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docx





《部编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部编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 (40 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q)而不舍精神的人。 B. 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chn) 新插入花瓶中。 C.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xe) 的声音呢? D. 玛琪一向讨厌学校,可现在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憎恶(zn w) 它。 2
2、. 下列句子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我的面前立即呈献出一个美丽的世界。 B. 他这才发现花谱里的花已经开了。 C. 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 D. 因为历史那部分的装治完全显示不出图像了。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游西湖也是有讲究的。有句老话在杭州妇孺皆知:日西湖不如夜西湖,夜西湖不如雨西湖。 B. 虎牙大峡谷中形状各异、晶莹剔透的冬日冰瀑令人叹为观止。 C. 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他们信手拈来的诈骗手段已威胁到人们的财产安全。 D. 求爱的人得爱;
3、舍身友谊的人有朋友;殚精竭虑创造幸福的人便有幸福。 4. 【2022广东广州】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获得了更加优越的发展机遇。 B. 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和制定,有助于海上风电海域的通航安全。 C. 我国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先后经过两次调整,更新的幅度超过了70% 左右。 D. 当前,科普工作不仅要提升科学知识,还要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 5. 下面的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B.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
4、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 C.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 D.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6. 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学校有什么好写的?(反问) B. 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排比) C. 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比喻) D.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引用) 7. 下列说法有误的
5、一项是( )(3 分) A. 表里的生物是诗人、学者冯至写的一篇回忆性文章,这篇文章告诉老师和父母,应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去观察和思考,不断探索。 B.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文中借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认识自然、大胆探索自然的强烈愿望。 C.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法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写的一篇说明文。 D. 赵孟,元代著名书法家。他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三门记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8. 【2022江苏无锡】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经典作品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 一个不读经典的人,
6、不仅词汇有限,同时智力和想象力也会有限,从而导致知识和思想极度贫乏。 读书之法,贵在选择经典作品。 可见,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读经典的人,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在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 A. B. C. D. 9. 名句默写。(7 分) (1) _,变则通,_。 (2) _,日日新,又日新。 (3)青,_,_。 (4) _,不必法古;_,不必循旧。 10. 【山东烟台福山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9分) 材料一:很多不雅的词语,经由互联网传播,已经渗透进民众的日常生活里。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语言传播设备的普及,网民接受新词且被浸染的速度
7、异常快。同传统媒体对新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相比,新媒体则显得原始而粗放得多。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作家池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当一个耄耋老人、一个公务员、一个银行职员、一个汉绣的绣花徒,上来都称呼我亲时,我何止被惊呆,简直是崩溃。” (摘自文汇报) 材料三: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这个国际性纪念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在各种新兴表达令人眼花缭乱、各种网络新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的当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设立的这个节日,显得前瞻而又意义非凡。 (摘自文汇报) (1)根据材料说说传统媒体少有不雅之词的原因。(3分) (2)“点赞”一词现在使用频率极高。根据材料,指出这
8、种表达的缺陷。(3分) (3) 在个人言论都有机会发表的今天,请你就如何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对社会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3分) 二、阅读理解 (30分) (一)【2021上海浦东期末】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的小题。(5分)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1. 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及日中则如盘盂(_ )
9、(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 ) 12.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两小儿”证明自己观点的思路、运用的思维方式是不一致的。 B. “两小儿”辩斗时充满自信,寸步不让;嘲弄孔子时又有着小孩子的调皮与天真。 C. 孔子不能决,虽受窘,却能坦然面对,也不失宗师风范。 D. 本文告诉我们: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独特的发现、独到的思考。 (二)【2022山东淄博周村期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15分) 一树柿子红 黄海龙 那天,他路过街头,看到一位老人正在卖柿子,通红圆润的一篮柿子看起来煞是养眼。他突然有了吃柿子的兴头,他感到自己似乎有
10、好多年没有吃柿子了,不知道是柿子远离了自己,还是自己遗忘了柿子。 他买了几斤柿子回家,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品尝,却尝不出过去那种香甜、爽口的滋味。他拿着那个咬了一口的柿子在手中翻转着看,看不出与过去的柿子有什么不同。“怎么就尝不出那种味道了呢?” 他记得,他家院子里那棵老柿子树结出的柿子就很好吃,又脆甜又爽口,那味道他至今在回味。他尤其记得,秋风吹起的时候,满树的柿子就熟了,秋阳中,一个个柿子缀在稀疏、斑驳的枝叶间,像挂了满树的红灯笼一样,整个院落就成了一幅画,显得格外温暖和喜庆。 老柿子树在灶房的窗户前,是爷爷种下的。老柿子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像一片绿云一样把院落遮掩在其间,露出青色的屋脊。
11、他和邻家的孩子经常在树底下游戏,抢山羊、捉迷藏、种莲子,有时他趴在树身上,感觉那树似乎和爷爷的身体一样温暖。 自从吃过柿子之后,他就喜欢上了柿子的味道。当满树油绿的枝丛中开出无数柿子花的时候,他就开始守着柿子树,也开始了与爷爷捉迷藏。当树上的柿子长到鸡蛋大的时候,他就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趁着爷爷睡着的时候,他和几个小伙伴找来一根长竹竿,几个人举着往树上一阵乱捅,果子、枝叶就掉了下来,也惊动了屋里的爷爷。爷爷捡起地上的断枝、跌伤的青果,心疼地说:“这些猴崽,果子还这么小,怎么能吃啊?”“都这么大了呢,你是小气爷爷。”一群孩子嚷嚷。“不信啊,你们都来尝尝。”爷爷向着不远处的猴孩们招手。看着这群被生
12、柿子酸涩得龇牙咧嘴的孩子们,爷爷笑得胡子一抖一抖的。 柿子成熟的季节,乡邻们都爱来他家串门,围着看这棵老柿子树,啧啧称赞。这时,爷爷笑起满脸褶子,就像他喝了一点米酒的样子。柿子终于可以下树了,母亲从屋里搬出长梯,父亲提着篮子小心地爬上去,一个一个地摘。那一树的柿子红就被装进了篮子里、竹筐里,浓缩成了一团团浓烈而腾燃的色彩,似乎聚拢了整个秋天。摘柿子的时候,邻居家也来帮忙,小孩们更是围着柿子树欢呼雀跃。这一天,院落就像过节一样热闹。爷爷一户一户上门,把摘下来的柿子,一小筐一小筐地分给左邻右舍的人家。于是,整条村巷都弥漫了柿子的清香。那时,他不明白,爷爷为什么要把自家的柿子分给别人。爷爷刮了一下他
13、的鼻子说:“你吃过根爷爷的野鸡肉,吃过宝叔叔的八月瓜,都忘啦?”他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一条巷弄的,就是一大屋人呢。”爷爷摸着他的头说。 后来,他去外地上学,离开了家。每年柿子成熟的季节,母亲总会托人给他捎来一包柿子,他就会想起家乡的味道。他的室友在品尝了之后,都说他家的柿子很甜、很脆,很想和他一起去看看他家的柿子树。 那个秋天,他特别想念家,想念那一树的柿子红。他径直回家,带着那个学生式的背包。回到家的时候,他看见爷爷坐在那棵柿树下,背景是疏落斑驳的枝叶,是一树的柿子红;母亲在杂房门口喂鸡。蓦然看到他身影的那一刻,爷爷和母亲的眼里似乎一下子涌满了欣喜,看向他的目光和门前落下的阳光一样温暖,他
14、感觉心蓬松得像天上的一朵云。 在经历过若干次工作上的辗转迁徙之后,他也已然两鬓斑白。那时,爷爷老了,走了;父母老了,也走了。他忽然感觉,似乎很久没有回去过了,似乎把那个山旮旯的屋子遗忘了。在看到街头那位卖柿子的老人,尝了一口柿子之后,他突然那么强烈地想回家去看看,看看那棵老柿树。 多年未回,他的面前,青苔爬上了墙根,风雨斑驳了窗格,时光烙印在高墙上,青色的屋脊粗糙了,也凌乱了,紧闭的大门不再像往日一样打开,哗哗地流泻出一地阳光。他看见,那一树柿子红孤独在夕阳里,一些柿子掉在草里,碎了,也乱了,乱了一地的落红。他站在门前,掏了掏荷包,一时怔在那里,他竟遗失了回乡的钥匙。 (有改动) 13. 本文
15、由一篮红柿子引出回忆,围绕记忆中的“柿子树”作者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3 分) 14. 阅读第、段,可以看出爷爷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4 分) 15. 根据提示,赏析文中的画线句。(4 分) (1)那一树柿子红孤独在夕阳里。(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2)他尤其记得,秋风吹起的时候,满树的柿子就熟了,秋阳中,一个个柿子缀在稀疏、斑驳的枝叶间,像挂了满树的红灯笼一样,整个院落就成了一幅画,显得格外温暖和喜庆。(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16.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4 分) (三)【2022青海】阅读选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0 分) 弘扬民族精神 贡献青春力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五四 六年级 下册 第四 单元 综合素质 评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