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景物形象鉴赏-PPT.ppt
《诗歌景物形象鉴赏-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景物形象鉴赏-PPT.ppt(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鉴赏诗歌的 景物形象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弄清景物形象 命题指向,答题的思维流程及答题模式。2.能区分开意象和意境,熟记意境的常用 术语。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景物形象的设题类型及答题模式。2.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规范做答。什么是诗歌的形象?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中创造出来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意象。诗歌形象人物形象事物形象A、抒情主人公形象即诗人自我形象(偏重抒情的诗歌)B、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偏重叙事的诗歌)借以表达主观感情的载体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指情中景,即意象。大多数诗词,常借助客观事物(山川草木等)来表现主观情感,这种承载了主观
2、感悟的客观事物就是景物形象。有时诗中是单个景物形象,有时诗中有几个景物形象,各个景物形象之间靠一定的联系构成画面,这种带有感情色彩的画面就叫意境。考点景物形象 意:诗人主观情感象:诗中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意象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意 象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 境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所以我们在鉴赏景物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例.(2015年安徽卷)阅读
3、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月圆杜 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注】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未缺:指月圆。列宿:众星。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侧重景物形象。解答此题,应注意逐句分析,把握每一句中的景物特点和地点的转换。第一句写出了孤月当空的景象;第二句地点转换,写寒江之上的景象;第三句
4、写江面浮光跃金的景象;第四句写到了席,是室内景象;第五句写空山;第六句写星空。【答案】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1这首诗描写的景物特点是什么?2这首诗描写了怎样一幅画面?3简要分析这首诗歌的意境。4这首诗有哪些意象?有何作用?5这首诗描写了哪几幅画面,请简要概括。提问方式 方法点拨 1审清题干,明确答题方向。2意象题:逐句筛选意象,注意题干要求。3意境题:描绘诗歌图景,概括意境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如恬静优美、萧瑟冷清等。4图景(画面)题:把握意象,注意时令、季节,体味特点,用一句话概括。5分析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 景物 形象 鉴赏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