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培训课件.pptx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培训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培训课件.ppt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今天我主要讲的内容分三部分一是劳动防护用品方面相关知识 二是工业企业常见的危害及预防三是几种常见的防护器具的使用方法 只要是人类活动,就必然存在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就是风险。对活动过程中风险进行控制,使之达到我们所能够接受的程度,是我们每一名活动者的目标。而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就是我们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劳动防护用品相关知识 劳动防护用品是指为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而提供的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也称个人防护用品,简称防护品。其作用是使用一定的屏障体或绳带、浮体等,采用阻隔、封闭、吸收、分散、悬浮等手段,保护人体的局部或全身免受外来侵害。劳动防护用品除个人随
2、身穿用的防护性用品外,还有少数公用性的防护性用品,如安全网、护罩、警告信号等。劳动保护的主要作用是采取有效的安全、卫生技术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属于劳动保护的辅助性措施。不能因为使用和配备了有效的劳动防护用品就忽视了劳动条件的改善和安全、卫生技术措施的实施;同时,万一在工作中发生事故,劳动防护用品可以起到保护人体的目的。一般情况,对于大多数作业,大部分对人体的伤害,可包含在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限度以内。各种防护用品具有消除或减轻事故的作用。但防护用品对人的保护是有限度的,当伤害超过允许的防护范围时,防护用品就会失去其作用。防护用品分类:劳动防护用品品种繁多,功能各异,分类方法目前并
3、不统一,大致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一)按能量传递和转移方式分类按事故致因理论中能量意外转移理论,人类利用能量做功以达生产目的,人类必须有效控制能量,但当因某种原因使能量失去控制,即能量发生异常转移则要发生事故。如果根据传递给人体的能量形式不同,则防护用品可作如下分类:1.传递给人体的能量造成急性伤害的防护方式。(1)势能转变为动能时,通过介质来吸收和缓冲的防护方式,如安全帽、安全带等。(2)电能的绝缘防护,如绝缘手套。(3)利用试剂将急性有害的化学能变为无害的防护方式,如防毒面具。(4)给操作人员输送新鲜空气的防护方式,如各种软管式防毒面具。(5)飞来物体和落体的防护,如安全帽、防护镜等。2.
4、传递给人体的能量造成慢性伤害的防护方式。(1)消除化学能的防护,如防护全身的防护服。(2)吸收、减低噪声能量,如耳塞。(3)辐射热能的屏蔽,如高温防护服。(4)放射线的屏蔽,如防紫外线的遮光镜。(二)按人体生理部位分类 按人体生理部位,防护用品可分为:头部防护,耳部防护,眼睛防护,呼吸道防护,听力防护,手防护,脚防护,身躯防护等用品。(三)按使用原料分类生产劳动防护用品的工厂和商业采购部门为便于生产和组织进货,根据防护用品制作的原料对防护用品进行分类,可分为:棉纱、棉布制品,化学纤维制品,丝绸、呢绒制品,皮革制品,石棉制品,橡胶制品,人造革制品,塑料制品,有机玻璃制品,木制品,五金制品,纸制品
5、等。(四)按防护用途分类按防护用途分类,可分为防尘用品,防毒用品,防酸碱制品,耐油制品,绝缘用品,耐高温辐射用品,防噪声用品,防冲击用品,防放射性用品,防水用品,涉水作业用品,高处作业用品,防微波和激光辐射用品,防机械外伤和脏污用品,防寒用品,等。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1发放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是劳动者安全健康的一种预防性辅助措施,要与生活福利待遇相区别。2根据安全生产、防止职业伤害的需要,按照不同工种、不同劳动条件发放劳动防护用品;企业中的管理和检查人员也应按实际需求发给备用防护用品。3企、事业单位根据国营企业职工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标准中规定的原则和范围制定工人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报送上级主
6、管部门批准执行。4禁止将劳动防护用品折合现金发给个人,发放的防护用品不准转卖。5来企业实习的大学、专科、技术学校的学生所需防护用品由企业提供,实习期满后归还企业。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1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其防护性能及外观质量2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与防御的有害因素相匹配。3正确佩戴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4严禁使用过期或失效的劳动防护用品。工业企业常见的危害及防护 根据资料统计,当前我国工业企业作业环境对工人身体健康危害严重的莫过于粉尘作业危害,其次是各种毒物危害,再其次是噪声、温湿度及微波等物理因素的危害。1.粉尘危害 粉尘是指能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叫做工业粉尘
7、。对工业粉尘如果不加以控制,它将破坏作业环境,危害工人身体健康和损坏机器设备,还会污染大气环境。目前粉尘对人造成的危害,特别是尘肺尚无特异性治疗,因此预防粉尘危害,加强对粉尘作业的劳动保护管理十分重要。粉尘作业的劳动保护管理应采取三级防护原则:一级预防,包括:综合防尘:改革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尽量将手工操作变为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和遥控化操作;使用个人防尘用品,做好个人防护。定期检测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使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允许范围之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工人进行就业前的健康体检,对患有职业禁忌症、未成年工、女职工不得安排其从事禁忌范围的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防尘的基本知识
8、。加强对除尘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使除尘系统处于完好、有效状态。二级预防:建立专人负责的防尘机构,制定防尘规划和各项规章制度。对新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对在职的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不宜从事接尘工作的职工,要及时调离。三级预防:对已确诊为尘肺病的职工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安排合理的治疗或疗养,患者的社会保险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2、毒物危害 凡少量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致使某些器官或组织发生暂时或永久性病变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毒物,简称毒物。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毒物称为生产性毒物。在生产劳动中
9、生产性毒物对人体可造成职业中毒或职业性肿瘤、职业性皮肤病等病症。在生产过程中毒物以气体、蒸汽、烟、雾和粉尘五种形态污染车间空气,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毒物本身的理化特性及毒物的剂量、浓度、作用时间有关,还与机体的健康状况、中毒环境、劳动强度有关。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有三种:呼吸系统、皮肤吸收、消化系统。大部分毒物是通过呼吸系统侵入人体而引起中毒的,呼吸系统是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生产性毒物经皮肤侵入人体也是发生中毒的重要途径,不同部位的皮肤对毒物的通透性虽然不同,但任何部位均可通过,甚至指甲也可被有机磷通过,如果皮肤有伤口,毒物可直接侵入人体血液;生产性毒物经消化道侵入人体,其原因主要是误服或进食
10、、吸烟时经沾染毒物的手不慎带入。预防职业中毒可采取以下综合性防护措施:改进生产工艺,消除危害源;采用无毒或低毒的原材料;加强设备管理,防止有毒气体泄漏。易发生有毒气体泄漏的设备应设置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替代危害严重的工艺、技术、材料。生产过程采用自动化、机械化、密闭化,实施远距离控制。存在有毒物质逸散,而且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必要的机械通风排毒、净化装置,使工作场所有毒物质达到职业卫生标准以下。实行两人巡岗,执行一人作业和一人监护制度。配备防毒防护器材(空气呼吸器、过滤式防毒面具,自动送风防毒面具和防毒服装等)。3、物理因素危害 生产环境
11、中的物理因素包括:气象条件,如气温、气湿、气流及气压;电磁辐射,如X-射线、-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激光、射频和微波辐射;噪声和振动等。物理因素对人体的作用,在正常条件下(如强度低、剂量小或作用时间短)对人体无害,有些还是维持人体器官生理功能所必须的条件;当强度、剂量超过一定限度或接触时间过长,则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起病损。在一般情况下多为功能性损害,脱离接触后可恢复,但严重时可产生永久性的不可恢复的损害。高温的防护(一)基本概念1.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的车间;或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时,其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气温2 或2 以上的作业
12、(含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0 地区的露天作业,不含矿井下作业)。(见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2.生产性热源:是指生产过程中能散发热量的生产设备、产品和工件等。如炼油生产过程中的加热炉、热油泵、具有高温的油品和气体等。3.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指近10年本地区气象台正式记录每年最热月中每日13:0014:00的气温平均值。(二)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人体自身产生热量。人体产热和散热是处于平衡状态。当环境温度超过体表温度时,劳动时间过长,体内产热、受热明显超过散热时,形成体内蓄热。当蓄热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可形成中暑。2.中暑的主要表现是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体温升高
13、、无汗、严重时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如能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将病人放在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给病人含盐清凉饮料,用冷水擦洗全身,可减轻中暑程度。(三)高温防护采用隔热、自然通风及机械通风的防暑降温技术措施。采用先进技术,改革生产工艺,热源采取合理的布局,从根本上改善劳动条件。劳动休息要合理安排。及时供应充足、合乎卫生要求的清凉饮料,含盐饮料等。对高温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和入暑的健康检查,患有职业禁忌者不能上岗。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对听觉系统的影响(1)暂时性听觉位移:属于听觉系统功能性改变,当脱离噪声影响一段时间后,听力仍能恢复。一旦发生暂时性听阈位移,如不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容易发生永久性听
14、力位移。(2)噪声聋:噪声聋是在永久性听力位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特点是双耳对称性发生。噪声聋的发病与长期接触噪声的强度、频率、专业工龄、年龄、有无伴随的振动、缺氧等有一定的关系,此外,还与种族、个体差异等有关。2.对神经、消化、心血管等系统的影响(1)噪声可引起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症。(2)噪声可引起心率加快或减慢、血压升高或降低等改变。(3)噪声可引起食欲减退、腹胀等胃肠功能紊乱。(4)噪声还可对视力、血糖等产生影响。噪声的防护 控制和消除噪声源,将噪声源移出室外或隔离。振动设备不宜设在楼上。合理规划厂区厂房,设置防护带。采取吸声、消声、隔声等技术措施,控制噪声
15、传播和反射(注意使用的材料)。实施听力保护措施,配备护耳器等,(泡沫耳塞、纺研耳塞、伞型耳塞、耳罩-短时强噪声)。对产生较强振动和冲击引起固体声传播及振动辐射噪声的机器设备,应采取隔振措施。常用的隔振元件(隔振垫层和隔振器)有橡胶、软木、玻璃纤维隔振垫和金属弹簧、空气弹簧、压缩型橡胶隔振器等。电离辐射作业环境下的防护措施有:(1)减少对人体的外照射剂量:尽量缩短照射时间,尽可能离放射源远一些,选用不同的屏蔽材料对辐射进行屏蔽。(2)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形成内照射。(3)设置辐射防护的距离,设置警戒线和警戒标识。(4)放射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佩带个人剂量计,定期进行个人剂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 防护用品 使用 培训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