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培训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培训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 解读 解读第一部分 规范制定的基本情况 一、制定背景(一)四川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的作用。学校食品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关系到社会的稳定。2014年,省教育厅会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联合制定了四川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对于加强我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食品安全管理的发展,出台了一些新要求和规范。(二)食品安全管理发展。随着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出台了一些文件和要求,其中
2、涉及学校食堂管理的内容不少,但散见于许多文件中,不便于查找和使用,需要进行归口、整理,便于大家使用。(三)管理经验的积累。全省学校学校食堂管理中,通过大家的努力和探索,积累了不少好的做法,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可以上升为规范性要求用以指导全省学校食堂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全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小学食堂管理,急需一个比较全面、归口的技术规范来指导中小学校食堂的建设和管理服务,使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据可引。二、制定工作筹备 四川省教育厅向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立项,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5年度四川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川质监函2015
3、145号)批准,四川省教育厅学校后勤与产业管理指导中心、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监管处、四川省教育厅技术物资装备处、宜宾市学校后勤保障指导中心、四川省中初等学校环境建设与后勤管理协会、内江市学校后勤与产业管理办公室、凉山州教育服务中心、成都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校、资阳市雁江区中和中学、绵阳树人机电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浩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了该标准的起草。明确教育厅学校后勤与产业管理指导中心处长为起草小组组长,副处长和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监管处有关领导为起草小组副组长。委托四川省中初等学校环境建设与后勤管理协会承担具体工作,安排协会食堂专委会主任单位宜宾
4、市学校后勤保障指导中心牵头,省学校后勤与产业管理指导中心相关人员和市(州)、县(区)学校后勤管理骨干、部分高校食堂管理负责人及有关企业组成标准起草制定小组开展工作。三、制定的主要过程 总体上经过了深入调研、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制定大纲、细化内容、征求意见、形成报审稿七个步骤。具体过程为:2015年3月召开了项目承担单位、协作单位及主要研究人员工作会,统一工作思路,安排布置项目工作。3月至6月,开展了资料收集和前期调研工作。7月至10月,开展了项目研究,并编写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草案),每月召开了一次研究工作会,主要研究人员通报研究情况和编写进度。11月向各市(州)教育局学校后勤管理
5、部门和教育厅体卫艺处、基教处、安管处、计财处、职成处、发展规划处、政策法规与综合改革处发送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及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意见。12月回收征求意见表,整理并形成意见汇总处理表。12月邀请专家代表,召开专家咨询会,对意见汇总处理表的内容进行讨论,确定意见处理方案,修改并形成了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送审稿),提请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召开地方标准审查会进行审查。2016年4月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召开专家评审会评审,并原则通过。2016年6月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9月1日起执行。四、本标准的特点一是宽严有度;二是适度创新;三是结合实际;四是结构合理;五是
6、内容完整。五、对本标准中两个字的理解 本标准中出现频率比较多的有两个字:一个是“应”、一个是“宜”。“应”:是指应当、应该、必须。“宜”:具有倡导性、推荐性,这样做比较适宜的意思。第二部分规范的主要内容和依据 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学校(含幼儿园,下同)食堂的建筑、食品处理区、非食品处理区、就餐场所、食堂设施设备、食堂管理、应急处置、监督与检查及投诉处理等内容,如下表。内容 依据食堂的建筑主要包含食堂选址、面积和布局建标2002102号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和建标109-2008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食品处理区部分 国食药监食2011395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非食品处理区 国食药监
7、食2011395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就餐场所 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令第17号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食堂设施设备食药监食监二2015228号食品经营审查通则。食堂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5年修订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令第14号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国食药监食2011178号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和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应急处置 国食药监食2011395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监督与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5年修订本)。投诉与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5年修订本)。第三部分
8、具体内容 一、食堂建筑 总的来说,食堂建筑要符合建标2002102号、建标109-2008的要求,食堂建设(含改造、扩建)方案应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核后方可实施。具体有以下要求:(一)选址要求 1.应远离污染源,距垃圾堆(场)、开放式厕所、粪池25m以上。2.应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3.应符合规划、环保、消防等要求,应无地质灾害隐患。(二)食堂面积要求 应符合建标2002102号和建标109-2008生均面积要求(1 1.2平方米),切配烹饪场所面积应不小于食品处理区(库房、粗加工、切配、白案、烹饪、预进间、备餐间、消洗间)面积50%(全部用半成品烹饪的
9、可适当减少),这个“适当”的概念是要基本够用。(三)食堂构成 食堂应由相对独立的食品处理区、非食品处理区和就餐场所构成。二、食品处理区(一)食品处理区的构成:食品处理区由独立隔断的动物性食品原料粗加工间、植物性食品原料粗加工间、水产品粗加工间、切配间、烹饪间、蒸煮间、白案间、备餐间、预进间、主食原料库、副食原料库、干杂库、油料库、鸡蛋库、泡菜间、洗消间、留样间等构成,条件不具备的应划定专用区域。(二)食品处理区的流程布局 1.应按食品原料进入、储存、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合理布局,并形成生进熟出、不走回头路的单一流向。2.原材料通道、成品通道、员工通道、餐用具回收通道、餐厨废弃物
10、出口应分开设置。无法分设的,应在不同的时段分别运送原料、成品、使用后的餐用具,或者将运送的成品加以无污染覆盖。(三)食品处理区的建设 1.地面及排水 A.地面应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耐腐蚀、防滑、防水的材料铺设,且平整、无裂缝。B.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的地面应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统。C.排水沟应有一定坡度,保持畅通,排水流向应由清洁操作区流向准清洁操作区和一般清洁操作区,出口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沟内不应设置其他管路,侧面和底面接合处应有一定弧度,并设有可拆卸的盖板。从目前实践来看,食堂地面采用水磨石地面比较适用。2.墙柱及天花板 墙壁应采
11、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所有墙柱不应有尖锐直角。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应有1.5m以上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材料制成的墙裙,专间墙砖应贴到顶。天花板应无霉变、脱落,水汽多的场所应有一定坡度。白案间、备餐间等专间天花板应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耐腐蚀、防水材料吊顶。3.门窗及三防设施 门窗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能自动关闭,室内窗台下斜45度或采用无窗台结构。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尘、防虫、防鼠设施,室内离地2米左右应悬挂灭蝇灯,且不得悬挂于操作台、清洗池、食品陈列台架等加工操作场所上方。应配置清
12、洁能源炉灶,使用固体燃料炉灶应为隔墙烧火的外扒灰式,避免粉尘污染食品。4.采光及照明 有充足的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光源应不改变所观察食品的天然颜色,工作面照度不应低于220lux,其他场所不宜低于110lux。安装在暴露食品正上方的照明设施应使用防护罩,冷冻(藏)库房应使用防爆灯。5.洗手设施及紫外线消毒灯洗手设施包括洗手池、非手接触式水龙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六步法图谱、干手设施(用品)。该要求也适用于应设洗手设施处。_应按功率不小于1.5Wm设置波长为200nm275nm的紫外线灯,强度大于70W/c,分布均匀,悬挂于距离地面2m以内高度。该要求适用于应设紫外线灯处。(四)食品处理区各功能
13、间要求1.原料库房 应有机械通风、防鼠板(不低于60cm)和温(湿)度检测器具,门与地面的缝隙不大于1CM。应分开设置食品和非食品库房(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冷藏、冷冻柜(库)数量和结构应能使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分开存放,不得相互串味,避免交叉污染,且有明显区分标识和可正确显示柜(库)内温度的温度计。泡菜间应专人、上锁管理,泡菜间内宜设洗手设施。2.粗加工、切配间 应分别设动物性食品原料、植物性食品原料、水产品原料的清洗池,并有明显标识。加工动物性食品原料、植物性食品原料、水产品的操作台、用具、容器应分开、专用,并有明显标识。原料清洗池设置要求:就餐人数500人
14、以内的,清洗池长、宽、高(深)不小于500mm。就餐人数500人到1000人以内的,清洗池长、宽、高(深)不小于800mm。就餐人数1000人以上的,清洗池长、宽不小于1200mm,高(深)不小于800mm。应设专用于清洁工具的清洗水池,其位置应不会污染食品及其加工制作过程。3.白案间 墙砖应贴到顶,应设洗手设施。应设足够的操作台、食品架、用具、容器,有明显标识。最好与蒸煮间紧邻,便于传送。4.烹饪场所 应设有足够的操作台,能满足荤素、生熟、成品、半成品分开的要求,并有明显标识。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用具、容器应分开使用,标示明显。产生油烟的设备上方应加设附有机械排风及油烟过滤的排气装置,过
15、滤器应便于清洗和更换,排气口应装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净高度低于2.5m的应采用机械排风系统。5.预进间 应设置在备餐间入口处。应设洗手、紫外线灯、晾衣等设施。6.备餐间 备餐间内应无明沟,地漏需带水封,墙砖应贴到顶。食品传递窗、售饭窗为开闭式,其他窗封闭。应设紫外线灯。售饭台面应为不锈钢或石材贴面及新材料,符合国家卫生要求,宜配保温设施。7.洗消间 应设清洗、消毒间,与餐具回收口相连,墙砖应贴到顶。应配备满足需要且能正常运转的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应设有3个专用水池;采用人工清洗热力消毒的,可设置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标识明显,采用自动清洗消毒的应符合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 学校食堂 建设 管理 服务 规范 培训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