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复习第一部分专题整合提升专题二能量与动量第3课时力学中的动量和能量问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物理复习第一部分专题整合提升专题二能量与动量第3课时力学中的动量和能量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复习第一部分专题整合提升专题二能量与动量第3课时力学中的动量和能量问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课时力学中的动量和能量问题专题复习定位解决问题本专题主要培养学生应用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分析与解决力学综合问题的能力。高考重点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应用动量和能量观点解决“碰撞模型”“板块模型”和“爆炸与反冲运动模型”问题。题型难度本专题选择题和计算题都有可能命题,选择题一般考查动量定理的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有时候也会对动量和动能、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进行比较考查,题目一般较简单;针对综合性计算题的考查,一般过程复杂,综合性强,难度较大。1.动量定理(1)公式:Ftpp,除表明等号两边大小、方向的关系外,还说明了两边的因果关系,即
2、合外力的冲量是动量变化的原因。(2)意义:动量定理说明的是合外力的冲量与动量变化的关系,反映了力对时间的累积效果,与物体的初、末动量无必然联系。动量变化的方向与合外力的冲量方向相同,而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动量方向跟合外力的冲量方向无必然联系。2.动量守恒定律(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2)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或pp(系统相互作用前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总动量p),或p0(系统总动量的变化量为零),或p1p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两物体动量的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守恒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虽受外力但
3、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上系统受到的合力为零,则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系统虽受外力,但外力远小于内力且作用时间极短,如碰撞、爆炸、打击等过程。3.解决力学问题的三大观点(1)动力学的观点:主要是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相结合,常涉及物体的受力、加速度或匀变速运动的问题。(2)动量的观点:主要应用动量定理或动量守恒定律求解,常涉及物体的受力和时间问题,以及相互作用物体的问题。(3)能量的观点:在涉及单个物体的受力和位移问题时,常用动能定理分析;在涉及系统内能量的转化问题时,常用能量守恒定律。1.力学规律的选用原则(1)单个物体:宜选用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和牛顿运
4、动定律。若其中涉及时间的问题,应选用动量定理;若涉及位移的问题,应选用动能定理;若涉及加速度的问题,只能选用牛顿第二定律。(2)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优先考虑两个守恒定律,若涉及碰撞、爆炸、反冲等问题,应选用动量守恒定律,然后再根据能量关系分析解决。2.系统化思维方法(1)对多个物理过程进行整体分析,即把几个过程合为一个过程来处理,如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比较复杂的运动。(2)对多个研究对象进行整体分析,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物体合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如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就是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或系统)。高考题型1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类型1动量定理的应用【例1】 (2021广东省高考
5、模拟)由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电机SL5000,它的机舱上可以起降直升机,叶片直径128米,风轮高度超过40层楼,是世界风电制造业的一个奇迹。风速为12 m/s时发电机满载发电,风通过发电机后速度减为11 m/s,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3 kg/m3,则风受到的平均阻力约为()A.4.0104 N B.2.0105 NC.2.2106 N D.4.4106 N答案B解析叶片d128 m,所以叶片旋转所形成的圆面积为S,设t秒内流过该圆面积的风柱体积为VSv1t,风柱的质量为mV,设风柱受到的平均阻力为f,取v1的方向为正方向,故v112 m/s,v211 m/s,根据动量定理有ft
6、mv2mv1,代入数据解得f2.0105 N,故选项B正确。【拓展训练1】 (多选)(2021全国乙卷,19)水平桌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拉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等于s0时,速度的大小为v0,此时撤去F,物体继续滑行2s0的路程后停止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A.在此过程中F所做的功为mvB. 在此过程中F的冲量大小等于mv0C.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等于D.F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的2倍答案BC解析未撤去F前,摩擦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有WFFfs0mv,可知,F所做的功一定大于mv,A错误;对于整个运动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Fs0Ff3s00,解得F
7、3Ff,D错误;撤去F后的运动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mg2s00mv,解得,C正确;未撤去F前,设F的冲量大小为IF,则摩擦力的冲量大小为,未撤去F前,对物体根据动量定理有IFmv0,解得IFmv0,B正确。类型2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例2】 (2021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13)如图1,一滑雪道由AB和BC两段滑道组成,其中AB段倾角为,BC段水平,AB段和BC段由一小段光滑圆弧连接。一个质量为2 kg的背包在滑道顶端A处由静止滑下,若1 s后质量为48 kg的滑雪者从顶端以1.5 m/s的初速度、3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追赶,恰好在坡底光滑圆弧的水平处追上背包并立即将其拎起。背
8、包与滑道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sin ,cos ,忽略空气阻力及拎包过程中滑雪者与背包的重心变化。求:图1(1)滑道AB段的长度;(2)滑雪者拎起背包时这一瞬间的速度。答案(1)9 m(2)7.44 m/s解析(1)设背包的质量为m,滑雪者的质量为M对背包,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mgcos ma1解得背包的加速度a12 m/s2设背包由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t,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a1t2v0(t1)a2(t1)2解得t3 s则滑道AB段的长度xABa1t29 m。(2)背包到达B点的速度v1a1t6 m/s滑雪者到达B点的速度v2v0a2(t1)7.5 m/
9、s滑雪者拎起背包的过程中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1Mv2(Mm)v解得滑雪者拎起背包时这一瞬间的速度v7.44 m/s。【拓展训练2】 (2021重庆市重点中学开学考)如图2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拴接着质量为M的木块A,开始时木块A静止,现让一质量为m的木块B从木块A正上方高为h处自由下落,与木块A碰撞后一起向下压缩弹簧,经过时间t木块A下降到最低点。已知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不计空气阻力,木块A与木块B碰撞时间极短,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关于从两木块发生碰撞到木块A第一次回到初始位置时的过程中弹簧对木块A的冲量I的大小正确的是()图2A.I2(Mm) B
10、.I2(Mm)gtC.I2(Mm) D.I2m2(Mm)gt答案D解析B下落h时的速度为vB,物块B与A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则mvB(Mm)v。以向下为正方向,则两物块从开始运动到到达最低点过程中,由动量定理得(Mm)gtI10(Mm)v,从两木块发生碰撞到木块A第一次回到初始位置时的过程中,弹簧对木块A的冲量I的大小为I2I1,联立解得I2m2(Mm)gt。【拓展训练3】 (2021福建泉州市4月质量监测)如图3所示,建筑工地上的打桩过程可简化为:重锤从空中某一固定高度由静止释放,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碰撞,并以共同速度下降一段距离后停下来。则()图3A.重锤质量越大,撞预制桩前瞬
11、间的速度越大B.重锤质量越大,预制桩被撞后瞬间的速度越大C.碰撞过程中,重锤和预制桩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D.整个过程中,重锤和预制桩的总动量保持不变答案B解析重锤下落过程中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v0可知,重锤撞预制桩前瞬间的速度与重锤的质量无关,只与下落的高度有关,选项A错误;重锤撞击预制桩的瞬间动量守恒,则mv0(mM)v,可知重锤质量m越大,预制桩被撞后瞬间的速度越大,选项B正确;碰撞过程中,重锤和预制桩的总机械能要减小,系统要产生内能,选项C错误;整个过程中,重锤和预制桩在以共同速度下降的过程中,受合外力不为零,总动量减小,选项D错误。高考题型2“碰撞模型”问题1.模型介绍碰撞模型主要是从运
12、动情景和解题方法高度相似角度进行归类。模型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如图4所示:(水平面均光滑)物体与物体的碰撞;子弹打木块;两个物体压缩弹簧;两个带电体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的运动等。图42.基本思路(1)弄清有几个物体参与运动,并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过程。(2)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明确各过程的运动特点。(3)光滑的平面或曲面(仅有重力做功),不计阻力的抛体运动,机械能一定守恒;碰撞过程、子弹打木块、不受其他外力作用的两物体相互作用问题,一般考虑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3.方法选择(1)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优先考虑使用两个守恒定律。(2)若物体(或系统)涉及位移和时间,且受到恒力作用,应使用牛顿运动定律
13、。(3)若物体(或系统)涉及位移和速度,应考虑使用动能定理,运用动能定理解决曲线运动和变加速运动问题特别方便。(4)若物体(或系统)涉及速度和时间,应考虑使用动量定理。【例3】 (2021广东新高考八省大联考模拟冲刺)如图5甲所示,物块A、B的质量分别是mA4.0 kg和mB3.0 kg,用轻弹簧拴接,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B右侧与竖直墙壁相接触。另有一物块C从t0时以一定速度向右运动,在t4 s时与物块A相碰,并立即与A粘在一起不再分开,C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求图5(1)C的质量mC;(2)t8 s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Ep1;(3)B离开墙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Ep2。答
14、案(1)2 kg(2)27 J(3)9 J解析(1)由题图乙知,C与A碰前速度v19 m/s;碰后速度大小为v23 m/s,C与A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则有mCv1(mAmC)v2,解得mC2 kg。(2)根据能量守恒可知Ep1(mAmC)v27 J。(3)由题图可知,12 s时B离开墙壁,此时A、C的速度大小v33 m/s,之后A、B、C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和机械能守恒,且当A、C与B的速度相等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则有(mAmC)v3(mAmBmC)v4(mAmC)v(mAmBmC)vEp2解得Ep29 J。【拓展训练4】 (多选)(2021湖南岳阳市教学质检)物理学中有一种碰撞被称为“超弹性
15、连续碰撞”,通过能量的转移可以使最上面的小球弹起的高度比释放时的高度更大。如图6所示,A、B、C三个弹性极好的小球,相邻小球间有极小间隙,三球球心连线竖直,从离地一定高度处由静止同时释放(其中C球下部离地H),所有碰撞均为弹性碰撞,且碰后B、C恰好静止,则()图6A.C球落地前瞬间,A球的速度为B.从上至下三球的质量之比为126C.A球弹起的最大高度为25HD.A球弹起的最大高度为9H答案ABD解析因为A、B、C球由静止同时释放,所以A与C落地瞬间的速度相等,由自由落体运动公式v22gH,解得vAvC,A正确;由题意可知,C球碰地,反向碰B,B再反向碰A,因都是弹性碰撞,设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
16、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C碰B有mCvCmBvBmBvB,mCvmBvmBvB2,解得mC3mB,vB,B碰A有mBvBmAvAmAvA,mBvB2mAvmAvA2,解得mB2mA,vA3,由以上几式可得mAmBmC126,B正确;由以上分析解得vA3,A球弹起的最大高度vA22ghmax,hmax9H,C错误,D正确。高考题型3动量和能量观点在力学中的综合应用【例4】 (2021武汉市高三质检)如图7所示,B是固定斜面AC的中点,小滑块P、Q的质量相等,P、Q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将Q轻放在斜面BC段的某一位置,Q恰好能处于静止状态。P从斜面顶端A以初速度v0滑斜面下滑,到达中点B时的速度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物理 复习 第一 部分 专题 整合 提升 能量 动量 课时 力学 中的 问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