寻找答案。在孩子们找到答案后,再请孩子们去验证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孩子们通过在有洞的瓶子中吹气球,而且能够成功地将气球吹大时,个个都享受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从王老师这一节活动报告,让我了解到了我们不管在任何时都要从幼儿出发去考虑问题,给孩子足够思索、探究的空间,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游戏中了解科学。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篇7一:活动目标1、活动中探索管子运水简单的运程,使其知道管子运水既快又方便。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产生尝试愿望及探索科学的兴趣。二:活动准备管子、海绵、针筒、杯子、勺子、盆子、水等等三:活动过程(一)组织幼儿玩水运水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水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玩水好不好。”“不
26、过要求,让你们把盆子里的水运到小碗里,看谁先运满一碗。”1、幼儿操作提问:“你刚才是用什么运水的?”(用碗舀、海绵吸再拧出水等)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会用不同的东西想办法运水,(二)引导幼儿用管子运水1、出示图片“刚才大家玩得真开心,可是有个小弟弟正在发愁,愁什么呢?原来他想喝水,但只有一桶水,搬也搬不动,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帮小弟弟能运出水来?”2、幼儿第一次尝试提问:(1)“你用什么运水的?水出来了吗?”师:“用管子怎么运水呢?你来试一试吧。(2)“你为什么不用杯子或其它?”师:“大家想不想用他的办法试验一下?”2、幼儿第二次尝试提问:(1)“你的管子出水了吗?是怎么做的?(2)“为什么有的小
27、朋友管子里不出水呢?”(幼儿讨论)师:“因为管子里有空气,刚才吸的时后没把空气吸完,所以不能出水,想再照我的方法来试一次吗?”3、幼儿第三次尝试提问:“这次有没有成功?你是怎么做的?”(三)了解几种水的运输提问:(1)“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聪明的人就利用这样的原理发明了好多东西,比如水泵抽水“(2)“知道有哪些东西是利用这个原理的吗?”(幼儿个别回答)(3)“让我们长大后发明更多有用的东西,给大家带来好处和方便。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篇8【活动目标】1、尝试用多种方法让纸张向前飞得更远。2、在活动中体验距离的远近与多种相关因素有关。(如:纸的外形、纸的轻重、投掷的力量等)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
28、,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活动准备】1、牛皮筋、毛线、夹子、罐子、沙包、飞镖、飞盘、透明胶、剪刀等。2、相同质地的纸人手一张。3、幼儿用记录单人手一张,教师用记录单一张。【活动过程】一、以问题导入活动,引起幼儿设想。1、“你们每人有一张纸(折成飞机),你会用什么办法让这张纸离开你飞得很远?”2、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其它的方法吗?(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想出不同让纸飞得更远的方法。老师对幼儿想出的办法给予了肯定。)3、你们的办法不错,不过用一些比较硬的材料时,飞的时候要找一个空地方,小心砸到小朋友的身上。二、幼儿第一次实验操作。1、“等一会
29、就请你用这些办法去试一试,而且还要把实验的情况记录在这张记录卡上。”2、介绍记录卡,并引导幼儿思考“远近”的记录方法。“远近”怎样记录呢?(画一条线,远的就画长一点,近的就画短一点。画圆圈,如果是远的圆圈就画多一点,如果是近的圆圈就画少一点。还可以画点子,点子多的就是远的,少的就是近的。)3、实验并记录。4、讨论:为什么用了一样的方法,却有的小朋友的纸飞得远,有的飞得近呢?三、幼儿第二次实验操作。1、出示几种物品,“其实要想让纸飞得更远,还可以用上一些工具,老师这儿就有一些物品,你可以用它来帮帮纸的忙,让纸飞得更远。”2、大家站在同一条线上,第二次尝试。谁的纸跑得远?怎么能记录他的纸跑到了这个
30、位置?你用的什么方法?这种方法怎么会让纸跑得比其它纸远呢?把你刚才使用的方法记录下来。能不能再想办法让纸跑得比这个位置更远?3、幼儿自由尝试,并记录。4、互相讲述自己的记录卡。5、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记录进行思考:你发现怎样可以让纸飞得更远?【活动延伸】继续尝试,探索让纸飞得更远的方法。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篇9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喜爱小动物和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培养保护小动物的情感。2、初步了解小动物的过冬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动物和季节的关系。3、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准备:1、带领幼儿搜集小动物过冬的图片资料2、小动物过冬
31、课件活动过程:1、激发幼儿兴趣,谈话导入课题。“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感觉怎样?”(冬天,天气寒冷)“看一看,冬天人们是怎样过冬的?”(穿棉衣、安装取暖设备、常在室内活动、加强锻炼等)2、引发课题“动物是如何过冬的”谈话导入:人们有这么多的好办法过冬,那么你们知道小动物在这样冷的天气里是怎样过冬的呢?幼儿根据日常观察进行自由回答,教师不予评论。师: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动物过冬的办法,那么究竟小动物们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呢?老师有一些小动物过冬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幼儿看图片:提问讨论:A:图片上有哪些小动物;B:这些小动物是如何过冬的。教师重点讲解,小动物过冬的方法有几种:冬
32、眠过冬、换上厚厚的毛过冬、贮食过冬。冬眠过冬的有蛇、乌龟、青蛙、刺猬;换上了厚厚的毛过冬的有兔子、松鼠;贮食过冬的有蚂蚁C:“你还知道其它动物是怎样过冬的?”(狗熊是冬眠过冬,大雁和候鸟是南飞过冬的等3、巩固、丰富幼儿对动物过冬的认识观看动物过冬课件,提问:冬眠过冬的有哪些动物?换上厚厚毛过冬的有哪些动物?贮食过冬的有哪些动物?4、了解动物与季节的关系,知道动物有各种方法过冬,这是保护自己生存的最好方式“动物们为什么会有各自不同的过冬方法?”(保护自己生存,适应季节的变化)“假如这些动物不想法过冬,那将会怎样?”(冻死、饿死)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小动物,爱护大自然,为动物创造良好
33、的生活动反思:动物是孩子们乐于观察的对象,各种动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常会引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冬天到了,人们穿上了厚厚的冬装,动物们不怕冷吗?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呢?大班幼儿对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等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根据大班幼儿发展水平和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1、了解动物不同于人类的过冬方式,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2、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满足其好奇心,加深幼儿爱护动物的积极情感。根据纲要中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幼儿教育已有经验水平,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难点是“让幼儿了解动物的过冬方式以及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及启发性提问,让幼
34、儿主动探究,从而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使活动的难点得以有效的突破。以音乐活动引题:小朋友们,冬天到了,天气真冷啊,让我们一起来做做运动,暖和暖和身体吧!这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旨在营造和谐、愉悦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增加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做运动等方式抵御寒冷,那么动物朋友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呢?接着我出示课件,让幼儿自主学习,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问:里面介绍了哪些动物?幼儿回答后点出课件。提问: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幼儿根据课件内容回答并对其相应的过冬方式进行归类。如蚂蚁和蜜蜂一样是通过储存粮食躲藏在洞里过冬的。幼儿思维离不开具体的事物形象,借助多媒体的形
35、、色、景等多种优势,直观形象的帮助了幼儿了解动物的过冬方式,激发了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从而也了解了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幼儿再次通过课件加深对动物过冬方式的理解后,出示操作卡让幼儿说出其对应过冬方式的动物。正如新纲要所指出:“语言教育应该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本环节通过操作卡的出现,不仅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而且加深对动物不同过冬方式的了解,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目标。通过学一学:教师出示操作卡,幼儿自主创编动作来表现其过冬的方式。幼儿手持动物图片,找到动物过冬方式相似的伙伴后,送他们到过冬的地方。这样的游戏,不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体现了幼儿合作的精神,而且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大
36、班优秀科学教案篇10活动目标1.了解几种熟悉的小动物过冬的方式。2.懂得关心小动物,萌发关爱动物的美好情感。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活动准备1.请家长协助搜集有关冬天里动物生存方式的知识。2.小动物图片课件。3.冬天里的动物教学挂图。4.动物过冬方式教学资源。活动过程(一)导入:谈话导入。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感觉怎样?(冬季,天气很冷)师:这么冷的天,人们是怎样过冬的?(幼儿各抒己见)小结:人们穿上厚厚的棉衣、棉鞋;用暖气、开空调;做运动,比如跳绳、跑步、拍球等。表扬小朋友想出的这么多的过冬方法。(二)过程1.播放小动物课件,请幼儿介绍小动物的过冬方式
37、。师:人们有这么多好的过冬办法,那你们知道小动物们在这样冷的天气里是怎样过冬的吗?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小动物,你们来介绍一下你认识的小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吧。(播放课件,幼儿根据日常观察和搜集的知识进行自由回答)2.出示教学挂图,教师讲述故事动物怎样过冬,让幼儿了解动物们其他的过冬方式。师:说一说故事中的集中小动物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的?师:青蛙怎样过冬?还有谁也采用这种冬眠的方法过冬?小燕子怎样过冬?兔子呢?松鼠呢?螳螂呢?蚊子、苍蝇呢?还有哪些动物的过冬方式和它们一样?3.点播教学资源动物的过冬方式,总结小动物过冬的方法,萌发关爱动物的美好情感。冬眠:蛇、青蛙、乌龟等。迁移住的地方:大雁、燕子等。加厚自己身上的皮毛或羽毛:兔子、鹿、狐狸、麻雀、乌鸦等。储存食物:松鼠、蜜蜂、蚂蚁等。让卵过冬:螳螂、蝗虫等。躲在安全的地方过冬:蚊子、苍蝇等。4.游戏:小动物过冬。介绍玩法:把6种过冬方式的图片贴在6位幼儿身上。幼儿每人挑选一张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然后和贴有相应过冬方式的幼儿拉手,看谁做得又快又对。互换图片,继续游戏。5.结束部分:动物们还有不同的过冬方式吗?让我们一起去阅览室找找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