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生物上全讲学稿.pdf
《七年生物上全讲学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生物上全讲学稿.pdf(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致同学们主备人:邹春英 审核人:李修强班级:姓名:家长签名:学习目标1、了解生物学的概念以及在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2、了解生物科学的最新进展,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重点和难点,重点:生物科学在生活和社会中的广泛应用。难点:在学习方法上的引导。学习过程:一、情境引入:出示一些水果、蔬菜、杂草、石块,请学生分辨哪些可以食用,从而引出生物学。学生举例一些生物的食用、药用或其他价值。(教师小结:从古到今,人们不断观察、尝试、探索生物知识,形成了现在的生物科学。)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联系生活经验,了解生物学概念。1、学生自学教材,找出生物学的概念:2、学生举例:举出常见的生命现象的例
2、子。(如蜘蛛织网捕虫、树叶变黄飘落等。方法指示:学会观察。)3、拓展反思:生物学不仅是对表面现象的观察,更深入到对生命活动规律的研究。如对青蛙的眼睛研究、蜻蜓飞行技巧的研究,从而出现了仿生学,谁能举出一起关于仿生学的例子?学习任务二:学生自学教材,体会生物学的重要性。全面浏览教材的前言部分,分析教材从哪些方面总结了生物学的重要性。并有感情的朗读教材中的段落,体会大自然之和谐。小组内探讨:根据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尝试总结交流生物学的应用(重要性)。3、师生交流:有关对一些生物现象和生物科学的疑问。拓展反思:怎样认识封山育林、封海休鱼?三、系统总结:(引导学生从农业、工业、医学等方面总结生物科学的
3、重要性。)四:诊断评价1、生物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2、谈一谈你对生物学的认识和怎样学习生物学?1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主备人:邹春英 审核人:李修强班级:姓名:家长签名:学习目标:L 初步认识生物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3.说出生物特征2、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区别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学习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学习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来源:学.科网Z.X.X.K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 也可以借助一 _、等仪器,或利用 一等工具,有时还需要一 一。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一定认识其中不少的生物。那么,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生
4、物?请各小组讨论后出示课前观察的结果。三、合作探究(一)通过各小组的回答说明,要想区分生物与非生物,我们必须首先学会观察。阅读课本P 2页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B.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用具才能进行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事实就是,并及时记录下来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二)阅读课本P 2-P 5页,探究下列问题:1、填充下图,识记生物的基本特征。22、观察动物题材的投影片和教室里盆栽植物,结合课本第插图,讨论:(1)植物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获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2)人类同其他生物呼吸均需要吸入、呼出(3)动物和
5、人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哪几种?(4)课本第五页插图的内容说明了什么?四、拓展创新1、除了课本介绍的,你还知道生物有哪些特征?看哪个小组说得好2.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2)猫生小猫属于 o(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o(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o五、达标测试1 .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弹钢琴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馒头上长出“白毛”2 .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 种 现 象 说 明 生 物 具 有()的特征.()A
6、.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 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发育教学后记3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主备人:邹春英 审核人:李修强班级:姓名:家长签字:学习目标:1、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行归类。2、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学习重点: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及分工合作能力。学习难点: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我国的森林资源每
7、五年清查一次,这就是,人 口 普 查 也 是。二、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物的特征,课下每个小组都对我们学校的生物做了调查,请各小组把你们的调查方法和结果进行展示,说出你们组是怎样调查的,结果是怎样的。三、合作探究:(-)通过学生的发言,明确以下知识: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 和,制定合理的。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调查过程中要如实。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和,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2.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的方法步骤是:(1)选择调查范围(校园)(2)分组:人为一个调查小组。(3)设计调查路线(4)调查记录(请特别注意、和里 等 处 容 易 被 忽 略 的 小 生 物,还 有 空 中 偶 尔
8、飞 过 的 和_ 0(5)归类(6)将归好类的生物的资料进行整理,写在笔记本上。(二)生物的归类方法1.请根据本小组在室外开展的“调查校园生物活动”的有关情况填写下列内容:(1)我们的调查路线是;4(2)我们的调查范围是;(3)我们组一共调查到了()种生物,其中植物()种,动物()种,其他生物()种;说说它们与人类的关系。(4)从调查到的生物中选12种,说说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5)这次活动中,我体会最深的是:2.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可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 生 物 分 为、和 三大类;也可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 和 等;还可以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_ _ _ _ _ _ _ _ _
9、_ _等。四、达标测试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 和,制定合理的。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调查过程中要如实。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和,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2.调查时要选取的对象是.()A.对象中的一个 B.对象中的一部分 C.全部对象 D.以上都对3.下列生物按生活环境划分的是.()A.猫头鹰和鼠 B.鱼和河水 C.空气和阳光 D.狗和水草4.关于调查的不正确叙述是.()A.人口普查也是调查C.要对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5.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B.森林资源的清查是调查D.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卜.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C.选取样本抽样抽查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D.
10、整理分析调查结果五、教学后记5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圈主备人:邹春英 审核人:李修强班级:姓名:家长签名: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各圈层的主要组成成分及主要生物类型。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在课外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学习重点: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学习难点:收集和分析资料。学习过程:课前预习:地 球 表 层 生 物 和 生 物 的 生 存 环 境 构 成 了,它是共同的家园。二、导入新课:通过让学生扮演植物、动物、细菌、病毒等不同的角色,来体会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并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
11、课。三、合作探究.(一)利用课本插图或挂图,阅读课本第1 1、1 2页第三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生物圈?2 .生物圈的范围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到约()的高度,向下可深入()的深处。这个厚度为()的 圈 层,包 括()、()和()。3 .说出各圈层的主要组成成分及主要生物类型。(二)阅读课本1 1、1 2页插图,思考以下问题:1 .向日葵生长需要什么条件?长颈鹿的生活需要什么条件?2.向日葵和仙人掌,牛和海豚的生存条件有什么异同?63 .为什么干旱会使粮食严重减产?4.总起来说,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5.大棚蔬菜在种植过程中,菜农会经
12、常浇水、施肥、松土,晚上还要在棚顶盖上草帘,而早晨把草帘卷起,且一个大棚栽种适量的作物,这都体现了生物生存的哪些基本条件?五、达标测试1.生物圈的范围为.()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2.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中的蝗虫来说,它的生活环境指.()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 B.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C.A与B的总和 D.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中的其它蝗虫3.以下哪项不是仙人掌生存需要的基件.()A.阳光 B.水分 C.空气 D.有机物4 .下列能构成生物是.()A.森
13、林中的所有树木B.湖泊中的所有生物C.地球上的所有人类D.地球及生物5 .2 0 0 3年1 0月1 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杨利伟成功绕地球飞行2 0小时,你 认 为“神 舟 五 号”的太空仓中,应携带哪些维持生命所需的物质.()A.空气 B.食物、水 C.空气、食物、水 D.水6 .科学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学考察,发现海沟深处 有 鱼 虾,但 没 有 绿 色 植 物,其 原 因 是 海 沟 深 处()A.没有二氧化碳;B.没有阳光;C.没有营养物质;D.水温太低。教学后记7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主备人:邹春英 审核人:李修强班级:姓名:家长签名:学习目标:1.举例说
14、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2.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3.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培养合作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学习重点: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学习难点: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试验。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探究一般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着 对 这 一 问 题 作 出,然后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等步骤。然后进行探究,得出结果,再分析所得结果与 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二、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物在生物圈内生存需要-定的条件,如果条件改变或不能满足时、生物是不可能很好的生存的。同学们认同这个观点吗
15、?请举例说明。三、合作探究(一)通过学生的举例归纳: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阅读课本14-16页,完成下列各项:L 概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2.课前各小组都收集了很多鼠妇,你们从哪里收集到的?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3.让同学们说说当时发现鼠妇的情景,引导学生做出假设“鼠妇喜欢生活是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84.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 一,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设置对照实验,能够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所研究的变量引起的。在 探
16、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中,研究的变量是。根据对照实验的要求,各小组讨论探究方案,进 行“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的探究。实验过程中要记录探究结果。5.每组选一名同学进行“表达和交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得出结论”(三)探究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阅读课本16-17页,完成下列问题:L生物因素是指-o2.生 物 与 生 物 之 间 最 常 见 的 是 关 系,此 外 还 有 关 系、关系等,如 稻 田 里 杂 草 和 水 稻 之 间 会 争 夺;蚂蚁、蜜蜂等营群体生活的昆虫,个 体 之 间 能 够,从而组成一个“家庭式”的整体。四、达标测试1、在某草原,影响牛生活的因素很多,其中属于生物因素
17、的是()A、空气 B、温度 C、草 D、水2.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A.分组实验 B.重复实验 C.独立实验D.对照实验3.蜜蜂在找到食物后,会在空中跳“8”字摆尾舞招引同伴前去采蜜,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A.合作 B.寄生 C.捕食 D.竞争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A.合作 B.食物网 C.捕食 D.竞争5.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枳”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A,温度和水分 B.光和温度 C.水分和光 D.土壤和温度6 下列哪项不是生活在河中鲫鱼的生态因素.()A.河中水 B.水的温度 C.同种的鱼
18、D.河岸上吃草的羊7.连线,说明下列生物现象主要是由哪一种因素引起的:生命现象 非生物因素鲸在水下一段时间后要浮出水面 A.阳光海洋深处水生植物少 B.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温度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茎膨大 D.空气柑橘适合生长在南方蛾在夜晚出来活动9五、教学后记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主备人:邹春英 审核人:李修强班级:姓名:家长签名:学习目标: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3、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4、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学习重点: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学习
19、难点: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阅 读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二、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那么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举一个生活中我们熟悉的生物,说说它的生存都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吗?那么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是如何面对的呢?生物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呢?三、合作探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阅读课本19页的插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的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2.现 在 生 存 的 每 一 种 生 物,都 有 与 其 生 活 环 境 相 适 应 的 和。生物的适应性是 的。3.除课本插囱外,举例说明你所疝道的生物店应环境
20、的现象。(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阅读课本16-21页,回答下列各题:2.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除课本上的10例子外,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你还知道有哪些呢?请讨论后回答。四、拓展创新1.下图显示三种动物的外形。避役的体色可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黄胡蜂体表有黑黄相间的鲜艳条纹;尺蟆栖息在树枝上,宛如树枝。请思考,三种动物的形态特点对它们的生存有什么意义?避役 黄胡蜂 尺蟆2.在一个繁殖季节里,一条鲤鱼能产几十万粒卵,而一般的小型鸟类只产几个卵,你能其中的道理吗?这是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3。山羊绒又细又柔软,组成的产品十分昂贵。山羊比绵羊好养,它连草根都啃食。
21、于是一些牧区大量饲养山羊,这对环境会有什么影响?五、达标测试(一)、填空题:1、生物的适应性是 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和 o2、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从中获取必要的水分和无机盐,地衣的生理活动对岩石有着侵蚀作用,导致岩石风化,这个实例表明生物既 又(二)、选择题:1.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环境对生物的制约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2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活动影响生存环境例.()A.银杏树在秋天落叶 B.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C.草履虫能吞食有机质净化污水D.蚯蚓的活动改良了板结的土壤3 .在干
22、燥多风的沙漠地区进行绿化,选择的最理想植是.()A.根系发达、矮小丛生的灌木(如沙棘)B.根系发达、树冠高大的乔木(如杨树)C.根系浅小、地上部分较大的植物(如仙人掌)D.根系浅小、生长快速的大 叶 植 物(如白菜)教学后记11第四节生态系统主备人:邹春英 审核人:李修强班级:姓名:家长签名:学习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2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 .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学习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学习难点:食物链和食物网。学习过程:课前预习:生物与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导入新课:(展示家庭水族箱),大家仔细观察这个水族箱,你们都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总结:“
23、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三、合作探究(一)生态系统的组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第2 3页课本插图,并讨论其中的思考题:1 .(1)树、昆虫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树桩最终会消失吗?(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真菌分别扮演什么角色?2 .下面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图解,请你补充完整。植物-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消费者细菌、真菌-阳光、空气、水等3 .生态系统中除了一生物部分,还有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在生态系统中起什么作用?(二)食物链和食物网看课本2 4、2 5页完成下列各题:1.消费者和生产者
24、之间的光系,主要是是和-的关系,这样就形成1 2了食物链。2.通过2 5 页“观察与思考”讨论:(1)你连接的食物链有多少条?它们是互不相关的吗?(2)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1 .创设情景:草原上,雨量充沛、气候适宜而草木繁茂。设问:因为食物充足,兔的数量急剧增加。会无限制地增加吗?草场过度放牧,草场还会保持原状吗?2 .教师提问:什么样的生态系统容易被破坏?什么样的生态系统不容易被破坏?为什么?引导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3 .分析课本2 6 页的资料,讨论思考:(1)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
25、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2)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四、拓展创新.俗 话 说“螳螂捕螳,黄雀在后”。它描绘了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图,请据图回答:7细菌大绿色箱/物 !;嘉雀X./*蝉 螳 螂/(1)生产者是 o(2)消费者与存菽间的吃与被吃的联系就形成了食物链。那么右图中有条食物链,可表示为:o(3)、细菌在生态系统中是 o(4)、从动物行为的角度来看,黄雀对螳螂的行为是 行为。五、教学后记13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主备人:邹春英 审核人:李修强班级:姓名:家长签名: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会查阅资料以描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并进行交流。能选取多方事例来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 生物 讲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