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音乐鉴赏》第四章课件.ppt
《《大学生音乐鉴赏》第四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音乐鉴赏》第四章课件.ppt(8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 中国民族器乐ARTP中国音乐目录第四章 中国民族器乐第一节 民族器乐的发展第三节 中国民族器乐欣赏第二节 民族乐器的分类第一节民族器乐的发展“民族器乐”是演奏者通过演奏中国民族乐器所产生的具有独特地域风格、民族特色和文化特性的一类民族音乐。我国的民族器乐品种丰富、底蕴深厚、魅力非凡,是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种独特艺术。目前我国已知最早的吹管乐器之一是距今约9000年的贾湖骨笛。从目前已有的相关考古发现,如河南舞县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骨哨,可以得知在夏、商、周之前就已经有吹奏乐器的存在了。骨哨骨笛远古时期 夏、商、周时期,乐器种类已较
2、为丰富。据文献记载,至周代已出现了如鼓、钟、编钟、磬、编磬、铃、龠、埙、缶等多种乐器,且出现了“八音”乐器分类法。也出现有诸如乐器“埙”与“曾侯乙编钟”等一系列的成果。夏商周时期 埙外形为椭圆形,只有一个吹孔,无音阶,稍晚时期的山东万泉县荆村遗址出土的管状形、有F5音的陶埙,提供了更古老的埙实物。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县(今随州市)曾侯乙墓的乐器就达到了9种之多,即编钟、编磬、均钟、鼓、琴、瑟、排箫、笙、箎等,其中最让人为之惊叹的就是曾侯乙编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相和歌、清商乐、鼓吹乐和琴乐的兴起和盛行,中国民族器乐的种类越趋丰富。相和歌是盛行于汉代的一种将器乐、歌唱和舞蹈相融合的歌舞
3、音乐,一般分为引、曲和大曲三类。盛行于魏晋时期的清商乐,其中器乐占的比重较重,其伴奏乐器多达十几余种。汉代还出现了一种脱离于歌舞而独立存在,以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为主的纯器乐合奏音乐形式鼓吹乐,主要乐器有鼓、横笛、排箫、角、笳等。此外,汉魏晋南北朝古琴音乐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琴家、琴曲、琴论三个方面。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五代时期,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大势,不少外来乐器入驻中原,在与本土音乐相互融合的情况之下,燕乐极为盛行,即隋代七部乐、九部乐,唐代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立部伎,伴奏乐队庞大,不同风格的曲目有不一样的伴奏乐队,民族器乐风格越趋丰富。唐代,器乐的艺术性开始受到重视
4、,独奏器乐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琵琶音乐和古琴音乐。晚唐时期古琴减字谱的创立。唐代,奚琴和轧筝等拉弦乐器的出现,使中国民族乐器逐渐趋向于“吹、拉、弹、打”的乐器四分类体系;大乐署、鼓吹署、教坊和梨园等专门的乐工管理及教习机构的设立,使专业演奏人员培养体系越趋完善。宋元明清时期 宋元明清时期,戏曲音乐和说唱艺术逐渐崛起,器乐合奏形式得到了普遍运用。宋代出现了细乐、清乐、鼓板、小乐器和鼓笛曲等器乐合奏形式,清代则出现了西安鼓乐和十番锣鼓等器乐合奏形式。此外,从西域传入的唢呐和扬琴也逐渐被民众所接受,且慢慢演化成了民族乐器,民族乐器的种类越来越多。近代 近代,独奏器乐和合奏器乐都获
5、得了很大的发展,即古琴音乐、琵琶音乐、古筝音乐、二胡音乐、扬琴音乐等独奏器乐和丝竹乐、鼓吹乐、吹打乐等合奏器乐。现代民族器乐合奏也由此发端,中国民族合奏器乐艺术逐渐趋向体系化和现代化。第二节民族乐器的分类 中国民族器乐演奏多用于民间的婚丧喜庆、迎神赶会等风俗生活,以及与宫廷典礼、宗教仪式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中国的民族器乐按性能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简称为吹、拉、弹、打。一、吹管乐器笛子萧唢呐巴乌 根据吹管乐器的发音特点,有人称其为“吹奏乐器”,它主要利用气流振动管体而发音。吹管乐器分为有簧、无簧两类。前者有唢呐、笙、管子等,有人称其为簧管乐器;后者有洞箫、笛子
6、、葫芦丝(巴乌)等,有人称其为吹管乐器。葫芦丝 中国笛是由竹子制成的,所以又称竹笛;因为是横持,所以又称横笛、横吹。箫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单管,竖吹,音色柔和典雅,适于演奏低沉委婉的曲调,寄托宁静悠远的遐思,表现细腻丰富的情感。萧的音乐比较柔和,笛的音乐比较明亮。唢呐俗称“喇叭”,调门高,有些地方还称为“海笛”,是我国富有民族特点的簧管乐器。据传,唢呐原来是古代波斯和阿拉伯一带的民间乐器,约八百多年前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巴乌是一种主要流行于我国云南省彝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的簧片,这种乐器的音色非常优美动听。葫芦丝(又称葫芦萧),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其主要流行于云南西傣族、布朗族、
7、德昂族等少数民族中。二、拉弦乐器二胡高胡京胡马头琴 拉弦乐器(也叫弓弦乐器)是用装在细竹弓子上的马尾摩擦琴弦,使之震动发音的一种乐器。拉弦乐器主要包括二胡、高胡、京胡、板胡、中胡、马头琴、革胡、倍革胡等。二胡是中国古老的民族拉弦乐器之一,又称南胡、嗡子、胡胡等。本名应该称为胡琴,只不过胡琴家族太庞大了,才逐渐细分为二胡、高胡、中胡、京胡、板胡等。二胡的特点是琴筒、琴杆都是用竹子制成,发音刚劲嘹亮。其演奏的声音具有优美、浑厚、欢快、忧郁之感。代表作品有二泉映月昭君出塞等,演奏方式主要以独奏为主。高胡有“高音二胡”“粤胡”之称,在广东也称为“二胡”或“二弦”,20世纪20年代由二胡改制而成。它的琴
8、筒比二胡小,定音比二胡高四至五度,所以称为高胡。代表曲目有雨打芭蕉步步高等。京胡原称“胡琴”,最早也称“二鼓子”,于清乾隆年间在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因主要用于京剧伴奏而得其名,主要作品有鸟语虫鸣思凡等。马头琴是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公元13世纪初便在蒙古族中广泛流传,源于奚琴,因琴头雕有马头而得名。马头琴是独奏乐器,也可用于器乐合奏和为说唱、民歌、舞蹈伴奏或参加民族乐队演奏。三、弹拨乐器琵琶古筝古琴 我国击弦乐器(也称弹拨乐器)的历史悠久,品类多样,演奏技巧也在发展中逐渐完善和丰富,在民族管弦乐队中是一个具有特殊用途的乐队组。主要包括琵琶、古筝、古琴、柳琴、月琴、大阮、三弦、独弦琴、竹琴等。琵
9、琶是最重要的中国民族乐器之一。琵琶初称为“批把”,大约在魏晋时期,正式称为琵琶。现代琵琶背板用紫檀、红木、花梨木制作,全长约96厘米。代表曲目有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等。另外,在以苏州评弹为代表的许多中国地方曲艺中,琵琶也是主要的伴唱乐器。筝呈扁长方形,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为中空共鸣体。面、底板采用梧桐木制,面板决定筝的音色和音量。音域达三个八度。大筝全长2米左右,小筝全长1.31.5米。代表曲目有渔樵问答渔舟唱晚战台风。民间常用的筝为十三弦和十六弦。经过改良的筝有十八弦、十九弦、二十一弦、二十三弦、二十五弦等规格。古琴造型优美,琴漆有断纹,它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
10、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种断纹。代表作品有梅花三弄阳关三叠高山流水广陵散等。四、打击乐器 打击乐器也叫“敲击乐器”,是指敲打乐器本体而发出声音的。其中有些是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云锣、编钟等;其他还有一些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拍板、梆子、板鼓、腰鼓、铃鼓等。根据打击乐器不同的发音体来区分,可分为两类:(1)“革鸣乐器”也叫“膜鸣乐器”(2)“体鸣乐器”编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当时的钟多为陶制;商代以后的编钟多为铜制。乐器特色:属于变音打击乐器族,发音类似钟声,清脆悦耳、延音持久,具有东方色彩,适合于演奏东方五声音阶的音乐,在中国古代音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扬琴琴身一般为木质结构;
11、琴弦(共有124根)一般为钢丝弦或金属缠钢丝弦;琴键一般为竹质,击弦的一端套上橡胶类材料,以增加弹性。属打击弦鸣乐器。第三节中国民族器乐欣赏 在中国历史上,民族乐器的作用长期停留在为戏曲、曲艺等的伴奏上,20世纪20年代,在文化艺术平民化思潮的感召下,极富创新精神的刘天华将在中国历史上从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贱工之役”二胡、琵琶带进了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开创了民族乐器发展的新里程。以刘天华为代表的一些音乐家也开始了零星的民族器乐创作。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器乐创作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八音:中国古代乐器分类方法的名称,西周时已出现。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这八个字分别指八种不同的
12、乐器制作材料,每一类材料均可制作若干种乐器。十番:民间器乐乐种,“十”是指其“多”,“番”是指花样翻新。很多民间的吹打曲,都被称为“十番乐”,如十番鼓、十番锣鼓、十番笛等,旧时多用于婚、丧、喜、庆等场合。江南丝竹:民间器乐乐种,流传于江、浙、沪一带。演奏形式是以丝弦和竹管乐器相结合,主要有二胡、琵琶、笛、笙等。代表曲目有欢乐歌三六云庆行街四合如意等。广东音乐: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其前身主要是粤剧的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用的小曲,20世纪20年代发展为独立演奏的器乐合奏品种。常用乐器有二弦、提琴、三弦、月琴、笛等,曲调流畅、自然。代表曲目有旱天雷雨打芭蕉平湖秋月等。西安鼓乐:民间器乐乐种,流行于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音乐鉴赏 大学生 音乐 鉴赏 第四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