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落实执行情况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乐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落实执行情况汇报材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康乐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落实执行情况汇报材料康乐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落实执行情况汇报材料各位领导: 根据州卫健委关于对临夏州卫生健康事业和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的通知,现将康乐县康乐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落实执行情况汇报如下: 基本情况一、强化组织领导,优化中医药发展环境。我们以到2022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将中医药产业发展列入政府工作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成立县人民政府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并及时研究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县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配备专职人员,依法加强中医药行业管理;加强对中医药机构、人员和技术的准入管理,加
2、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促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按照国家、省州对深化医改和中医药工作的总体部署,根据康乐中医药资源优势,出台关于扶持和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决定康乐县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0年)实施方案,做到政府主导、各方参与,使全县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产业、文化协调推进,中医药文化进家庭、进村(社区)、进学校活动成为常态,逐步形成了“热爱中医、了解中医、使用中医、发展中医”良好外部环境氛围。结合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甘肃省中医药条例等法规,认真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甘肃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扶持政策措施,重点落实提高中医床位补助标
3、准、提高医保新农合中医药报销比例、提高中医药服务收费标准等政策。目前,全县中医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各领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中医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县每千人口中医医院床位数不少于1张。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及重大疾病攻关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建立了中医药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凝聚一批学术领先、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中医药人才,每千常住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类(助理)医师数达到0.82人以上。建设中医药健康服务重点项目,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监督体系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
4、中医药管理体制更加健全。二、优化资源配置,加大中医药投入扶持。我们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时,合理规划和配置中医医疗机构,重点扶持建设县中医医院,使之成为全县中医医疗、康复理疗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药人员和中医药业务用房、设备配备已初步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研究制定了有关优惠政策,引导城市中医药资源向基层流动,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新格局,并通过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在县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县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建立固定、有序、紧密的多点执业等双向联系的互动关系。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中医药服务落实国家和省上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政策,改革中医药价格形成机制,
5、合理提高中医诊疗技术服务价格,充分体现中医诊疗技术的劳务价值。逐步扩大纳入城乡居民医保支付的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范围,提高中医药服务报销比例。继续实施不取消中药饮片加成政策。研究制定鼓励中药制剂发展政策。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中医药发展需要,扩大中医医疗、养生保健、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等用地供给。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县级财政每年安排 万元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州级中医机构专科(专病)建设和引进急需人才。同时,各乡(镇)重点支持本乡(镇)基层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基层中医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单位和甘肃省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先进(示范)乡(镇)创建等工作。各级
6、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药收入上缴地方财政的收入全部返还医院,用于发展中医药事业。将公立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床位的补助标准提高到综合医院床位补助的1.5倍。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合理确定和提高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价格,体现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人员工资由同级财政全额拨付。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上有关中医药扶持政策,中医药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职工和居民在各级中医院住院治疗及门诊慢性病治疗的起付标准比同级综合医院降低一个档次,报销比例提高10%。在新农合制度中,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报销比例提高20%,起付线降低30%;在总额控制基础上对门诊中
7、医诊疗病人实行全额报销,村卫生室使用地产中药及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费用纳入新农合门诊统筹全额报销。广泛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营造全社会信中医、吃中药和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三、坚持依法管理,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中医药工作任务,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卫生部门牵头、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国务院令第374号)和甘肃省发展中医条例,制定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中医条例,严格执法监督。严格执行中医药诊疗标准与技术规范,依法加强对中医药机构和人员的准入与监管,查处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 条。加强对中医药知识产权的申报、利用和保
8、护。加大中药监督抽验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中药材、中药饮片等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中药质量安全。建立了以县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龙头,以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科为骨干,以乡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以社会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争取国家和省上支持,对“十二五”期间未立项建设的 所县级中医医院全部立项建设,争取 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列入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单位。目前,县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县医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各西医临床科室设置中医综合治疗室;县妇幼保健机站置中医儿科和中医妇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乡镇卫生院、70%的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
9、,8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室和康复医院中医药科室建设,配备必要的中医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四、扩大服务范围,提升中医药整体水平。我们全面加强了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预防、康复及健康干预、优生优育、运动保健、托老保健等领域的作用。注重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重要作用,在县中医院及县医院、妇保站设立治未病中心或治未病科,开展中医健康咨询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规范的中医治未病服务。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于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强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中医临
10、床科室和中药房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开展中西医协作,丰富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进一步提升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健康教育与科普宣传,探索中医药与健康养老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出台了政策文件,开展州级名中医评选,推出一批名老中医;积极创建省、州、县级重点中医专科,每年建设省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1个、州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1个,县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1个,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和促进全县中医事业发展;积极参与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等级评审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中医药参与治疗率,将中医特色转化为其技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五、推进农村工作,做实中医药继承创新。我们积极推动中医药“三进
11、”(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5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中医药特色医疗卫生单位;接近1/3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相关专业医师;大力开展适宜技术培训,使每名医护人员至少掌握15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和6项食疗保健技术;鼓励公立医疗机构中医执业医师多点执业;依托国家和省上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适宜技术建设项目,每年建设 个中医临床科室集中设置、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中医药科室集中设置、中医诊疗设备相对充足的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便于群众接受中医药服务。继续开展县、乡镇、村三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和西医学习中医活动,实现师承教育常态
12、化和制度化。组织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加强对医务人员,特别是城乡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继续开展“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活动,每年至少培养西学中人员5名;全面启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目前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依托省内外中医药院校和中医医院,组织有针对性的短期轮训、远程教育。开展中医类别社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组织公立医疗机构所有医护人员参加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做好乡镇、村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举办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 期,培训 人次;培养中医药实用型人才20名。 六、加快科技进步,推动相关产业融合。 我们依托中医药研究所和中医药医疗
13、机构,建立紧密结合临床、研究重点突出、中医特色鲜明的中医药科研与创新体系,积极搭建研发平台,研究开发院内制剂;鼓励支持医疗机构调剂使用院内制剂。立足我县现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条件,积极推进中医药相关产业发展。全县已初步形成以县城农贸市场(柴胡及党参苗交易)为中心,以当归产区乡(镇)农贸集市(种苗销售及野生药材购销)为辐射的市场雏形。县内常年从事中药材种植及其产品贩运的营销户已达到300多户,他们活跃于当地农贸市场与药农之间,年交易中药材2655吨。县内中药材贩运加工户普遍资金量小,购销能力有限,且加工仅限于产地粗加工,如当归分级削头干制,党参穿串、揉搓干制,黄芪揉搓干制分级等。全县已有35个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但限于资金、技术等问题,带动能力不强。全县已初步形成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为骨干、乡镇农技站为主体、科技示范户及种药大户为基础的中药材栽培技术服务体系,农技人员着力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的研究及配方施肥、病虫防治、栽培技术方面的示范推广。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