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9)--39章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39)--39章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ppt(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十四章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概述常用的抗病毒药抗真菌药概述常用的抗真菌药3抗病毒药病毒的特点:1.寄生于宿主细胞内,依赖宿主细胞代谢系统进行增殖复制;2 2.以DNA或RNA为模板,通过转录和(或)逆转录、翻译等过程,合成蛋白质,通过组装产生更多的病毒颗粒;3 3.复制中不断变异。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p 竞争细胞表面受体,阻止病毒的吸附:肝素;p 阻碍病毒穿入和脱壳:金刚烷胺;p 阻碍病毒生物合成:阿昔洛韦、阿糖腺苷;p 增强宿主抗病毒能力:干扰素。根据抗病毒药物用途的分类1.广谱抗病毒药;2.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药;3.抗疱疹病毒药;4.抗流感病毒药;5.抗肝炎病毒药
2、。一、广谱抗病毒药利巴韦林(ribavirin)l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鸟苷类衍生物,为广谱抗病毒药。l 对多种RNA和DNA病毒有效,甲型和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p 进入被病毒感染细胞后迅速磷酸化,其产物作为病毒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使病毒的复制与传播受到抑制。8利巴韦林作用机制p 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和支气管炎效果最佳,通常以小颗粒气雾剂给药,其他病毒感染多通过静脉给药。9利巴韦林临床应用p 常见不良反应有贫血、乏力等,停药后即消失。动物实验有较强的致畸作用,孕妇禁用。10利巴韦林不良反应二、抗HIV药u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
3、rus);u是一种RNA反转录病毒;u是引起AIDS的病原体。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p逆转录酶抑制剂,抑制病毒DNA的合成及病毒DNA链的延伸。p第一个抗HIV药,是治疗艾滋病的首选药。p可降低HIV感染患者的发病率,并延长其存活期;可显著减少HIV从感染孕妇到胎儿的子宫转移发生率。12 齐多夫定三、抗疱疹病毒药阿昔洛韦-药理作用及机制u对I、I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作用最强;u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和EB病毒有效;u选择性抑制病毒DNA多聚酶,阻滞病毒DNA的合成。阿昔洛韦-临床应用 是治疗I、I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的首选药。局部治疗疱疹性角膜炎、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四、抗流
4、感病毒药 金刚乙胺、金刚烷胺p金刚烷胺是美国批准的第种抗流感病毒药。p能特异性地抑制A型流感病毒,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阻止病毒核酸的释放和抑制病毒装配,并抑制其复制。p主要用于A型流感的防治。p金刚烷胺还有抗震颤麻痹作用。五、抗肝炎病毒药 干扰素:广谱抗病毒药p 激活宿主的某些酶,降解病毒的mRNA,抑制蛋白质的合成、翻译和装配。p 用于急性(流感、腮腺炎、乙型脑炎)和慢性肝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17真菌感染分类p 表浅部真菌感染:由各种癣菌引起。主要侵犯皮肤毛发、指(趾)甲、口腔或阴道黏膜等。发病率高,危害性较小。p 深部真菌感染:主要侵犯内脏器官和深部组织,发病率虽低,但病情严重,危
5、害较大,病死率高。致病菌:新型隐球菌和白色念珠菌。18抗真菌药物分类:1.抗生素类抗真菌药 两性霉素B2.唑类抗真菌药 酮康唑3.丙烯胺类抗真菌药 特比萘芬4.嘧啶类抗真菌 氟胞嘧啶19一、抗生素类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p 又名庐山霉素(fungilin),是从链丝菌培养液中提取的,为多烯类抗生素。两性霉素B几乎对所有真菌均有抗菌活性,为广谱抗真菌药。对深部真菌如新生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等有强大抑制作用,高浓度时杀菌。对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无效。20两性霉素B药理作用 两性霉素B选择性与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结合,使通透性增加而死亡。对细菌无效,对哺乳动物有毒性。21两性霉素B作用机制p 首选治疗深部
6、真菌感染;p 口服用于肠道真菌感染;p 静脉给药用于全身真菌感染;p 鞘内注射用于真菌性脑膜炎。22两性霉素B临床应用p 肾脏毒性:p 急性毒性反应:p 肝功能损害:少见,但可致肝坏死;p WBC、RBC下降:事先给予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及糖皮质激素。定期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23两性霉素B不良反应24二、唑类抗真菌药咪唑类:酮康唑、咪康唑、克霉唑和联苯苄唑;三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毒性较低)。p 作用机制:抑制真菌P450酶,使细胞膜麦角固醇合成受阻,真菌细胞膜受损,膜通透性增加。p 临床应用:浅部真菌感染-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首选);深部真菌感染-氟康
7、唑、伊曲康唑。25唑类抗真菌药 第一个广谱口服抗真菌药,口服可有效地治疗深部、皮下及浅表真菌感染,亦可局部用药治疗表浅部真菌感染。用于浅表真菌感染优于灰黄霉素,用于深部真菌病不如两性霉素B。26 酮康唑 为广谱抗真菌药,口服吸收差又有胃肠反应。静滴给药不良反应多。一般制成2%霜剂、2%洗剂用于念珠菌、皮肤癣菌引起的皮肤粘膜感染。27咪康唑 抗菌活性强于其他咪唑类抗真菌药,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能很好地透过被感染的皮肤,作用迅速并持续时间长,维持时间超过48h。临床用于治疗皮肤癣菌感染。不良反应少见,一过性皮肤变红、烧灼感等。28 联苯苄唑p 口服吸收良好,全身分布。p 抗菌活性强于酮康唑5-100倍,可有效治疗浅部、皮下及深部真菌感染。p 是治疗罕见真菌如组织胞浆菌感染和芽生菌感染(不包括病情危重及病变累及脑膜)的首选药物。29 伊曲康唑 特比萘芬p 作用机制:选择性抑制真菌膜的鲨烯环氧化酶,抑制麦角固醇合成。p 临床应用:可以外用或口服治疗甲癣和其他一些表浅部真菌感染。30三、丙烯胺类抗真菌药dv 氟胞嘧啶p 作用机制:在真菌体内转变为5-氟尿嘧啶,抑制胸苷酸合成酶,干扰DNA合成,掺入真菌RNA中影响蛋白质合成;p 临床应用:与两性霉素B联合用药,治疗隐球菌所致脑膜炎。31四、嘧啶类抗真菌药课程结束,休息一下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