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第六讲发动机节能技术与装置课件.ppt
《[工学]第六讲发动机节能技术与装置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学]第六讲发动机节能技术与装置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讲第六讲 发动机节能技术与装置发动机节能技术与装置一、稀薄燃烧与缸内直喷技术二、增压技术三、燃油掺水节油技术四、闭缸(断缸)节油技术五、电子控制技术六、火花塞二次空气导入环七、磁化节油器6/1/20236/1/20231 1一、稀薄燃烧与缸内直喷技术一、稀薄燃烧与缸内直喷技术当今汽油机的主流技术:闭环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加三效催化转化器,牺牲了燃油经济性。对汽油机的要求:降低排放和节约能源两者同时兼顾。措施:高压缩比、稀薄燃烧和快速燃烧。6/1/20236/1/20232 21 1、稀燃汽油机分类、稀燃汽油机分类 汽油机的燃烧系统可分为化油器式、进气道喷射式、缸内直接喷射式三种类型:6/1/2
2、0236/1/20233 3 所谓稀薄燃烧汽油机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只要17,就可以称为稀薄燃烧汽油机。为了叙述方便,在此将稀燃汽油机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直喷式汽油机,包括均质稀燃和分层稀燃式汽油机,即使采取一些特殊措施,一般只能在25的范围内工作;另一类是,缸内直喷式汽油机,可在2550范围内稳定工作。注意:只是在部分负荷工况范围实行稀薄燃烧,启动、怠速、加速和全负荷都不能实行稀薄燃烧。6/1/20236/1/20234 42 2、不同燃烧方式的性能对比、不同燃烧方式的性能对比 如图所示,表示了传统、非直喷稀燃和直喷稀燃三种燃烧方式的排放特性和燃油经济性对比。6/1/20236/1/202
3、35 51)传统燃烧方式 传统的汽油机在化学计量比附近工作,其燃油经济性较差、排放污染较高。通过采用高湍流和高能点火等技术,汽油机的稳定燃烧界限可超过17。但是,随着继续增大,均质混合气逐渐难以点燃并且燃烧速度也减慢,造成燃烧不稳定和HC排放回升,以致无法正常工作。6/1/20236/1/20236 62)分层充气燃烧方式 采用分层充气燃烧,可以提高燃烧界限,并保证即使在平均空燃比20的条件下火花塞周围也能形成易于着火的浓混合气,而在周边区域是较稀混合气或空气。如图所示,分层燃烧的汽油机可稳定工作在2025的范围内,燃油消耗率降低13左右,NOx也有显著降低。6/1/20236/1/20237
4、 73)缸内直喷式燃烧方式 是一种类似于柴油机的非均质混合气燃烧方式。在空燃比很稀时,可在接近点火的时刻才开始喷油,加上组织合理的混合气运动,使火花塞周围的浓混合气来不及变稀就被点燃。显然,这只能用缸内直接喷射方式才能实现。目前,已商品化的缸内直喷式汽油机可在2550范围内稳定工作,加之进气阻力的进一步减小,燃油消耗率较传统汽油机可改善20%以上。6/1/20236/1/20238 83 3、非直喷式稀薄燃烧方式、非直喷式稀薄燃烧方式 实现汽油机稀薄燃烧的关健技术是使浓稀不同的混合气合理分层,分层住往是通过不同的气流运动和供油方法实现的。从70年代起,人们就开始在化油器式汽油机上进行分层稀薄燃
5、烧的尝试。6/1/20236/1/20239 91 1)CVCCCVCC燃烧系统燃烧系统(Compound(Compound VoltexVoltex Controlled Combustion)Controlled Combustion)如图所示,是本田公司提出的CVCC燃烧系统:有主、副两个燃烧室(1和3)和两个化油器,副室通过火焰通道与主室相通。6/1/20236/1/20231010工作原理:向主室供给 2021.5的稀混合气,而通过辅助进气门5向副室供给少量浓混合气。在压缩过程中,浓稀混合适当混合,在副室内形成=12.513.5的易于着火的混合气。火花塞首先点燃副室中的混合气,由副室
6、喷出的火焰点燃主室的稀混合气。6/1/20236/1/20231111优点:NOx排放量较低,仅有一般汽油机的1/3;HC和CO的排放量也较低。缺点:燃油经济性不佳,并且结构和控制过于复杂。6/1/20236/1/20231212 CVCC实际上是一种分区燃烧方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围绕这种主、副燃烧室式稀燃系统的研究工作仍在进行。6/1/20236/1/202313132 2)轴向分层稀燃系统)轴向分层稀燃系统(涡流)(涡流)6/1/20236/1/20231414工作原理:首先通过进气造成强烈的进气涡流;进气过程后期、进气门开启接近最大升程时,通过安装在进气道上的喷油器将燃料喷入缸内;燃料
7、在涡流的作用下,沿气缸轴向产生上浓下稀的分层。这种分层一直维持到压缩行程后期,以保证在火花塞附近存在较浓的混合气。6/1/20236/1/202315153 3)滚流分层稀燃系统)滚流分层稀燃系统(滚流)(滚流)如图所示,是三菱公司在1991年开发成功的MVV燃烧系统:6/1/20236/1/20231616工作原理:在进气道中设置一薄的垂直隔板2,使进气在气缸内形成三股独立的滚流;两侧的滚流全部是空气,中间的一股是浓混合气,这样可以防止它们彼此混合,使燃料和空气在压缩过程中维持分层,即使在 2325时,也能保证在火花塞周围形成易点燃的较浓混合气。在汽车以40km/h等速行驶时,比普通汽油机节
8、油13%。6/1/20236/1/202317174 4、缸内直喷式稀薄燃烧方式、缸内直喷式稀薄燃烧方式 汽油机的缸内直喷式燃烧(GDI,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最早应用于航空发动机。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欧、美、日等国的一些汽车公司推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方案。但是,直到1995年以后,才使GDI稀燃系统实用化。6/1/20236/1/20231818nGDIGDI燃烧系统的分类燃烧系统的分类 通常GDI燃烧系统可根据主宰混合气生成的机理分成三类:l油束控制燃烧系统l壁面控制燃烧系统l气流控制燃烧系统6/1/20236/1/20231919p油束控制燃烧系统油束控
9、制燃烧系统 在油束控制的燃烧系统中,喷油器安装在气缸中央,火花塞必须布置在喷油器附近。6/1/20236/1/20232020p壁面控制燃烧系统壁面控制燃烧系统 在壁面控制的燃烧系统中,喷油器和火花塞相隔较远,喷油器将油束喷到活塞凹坑中,然后油气流将燃油送往火花塞。6/1/20236/1/20232121p气流控制燃烧系统气流控制燃烧系统 在气流控制的燃烧系统中,利用轮廓分明的缸内气流与油束相互作用,在发动机的大部分工况范围内都能实行恰当的充量分层和混合气均质化。6/1/20236/1/202322221 1)福特)福特PROCOPROCO系统系统 PROCO系统,已有20年以上的历史,属于G
10、DI稀燃方式中较早期的例子。如图所示,汽油经喷油器直接喷入燃烧室内,喷油器两侧各装有1只火花塞,利用涡流和滚流进行油气混合。6/1/20236/1/202323232 2)丰田)丰田D-4D-4缸内直喷系统缸内直喷系统 如图所示,是丰田公司于1996年开发并商品化的D-4缸内直喷式稀燃发动机:6/1/20236/1/20232424 燃烧室为半球屋顶形,活塞顶部设有唇型深皿凹坑,与进气涡流旋向以及高精度的喷油时间和喷油方向控制相配合,在火花塞周围形成较浓的易点燃混合气区域。6/1/20236/1/20232525 灵活的电喷控制系统,可实现对不同的工况范围采用不同的燃烧方式,以保证所有工况下都
11、能稳定燃烧。比同排量的传统汽油机节油35。6/1/20236/1/202326263 3)三菱)三菱4G4G系列缸内直喷稀燃发动机系列缸内直喷稀燃发动机 如图所示,是三菱公司于1996年在世界上最先商品化的缸内直喷式稀燃发动机:6/1/20236/1/20232727主要设计参数:型号型号4G934G93缸内直喷缸内直喷4G934G93传统型传统型缸径缸径行程行程/mm/mm81.089.081.089.081.089.081.089.0总总排量排量/mLmL1834183418341834气缸数气缸数直列直列4 4气缸气缸直列直列4 4气缸气缸进排进排气阀气阀形式形式DOHCDOHCDOHC
12、DOHC阀数阀数2 2进进2 2排排2 2进进2 2排排压缩比压缩比12.012.010.510.5燃烧室燃烧室单坡屋顶型单坡屋顶型(弯曲顶面活塞)(弯曲顶面活塞)单坡屋顶型单坡屋顶型进气道进气道立式立式普通方式普通方式燃料供应方式燃料供应方式缸内直接喷射缸内直接喷射进气道喷射进气道喷射喷油压力喷油压力/MpaMpa5.05.00.330.336/1/20236/1/20232828 三菱公司GDI发动机相对于同系列的进气道喷射式汽油机的性能改善效果:6/1/20236/1/202329294 4)大众)大众E111E111型缸内直喷发动机型缸内直喷发动机 大众公司1999年推出了E111型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学 第六 发动机 节能 技术 装置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