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体会:心灵的探寻.docx
《教学体会:心灵的探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体会:心灵的探寻.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体会:心灵的探寻题引: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现在的生活将会是个什么样。但是,现在,经了几年生活世故,得了些许人生经验,我已经能够在心里十分明确坚定地告诉自己一点:假如没能与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心灵相遇,那将是我人生的最大遗憾之一。并且,我还私自以为,这也将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一大人生遗憾。曾记得大约在三年前的暑假,我在朋友办的一本教育刊物上看到过一篇题为来函与回信的文章,文中一位中学教师写给钱理群教授的一封信中的一段文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便是信中开首的几句话:尽管我在认真地教书,但我没有做成任何事情。留给学生的,暑假一过也就差不多了,他们毕业以后,我甚至可能成为他们
2、嘲笑的对象。尽管他们现在对我抱着喜爱和尊重。可我仍然不得不相信,社会现实不费吹灰之力便将撕碎我苦心经营起来的一切(摘自钱理群来信与回函)同为教育界同仁的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在深受震动甚至病中的反复思考下也为此回复了一封深表理解、关切而情真意切的信。作为一名有着相似生命体验的教育工作者,可以说当时我内心受到的强烈共鸣丝毫不亚于钱理群先生本人。至今仍清楚地记得读完之后便那样激动不安地在笔记本上摘抄文中词句的情景,甚至于还几次想过也提笔写上一篇文字。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共鸣呢?我时常反复而痛苦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在学校或自己工作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的所谓教育(仅限于教室黑板之内的学校教育)究竟能对一
3、个孩子的成长产生多大的影响?因为我不得不无数次地想到,除了学校、教师、书本等极其有限的单向教育影响外,孩子们还将更直接更长期地受到社会、家长的各种我们预想不到的种种影响。这将使我们苦心对孩子施加的各种教育影响化为乌有,但是,我对自己的教育工作所寄予的哪能仅只于此?我怎么能够接受这样的事实?因此,曾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疯狂地搜集、埋头研读古今中外有关家庭教育的著作,因为我那么忧心地感到了自己工作的局限性,那么多令人痛心焦虑却又无能为力的事在我眼前发生(如农村孩子的辍学等),面对这一切,我不能不经常感到自己是那么空虚乏力、势单力薄。因而对自身教育工作的价值、意义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怀疑甚至失望。就像一
4、个人面对着一幅令人惊叹的艺术珍品或欣赏完一曲美妙无比的音乐后一样,对于苏霍姆林斯基,那种阅读完之后内心的激动惊奇、心灵的强烈震撼却是难以用言语来精确表达的。因为,几年来的阅读经验使我再一次地坚信:真正的阅读必定是某种心灵与心灵的相互探寻、思想与思想的交替碰撞不断融合。并且,这样的阅读对于阅读者来说绝不仅仅只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更是对阅读者直指内心以及自我良心的逼视、质疑、拷问与考验。但是,我总是反复地想弄清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使得这些在有些人眼里已经有些遥远的文字如此深深地打动我呢?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阅读中冥冥之间的心灵相遇或精神巧合呢?是的,这只是一个平凡的教师、校长,只是一个默默无闻、
5、脚踏实地地在一所农村中学工作一生的教育者。但是,透过如此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教育诗篇,我们难道能对这样一个品德高尚、心地纯美、把心都献给了孩子的心灵演说家无动于衷吗?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经常想到苏氏所说的一个教师的平凡的沉重的劳动中那些细微末节的小事,以及由关注思考探索这些琐碎问题所引发的各种各样的令人激动不安的、有时候是痛苦探索与思考,发现与挫折。因此,苏氏的阅读更是促使并加深了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思考与探索。作为一名学校教导主任,不可避免地必须经常开开会,处理学校的各种事务(如听课评课、主持一些校内活动等),或根据上级的一般指示组织教师进行各种学习、培训,此外还有一些所谓各种应酬等,而这些琐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体会 心灵 探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