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技馆科普教育形式的创新.docx
《浅谈科技馆科普教育形式的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科技馆科普教育形式的创新.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科技馆科普教育形式的创新 摘 要 有相当数量的科技馆在科普教化形式上显得较为陈旧、较为单一、一模一样,较易让观众厌烦,既很难将科普教化职能进行有效发挥,又不能达到较好的科普教化效果。因此,科技馆在新时期务必要高度重视科普教化形式的创新,最大限度地提升科普教化效果。本文首先阐述了科普教化的概念和意义,其次,深化探讨了科技馆科普教化形式的创新,其中包括:建设“流淌科技馆”、展品方面的创新、完善基础设施来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等,具有肯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科技馆;科普教化;形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22)08-0006-01 科普教化是一
2、种具有公益性、群众性、社会性等多个特点于一体的社会教化形式,科普教化对于国民素养的提高、国家经济发展均会产生较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科技馆是开展科普教化的主要阵地,肩负着传播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弘扬科学精神等多种责任。但是从目前来看,有相当数量的科技馆在科普教化形式上显得较为陈旧、较为单一、一模一样,较易让观众厌烦,既很难将科普教化职能进行有效发挥,又不能达到较好的科普教化效果。因此,科技馆在新时期务必要高度重视科普教化形式的创新,最大限度地提升科普教化效果。本文就科技馆科普教化形式的创新进行探讨。 1 科普教化的概念和意义 科普教化是指以易于公众参加、易于公众接受的形式,以
3、多媒体传播方式来向广阔人民群众传播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弘扬科学精神等。科普教化属于社会教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化的延长,“科普教化+学校教化”既有利于培育出大批具有高综合素养的科技人才,又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科学意识与科学素养,还有利于增加国家的综合实力。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将科学技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对于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予以了充分的相识。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科普教化实现又快又好又稳的发展,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首次以立法的方式在公共科学教化范畴中纳入了科普教化,详细确定了科技馆在科普教化工作中所
4、应当担当的责任和职能,可见我国对科普教化的重视程度。 2 建设“流淌科技馆” 虽然现在各级科技馆都对社会免费开放,且每周开放的时间通常为6天,可谓科普教化的主要阵地。但是许多农村地区居民,由于家庭住址离科技馆太远,每周末乘车到科技馆来参与活动,那么无疑是不现实的,因此,建设“流淌科技馆”就是一种较佳的选择。“流淌科技馆”是加强国民素养教化,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广阔青少年能够共享优秀科普教化资源的重要途径,是进一步促进城市和农村区域科普教化协调均衡发展的必要手段。例如,四川某市科技馆成立了流淌科技馆,组织了101余人的专业辅导队伍,定期或不定期深化偏远地区开展“流淌科技馆”进基层活动。例如,
5、2022年6月1日,该市科技馆以“体验科学”为主题在全市5个县开展了流淌科技馆活动,包括“声光体验”“电磁探秘”“运动旋律”等七大主题,内容涵盖力学、电学、光学、数学、声学、机械学等科学门类。此次展品规模浩大、内容丰富、新奇独特,其中大部分展项可让观众动手操作或亲身体验,生动形象、妙趣横生,有着丰富的科技内涵,活动期间参观人数达30.67万人。 3 展品方面的创新 3.1 展品表现形式的更新 第一,对科技馆展品的外观设计进行更新,要对外观设计形式进行创新、突破,既要能够将展品的形象真实地反映出来,又要能够将观众的求知欲与留意力同时激发,让其外观设计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其次,对科技馆展览环境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科技馆 科普 教育 形式 创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