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企业心理教练技能提升课程讲义】——情绪压力管理与积极心态篇.ppt
《[管理学]企业心理教练技能提升课程讲义】——情绪压力管理与积极心态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企业心理教练技能提升课程讲义】——情绪压力管理与积极心态篇.ppt(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情绪压力管理与积极心态主讲人:雷扬情绪压力管理与积极心态课程的主线 过去的经历是如何影响现在的 人的内部世界是怎样影响外部的世界的情绪、压力与人格 一个人举起一个80公斤的杠铃非常吃力,是什么给了他压力?然后,给他一个100公斤的杠铃让他举,他举之前感受到很大的压力,是什么给了他压力?然后,同样一个100公斤的杠铃让他举,告诉他如果能举起来将得到1000万现金,他的压力有什么不同?再然后,让他举90公斤杠铃,告诉他能举起来将得到8000万现金,一旦没有举起来,他将失去他的妻子和儿女,他的压力有什么不同?举 重是什么给了他压力?压力有什么不同?压 力l压力是个人在面对威胁性刺激情境中,一时无法消
2、除威胁、脱离困境时的一种被压迫的感受心理成熟的标志 1.对现实的真实知觉 健康的人在认识与解释周围发生的事物时,能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能真实地看待各种事物,而不把他们看成是自己所希望的东西。对他人内心活动有较敏锐的觉察力,不会总是误解他人的言行,很少有错误的知觉。2.情绪上的安全感与自我接纳 健康的人对生活中所遭受的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挫折能正确对待,具有必要的忍耐力;注意自我形象,能现实地评价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能接纳自己;在对事尽力、对人尽心过程中体验自我价值;不过分掩饰自己,不刻意取悦于人,以保持自己适度的自尊。3.自我调控能力 健康的人有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必要时能遏制自己非理性的冲动;有
3、调节自己心理冲突的能力;有成长的意愿,能有效地调动自己的身心力量,在有关领域实现较高水平的目标。心理成熟的标志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健康的人有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和有效的人际沟通技能,关心他人,与人为善,团结合作;不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苛求于人;人际关系适宜,有知心朋友,有亲密的家人。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健康的人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其各项心理机能健全,并有较高的整合水平。例如,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适度,认识与情感协调,行动手段与目标相适应。6.生活热情与工作有效率 健康的人热爱生活,乐于工作。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较有成效;有独立谋生的能力与意愿;能在学习、工
4、作、娱乐、享受活动的协调中追求生活的充实.。人格特征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点。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所谓“人心不同,各有其面”,这就是人格的独特性。但是,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个性毫无相同之处。在人格形成与发展中,既有生物因素的制约作用,也有社会因素的作用。人格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特质,既包括每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心理特点,也包括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上相同的方面,如每个民族、阶级和集团的人都有其共同的心理特点。人格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行为(动作)关于感受的感受感受(
5、爱、恐惧、嫉妒、委屈)观点与解释(信念、假设、价值观、主观的事实)期待(对自己的期待、对他人的期待、来自他人的期待)渴望(被爱、被重视、被接纳、有目标、自由、归属感)自我我是谁(核心、本质、生命力)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1、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的。遵循快乐原则。2、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其作用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遵循现实原则。3、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
6、境界。遵循道德原则。艾里克森心理发展八阶段论岁 数 任 务 克 服 良好人格特征0-2岁获得信任感 怀疑感 希望品质2-4岁获得自主性 羞耻感 意志品质4-7岁发展主动性 内疚感 目标品质7-12岁获得勤奋感 自卑感 能力品质12-18岁形成自我同一性 角色混乱 诚实品质18-25岁获得亲密感 孤独感 爱的品质25-50岁获得繁衍感 停滞感 关心品质50岁以后获得完善感 失望、厌恶、绝望 智慧品质心理社会阶段理论的作用 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个阶段是否能够顺利度过,是由生物因素+社会环境决定的。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身发展造成障碍。你为什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
7、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婴儿期 0-2岁 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培养希望品质 当孩子哭或者饥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安全感的作用。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有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艾瑞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儿童期 2-4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心理冲突 培养意志品质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
8、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如果父母放任自流,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坏疑,并感到害羞。艾瑞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学龄初期 47岁 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培养目标品质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
9、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像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轻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目标:“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像的失利、内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学龄期 7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培养能力品质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
10、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艾瑞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当儿童的勤奋感大於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青春期 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培养诚实品质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
11、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这种同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艾瑞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於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於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会做一个坏人,或乾脆死人般的活著,也
12、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随著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艾瑞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却认的同一性的能力。成年早期 1825歲亲密对孤獨的冲突 培养爱的品质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艾瑞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成年期 2550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培养关心品质 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
13、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台的繁殖和养育。他认为,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成熟期 50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力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
14、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智慧品质: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连,构成一个循环圈或生命的周期。总结 艾瑞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个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生活的印记 一个人如果生活在批评中,她将
15、学会谴责 一个人如果生活在敌意中,她将学会对抗 一个人如果生活在同情中,她将学会自怜 一个人如果生活在嘲弄中,她将学会害羞 一个人如果生活在嫉妒中,她将学会羡慕 一个人如果生活在羞耻中,她将有罪恶感 一个人如果生活在鼓励中,她将学会自信 一个人如果生活在容忍中,她将会有爱心 一个人如果生活在赞美中,她将学会感激 一个人如果生活在接纳中,她将学会去爱压力解析认清压力真面 压力的累积效应我们的内心就像是一个容器,容器的大小是由我们的原生家庭、经历、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决定的。平日的一些烦恼、委屈或负面的情绪就像细沙,如果没有经过及时的处理,会被储存在容器中。不及时清理,就会越积越多。当积累到一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学 企业 心理 教练 技能 提升 课程 讲义 情绪 压力 管理 积极 心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