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制图》习题集.pdf
《高职《机械制图》习题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机械制图》习题集.pdf(1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机 械 制 图 习 题 答 案模 块 一 绘 制 平 面 图 形 项 目 一 绘 制 简 单 平 面 图 形 1-1-1 在 右 侧 按 照 1:1 比 例 绘 制 左 侧 图 形1-1-2 在 下 方 抄 绘 平 面 图 形113 字 体 练 习(略)尊 太 应 Mw策 辿 密 送 豚 田 枳 典 平 斗 而 烬 避 恒 布 父 留 琢 司 母 陋 图 世 麻 尔 特 尔 口 吕 目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目 口 口 口 口 目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nmum口 口 口 口 口 目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2、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目 口 口 箕 案 累 奏 阈 5X喇 蚂 口 壬 舞 呼 W和 器 麒 共 癖 蟠 里 幄 扇 春 率 举 时 藏114 选 择 适 当 幅 面 的 图 纸,按 照 图 中 标 注 的 尺 寸,选 取 合 适 的 绘 图 比 例,绘 制 图 形(略)(T)(2)项 目 二 绘 制 几 何 图 形 1一 2一 1 作 圆 的 内 接 正 多 边 形(1)作 圆 的 内 接 正 三 角 形(2)作 圆 的 内 接 正 四 边 形(3)作 圆 的 内 接 正 五 边 形(4)作 圆 的 内 接 正 六 边 形在 下 方 抄 绘 平 面
3、图 形按 样 图 完 成 平 面 图(描 深 粗 实 线,保 留 作 图 线)1-2-4 按 照 样 图 上 所 注 尺 寸 完 成 下 面 图 形 的 线 段 连 接(比 例 1:1)125 斜 度 和 锥 度 练 习项 目 三 尺 寸 标 注132 指 出 图 中 尺 寸 标 注 的 错 误,在 下 面 的 图 上 正 确 地 标 注 尺 寸22133 在 图 形 上 标 注 尺 寸(尺 寸 从 图 中 量 取,取 整 数)(1)(数 值 仅 做 参 考)4X012-2 0-项 目 四 绘 制 复 杂 平 面 图 形 1-4-1 按 照 样 图 上 所 注 尺 寸,在 下 方 绘 制 图
4、形(比 例 1:1)100-2 1-142 在 图 纸 上 抄 绘 平 面 图 形(略)-2 2-模 块 二 绘 制 三 视 图 项 目 一 绘 制 简 单 形 体 的 三 视 图(4)参 照 立 体 图 补 画 俯、左 视 图(宽 度 尺 寸 从 立 体 图 中 量 取)-2 3-212 参 照 立 体 图,根 据 两 视 图 补 回 第 三 视 图-2 4-2-1-3 根 据 两 视 图 补 画 第 三 视 图 一 25一项 目 二 绘 制 点 的 投 影 点 的 投 影 练 习(1)作 A(20,15,10)、B(15,0,2 0)两 点 的 投 影(2)已 知。点 到 正 投 影 面
5、的 距 离 为 1 0 mm,到 水 平 投 影 面 的 距 离 为 20 mln,到 侧 投 影 面 的 距 离 为 1 5 m m,作。点 的 投 影(3)已 知 E 点 是。点 在 主 视 图 上 的 重 影 点,求 两 点 的(4)已 知/点 是 G 点 在 主 视 图 上 的 重 影 点,求 两 点 的 未 知 投 影 未 知 投 影-2 6-项 目 三 绘 制 和 识 读 直 线 的 投 影 2-3-1 补 画 直 线 段 的 第 三 投 影,并 填 空(1)(2)Xb1(1)直 线 段 四 与 三 投 影 面 的 位 置 关 系 是:与 正 投 影 面 平 行,与 水 平 投 影
6、 面 田,与 侧 投 影 面 垂 直 o 弟?断 直 线 段 超 的 种 类:直 线 段 四 为 侧 垂 线。(3)反 映 实 长 的 投 影 是(1)直 线 段 母 与 三 投 影 面 的 位 置 关 系 是:与 正 投 影 面 倾 斜,与 水 平 投 影 面 醛:与 侧 投 影 面 平 行。(2)判 断 直 线 段 班 的 种 类:直 线 段 即 为 侧 平 线。(3)反 映 实 长 的 投 影 是,(3)(4)直 线 段 CD与 三 投 影 面 的 位 置 关 系 是:电 正 投 影 面 倾 斜,与 水 平 投 影 面 醺 与 侧 投 影 面 平 行.(2)判 断 直 线 段 8 的 种
7、 类:直 线 段 切 为 过 线。(3)反 映 实 长 的 投 影 是 人。(4)求 直 线 上 点 的 未 知 投 影。(1)直 线 段 两 与 三 投 影 面 的 位 置 关 系 是:与 正 投 影 面 倾 斜,与 水 平 投 影 面 倾 斜 与 侧 投 影 面 倾 斜.(2)判 断 直 线 段 班 的 种 类:直 线 段 即 为 一 般 位 置 直 线。(3)求 直 线 上 点 儿 的 未 知 投 影。-27-2 8-项 目 四 绘 制 和 识 读 平 面 的 投 影 2-4-1 补 画 平 面 的 第 三 投 影,并 填 空(1)(2)平 面 四 与 三 投 影 面 的 位 置 关 系
8、 是:与 正 投 影 面 垂 直 与 水 平 投 影 面 垂 直,与 侧 投 影 面 包。(2)判 断 平 面 四 的 种 类:平 面 四 切 为 侧 平 面。(3)反 映 反 形 的 投 影 是 网 具 有 积 聚 性 的 投 影 是 八(1)平 面 P 与 三 投 影 面 的 位 置 关 系 是:与 正 投 影 面 倾 斜,与 水 平 投 影 面 倾 斜,与 侧 投 影 面 垂 直。一 判 断 平 面 P 的 种 类:平 面 尸 为 侧 垂 面。(3)具 有 积 聚 性 的 投 影 是(3)(4)(1)平 面 血 瓒 与 三 投 影 面 的 位 置 关 系 是:与 正 投 影 面 垂 直,
9、与 水 平 投 影 面 倾 斜,与 侧 投 影 面 倾 斜 o(2)判 断 平 面 血 嬷 的 种 类:平 面 四/E为 正 垂 面。(3)具 有 积 聚 性 的 投 影 是 上。(1)平 面 四 C与 三 投 影 面 的 位 置 关 系 是:与 正 投 影 面 倾 斜,与 水 平 投 影 面 便 斜,与 侧 投 影 面 倾 斜,(2)判 断 平 面 做 的 种 类:平 面 ABC为 一 般 位 置 平 面-2 9-2-4-2 根 据 两 视 图 补 画 第 三 视 图,根 据 平 面 的 标 记,求 平 面 的 另 外 两 个 投 影,分 析 平 面 的 位 置 并 填 空-3 0-项 目
10、五 基 本 几 何 体-3 1-252 根 据 平 面 立 体 的 两 视 图 补 回 第 三 视 图-3 2-3 3-2-5-4 根 据 物 体 的 两 视 图 补 画 第 三 视 图,求 作 立 体 表 面 上 点 的 未 知 投 影-3 4-模 块 三 绘 制 轴 测 图 项 目 一 绘 制 正 等 轴 测 图 3-1-1 根 据 三 视 图 绘 制 正 等 轴 测 图(尺 寸 从 三 视 图 中 量 取,取 整 数)-3 5-3-1-2 根 据 两 视 图 补 画 第 三 视 图,绘 制 正 等 轴 测 图(尺 寸 从 两 视 图 中 量 取,取 整 数)363-1-3 根 据 三 视
11、 图 绘 制 正 等 轴 测 图(尺 寸 从 三 视 图 中 量 取,取 整 数)-3 7-子 项 目 二 绘 制 斜 二 轴 测 图 321 由 两 视 图 画 斜 二 测 图(尺 寸 从 两 视 图 中 量 取,取 整 数)-3 8-322 根 据 两 视 图 补 回 第 三 视 图,绘 制 斜 二 测 图(尺 寸 从 两 视 图 中 量 取,取 整 数)-3 9-4 0-模 块 四 截 交 线 与 相 贯 线 项 目 一 绘 制 截 交 线 的 投 影 4-1-1 根 据 截 割 圆 柱 体 的 两 视 图,补 画 第 三 视 图-4 1-412 根 据 截 割 圆 柱 体 的 两 视
12、图,补 画 第 三 视 图-4 2-4-1-3 根 据 截 割 圆 锥 体 的 视 图,补 全 三 视 图-4 3-414 根 据 截 割 球 体 的 视 图,补 全 三 视 图(2)补 画 主、俯 视 图 上 的 缺 线(1)完 成 截 割 球 的 俯、左 视 图 44项 目 二 绘 制 相 贯 线 的 投 影-4 5-422 补 画 视 图 中 的 截 交 线 或 相 贯 线-4 6-423 补 画 视 图 中 的 截 交 线 或 相 贯 线-4 7-424 补 画 视 图 中 的 截 交 线 或 相 贯 线-4 8-模 块 五 组 合 体 项 目 一 绘 制 组 合 体 的 三 视 图
13、5-1-1 根 据 立 体 图 绘 制 组 合 体 的 三 视 图(尺 寸 从 图 中 量 取,孔 为 通 孔,槽 为 通 槽)-4 9-5-1-2 根 据 立 体 图 绘 制 组 合 体 的 三 视 图(尺 寸 从 图 中 量 取,孔 为 通 孔,槽 为 通 槽)-5 0-5-1-3 根 据 立 体 图 绘 制 组 合 体 的 三 视 图(尺 寸 从 图 中 量 取,孔 为 通 孔,槽 为 通 槽)51 项 目 二 识 读 组 合 体 的 视 图-5 2-5 3-5 4-5 5-项 目 三 标 注 尺 寸-5 6-5-3-2 在 组 合 体 的 视 图 上 标 注 尺 寸(尺 寸 从 图 中
14、 量 取,取 整 数)(1)在 两 视 图 上 标 注 尺 寸(2)在 三 视 图 上 标 注 尺 寸 4x 079(3)在 三 视 图 上 标 注 尺 寸 03006-5 7-5-3-3 按 照 立 体 图 上 标 注 的 尺 寸,在 图 纸 上 绘 制 组 合 体 的 三 视 图,并 标 注 尺 寸(轴 侧 图 上 的 孔 皆 为 通 孔)(1)(2)14I88X 05m9-5 8-模 块 六 机 件 的 表 达 方 法 项 目 一 识 读 与 绘 制 视 图 6-1-1 根 据 已 知 视 图,按 要 求 绘 制 其 他 视 图(1)根 据 主、俯 视 图 绘 制 右 视 图(2)根 据
15、 主、左 视 图 绘 制 仰 视 图-5 9-612 基 本 视 图 与 向 视 图(1)根 据 三 视 图,绘 制 右 视 图、仰 视 图 后 视 图(2)根 据 主、俯、左 三 视 图,按 箭 头 所 指 方 向 绘 制。、E、尸 向 视 图,并 进 行 标 注 D-6 0-613 根 据 主 视 图 和 轴 测 图 补 1 1 1局 部 视 图 和 斜 视 图(宽 度 尺 寸 从 轴 测 图 中 量 取)(1)绘 制 A 向 斜 视 图、B 向 局 部 视 图 和。向 的 向 视 图,I(2)绘 制 A 向 斜 视 图(旋 转 摆 正)和 8 向 局 部 视 图 61项 目 二 识 读
16、与 绘 制 剖 视 图 62 1 将 零 件 的 主 视 图 画 成 全 剖 视 图-6 2-622 将 零 件 的 主 视 图 画 成 全 剖 视 图-6 3-623 将 零 件 的 主 视 图 画 成 半 剖 视 图 2-6 4-624 将 零 件 的 主 视 图 画 成 半 剖 视 图-6 5-6-2-5 将 零 件 的 主 视 图 画 成 半 剖 视 图,绘 制 全 剖 的 左 视 图 66626 绘 制 局 部 剖 视 图(2)将 主 视 图 改 画 成 局 部 剖 视 图(3)在 给 定 位 置 绘 制 主、1一 _Ln俯 局 部 剖 视 图(4)将 主、左 视 图 改 画 成 局
17、 部 剖 视 图-6 7-6-2-7 绘 制 A-A(倾 斜 剖 切 平 面)和 全 剖 视 图,并 进 行 标 注-6 8-628 将 主 视 图 改 画 成 用 平 行 剖 切 平 面 剖 切 的 全 剖 视 图(2)厂-6 9-6-2-9 将 主 视 图 改 画 成 两 相 交 剖 切 平 面 剖 切 的 全 剖 视 图-7 0-6-2-1 0 选 择 合 适 的 剖 切 方 法,将 主 视 图 改 画 全 剖 视 图,对 剖 视 图 进 行 标 注 71 项 目 三 绘 制 断 面 图 6-3-1 画 出 指 定 位 置 的 移 出 断 面 图,并 进 行 标 注-7 2-6-3-2
18、在 主 视 图 上 绘 制 重 合 断 面 图(2)-7 3-项 目 四 规 定 画 法 和 简 化 画 法 6-4-1 在 指 定 位 置 绘 制 全 剖 视 图(采 用 规 定 画 法)2X1711z(-7 4-7 5-项 目 五 第 三 角 投 影 6-5-1 绘 制 第 三 角 投 影 图(根 据 两 视 图,补 画 第 三 视 图)(1)根 据 主 视 图 和 右 视 图,补 画 俯 视 图(2)根 据 主 视 图 和 右 视 图,补 画 俯 视 图(3)根 据 主 视 图 和 俯 视 图,补 画 右 视 图(4)根 据 主 视 图 和 俯 视 图,补 画 右 视 图-76-652
19、第 三 角 投 影(1)根 据 立 体 图,用 第 三 角 投 影 画 法,绘 制 六 个 基 本 识(2)根 据 第 三 角 投 影 图 的 主 视 图、俯 视 图 和 左 视 图,补 图 画 右 视 图、仰 视 图 和 后 视 图,并 用 向 视 图 的 标 注 方 法 将 视 图 转 变 为 第 一 角 投 影 画 法-1 1 5-模 块 七 标 准 件 与 常 用 件 项 目 一 绘 制 螺 纹 及 螺 纹 连 接 件 7-1-1 分 析 视 图 中 螺 纹 画 法 的 错 误,在 指 定 位 置 画 出 其 正 确 的 图 形 116-7-1-2 标 注 螺 纹 代 号(1)粗 牙
20、普 通 螺 纹,大 径 2 0,右 旋,中 径 公 差 带 代 号(2)细 牙 普 通 螺 纹,大 径 1 6,左 旋,螺 距 L 5,中 径 和 5 g,顶 径 公 差 带 代 号 6 g,长 旋 合 长 度 顶 径 公 差 带 代 号 7 H,中 等 旋 合 长 度 117713 补 全 螺 栓 和 螺 钉 连 接 图 118-714 绘 制 双 头 螺 柱 连 接 图-1 1 9-项 目 二 绘 制 齿 轮 的 视 图 7-2-1 已 知 直 齿 圆 柱 齿 轮 的 模 数 为 3.5 mm,齿 数 为 26,计 算 轮 齿 的 有 关 尺 寸,完 成 齿 轮 两 视 图(绘 图 比 例
21、 1:1)-1 2 0-722 完 成 齿 轮 啮 合 图 121723 补 全 圆 锥 齿 轮 啮 合 图 122-727 参 照 教 材 的 图 7-5 0绘 制 蜗 轮 蜗 杆 啮 合 图 已 知 蜗 杆 的 模 数 m=5mm,蜗 杆 直 径 系 数 q=1 0,蜗 杆 头 数 须=1,根 据 教 材 图 7-48(b)蜗 杆 的 结 构 设 计 蜗 杆。已 知 蜗 轮 的 模 数 根=5mm,齿 数 Z 2=32,根 据 教 材 中 图 7-49(d)蜗 轮 的 结 构 设 计 蜗 轮。123-项 目 三 识 读 键、销 连 接 图 732 半 圆 键 和 钩 头 楔 键 连 接(1
22、)根 据 下 方 半 圆 键 的 视 图,补 画 连 接 图(2)根 据 下 方 钩 头 楔 键 的 视 图,补 画 连 接 图 1247 3 3 完 成 花 键 和 销 的 连 接 图-1 2 5-项 目 四 滚 动 轴 承 和 弹 簧 7-4-1 绘 制 滚 动 轴 承 和 弹 簧(1)用 规 定 画 法 绘 制“滚 动 轴 承 30210 GB/T297-1994”(2)圆 柱 螺 旋 弹 簧 的 形 状 如 教 材 图 7-71所 示,其 主 要 参 数 为:外 径 060 mm,簧 丝 直 径 mm,螺 距 15 mm,有 效 圈 数 7.5,总 圈 数 10,右 旋。画 出 弹 簧
23、 的 主 视 图 126-模 块 八 识 读 和 标 注 技 术 要 求 项 目 一 识 读 和 标 注 公 差 和 配 合 代 号 8-1-1 在 图 样 中 标 注 尺 寸 公 差 和 公 差 代 号 1(1)按 下 表 中 给 定 的 极 限 偏 差 值,在 下 图 中 标 注 相 应 的 尺 寸 公 差(2)按 上 题 给 定 的 极 限 偏 差 值,查 表 求 得 尺 寸 公 差 代 号,在 下 图 中 标 注 公 差 代 号 3088 127812 识 读 图 样 中 的 配 合 代 号(1)1)025H7/h7的 公 称 尺 寸 为 拒 _,孔 的 公 差 等 级 为 一 口,孔
24、 的 公 差 带 代 号 为 L,轴 的 公 差 带 代 号 为 5 _,该 配 合 属 于 间 隙 配 合(间 隙、过 渡、过 盈)。2)010H8/n9表 示 公 称 尺 寸 为 表,公 差 带 代 号 为 H 8 的 孔 与 公 差 带 代 号 为 n 9 的 轴 的 配 合,该 配 合 属 于 过 渡 配 合(间 隙、过 渡、过 盈)。(2)识 读 图 中 的 配 合 代 号 查 表 计 算 016转、。16器 和。32错 极 限 偏 差,计 算 最 大 间 隙 或 最 小 过 盈、最 小 间 隙 或 最 大 过 盈,分 析 配 合 制 度 和 配 合 性 质 配 合 尺 寸 尺 寸
25、及 极 限 偏 差 配 合 制 配 合 性 质 0 1 6铸 孔.1 公 40.006基 轴 制 过 渡 配 合 轴 以 6 _;0 1 6 h 6孔*1 a+0.0240 1 6+0 0 0 6基 轴 制 间 隙 配 合 轴 o.o ii娟 2 n 6孔 0 3 2+浮 5基 孔 制 过 渡 配 合 轴 Q O+0.033/+0.017128-项 目 二 识 读 和 标 注 几 何 公 差 8-2-1 识 读 图 样 中 的 几 何 公 差 代 号(1)1)|0 0.005|的 含 义 是:被 测 要 素 是 K 二 阳:轴 线,公 差 项 目 是 直 线 度。2)回 0.0031的 含 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制图 高职 习题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