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程高三生物新学案答案.pdf
《高中课程高三生物新学案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课程高三生物新学案答案.pdf(8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课程新学案生物高中三年级明天出版社2 0 1 1 年 7月参考答案高中课程新学案生物高中三年级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 章走近细胞第1 学案知识梳理1 .(1)活的细胞(2)单个细胞(原生质)各种分化2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细胞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3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比较项目大小本质区别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DNA存在形式增殖方式可遗传方式差异性统一性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拟核,无核膜和核仁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二分裂基因突变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植物细胞
2、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有核膜和核仁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无核膜、染色体等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DNA分子4.细胞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5.细胞 细胞和细胞产物相对独立老细胞6.显微镜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项目物象大小看到的细胞数目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视野亮度视野范围高倍镜大少近暗小低倍镜小多远亮大能力提升例 A自我测评1.D 2.B 3.D 4.D 5.D 6.D 7.D8.(1)C
3、无细胞结构寄主(活)细 胞(2)A、B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B 蓝藻细胞藻蓝素和叶绿素自养(3)D 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D、E、F 2 细胞核9.(1)叶绿体、液泡中心体(2)C、D 细胞膜和核糖体(3)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拟核、质 粒(或拟核)(4)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外排(胞吐)(5)光合色素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第 2 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2 学案第 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 5 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知识梳理1组成细胞的元素元素的分类按作用 CC、H、0 按含量 C、H、O、N、P、S、K、Ca、MgFe、B、Cu、Mo,Zn、M n来源无机自然界存在形式化合物2.水、无机盐糖类、脂质、核
4、酸、蛋白质水蛋白质蛋白质3.斐林试剂变蓝橘黄色红色双缩版试剂4.结合4.5%细胞结构良好溶剂生物化学反应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离子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能力提升例 1D例 2 A自我测评1.C2.C3.C3.C4.C5.A6.D7.B8.A9.B10.(1)葡萄糖淀粉(2)N、PN(3)脱氧核糖、磷酸、含氮碱基(4)略核糖体氨基酸(p)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5)II、IV(6)核糖和尿嗜嘘(U)11.(3)含水量过低,胚细胞缺水死亡,种子失去活力含水量过高,种子呼吸作用旺盛,易霉变失去活力;种子的含水量必须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有利于储藏,过高或过低都会使种子失去生活力。第 3 学案第 2 节
5、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知识梳理1 20必需氨基酸:缀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婴儿的还有组氨酸)非必需氨基酸:甘氨酸、酪氨酸、组氨酸、苏氨酸、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精氨酸2.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竣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竣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H2NCRCOOH3.(DH2NCHR 1COOH+H2NCHR2COOH-*H2NCHR1CONHCHR2COOH+H2O肽链氨基峻基(2)一定的空间结构(3)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氨基酸的数目成百上千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4(1)细胞生物体(2)运
6、 输(3)调节生长激素胰岛素(4)各 种 酶(5)免疫能力提升例 1B例 2A自我测评1.D 2.C 3.D 4.D 5.C 6.A 7.B 8.D9.(1)氨基酸脱水缩合(2)细胞质基质(3)1 2(4)1 9 9(5)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6)双缩服紫 肽键第4学案第 3 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 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类知识梳理-、1.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质2 .(1)绿 色(2)毗罗红染色剂(3)染色剂DNA与蛋白质3 .脱氧核甘酸核糖核甘酸4 .C、H、0、N、P 脱氧核糖 A、T、C、G 核糖 A、U、C、G5 .遗传信息二、l.C、H、02 .葡萄糖果糖单糖蔗糖、麦
7、芽糖乳糖淀粉和纤维素糖原3 .能源物质纤维素三、l.C、H、02.储能物质细胞膜和细胞器膜脂质生殖器官生殖细胞钙和磷能力提升例 B自我测评1.B 2.D 3.B 4.A 5.B 6.A 7.B8.(1)葡萄糖糖原长期自然选择(2)m n-(n-2)X 18(3)4含氮碱基(4)核糖体C I c 的排列顺序决定了 B中 b的排列顺序(或:特定脱氧核甘酸的C通过转录形成特定核糖核甘酸序列的RNA,并通过翻译形成特定氨基酸序列的B)胰岛B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第 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5 学案第 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 3 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知识梳理一、1.磷脂、胆固醇蛋白质细胞膜的功能
8、糖类糖蛋白2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 .纤维素和果胶支持和保护二、1.(1)双细胞质(2)核 糖 体(3)信息交流和物质交换(4)遗传信息物质合成、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2 .遗传信息库细胞代谢和遗传能力提升例B自我测评1.C 2.A 3.C 4.C 5.A 6.C 7.D 8.C9.(1)3 蓝藻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答案合理即可)(3)3、4 A TP(4)光照氧气(5)抗体、蛋白质类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血浆蛋白10.(1)有丝分裂 4 5(2)只有一种气味受体基因表达(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细胞核被染成绿
9、色,细胞质被染成红色(4)4 5 6(5)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离心一定的流动性(6)4 6 11第 6学案第 2 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知识梳理一、1.细胞液养料制造车间能量转化站动力车间蛋白质脂质高尔基体生产蛋白质中心粒与细胞的有丝分裂多种水解酶2.化学反应3.分化、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二、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囊泡三、1.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2.(1)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3)细胞器能力提升例 1C 例 2 B 例 3 A自我测评1 .B 2.C 3.C 4.B 5.A 6.A 7.D 8.D 9.C 10.D11.(1)13 中 心 体
10、 7 核 膜 3 叶绿体叶绿体、液泡具有细胞壁(的保护和支持)(2)34 6 7 91012 蛋白质和脂质(磷脂)2 核糖体、9 内质网、6 高尔基体 内 质 网、细胞膜、高尔基体内质网以囊泡的形式将蛋白质运送到高尔基体,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使高尔基体膜面积增加;有关蛋白质,再以囊泡的形式从高尔基体运送到细胞膜,使高尔基体膜面积减少。相似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7 学案第 1 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 2 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 3 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知识梳理一、1 (1)半 透 膜(2)细胞膜液泡膜半透膜2 (1)吸水膨胀失水皱缩(2)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3 选择透过性膜活细胞二、1
11、(1)磷脂双分子层尾相对(2)表面磷脂双分子层中贯穿(3)外表面识别2定的流动性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三、1(1)载体蛋白和能量水、C O 2、0 2、甘 油、乙醇、苯等浓度差能量载体蛋白红细胞浓度差(2)能量和载体蛋白能量2 胞吞和胞吐能力提升例 1 B例 2(1)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能量供应(载体数量)(2)吸收a(3)c自我测评1.C 2.A3.B4.A5.B6.B7.B8.B9.D1 0.(1)蛋白质氨基酸核糖体D磷脂双分子层(2)E糖蛋白(3)主动运输需要能量(需要能量和载体)选择透过性(4)糖蛋白单元检测一1.C 2.D 3.A4.B5.D 6.D 7.D 8.A9.A1 0.C
12、1 1.A1 2.D 1 3.A1 4.C 1 5.D 1 6.A1 7.C 1 8.C 1 9.C 2 0.B2 1.B2 2.B2 3.D 2 4.A2 5.C 2 6.B2 7.C 2 8.C 2 9.B3 0.D3 1.(l)E D N A存在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不能进行转录F(2)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3)1 1 1、I V 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4)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神经递质3 2.G )(1)蛋白质磷脂(2)细胞识别、信号传递外(I I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2 4 A B、a B、Ab、a b3 3.(1)原核无核膜(无成形的细胞核
13、)(2)6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纤维素和果胶(4)7叶绿体8 线粒体光能一AT P 等物质中活跃的化学能一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一A T P 中活跃的化学能3 4.(1)选 择 性(2)主动运输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3)能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营养物质呼吸作用(4)运载各种离子的载体数量(5)由于细胞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使周围环境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发生改变而导致H+浓度增3 5.I (1)1 个、1 个(2)5个、4、脱水缩合、五 肽(3)4、R基(4)分子I I (2)细胞膜时间(3)三 H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8
14、学案第 1 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 2 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 TP 知识梳理1 .化学反应生命活动2 .(1)专一性 p H=1.5、温度 3 7 c(2)双缩服紫色(3)RNA活细胞有机物蛋白质3.常态活跃状态更显著效率更高内容解释产生部位活细胞产生酶的本质氨基酸或核糖核甘酸酶的功能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4.(1)人为改变的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因素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其他一些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实验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 3+的催化效率催化剂的种类催化效率的高低(以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的燃烧程度表示或气泡产生速度表示)环境温度、材料的相同量、各种试
15、剂的量、反应时间等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底物的种类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但不能水解蔗糖淀粉与蔗糖溶液的量、水浴的温度与处理时间、斐林试剂的使用量与加热时间、操作程序等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温度(60 热水、沸水、冰块)酶活性试管的洁净度、淀粉溶液的量、不同温度的处理时间、操作的程序、碘液的加入量等5.(1)无机催化剂时间平衡点(2)一种或一类(3)最适温度(pH)高温、过酸、过碱(4)酶数量和酶活性正比6.(1)A-PPP腺昔磷酸高能磷酸键高能磷酸键30.54kJ/mol(2)太阳光能脂肪,植物细胞内还有淀粉,动物细胞内还有糖原糖类、脂肪、蛋白质糖类ATP7.远离A 的那个高能磷酸键ADP和 P
16、i反应式:ADP+Pi+能量酶1酶 2ATP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8.ATP直接ATP水解的ATP的合成9.转化场所常考的产生或消耗ATP的生理过程细胞膜消耗ATP:主动运输、胞吞、胞吐细胞质基质产生ATP: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叶绿体产生ATP:光反应;消 耗 ATP:暗反应和自身DNA复制线粒体产生ATP:有氧呼吸二、三阶段;消 耗 ATP:自身DNA复制核糖体消耗ATP: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核消耗ATP:DNA复制、转录等能力提升例 1 (1)pH酶浓度底物浓度产物浓度(答出三个即可)(2)碘液与淀粉反应生色,检测的是底物;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生色,检测的是产物。例 2(1)ATP与 ADP的
17、循环转化(2)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呈动态变化但含量相对稳定细胞内ATP的浓度变化不大,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带有放射性标记,这是重新合成的。同时也说明了原有的ATP已经有部分被分解了。自我测评1.B2.B3.D4.A5.C6.B7.D8.A9.B10.C11.本题以前的特性作为研究对象,考查对实验目的的确定,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对照实验的设计等。第(3)题的解答要结合题意借助图上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由题干中信息可知本实验是探索酶的高效性。反应物H2O2溶液放置时间长会分解而影响实验现象。如果马铃薯块茎中有过氧化氢酶,则能分解H 2O 2,产 生 0 ,使溶于水中的无色物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氧化
18、生成橙红色沉淀,比较所给图(1)(4),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可以知道3 号试管所加物质为2mL焦性没食子酸溶液,2 滴过氧化氢溶液,2mL马铃薯块茎提取液。为排除马铃薯块茎提取液中其他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而设置2 号试管。因煮熟的马铃薯块茎中过氧化氢酶失活,不能催化H2O2分解,故只有3 号试管变色。(1)酶的高效性(过氧化氢酶利Fe3+催化效率的高低)(2)H2O2溶液放置时间过长而分解(3)2mL焦性没食子酸溶液,2 滴 H2O2溶液,2mL马铃薯块茎提取液排除马铃薯块茎提取液中的其他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12.(1)有氧呼吸(呼吸作用)(2)腺昔(3)仍能接收到部分神经信号(4)细胞内R
19、 T 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能量抑制13(1)脂肪缓冲(2)蛋 白 质(3)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包括5565)设置温度,分别测量酶活性,若所测数据出现内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第 9 学案第 3 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知识梳理1.氧化分解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能量ATP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有氧呼吸2.(1)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崎,从而增大膜面积;线粒体的内膜和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3)C6H12O6+6H2O+6O2 酶 6co2+12H2O+能量(4)细胞质基质C6Hl2 0 6 酶 2c
20、3H403(丙酮酸)+4 H+少量能量线粒体基质2C3H4O3(内酮酸)+6H2O 酶 6co2+20 H+少量能量线粒体内膜24 H +602酶 12H20+大量能量(5)水线粒体基质0 2 线粒体内膜二三(6)ATP热能3.(1)不 彻 底(2)细胞质基质(3)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4)C6Hl206 酶 2c2H50H(酒 精)+2CO2+少量能量C6Hl2 0 6 酶 2c3H603(乳 酸)+少量能量(5)ATP热能4.呼吸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区别场所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后在线粒体中(主要在线粒体中)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条件氧气,多种酶无氧气参加,多种酶物质变化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形 成
21、 C 0 2 和 H 2O 葡萄糖分解不彻底,形成乳酸或酒精、C02等能量变化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 T P,(还有部分能量储存在简单有机物中)特点受0 2 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有氧存在时,无氧呼吸受抑制联系第一阶段反应完全相同,并且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实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形 成 ATP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产生的中间产物是合成另外一些物质的原料。5.温度、0 2 浓度6.(1)兼性厌氧型C02、H 20酒精、C02(2)溟麝香草酚蓝变浑浊绿黄(3)重倍酸钾灰绿色能力提升例 1D例 2(1)让种子吸水,使种子内的酶恢复活性(2)设定另一个相同装置
22、,但用等量煮沸的同种种子(3)温度、气压等(4)4h后试管内的氧气减少,有氧呼吸减弱,种子进行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因此,试管内的气压没有明显变化(5)打开装置的胶塞让新鲜空气进入试管,再塞紧胶塞,观 察 X 液面是否上升,上升表示种子仍存活,不上升则表示种子已经死亡自我测评1 .B2.C3.A4.A5.D6.C7.B8.D9.D10.(1)无氧呼吸(2)减少氧气增加,无氧呼吸受到抑制(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C6H12O6 酶 2c2H60H(酒精)+2CO2+能量;C6H12O6+6O2+6H2O 酶 6CO2+12H2O(3)流水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氧,有利于根系进行有氧
23、呼吸。静水中相对缺氧,导致秧苗因缺氧而进行无氧呼吸。长时间无氧呼吸积累的酒精,使组织细胞酒精中毒,导致烂秧11.(1)左(2)与实验组等量消毒的无活力(如加热后冷却)的樱桃与实验组等量的20%NaOH(3)机械损伤机械损伤能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或机械损伤不能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第二步:向容器内加入与实验组等量消毒的受到机械损伤后的樱桃,其它处理及装置与实验组完全相同,记录相同时间内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b第三步:比较a、b 数值的大小如果a b,则说明机械损伤能引起樱桃呼吸速率降低。第 10学案第 4 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 作 用(一)知识梳理I.(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2)蓝绿色黄绿色橙黄色
24、黄色(3)红光和蓝紫光蓝紫光叶绿素a光能电能2.(1)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无水乙醇中,绿叶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得快(2)提取色素f制备滤纸条一画滤液细线一色素分离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3)提取分离研磨充分碳酸钙(4)鲜嫩、颜色深绿迅速、充分细、直触及层析液3.类囊体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中受光4.光合作用5.实验一:带没有空气的黑暗氧气和光叶绿体被光束照射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实验二:红光和蓝光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6.叶绿体光能二氧化碳和水氧气7.时间科学家发现1771年
25、普利斯特利植物可以更新空气1779年英格豪斯植物的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更新空气1845年梅耶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起来1864年萨克斯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1939年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20世纪40年代卡尔文用放射性同位素14C证明了 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变为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卡尔文循环)8.CO2+H2O 光能叶绿体(CH2O)+029.(1)类囊体薄膜ADP、Pi和水ATP、H和 O2ATP的合成(2)叶绿体基质CO2(CH2O)和水CO2的固定和C 3的还原10.条件C3c5 H 和 ATPC6Hl2 06合成量停止光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课程 生物 新学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