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系统复习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系统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系统复习课件.ppt(1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诗歌鉴赏系统复习2023/5/31 1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 诗歌复习明确三大问题:一是考什么,二是怎么考,三是怎么复习。考什么?最新的考试说明提出了两点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怎么考?2023/5/31 2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古代诗歌鉴赏策略一、读得懂的标准二、读得懂的前提及方法1、抓标题2、抓诗眼3、抓注释2023/5/31 3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一、读得懂: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标准有三:1、写了什么?是景
2、物、人物还是事件 2、表达了什么?寓意是什么、用意何在、目的是什么、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和思想(价值观、人生态度)、表达出什么样的心境。3、怎么写的?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返回2023/5/31 4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 二、怎样才能读得懂呢?要读得懂一首诗,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首先是要有一定的诗歌知识储备,熟悉诗词体裁。其次是要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要读得懂一首诗,还必须掌握三个方法技巧:第一、是要抓得准(题目、关键词、注释、作者等)。第二、是要先整体把握,再深入诗句,并突破重点诗句:2023/5/31 5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 绝句
3、重点看尾句,律诗一般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叙事抒情。第三、体会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弄清景和情的内在联系 一般的形象(或者景物)可能有三种暗示:一是时令(春夏秋冬)二是色彩(或阴暗或明朗)三是氛围(或寂静凄清或清新自然)三、答得好(规范,精当)返回2023/5/31 6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 一是抓标题,抓标题中的关键字:题目一般暗示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事件、主旨等。所以从标题中就可以了解诗歌丰富深刻的内涵。王昌龄的闺 怨诗中,标题中哪个字是关键?和诗中哪个字相照应?采用什么表现手法?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返回2023/5/31
4、7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2023/5/31 8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抓关键词句,即诗眼 何谓“诗眼”?诗眼就是集中体现该诗情感及艺术水准的关键词句,诗眼往往透露出作者的感悟,作者的情感。因此,找准了诗眼,也就基本上能断定该诗的思想感情。如范仲淹渔家傲,关键的词句有哪些呢: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2023/5/31 9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 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的人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诗人的隐讽态度在于“妃子笑”与“无人知”,由此可见,千里迢迢飞送荔枝,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至于外人是不知内情的,看到快马飞驰的紧急情况,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妃子笑”的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2023/5/31 10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秋 思张籍洛阳
6、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从标题中的“秋思”和诗句中的“家书”,即可得知该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023/5/31 11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奏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注释西都:指洛阳。宋时称洛阳为西京。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处。山水郎:词中指为天帝管理山水的郎官。此首词表达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从词中“几曾着眼看侯王”,即可迅速把握该词的主题:蔑视权贵。返回2023/5/31 1
7、2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 这首词作于西都,即洛阳,很具特色。是北宋末年脍炙人口的一首佳作,曾风行汴洛。词中,作者以“斜插梅花,傲视侯王”的“山水郎”自居,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上片,写作者在洛阳时,“行歌不记流年,花间相过酒家眠”(临江仙),过着流连风月的疏狂生涯。起句,开门见山:“我是清都山水郎”,直率地说出自己不乐世尘,而留恋于山水自然的生活,心怀坦荡。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处。列子周穆王:“王实明为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居。”山水郎,为天帝管理山水的侍从。“天教分付与疏狂。”是天帝教我这样的。疏狂,不受礼法约束。2023/5/31 13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
8、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券(劝),天帝给予的凭证;章,写给帝王的奏章。这就是说,自己能支使风云雨露,这是天帝批准的,也是屡次上书帝王才得到的。诙谐风趣,富有鲜明的个性。宋史文苑传说:“敦儒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中,召至京师,将处以学官,敦儒辞曰: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禄非所愿也。固辞还山。”2023/5/31 14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 下片,反映作者“几曾著眼看侯王”,即傲视权贵,不愿在朝为官的思想。这句是本词的点睛之笔,也是作者内心思想的写照。作者虽不愿在朝作官,但对国家的命运还是关心的。虽身隐居伊嵩,啸傲洛浦,
9、留恋山水清音,而事实上仍“换酒春壶碧,脱帽醉清楼”(水调歌头),“射麋上苑,走马长楸”(雨中花),仍不能忘情于万丈红尘。2023/5/31 15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抓注释 注释往往是非注不可的,其作用是解释难点词或暗示此句为解读全诗的重点。如:过香积寺(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释:1、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2、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
10、诗简要赏析。返回2023/5/31 16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 咽 冷 为诗眼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诗人以倒装句,突出了入耳的泉声和触目的日色。溪水之中危石耸立,泉水不能顺利流淌,好像发出呜咽凄切的声音;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洒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冷色的青松,使照在上面的日光仿佛也变冷了。这里“咽”、“冷”二字用得极为准确、巧妙,被历代誉为炼字典范。“咽”是拟人,状石间泉声低沉,“冷”是通感,绘夕 阳余晖微弱。2023/5/31 17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诗歌的思想情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包括:分析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
11、生活态度;评价作品的社会意义、现实意义。边塞诗的情感怀古咏史诗的情感咏物诗的情感咏怀诗的情感闺怨诗的情感山水田园诗的情感离别诗的情感2023/5/31 18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一)边塞诗 写边塞征战,特点多豪迈奔放,情感多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A、赞颂将士英勇作战,保家卫国。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B、控诉战争造成的痛苦,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如杜甫兵车行。C、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或家人思念戍边的亲友。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
12、城闭。返回2023/5/31 19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 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 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 不异犬与鸡。2023/5/31 20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
13、,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兵车行 2023/5/31 21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2023/5/31 22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1)诗的前
14、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答案:早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2023/5/31 23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答案: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2023/5/31 2
15、4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 2出 关 徐兰(清)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 关,指居庸关。旆(pi),旌旗。2023/5/31 25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2023/5/31 26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 答: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2023/5/31 27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
16、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 2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1)诗中“貂锦”指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手法?2023/5/31 28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 答:汉代羽林军穿锦衣貂裘,这 里借指精锐部队,是借代手法。2023/5/31 29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震撼人心,你认为呢?为什么?2023/5/31 30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 答:本诗的跌宕处全在三四两句。“可怜”句紧承前句,“犹是”句荡开一笔,另辟新境。“无定河边骨”和“深闺梦里人”,一边是现
17、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2023/5/31 31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 3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受降城指灵州。贞观二十年,唐太宗曾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故称之为受降城。请简要赏析这首诗是如何抒发感情的。2023/5/31 32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 以工整的对仗的形式来写景,用了两个色彩鲜明的比喻。先从俯视的
18、角度来写莽莽大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再从仰望的角度来写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寒月犹如严霜。上下交映,只见整个大漠一片白茫茫,令人顿觉冷嗖嗖。诗人从地点、景物、气候三个方面着意刻画,反复渲染,营造出一个悲凉的氛围,为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之情蓄势。2023/5/31 33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二)闺怨诗:要么是妇女对前线丈夫的思念,要么是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前者往往流露出对战争的厌恶。后者往往流露出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如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
19、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返回2023/5/31 34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3)怀古咏史诗 或凭吊历史遗迹,或写历史人物,或写历史事件,作者的胸襟怀抱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评价表现出来,这类作品多用典故。A、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古今变化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和无限的感慨。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2023/5/31 35艺术技巧答题模式诗歌形象鉴赏技巧诗歌情感诗歌语言 B、自比自况。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
20、,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C、称颂、仰慕英雄,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如陆游的书愤:又如杜甫的蜀相;返回2023/5/31 362023/5/31 37诗类点击v咏史诗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v怀古诗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由于这类诗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迹为 描写对象,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所以并称咏史怀古诗2023/5/31 38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
21、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2023/5/31 39 鉴赏要点:1)要弄清史实、典故,2)要体会意图、感情,3)要品味技巧手法。怀古诗中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借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常用的手法有对比、巧用典故、融情于景等方法。2023/5/31 40首先,要弄清史实。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
22、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v如下面这首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2023/5/31 41v 要鉴赏这首词,我们必须弄懂这几个问题:v 一是首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有何言外之意?v 作者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殊、山河改异之感。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于是站在北固楼上,词人不禁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2023/5/31 42v 二是下片前半部分,作者极力称赞孙权有何用意?v 作者在这里是极力赞颂孙
23、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相似,显然作者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为了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2023/5/31 43v 三是末句用了什么典故,作者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意思?v 末二句用了两个典故。其一是曹操煮酒论英雄,但在这里,作者进行了改造,将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赞扬,而让曹刘当配角,其实是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其二是曹操一褒一贬的典故,据三国演义说,曹操与孙权第一次对垒,见孙权之威严仪表,就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作者在这里引用了前半句
24、,借曹操之口,讽刺当朝主和的那些大臣们都是刘景升儿子一类的猪狗。2023/5/31 44 其次,要领悟感情。诗家怀古咏史,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理性的冷静的剖析,一种是感慨个人的身世,抓住的只是历史的一些影子,感情成分较浓。v如元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v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023/5/31 45v全曲开篇写景,中间抒情,寄寓作者的伤心痛惜之情,兴废、盛衰之慨。末尾二句,以短小精悍的反对兼同对,极高度地概括了封建社会的本质,充分表现了作者爱民如子的崇高精神。作者行进在潼关路上,联想起关中灾民
25、流离失所,饿殍遍地的凄惨景状,不由地吟出了这两句结论性的诗句。2023/5/31 46再次要分析写法。不同的写法,是由不同的主题决定的。v如:蜀相(杜甫)v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023/5/31 47v 这首诗先写景,后写人。诗人幽幽思古,感慨万千,遥念诸葛亮可歌可泣的一生,为他的业绩和精神所感动;盛赞刘备的礼贤下士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与深谋远虑以及君臣相契、如鱼得水的情景。结尾两句,诗人想到诸葛亮多次北伐,情系匡复汉室,具有统一中国的雄心大计,可惜操劳过度,死于军中。对此诗人充满了哀思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诗歌 鉴赏 系统 复习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