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三级网络技术之网络基本概念.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三级网络技术之网络基本概念.pptx(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级网络技术第2章 网络基本概念 12.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开展22.1.1 计算机网络的开展史w20世纪50年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奠定了计算机网络开展的理论基础。w20世纪60年代以ARPANET为代表的分组交换技术的开展,为Internet的开展奠定基础。w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以OSI模型为代表的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工作为网络开展的标准化产生了重要作用。w20世纪90年代至今标志为Internet的开展,网络开展速度突飞猛进。同时,网络开展的趋势向宽带化,多媒体化方向进行。32.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开展续wInternet的开展Internet是通过路由器实现多个广域网
2、和局域网互连的大型网际网更高性能的Internet2正在开展之中。w局域网技术的开展高速Ethernet:10Mbps、100Mbps、1Gbps、10Gbpsw宽带网络的开展宽带骨干网宽带接入网42.1.2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 w20世纪世纪50年代初,由于年代初,由于 方的需要,方的需要,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开始计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开始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w后来人们发现可以通过通信系统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多个终端,通过通后来人们发现可以通过通信系统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多个终端,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到一台中心计算机上,该计算机以集中方式处理不同地理信线路连接到一台中心计
3、算机上,该计算机以集中方式处理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数据;用户可以在自己办公室内的终端键入程序,通过通位置的用户数据;用户可以在自己办公室内的终端键入程序,通过通信线路传送到中心计算机,分时访问和使用资源进行信息处理,处理信线路传送到中心计算机,分时访问和使用资源进行信息处理,处理结果再通过通信线路回送到用户终端显示或打印。这种以单个计算机结果再通过通信线路回送到用户终端显示或打印。这种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称做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为中心的联机系统称做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w随着计算机的开展,出现了多台计算机互连的需求。将分布在不同地随着计算机的开展,出现了多台计算机互连的需求。将分布
4、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连便成为计算机网络。点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连便成为计算机网络。wARPANET是计算机网络开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是是计算机网络开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是Internet出现的基出现的基础。础。w20世纪世纪70年代一些机构开始局域网计算机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果,年代一些机构开始局域网计算机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果,这对局域网技术的开展起到重要作用。这对局域网技术的开展起到重要作用。52.1.3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 w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在1984年正式公布了网络年正式公布了网络系统互连的参考模型,全名为系统互连的参考模型,全名为“开放系统互连
5、基本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参考模型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Basic Reference Model,简,简称称OSI,以实现开放系统环境中的互连性、互操作,以实现开放系统环境中的互连性、互操作性和应用的可移植性。后来性和应用的可移植性。后来ISO与与CCITT等组织分等组织分别为参考模型的各个层次制定一些列的协议标准。别为参考模型的各个层次制定一些列的协议标准。wOSI虽然为国际标准,但并不实用。随着互联网的虽然为国际标准,但并不实用。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开展高速开展TCP/IP协议与体系结构已经成为业内公认协议与体系结构已经成为业内公认的标准。的
6、标准。62.1.4 互联网的应用与高速网络技术的开展 w浏览器、超文本标记语言、搜索引擎、浏览器、超文本标记语言、搜索引擎、Java跨平台编程技术跨平台编程技术的开展,对互联网的开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的开展,对互联网的开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30年年里,由于各种互联网应用的出现,促进了互联网的高速开展。里,由于各种互联网应用的出现,促进了互联网的高速开展。这些应用包括远程登录这些应用包括远程登录Telnet、电子邮件、电子邮件E-mail、文件传输、文件传输效劳效劳FTP、新闻组、新闻组BBS、网络、网络 、网络会议、网络电视、电、网络会议、网络电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教育
7、、远程医疗、搜索引擎、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搜索引擎、P2P文件共享、即时通信、播客、博客和网络游戏等。文件共享、即时通信、播客、博客和网络游戏等。w1993年年9月,月,公布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公布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方案,该方方案,该方案被形象地称为信息高速公路。案被形象地称为信息高速公路。1992年年2月,全球信息基础月,全球信息基础设施设施 会会GIIC成立,以推动与协调各国信息技术与信息成立,以推动与协调各国信息技术与信息效劳的开展和应用。目前高速网络的开展主要表现在:宽带效劳的开展和应用。目前高速网络的开展主要表现在:宽带城域网、异步传输模式、高速局域网、交换局域
8、网、虚拟网城域网、异步传输模式、高速局域网、交换局域网、虚拟网络和无线网络。络和无线网络。72.1.5 宽带城域网的开展 w从当前城域网技术与应用现状来看,城域网的概念泛指网从当前城域网技术与应用现状来看,城域网的概念泛指网络运营商在城市范围内提供各种信息效劳业务的所有网络,络运营商在城市范围内提供各种信息效劳业务的所有网络,它是以宽带光传输网为开放平台,以它是以宽带光传输网为开放平台,以TCP/IP协议为基础,协议为基础,通过各种网络互联设备,实现语音、数据、图像、视频、通过各种网络互联设备,实现语音、数据、图像、视频、IP 、IP 接入和各种增值业务与智能业务,并与运营商的接入和各种增值业
9、务与智能业务,并与运营商的广域计算机网络、播送电视网、传统公用广域计算机网络、播送电视网、传统公用 交换网互联互交换网互联互通的本地综合业务网络。通的本地综合业务网络。w宽带城域网包括核心交换网与接入网。核心交换网为整个宽带城域网包括核心交换网与接入网。核心交换网为整个网络提供一个高速、宽带的中心连接,并能提供所有城域网络提供一个高速、宽带的中心连接,并能提供所有城域网连入网连入Internet所需要的路由效劳,实现与全国骨干网络所需要的路由效劳,实现与全国骨干网络的互连,提供城市高速的互连,提供城市高速IP数据出口。接入网技术解决的是数据出口。接入网技术解决的是最终用户接入地区性网络的问题。
10、目前,可用作用户接入最终用户接入地区性网络的问题。目前,可用作用户接入网的有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和播送电视网。网的有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和播送电视网。82.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92.2.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w不同时期对计算机网络有不同的定义,符合网络特征的是资源共享的观点。w“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多台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w三层含义:联网的目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资源指计算机硬件、软件与数据。“自治计算机:联网必须使用多台独立的计算机,没有主从关系,可连网工作,也可独立工作。可以为远程用户效劳,也可为本地用户效劳。网络协议:必须遵循相同的网络协议。102.2.2 计算机
11、网络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w1早期计算机网络结构结构上:包括主机、终端、CCP与通信线路逻辑功能上:包括资源子网、通信子网112.2.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续w2现代网络结构的特点微型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路由器实现的Internet:由路由器互联的大型、层次结构的互联网络122.2.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w最能反映网络技术本质特征和最常见的网络最能反映网络技术本质特征和最常见的网络分类方法是根据网络的分布距离来进行分类。分类方法是根据网络的分布距离来进行分类。按网络的分布距离来分类,可分为:按网络的分布距离来分类,可分为:w广域网WAN
12、w局域网LANw城域网MAN13局域网LANw作用范围:一般在作用范围:一般在10公里以内,以一个单位公里以内,以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的范围为限,由这些单位或部门或一个部门的范围为限,由这些单位或部门单独组建单独组建 w按照局域网采用的技术、应用范围和协议标按照局域网采用的技术、应用范围和协议标准不同,局域网可以分为共享局域网与交换准不同,局域网可以分为共享局域网与交换局域网。交换式局域网通过局域网交换机,局域网。交换式局域网通过局域网交换机,可以在它的多个端口之间建立多个并发连接,可以在它的多个端口之间建立多个并发连接,来提高局域网带宽。来提高局域网带宽。14局域网LAN续w从局域网应用的角度
13、来看,局域网的主要特点如下:地理覆盖范围有限,适用于学校、机关、工厂的需求。数据传输速率高、误码率低。易于建立、维护和扩展。从介质访问角度可分为共享式局域网和交换式局域网;从使用的传输介质类型的角度看,可以分为有线介质的局域网和适用无线介质通信信道的局域网。15城域网MANw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一种技术w目标: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多个局域网的互联w主要技术早期:w使用传统的FDDI技术现在:w传输介质:光纤w交换结点:基于IP的高速路由交换机和ATM交换机w体系结构:采用核心交换层、业务会聚层、接入层3层模式16广域网WANw作用范围作用范围:几十到几千公里,可覆盖一个国家、地区、几十到几
14、千公里,可覆盖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或横跨几个洲w通信子网:可以利用公用分组交换网、卫星通信网通信子网:可以利用公用分组交换网、卫星通信网和无线分组交换网和无线分组交换网w用户机可以通过局域网方式接入,也可以选择公用用户机可以通过局域网方式接入,也可以选择公用 交换网、有线电视网、无线网络或者无线局域网方交换网、有线电视网、无线网络或者无线局域网方式接入到作为地区级主干网的城域网。城域网又通式接入到作为地区级主干网的城域网。城域网又通过路由器与光纤接入到作为国家级或区域主干网的过路由器与光纤接入到作为国家级或区域主干网的广域网。广域网。172.2.4 计算机网络拓扑构型 w计算机网络拓扑
15、的定义 w网络拓扑分类方法 w点对点线路通信子网的拓扑 18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定义w抽象“点:工作站、效劳器、通信设备等“线:通信介质 w网络拓扑结构通过网络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反映出网络中个实体间的结构关系。w拓扑的重要性对网络的性能、系统可靠性与通信费用都有重大影响 w主要指通信子网的拓扑构型 19网络拓扑分类方法 w采用点-点线路的通信子网星型、环型、树型与网状型不可能存在总线型w采用播送信道的通信子网总线型、树型、环型、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型 20网络拓扑分类方法w1星型拓扑结点通过点-点通信线路与中心结点连接,中心结点控制全网的通信优点:容易在网络中增加新的站点,
16、易于实现和管理缺点:中心节点的故障会引起整个网络瘫痪。w2环型拓扑结点通过点-点通信线路连接成闭合环路优点:容易安装和监控缺点:容量有限,网络建成后,难以增加新的站点w3环型拓扑星型拓扑的扩展结点按层次进行连接,信息交换主要在上、下结点之间进行,相邻及同层结点之间一般不进行数据交换或数据交换量小聚集信息的应用要求w4网状拓扑结点之间的连接是任意的,没有规律优点:系统可靠性高,缺点:结构复杂,必须采用路由选择算法与流量控制方法广域网基本上都是采用网状拓扑构型212.2.5 描述计算机网络传输特性的参数 w数据传输速率w误码率 w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关系22数据传输速率在数值上等于每秒钟传输的构成数
17、据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又称比特率单位为比特/秒,记作b/s、bit/s或bps对于二进制数据,数据传输速率可定义为:S=1/T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的单位还有Kbps、Mbps、Gbps和Tbps。换算关系:1Kbps=1103bps 1Mbps=1106bps1Gbps=1109bps 1Tbps=11012bps23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关系带宽:某个信号具有的频率宽度,单位是赫兹Hz。“带宽和“速率几乎成了同义词通信信道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关系:w奈奎斯特准则w香农定理24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关系续w奈奎斯特准则描述了有限带宽、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二进制数
18、据信号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Rmax与通信信道带宽B=f,单位HZ的关系为:例如,对于二进制数据,假设B=3 000Hz,则最大数据传输速率Rmax=6 000bps。25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关系续w香农定理描述了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时,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号噪声功率比之间的关系:其中:Rmax:数据最大传输速率,单位是bps B:信道带宽,单位是Hz S/N:信号与噪声功率比例如:信道带宽B=3000Hz,S/N=1 000,那么Rmax30kbps。香农定理给出了一个有限带宽、有热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的极限值 26误码率的定义误码率的定义w定义:二进制码元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
19、的概率,定义为:wPe=Ne/N 其中:N:传输总码元数;Ne e:传输出错的码元w定义的理解:1误码率是衡量正常状态下传输可靠性的参数2对于一个实际的数据传输系统,不能笼统地说,误码率越低越好。误码率越低,设备则越复杂,价格越贵3误码率是二进制的比值。误码率的测试是一种统计数字,测试的值越多,越接近精确值w计算机网络中,误码率通常要求低于10-6,通信系统达不到,需要进行过失控制。272.3分组交换技术 282.3.1 电路交换 w在早期广域网的通信子网数据交换方式中,在早期广域网的通信子网数据交换方式中,可以采用的方法基本可以分为两类:电路交可以采用的方法基本可以分为两类:电路交换和存储转
20、发交换。电路交换方式与换和存储转发交换。电路交换方式与 交换交换的工作过程类似。电路交换的通信过程分为的工作过程类似。电路交换的通信过程分为3个阶段。个阶段。线路建立阶段数据传输阶段线路释放阶段292.3.1 电路交换续 w电路交换方式的优点是:通信实时性强,适电路交换方式的优点是:通信实时性强,适用于交互式会话类通信。用于交互式会话类通信。w电路交换方式的缺点是:对突发性通信不适电路交换方式的缺点是: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系统效率低,同时不具备数据存储能力应,系统效率低,同时不具备数据存储能力和过失控制能力,不能平滑通信量,也无法和过失控制能力,不能平滑通信量,也无法发现和纠正传输过程中发生的
21、过失。发现和纠正传输过程中发生的过失。302.3.2 存储转发交换 w存储转发交换也是一种早期广域网中使用的数据交换方式。存储转发交换也是一种早期广域网中使用的数据交换方式。它将发送的数据与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按照一定的它将发送的数据与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按照一定的格式组成一个数据单元报文或报文分组进入通信子网;格式组成一个数据单元报文或报文分组进入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中的结点是通信控制处理机,负责完成数据单元的通信子网中的结点是通信控制处理机,负责完成数据单元的接收、过失验证、存储、路由选择和转发功能。接收、过失验证、存储、路由选择和转发功能。w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分为报文交换和报文分
22、组交换。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分为报文交换和报文分组交换。报文交换中不控制数据的长度,在发送数据时,只把数据当作一个逻辑单元,在数据中加上目的地址、源地址与控制信息后,按一定格式打包后组成一个报文。分组交换则限制数组的最大长度,源结点需要将一个长报文分成多个分组,由目的结点将多个分组按顺序重新组织成报文。312.3.2 存储转发交换续w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它克服了电路交换方式的缺点,具有明显的优点。通信子网的路由器可以存储分组,因此多个分组可以共享通信信道,线路利用率高。路由器具有路由选择功能,可以动态选择分组通过通信子网的最正确路径,同时可以平滑通信量,提高系统的效率。分组在通过通信子网中的每个路由
23、时,都需要进行过失检查和纠错处理,因此可以减少传输错误,提供系统的可靠性。路由器可以对不同通信速率的线路进行速率转换,也可以对不同的数据代码格式进行转换。322.3.3 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 w1数据报方式在数据报方式中,分组传输不需要预先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建立“线路连接。源主机发送的每个分组都可以独立选择一条传输路径,每个分组在通信子网中可能通过不同的传输路径到达目的主机。数据报方式具有以下特点: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能经过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到达目的节点可能出现乱序、重复或丧失现象。每个分组在传输过程中都必须带有目的地址和源地址。传输延迟较大,适用于突发性通信
24、,不适用于长报文、会话式通信。332.3.3 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续w2虚电路方式虚电路方式试图将数据报和电路交换方式结合起来,发挥其各自的优点,以到达最正确的数据交换效果。虚电路方式在分组发送前,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建立一条逻辑连接的虚电路,在这点上与电路交换方式类似,工作过程分为3个阶段:虚电路建立阶段、数据传输阶段与虚电路撤除阶段。在数据传输阶段,利用已经建立的虚电路以存储转发方式顺序传送分组,在这点上与数据报方式类似。342.3.3 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续w虚电路方式主要有以下特点。在每次分组传输前,需要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建立一条逻辑电路,而不需要真正去建立一条物理连接。一次通
25、信的所有分组都通过虚电路顺序传递,因此分组中不必带目的地址、源地址等信息,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不会出现乱序、重复或丧失现象。分组通过虚电路上的每个节点时,结点只需要进行过失校验,不需进行路由选择。通信子网中的每个结点可以与任何结点建立多条虚电路连接。352.4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362.4.1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w1网络协议定义: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三要素:w语法: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w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的响应;w时序: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372.4.1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续w2网络体系结构定义:计算机网络层
26、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体系结构是抽象的,实现是具体的w3层次结构模型结构化设计方法层次结构模型优点:w各层之间是独立的w设计灵活w结构上可分割开w易于实现和维护w能促进标准化工作w第一个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IBM公司的SNA 382.4.2 ISO/OSI参考模型wOSI/RM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Basic 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w分层的体系结构、三级抽象:第一级抽象:体系结构第二级抽象:效劳定义第三级抽象:协议规格说明wOSI/RM并不是一个标准,而只是一个概念性的框架39ISO划分七层结构的基本原则w网中各结点都
27、具有相同的层次;w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w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w每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效劳,并向其上层提供效劳;w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40OSI参考模型的结构wOSI参考模型的结构41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w物理层Physical layer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透明地传送比特流。w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在通信的实体之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采用过失控制、流量控制方法,使有过失的物理线路变成无过失的数据链路。w网络层Network layer通过路由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一条最
28、正确路径;网络层要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连等功能。42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续w传输层Transport layer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End-to-End效劳,透明地传送报文;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计算机通信体系结构中最关键的一层。w会话层Session layer组织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管理数据的交换43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续w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w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为应用程序提供了网络效劳;应用层需要识别并保证通信对方的
29、可用性,使得协同工作的应用程序之间的同步;建立传输错误纠正与保证数据完整性的控制机制。442.4.3 TCP/IP参考模型与协议w1TCP/IP参考模型与协议的开展过程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最早在ARPANET中使用TCP/IP特点:w开放的协议标准,可以免费使用w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w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w标准化的高层协议45TCP/IP参考模型与层次 46TCP/IP参考模型与层次续 w主机-网络层Host-to-Network layer与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相对应功能:
30、w负责接收IP数据报并通过网络发送之w从网络口接收物理帧,装配成IP数据报上交给互连层TCP/IP中并没有定义这一局部可以连接不同的网络类型w局域网:如以太网、令牌环网、令牌总线网w公共数据网:如X.25、帧中继、DDN等47TCP/IP参考模型与层次续 w互连层Internet layer相当于OSI参考模型网络层的无连接网络效劳主要功能:w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w处理接收的数据报;w处理互连的路径选择、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等问题。主要协议:wIP协议:互连层的核心协议;wICMP: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用于过失控制;wIGMP:Internet组管理协议;wARP:地址解析协议,负责将
31、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w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负责将物理地址转换IP地址。48TCP/IP参考模型与层次续 w互连层Internet layer相当于OSI参考模型网络层的无连接网络效劳主要功能:w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w处理接收的数据报;w处理互连的路径选择、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等问题。主要协议:wIP协议:互连层的核心协议;wICMP: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用于过失控制;wIGMP:Internet组管理协议;wARP:地址解析协议,负责将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w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负责将物理地址转换IP地址。49TCP/IP参考模型与层次续 w传输层Transport
32、layer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主要功能:w负责应用进程之间的端-端End-End通信;w在互联网中源主机与目的主机的对等实体之间建立用于会话的端一端连接主要协议:wTCP:传输控制协议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全双工的面向数据流的协议w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过失与排序由应用层完成50TCP/IP参考模型与层次续 51TCP/IP协议簇522.4.4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w共同点:层次结构的概念传输层功能相似wOSI参考模型主要缺陷:模型的层次数量与内容不是最正确的选择把“效劳与“协议的定义结合起来使得模型变得很复杂,寻址、流量控制与过失控制
33、在每一层重复出现,效率低受到通信思想的支配,不适合计算机与软件的工作方式wTCP/IP参考模型主要缺陷:在效劳、接口与协议的区别上不清楚在某些层次的划分上不够合理532.5 互联网应用的开展 542.5.1 基于Web应用的开展 wWeb效劳器中储存着各种形式的信息,从可执行程序和效劳效劳器中储存着各种形式的信息,从可执行程序和效劳软件到文本、语音、图形和视频等。信息以页面的形式表示。软件到文本、语音、图形和视频等。信息以页面的形式表示。Web页面由各种文件组成,这些文件包含如何显示信息的说页面由各种文件组成,这些文件包含如何显示信息的说明以及用户可以看到的最终结果。用户通过浏览器可以方便明以
34、及用户可以看到的最终结果。用户通过浏览器可以方便地观看地观看Web页面中的内容。页面中的内容。w为了支持各种基于为了支持各种基于Web的网络应用,网络必须具有足够的带的网络应用,网络必须具有足够的带宽、良好的效劳质量和完善的平安机制,以满足电子政务、宽、良好的效劳质量和完善的平安机制,以满足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分布式计算、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分布式计算、数字图书馆与视频点播的不同应用需求。与视频点播的不同应用需求。一局部仍叫做一局部仍叫做ARPANET,用,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552.5.2 搜索引擎技术的开展 w搜索引擎是运行在搜
35、索引擎是运行在Web上的应用软件系统。互联网中信息上的应用软件系统。互联网中信息种类多、覆盖范围广,在信息海洋中要获取想要的信息不种类多、覆盖范围广,在信息海洋中要获取想要的信息不可能完全使用人工方法完成,需要借助于互联网中的搜索可能完全使用人工方法完成,需要借助于互联网中的搜索引擎技术。最初人们通过使用匿名访问的引擎技术。最初人们通过使用匿名访问的FTP站点的方式站点的方式来共享信息资源。来共享信息资源。1990年麦基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开发了年麦基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开发了一个软件一个软件Archie,以便于人们在,以便于人们在FTP资源中找到所需的信资源中找到所需的信息。息。Archie被公
36、认为现代搜索引擎技术的鼻祖。被公认为现代搜索引擎技术的鼻祖。w现代搜索引擎的思路源于现代搜索引擎的思路源于Web Wanderer。Web Wanderer由由Matthew Gray于于1993年开发,是世界上第年开发,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一个利用HTML网页之间的链接关系来检测网页之间的链接关系来检测Web开展规模开展规模的的“robot程序。由于它通过在程序。由于它通过在Web中沿超链接中沿超链接“爬行爬行的方式实现检索功能,因此这种程序也称为的方式实现检索功能,因此这种程序也称为“蜘蛛。蜘蛛。目前,常用的搜索引擎有目前,常用的搜索引擎有Google、百度、天网等。、百度、天网等。562.
37、5.3 播客技术的应用 w播客是基于互联网的数字播送技术之一。根据节目类型的不播客是基于互联网的数字播送技术之一。根据节目类型的不同,播客可以分为同,播客可以分为3类:传统播送节目的播客、专业播客提类:传统播送节目的播客、专业播客提供商和个人播客。传统播送节目的播客中提供的内容是经过供商和个人播客。传统播送节目的播客中提供的内容是经过编辑后的电视节目、网络播送等;专业播客提供商作为信息编辑后的电视节目、网络播送等;专业播客提供商作为信息效劳业的新业态出现,提供各种节目供播客用户下载;个人效劳业的新业态出现,提供各种节目供播客用户下载;个人播客使用麦克风、视频头与计算机将自己的生活感悟记录下播客
38、使用麦克风、视频头与计算机将自己的生活感悟记录下来,作为个人音频版的日记传输到播客共享空间与网友共享。来,作为个人音频版的日记传输到播客共享空间与网友共享。w由于播客技术继承了传统播音的群众性,同时增加收听节目由于播客技术继承了传统播音的群众性,同时增加收听节目的灵活性,听众选择节目与参与节目的主动性、互动性,因的灵活性,听众选择节目与参与节目的主动性、互动性,因此很快得到年轻人的青睐。此很快得到年轻人的青睐。2004年年8月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月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专业的播客网站专业的播客网站“每日源代码;每日源代码;2004年底,中国第一个播年底,中国第一个播客网站客网站“土豆网诞生。土豆网诞
39、生。572.5.4 博客技术的应用 w博客即网络日志,是指以文章的形式在互联网上实现信息共享。提供博客效劳的网站会为博客使用者开辟一个共享空间,使用户可以使用文字、视频、图片或链接建立自己的个性化信息共享空间。w现实意义的博客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最早的博客软件是由Blogger公司的前身Pyra公司开发的,1999年在网上公布了免费的Blogger程序,并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支持。2000年,博客成为网络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博客作为在网络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新的、重要的形式,受到全社会的关注。2002年8月,博客中国网站出现。582.5.5 网络电视 592.5.6 P2P技术 w
40、P2P网络淡化效劳提供者与效劳使用者之间的界限,彼此接连的计算机之间处于一种对等的地位,整个网络一般不依赖于专用的集成式效劳器。P2P网络中的每一台计算机既可以作为网络效劳的使用者,也可以向其他客户机提供资源和效劳。w目前,P2P应用大致可以分为文件共享、多媒体传输、即时通信、数据存取、协同工作、P2P搜索及P2P分布式计算几类。602.6 无线网络的研究与应用 612.6.1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与IEEE 802.16标准 w2002年公布了宽带无线网络IEEE 802.16标准。按照该标准建立的无线网络覆盖一个城市或局部区域,它需要在一些建筑物上建立基站,基站之间采用全双工、宽带通信方式工作
41、,可以提供2 155Mbps带宽。w无线接入技术可以分为移动接入和无线接入两大类。622.6.2 无线局域网与IEEE 802.11标准 w无线局域网使用红外线、激光与微波等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介质,局部或全部代替传统局域网中的同轴电缆、双绞线与光纤,实现移动计算网络中移动结点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功能。w按照使用的传输介质,无线局域网分为红外线局域网、扩频局域网和窄带微波局域网。目前无线局域网主要有4个应用领域:作为传统局域网的扩充、建筑物之间的互联、漫游访问与特殊网络。632.6.3 蓝牙技术与IEEE 802.15标准 w蓝牙是一种有限范围射频技术,是新一代无线数据和话音传输的开放式标准,以短
42、距离的无线连接为主,一般为10cm到10m范围。w蓝牙技术具有自组能力,可以实现便携计算机、打印机、PDA与耳机等便携式设备的互联一种典型的网络多媒体系统642.6.4 无线自组网 w无线自组网又称移动Ad hoc网络,是一种自组织、对等式、多跳的无线移动网络。它不需要使用基站,没有固定的路由器,所有用户都可以移动,每个系统都具备动态搜索、定位和恢复连接的能力。w目前无线自组网的开展趋势有两个方向: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网格网技术65无线传感器网络 w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就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
43、跳自组织网络,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w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构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三个要素。66无线网格网 w无线网格式网络无线网格式网络Wireless Mesh Network,WMN是移动是移动Ad Hoc网络的一种特殊形态。它是网络的一种特殊形态。它是一种高容量高速率的分布式网络,不同于传统的无一种高容量高速率的分布式网络,不同于传统的无线网络,可以看成是一种线网络,可以看成是一种WLAN和和Ad Hoc网络的融网络的融合,且发挥了两者的优势,作为一种可以解决合,且发挥了两者的优势,作为一种可以解决“最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的新型网络结构。后一公里瓶颈问题的新型网络结构。WMN被写入被写入了了IEEE802.16无线城域网标准中。无线城域网标准中。67MOMODA POWERPOINT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Fusce id urna blandit,eleifend nulla ac,fringilla purus.Nulla iaculis tempor felis ut cursus.感感 谢谢 您您 的的 下下 载载 观观 看看专家告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