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5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ppt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5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5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ppt(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5章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5.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经济政策的含义 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一、充分就业第一目标失业: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且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所处的状态。分类:A、自然失业:在经济的动态变动过程中,由于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而造成的失业。B、非自愿失业:愿意接受现有工资水平,但仍找不到工作。C、周期性失业: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失业,属于非自愿失业,存在于经济周期的衰退与萧条阶段。D、隐蔽失业:表面上有工作,实际上对生产并没有做出贡献的人所处的就业状态
2、。其边际生产力为零。二、价格稳定第二目标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它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三、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第三目标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经济社会所产生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四、国际收支平衡第四目标五、四大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5.2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为了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少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的选择。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 1、构成:(1)财政支出政策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G。例,军需品和警察装备的购买。例二:公共工程支出政府投资兴建公共设施,但不是“形象工程”。转移支付:TR2、财政收入政策财产税:对土地(
3、不动产)和土地上建筑物(动产)征税,按固定比率从收入中征收。我国为12%。所得税:对个人薪金、公司利润征税。税率随收入上升而上。流转税:对流通中的商品和劳务征税。按固定比率从收入中征收。我国为17%。3、公债(Public Debts)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发。弥补赤字的途径有: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借债分为:内债和外债。我国社会保障支出 中国2010 年社会保障占GDP 的2.28%。2010 年,全国教育支出增长19.3%;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8.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9.4%;住房保障支出增长30.7%;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9.8%;交通运输支出增长18.1%;环境保护支出增长25.
4、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21.2%;公共安全支出增长15.6%;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7.6%;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4.6%;国债付息支出增长23.7%。二、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 1、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国民收入的机制,能在经济繁荣时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少萧条,无须政府采取行动。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自动稳定器作用机制 自动变动的税收:个人与公司所得税萧条个人与公司收入下降符合纳税标准的主体自动减少、税率自动下降政府税收自动下降消费、投资AD政府转移支付:萧条失业人数符合领取救济标准的人数TRDPI
5、CAD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萧条,农产品价格政府收购农场主收入C繁荣,农产品价格政府抛售农产品价格避免经济过热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为了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政策措施,即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当总需求过低时,采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当总需求过高时,采用紧缩的财政政策。这种交替使用的财政政策叫补偿财政政策“逆经济风向行事”扩张的财政政策减税公司所得税投资个人所得税PDI消费扩大政府支出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支出投资就业投资消费ADPDI消费AD三、功能财政思想1、功能财政: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
6、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这样的财政称为功能财政。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导致财政赤字;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紧缩性财政政策可能导致预算盈余。但对之要处之泰然,不应为了追求年度财政收支平衡而妨碍财政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行。否定了原有的财政平衡预算的思想。功能财政是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是功能财政思想的实现。2、财政预算:是国家制定的一定时期的收支预算方案。主要是中央政府的财政预算。一般分为年度平衡预算、周期平衡预算。预算盈余:政府收入超过了政府支出余额。周期平衡预算:“处之泰然”。繁荣,财政盈余萧条,财政赤字周期预算平衡 年度平衡预算,
7、要求每个财政年度收支平衡。20世界30年代之前普遍采用。遭到凯恩斯主义者的反对。衰退时,税收减少,按照此平衡预算方法,为减少赤字,要减少政府支出或提高税率,结果加深衰退。通胀时,税收增加,为减少盈余,要增加政府支出或降低税率,结果会加剧通胀。可见经济波动更严重。3.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1.预算盈余或赤字的变动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经济情况本身的变动。第二,财政政策的变动。预算盈余或赤字成为衡量财政政策扩张还是紧缩的标准要消除经济周期波动本身的影响,因而有了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概念。充分就业盈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提出的作用 1.收入固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消除了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
8、响,为判断财政政策扩张还是紧缩提供依据,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增加,财政政策紧缩。2.政策制定者注重充分就业,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进而确定财政政策。四、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遇到以下因素,预期目标难以实现。政治因素影响大选、战争时期不能增税减支 时滞的影响(Time Lag):使政策收到相反效果1、认识时滞2、行动时滞3、影响时滞 利益集团阻挠:来自于挤出效应 居民预期如果居民预期持续萧条,则刺激消费的政策无效5.3 财政政策效果从IS和LM的形状及变化看,国民收入变化一、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分析1、一般原理:LM形状不变,IS形状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IS形状不变,LM形状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
9、响。rY OLMIS1IS2E1E2Y1Y2r1r2扩张的财政政策导致IS趋向右移,此时,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均衡利率上升。YrOIS1LMY1Y3Y2r2r1r3IS2YrOIS1LMY1Y3Y2r2r1r3IS22、在LM曲线的斜率给定的情况下,IS曲线的斜率越陡峭,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小。3、在给定IS曲线的情况下,LM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对利率影响越大,对产量影响越小;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对产量的影响越大,对利率的影响越小rYY1Y2Y3Y4IS1IS2IS3IS4LM二、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水平的LM曲线:极端的凯恩斯主义情形神
10、化财政政策效果 水平的LM曲线表明国民收入对利率变化有完全弹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产量的增加有完全效应,而对利率变化没有任何影响。OYrY1IS1IS2r0LM2Y2LM1IS曲线在凯恩斯流动陷阱中移动YrOISLM1LM2Y1r1Y0极端的凯恩斯主义情形流动陷阱:是指在利率很低的情况下,公众愿意持有任何数量的货币供应量。货币流动陷阱理论是 极端的凯恩斯主义反对货币政策的一种理论。它认为,在给定的较低利率水平之上,增加货币供应对经济没有任何影响。垂直的IS曲线:货币政策完全无效YrOLM1LM2IISr1r2Y0垂直的IS曲线表明投资对利率变化完全无弹性。当IS曲线是一条
11、垂直线时,实施扩张性或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导致LM曲线向右或向左移动,这时货币政策对利率具有完全的效应,但对国民产出不会产生影响。三、挤出效应 形成:GYL1L2意味着rI、C,即政府支出增加“挤占”了私人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 影响其大小的因素1、KG:乘数:G、KG大Y大幅度上升利率大幅度提高I大幅度下降挤出效应大2、k:货币需求对Y的敏感程度:GYL1、k越大L1大幅度r大幅度挤出效应越大3、h:GYL1L2、h小L2稍有变动r大幅度上升I大幅度下降挤出效应大4、d:d大、rI大幅度下降挤出效应大5、总结:KG、k、d与挤出效应成正向变动;h与挤出效应成反向变动。d、k、h大小与财政政策效果结论
12、:(1)d小,财政政策效果大IS陡峭(2)d大,财政政策效果小IS平缓(3)k大、h小,财政政策效果小LM陡峭(4)k小、h大,财政政策效果大LM平缓举例已知L0.2Y,M200,C900.8Yd,T50I1405r,G50,求:1)IS和LM方程,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2)若其它情况不变,G增加20,均衡收入、利率投资各为多少?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解:1)YCIG,YdYT,得IS:Y120025r,LM,得LM:Y1000,r8I=100.2)G增加20,新的IS曲线:Y130025r,Y1000均衡利率r12,I803)存在“挤出效应”IS曲线的中国特色 我国的IS曲线与IS-LM
13、模型的描述没有明显的不同,只是更加陡峭一些而已,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在于我国投资的利率弹性比较小,储蓄水平相对较高(意味着MPC的下降)。我国政府投资、包括国有企业的投资还是我国投资的主要部分。这两部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宏观调控目标的影响,所以对利率的反应不敏感。尽管我国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了明显的上升,但是,其投资占整个投资的比重仍比较有限,这就决定了投资曲线I陡峭。另一方面,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不高,而储蓄倾向较高,导致边际消费倾向较低。5.4 货币政策一、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1、货币的概念和职能货币: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及债务清偿中作为交换媒介或支付工具被法定为普遍接受的物品。职能
14、:交易媒介:人们可以用货币购买任何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计价单位:为衡量千差万别的商品的相对价格提供标准。贮存手段:提供了当前的购买力转移未来的手段。思考:信用卡、齐白石的画和地铁票满足了货币的哪一种功能?信用卡作为交换媒介,可以在商品和服务中被接受。也可以作为负储藏手段,因为可以积累债务。但不能作为计价单位。齐白石的画可当成价值储藏手段,但不能作为交换媒介和计价单位。地铁票在地铁系统内部,可以满足货币所有职能。而在地铁系统外部,不能用作计价单位或交换媒介。2、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是能接受活期存款,并通过非现金结算而具有创造存款货币功能的金融机构。负债业务:吸收存款资产业务:发放贷款,投
15、资购买债券中间业务:代客结算中央银行:是一国的最高金融当局,它统筹管理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它具有三个职能:发行的银行垄断一国货币发行权;银行的银行同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往来;国家的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监督其他银行。二、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1、存款准备金制度准备金: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之前,必须保留一定比例现金,以便支付给前来取款的客户。吸收存款额准备金发放贷款额法定准备率: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全部存款的比率。rd吸收客户存款 贷款银行 银行留下准备金 留下准备金2、货币供给组成交易货币M1=现金+活期存款 在美国,在M1中,1/3为现金,2/3为活期存款。(2)广义货币M2
16、=M1+定期储蓄 定期储蓄是指商业银行的定期储蓄,以及类似于定期储蓄的金融工具,如储蓄账户,大额存单等。3、银行货币创造设:法定准备金率为20%,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准备金,存在充分的非现金结算;甲银行吸收100万元活期存款,贷出80万元;乙银行得到客户80万元活期存款,贷出64万元社会存款款总量=100+1000.8+1000.82+=1001/(1-0.8)=1001/0.2=500D=R/rd;其中,D为存款总额,R为初始存款额,rd为法定准备金率,1/rd称为简单货币乘数。银行存款多倍派生客户 银行 存款额 准备金 贷出甲 A 100 20 80(贷给乙)乙 B 80 16 64(贷给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ppt 课件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