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教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教程.pptx(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SO9001 基础知识培训ISO基本知识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ISO技术 会(Technical Committee)简写TC TC176质量 会(负责持续评估和修订 ISO9000家族文件)ISO9000 是做什么的在国际上达成一致的良好的管理惯例寻求行业标准业务运作的重复再现满足顾客要求提倡以预防为主,引入持续改进机制满足能力的证明,增强市场竞争力适用于任何组织无论大小、行业或文化背景(ISO 9开头的文件都是与质量有关的)ISO9000系列(四个核心标准)ISO900
2、0 QMS 基础和术语是工具标准ISO9004 组织持续成功的管理一种质量管理方法是针对管理层的目标管理,对最高领导层成熟度的考量ISO19011 是QMS/EMS 审核指南是审核标准,非质量标准,针对质量与环境,也可以用于职业健康审核ISO9001 QMS 要求8项质量管理原则(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依据)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管理的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 管理责任资源管理测量分析及改进产品实现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客户要求顾客满意产品筹划输入输出PDCA或戴明循环A 处置P 筹划D 实施 C
3、检查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主要讲述的就是4-8章 第4章:质量管理体系 第5章:管理职责 第6章:资源管理 第7章:产品实现 第8章:测量分析及改进术语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产品:过程的结果过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项或一组活动文件:承载信息的媒体标准用语:应与应当、注解应-shall-要求应当-should-起指导作用注-帮助理解、澄清有关要求的参考性信息4 质量管理体系4.1总要求4.2文件总要求4.1总要求应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QMS,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应(建立体系的步骤)确定所需过程及其在组织的应用 确定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流程图,
4、对过程识别及相互作用)确定为确保有效运行和操作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运行和监视 监视、测量(适用时)和分析 实施措施以实现筹划的结果,和持续改进应按本标准的要求管理过程4.1总要求 对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应确保对其实施操作-应在QMS规划操作类型和程度4.1总要求注1上述QMS所需的过程包括与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和测量、分析和改进注2外包过程是经组织识别为QMS所需的,但选择由组织的外部方实施的过程注3确保对外包过程的操作并不免除组织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责任外包过程操作的类型和程度受以下因素影响 a)外包过程对组织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的潜在影响 b
5、)对外包过程操作的分担程度 c)通过应用7.4条款实现所需操作的能力(对外包的操作)4.2文件的总要求4.2.1 总则4.2.2 质量手册4.2.3 文件操作4.2.4 记录的操作4.2.1总则 QMS文件应包括a)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1234b)质量手册c)程序文件和记录d)作业文件及记录注c):本标准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和记录(本公司自己规定的)注d):为确保过程有效筹划、运行和操作所需的文件4.2.1总则注1“形成文件的程序”即要求建立该程序,形成文件,并加以实施和保持一个文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要求一个形成文件的程序的要求可以被包含在多个文件中注2不同组织的的QMS文件的多少与详略程度
6、取决于:1)组织的规模和活动的类型 2)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 3)人员的能力注3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体4.2.2 质量手册 应编制和保持质量手册 a)QMS的范围 删减局部的细节和合理性 b)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 c)QMS过程的相互作用4.2.3 文件的操作 应操作QMS要求的文件 记录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应进行操作 应形成文件的程序 a)为使充分与适宜;发布前批准 b)必要时评审与更新,再批准 c)识别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 d)使用处可获得有关版本的适用文件(应发到使用的地方)e)保持清楚、易于识别 f)外来文件 筹划和运行QMS所需 识别、操作分发 g)防止作废文件非预期使
7、用,适当标识保存的作废文件4.2.4 记录的操作应操作记录 为符合要求和QMS有效运行提供证据应形成文件的程序 标识 贮存 保护 检索 保存(时效性)处置(怎样处理)记录应保持清楚,易于识别和检索5 管理职责5.1 管理承诺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3 质量方针5.4 筹划5.5 职责、权限与沟通5.6 管理评审5.1 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应承诺 建立、实施QMS 持续改进QMS有效性 提供证据 对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制定质量方针 制定质量目标 进行管理评审 确保资源的获得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最高管理者应 以增强顾客满意度为目的 确保顾客要求 确定 满足(7.2.1
8、,8.1)5.3 质量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方针 a)与组织宗旨相适应 b)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QMS的有效承诺 c)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d)组织内沟通和理解 e)评审持续适宜性5.4 筹划5.4.1质量目标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目标在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包括满足产品要求的内容(7.1a)可测量与质量方针一致5.4.2 质量管理体系筹划最高管理者应确保a)对QMS进行筹划,以满足 质量目标 条文4.1的要求b)筹划和实施变更时,确保QMS完整性5.5 职责,权限与沟通5.5.1 职责与权限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职责和权限 规定 沟通5.5.2 管理者代表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一名本组织的管理层成员应有
9、职责和权限a)建立,实施和保持QMS所需过程b)向最高管理层报告 QMS的绩效 改进的需求5.5 职责,权限与沟通c)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5.5.3 内部沟通最高管理着应确保 建立适当沟通过程 对QMS的有效性进行沟通5.6 管理评审5.6.1 总则最高管理者应按筹划的时间间隔评审QMS 确保QMS的 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评审应包括评价QMS 改进的时机 变更需求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应保持记录5.6 管理评审5.6.2 评审输入应包括a)审核结果b)顾客反响c)过程绩效和产品符合性d)预防及纠正措施的状况e)以往评审的跟踪措施f)可能影响QMS的变更g)改进的建议5.6 管理评
10、审5.6.3 评审输出应包括决定和措施a)QMS和过程有效性的改进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c)资源需求6 资源管理6.1 资源的提供6.2 人力资源6.3 基础建设6.4 工作环境6.1资源的提供应确保及提供资源实施、保持QMS保持改进QMS的有效性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6.2 人力资源6.2.1 总则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工作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经验6.2 人力资源6.2.2 能力、培训和意识应a)确保必要的能力 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工作的人员b)适用时,提供培训或其他措施以获得所需的能力c)评价措施的有效性d)确保员工认识从事活动对于质量目标的 相关性 重要
11、性 如何做出奉献e)保持纪录6.3基础建设 应确定,提供和维护所需的基础建设以到达符合产品要求 适用时包括 a)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 b)过程设备(包括硬件及软件)c)支持性服务(如交通或通讯系统)注:上述三项与质量有关的6.4 工作环境 应确定和管理工作环境以到达符合产品要求注:“工作环境”是指工作时所处的条件,包括 物理的 环境的 其他因素(如噪音、温度、湿度、照明或天气)7 产品实现7.1实现产品的筹划7.2与顾客相关的过程7.3设计与开辟7.4采购7.5生产和服务的提供7.6测量和监控装置的操作7.1 实现产品的筹划 应筹划和开辟实现产品所需要的过程 筹划应与QMS其他过程的要求
12、(4.1)一致 应确定以下方面的适当内容 a)产品质量目标和要求 b)针对产品所需的过程、文件和资源 c)产品所需的 验证、确认、监视、测量、检测和试验活动 接收标准 d)所需的记录 实现过程和产品满足要求的证据 筹划输出形式应适合于组织运作形式7.1 实现产品的筹划注1质量方案 应用于特定产品、工程或合同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包括产品实现过程)和资源作出规定的文件注2也可将7.3的要求应用于产品实现过程的开辟 7.2 与顾客相关的过程7.2.1 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应确定:a)顾客规定的要求 包括交付和交付后的活动 b)顾客没有明示的要求,但必须的 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 c)适用于产
13、品的法律和法规要求 d)组织认为必要的任何附加要求注:交付后活动 担保条件下的措施、合同规定如维护服务、和附加服务如回收或最终处置7.2.2 产品要求的评审应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应在向顾客作出承诺前进行如:提交标书、接受合同或订单及接受合同或订单的更改7.2 与顾客相关的过程应确保 a)产品要求已规定 b)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解决 c)有能力满足规定要求应记录结果及引起的措施7.2.2 产品要求的评审顾客提供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接受前应确认要求产品要求发生变更,应确保 修改相关文件 相关人员知道注:在某些情况中,如网上销售,对某一个订单进行正式的评审是不实际的。而代之对有关的产
14、品信息,如产品名录、产品广告内容等进行评审7.2 与顾客相关的过程7.2.3 与顾客的沟通应确认和执行与顾客有沟通的安排 a)产品信息(售前)b)问询、合同/订单的处理、修改(售中)c)顾客反响,包括投诉(售后)7.3 设计和开辟7.3.1设计和开辟 筹划7.3.2设计和开辟 输入7.3.3设计和开辟 输出7.3.4设计和开辟 评审7.3.5设计和开辟 验证7.3.6设计和开辟 确认7.3.7设计和开辟 更改的操作7.3 设计和开辟7.3.1 设计和开辟筹划应进行筹划和操作筹划时,应确定a)设计和开辟的阶段(工程方案)b)适合于每个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c)职责和权限应管理不同小组之间的接
15、口 确保有效沟通 明确职责适当时,筹划的输出应随进展予以更新注:设计和开辟评审、验证和确认具有不同的目的 根据产品和组织的具体情况,可以单独或任意组合的形式进行并记录7.3 设计和开辟7.3.2 设计和开辟输入应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输入 保存记录应包括a)功能和性能要求b)使用的法律和法规要求c)适用时,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d)其它必需的要求应评审设计和开辟输入 确保充分性和适宜性要求应是完整的、清楚、不能自相矛盾7.3 设计和开辟7.3.3 设计和开辟输出输出方式应适合于验证输入应在放行前得到批准输出应a)满足输入的要求b)给出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的适当信息c)包含或引用产品接受准则d)规定产
16、品特性 对产品的平安和正常使用所必需的(是指说明书或操作手册)注:生产和服务提供的信息可能包括产品防护细节7.3 设计和开辟7.3.4 设计和开辟评审应依据筹划的安排,在适当的阶段,进行系统的评审a)评价设计和开辟结果可满足要求的能力b)识别问题和建议所需措施参加者应与包括所评审的阶段有关职能的代表应保持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7.3.5 设计和开辟验证应依据筹划的安排,进行验证 确保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应保持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7.3 设计和开辟7.3.6 设计和开辟确认应依据筹划的安排,进行确认 确保产品能满足 规定的使用要求 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可行时,应在产品交付或实施之前完
17、成应保持确认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7.3 设计和开辟7.3.7 设计和开辟更改的操作应识别更改和保持记录适当时,应对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应在实施前得到批准应评审影响 对产品组成局部和已交付产品应保持更改的评审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合并同时进行验证和确认7.4 采购7.4.1 采购过程应确保所采购的产品符合要求(目的)操作方式和程度应取决于对随后实现过程及最终产品的影响(产品部件要分类)应根据供方提供产品的能力评价和选择 应规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 应记录评价的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7.4 采购7.4.2 采购信息采购信息应描述所采购的产品,适当时包括a)产品、程序、过
18、程、设备的批准要求b)人员的资格要求c)QMS要求与供给商沟通前应确保规定的采购要求的适宜性7.4 采购7.4.3 采购产品的验证应建立并实施检验或其它活动 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在供方现场进行验证活动时,应规定验证安排和放行的方法 组织或顾客提出7.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7.5.1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的操作7.5.2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的过程确认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7.5.4 顾客的财产7.5.5 产品防护7.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7.5.1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的操作应筹划并在操作操作状态下进行生产和服务的提供适用时,受控条件应包括a)获得产品特性的信息(包含方案,图纸)b)必要时,获
19、得作业指导书c)使用适宜的设备d)获得和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e)实施监视和测量(包含自检、互捡、专捡、抽检)f)产品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实施7.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7.5.2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的过程确认应实施过程确认 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 问题在产品投入使用后或服务已交付后才显现确认应证实过程的能力 实现所筹划的结果应对过程作出安排,适当时包括a)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b)设备认可和人员资格鉴定c)使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d)记录的要求e)再确认7.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应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 适当时,以适宜方式识别产品 针对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的状
20、态在有追溯性要求时,应 操作产品的唯一性标识 保持纪录注:在某些行业,配置管理(技术状态管理)是保持标识和可追溯性的一种方法7.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7.5.4 顾客的财产应保护在组织操作下或使用的顾客财产 应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应向顾客报告,并保持记录 丧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注:可包括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7.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7.5.5 产品防护 在内部处理和交付到预期的地点期间 应对产品提供保护 以保持符合要求 适用时,应包括标识、搬运、包装、储存和保护应适用于产品的组成局部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操作为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提供证据,应确定 需实施的监视和测量 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应建
21、立过程,以确保 监视和测量活动可行 与监视和测量的要求相一致的方式实施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操作 为确保结果有效,必要时,测量设备应 a)进行校准和(或)检定(验证)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使用前 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基准的测量基准 当不存在标准时,应记录校准和检定(验证)的依据 b)必要时进行调整或再调整 c)识别校准状态 d)防止可能使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 e)防止损坏或失效 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操作当发现设备不符合要求时,应 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 对该设备和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的措施应保持记录校准和验证记录 计算机软件用于监视和测量 应确认满足预期用
22、途的能力 应在初次使用前进行确认,必要时重新确认注:确认计算机软件满足预期用途能力的典型方法包括验证和保持其适用性的配置管理8 测量、分析和改进8.1 总则8.2 监视和测量8.3 不合格操作8.4 数据分析8.5 改进监视和测量顾客满意度8.2.1内部审核8.2.2过程监视和测量8.2.3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2.48.3不合格品操作8.28.4数据分析持续改进8.5纠正措施预防措施8.5.28.5.38.1 总则应筹划并实施所需的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 a)证实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b)确保QMS的符合性 c)持续改进QMS的有效性应包括对统计技术的适用方法及应用程度确实定8.2 监视和测
23、量8.2.1 顾客满意度QMS绩效的一种测量应监视顾客关于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相关信息确定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方法注:监视顾客感受可以包括 顾客满意度调查、来自顾客的关于交付产品质量方面数据 用户意见调查、业务损失分析 顾客赞扬、担保索赔、经销商报告8.2.2 内部审核应按筹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 以确保QMS8.2 监视和测量 a)符合 筹划的安排 本标准的要求 组织所确定的QMS的要求 b)得到有效实施与保持应对审核方案进行筹划 考虑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 状况 重要性 以往审核的结果应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 审核员不应审核
24、自己的工作8.2 监视和测量8.2.2 内部审核应形成文件的程序 规定审核筹划、实施以及形成记录和报告结果的职责和要求应保持审核及其结果的记录负责受审区域的管理者 应确保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和纠正措施 消除所发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跟踪活动 应包括对所采取措施的验证和验证结果的报告8.2 监视和测量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QMS过程进行监视,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方法应证实过程实现筹划的结果的能力未能到达所筹划的结果时,应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注:确定适宜方法 考虑监视和测量的类型与程度 过程对产品要求的符合性和QMS有效性的影响8.2 监视和测量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应监
25、视和测量产品的特性 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应依据所筹划的安排,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应保持符合接收标准的证据(检验记录)记录应指明有权放行产品以交付给顾客的人员在筹划的安排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应向顾客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 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 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8.3 不合格操作应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操作 防止非预期使用或交付应形成文件的程序 不合格操作 处置职责和权限8.3 不合格操作适用时,应通过以下一种或几种途径,处置不合格品 a)采取措施,消除发现的不合格 b)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 授权人批准 适用时,经顾客批准 c)采取措施,防止其原预期的使用或应用
26、 d)当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应采取措施 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应对纠正后的产品再次进行验证 以证实符合要求应保持记录 不合格的性质 随后所采取的的任何措施 批准的让步8.4 数据分析应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 证实QMS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评价何处可持续改进QMS的有效性应包括来自监视和测量活动以及其它有关来源的数据应提供以下信息:a)顾客满意(8.2.1)b)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8.2.4)c)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8.2.3和8.2.4)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时机 d)供方(7.4)8.5 改进8.5.1 持续改进应持续改进QMS的有效性,利用 质量方针 质量目
27、标 审核结果 数据分析 纠正和预防措施 管理评审8.5 改进8.5.2 纠正措施应采取措施 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措施应与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应形成文件的程序 a)评审不合格(包括顾客抱怨)b)确定不合格的原因 c)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 d)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 e)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 f)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8.5 改进8.5.3 预防措施应确定措施 消除潜在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发生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应形成文件的程序 a)确定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 b)评价防止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的需求 c)确定并实施所需的措施 d)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 e)评审所采取的预期措施的有效性谢谢观看/欢送下载BY FAITH I MEAN A VISION OF GOOD ONE CHERISHES AND THE ENTHUSIASM THAT PUSHES ONE TO SEEK ITS FULFILLMENT REGARDLESS OF OBSTACLES.BY FAITH I BY FAITH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