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课件.ppt
《第2章-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际贸易理论篇主要研究的问题国与国为什么要进行贸易?贸易利益的驱动gains from trade国与国之间为什么能够进行贸易?价格不同(供需)basis for tradeA.供给角度(成本):技术、要素禀赋、生产规模B.需求角度:收入、偏好贸易格局如何?pattern of trade贸易产生哪些影响?impacts of trade(商品的价格、生产、消费和福利等)主要理论模型主要理论贡献者 关键假设决定贸易模式的因素古典贸易理论比较优势论 亚当.斯密1.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2.固定的产品边际成本3.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4.固定规模报酬(无规模经济)5.不考虑需求生产技术绝对不同(绝对
2、劳动生产率差)绝对优势论 大卫.李嘉图生产技术相对不同(相对劳动生产率差)新古典贸易理论H-O 模型赫克歇尔俄林1.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投入2.边际成本递增3.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4.固定规模报酬(无规模经济)资源禀赋不同特殊要素贸易模型保罗.萨缪尔森当代贸易理论模型规模经济贸易模型保罗.克鲁格曼1.产品生产具有规模经济2.不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3.竞争的要素市场生产规模不同产品周期贸易模型雷蒙.弗农生产技术的不同阶段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模型古典贸易理论第2章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
3、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了解: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斯密绝对成本贸易理论,绝对优势贸易模型;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第一节 重商主义贸易观点第二节 绝对成本理论与斯密模型第三节 比较成本理论与李嘉图模型第一节 重商主义贸易观点一、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 二、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三、对重商主义的评价一、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定义:通过国家干预使经济繁荣的一组政策(keep the state prosperous by economic regulation)(一)产生背景时期:15c-17c背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A.
4、商品货币经济大发展:地理大发现B.拜金主义盛行C.新的社会阶层商人出现(二)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1、国家财富=黄金(货币)2、出口是获取财富,进口是财富减少3、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zero-sum game):一方得利必定是另一方受损。(一)政策主张n 由国家管制对外贸易的政策n 奖出限入的政策n 管制本国工业,鼓励和扶持幼弱工业政策二、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二)重商主义两个时期及其代表人物TimeRepresentative15c16c50s16c50s17cEarlyLatter.HalesThomas MunW.Stafford货币平衡论 贸易平衡论三、对重商主义的评价意义:促进资本原始
5、积累,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局限:1.金银是财富的惟一形态;2.财富都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忽视生产领域;3.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一方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则减少财富。第二节 绝对成本理论与斯密模型一、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二、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三、绝对优势理论简评AdamSmithEconomistandPhilosopher1723-1790代表作: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应该让人的天性本身自然发展,并在其追求自己的目的和实施其本身计划的过程中给予它充分自由.”AdamSmith历史背景背景:1、资本主义由原始积累向自由竞争过渡2
6、、重商主义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221模型)1、两个国家:US and China2、两种产品:小麦(Qw)和 布(Qc)3、一种投入:劳动(L),劳动在一国之内完全同质4、两国技术水平不同(两国的生产函数不同)劳动生产率存在绝对差异5、劳动要素在国内可自由流动,在两国间不可自由流动6、规模收益不变 7、商品和劳动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8、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9、两国的消费者偏好相同二、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贸易基础绝对优势的衡量 举例说明分工与贸易模式贸易所得贸易基础技术水平不同 劳动生产率不同 生产成本不同商品绝对价格不同国际贸易n 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导致
7、劳动生产率的差别,从而导致生产成本以至商品价格的不同。这就是贸易产生的基础。绝对优势n 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制作自己的鞋子,而向鞋匠购买。n 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中就很少是荒唐的了。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优势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绝对优势的衡量1、生产率:2、生产成本:如果则中国在布的生产上占绝对优势.3、价格:W为工资率W一定,P与生产成本aLQ成正比举例说明中国在生产布
8、上占绝对优势,美国在生产小麦上占绝对优势生产与贸易模式n“每个国家都应该专业生产和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生产模式:中国专门生产布,美国专门生产小麦贸易模式:中国出口布,进口小麦;美国出口小麦,进口布贸易所得P:生产者;C:消费者;两国 劳动力总数都为100,且平均用来生产布匹和小麦贸易所得:1、布匹和小麦的总产量提高(布匹增加10,小麦增加25)2、两国的消费水平都提高了(中国小麦消费增加25;美国布匹消费增加10).交换比率中国用1单位布换取的小麦不能小于0.5单位,否则不如自己生产小麦;美国用1单位小麦换取的布不能小于0.8单位,否则不如自己生产布;因此,小麦/布的交换比率应介于0.5
9、和1.25之间。三、斯密模型简评 若美国在小麦和布匹的生产上均存在绝对优势(这在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是一个普遍现象,发达国家往往在很多部门生产上占绝对优势).根据斯密模型,两国间不会有贸易产生.n 事实上,在斯密时代,由于英国率先进行产业革命,使得英国绝大多数产品的生产费用远远低于德、法等近邻,但英国始终保持一些产品的进口,这是绝对成本理论难以解释的。因此,绝对优势理论不能成为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生原因及结构的基础理论。第三节 比较成本理论与李嘉图模型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二、比较优势理论简评 DavidRicardo,1772-1823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代表作:1
10、817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历史背景时代背景谷物法的存废之争谷物法A.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制订定了运用关税等限制或禁止粮食进口的谷物法。B.由于新兴资产阶级的极力反对,该法1846年被废除。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一)比较优势论(二)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一)比较优势论基本假设贸易基础比较优势的衡量 举例说明生产与贸易模式贸易利益分析贸易结果分析基本假设比较优势模型的假设与绝对优势模型基本一样,除了强调两国之间生产技术存在相对差别而不是绝对差别之外。贸易基础(相对)技术水平不同(相对)劳动生产率不同 比较成本不同商品相对价格不同国际贸易n 即使某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是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 传统 国际贸易 理论 古典 贸易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