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培训教材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培训教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培训教材课件.ppt(10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市食药监局医疗器械处1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办法相关内容2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办法(局22号令)于2000年4月29日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3(一)考核目的:为加强医疗器械管理,强化企业质量控制,确保产品安全有效。(二)考核依据:1、国务院第276号令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22号令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办法。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16号令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4(三)适用范围:辖区内申请第二、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和重新注册的企业。(四)考核的对象、范围及豁免条件 本办法适用于
2、申请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准产注册企业的审查及对企业的日常监督。5下列情况可视同已通过企业质量体系考核:1、企业获得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质量认证机构颁发的GB/T19001和YY/T0287(或GB/T19002和YY/T0288)标准的质量体系认证证书,证书在有效期内的。2、已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其证书在有效期内的。3、已实施产品安全认证,企业持有的产品安全认证证书在有效期内的。6(五)考核类型 质量体系考核的依据因产品不同分为:1、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办法、2、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注、输器具)生产实施细则、3、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生产实施细则、4、外科植入物生
3、产实施细则 5、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等。7企业:1、填写自查表 2、提出申请(六)办理程序:省局对自查表审核省局现场考核整改后复核通过考核半年内完成整改并申请复核出具质量体系考核报告8 企业申请人应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办法的要求及参照GB/T19001和YY/T0287标准建立起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地运行。在申请考核前应按质量体系考核企业自查表进行认真自查,填写自查表和自查小结,自查合格后方能提出质量体系考核申请。国家已经实施生产实施细则的产品,应在申请考核前按相应实施细则要求进行自查。9(七)质量体系考核的判定准则 质量体系现场考核,参照质量体系认证审核的方法;依据附件1自查表确
4、定的内容进行考核,重点考核项目及判定规则为:10 产品类别 重点考核项目 考核结论三类四.1、2 1.重点考核项目全部合格,其它考核项目不符合项不超过五项,判定为通过考核。2.重点考核项目有不合格,其它考核项目不符合项超过五项,判定为整改后复核。五.1、3 六.1、2、3 七.1、2、3、9、10 八.1、2、6、7、8 九.2、3、4、5 二类四.1 1.重点考核项目全部合格,其它考核项目不符合项不超过五项,判定为通过考核。2.重点考核项目有不合格,其它考核项目不符合项超过五项,判定为整改后复核。五.1、3 六.1 七.1、2 八.1、6、8 九.2、3、411 考核结论判定为“通过考核”的
5、,对质量体系的评价和存在不合格项要如实陈述,对不合格项给出整改期限。考核结论为“整改后复核”的,以“考核报告”的签署日起,企业必须在半年内完成整改并申请复核。质量体系考核报告有效期四年。12几点说明:1、企业资格认定与质量体系考核的区别企业资格认定办理营业执照质量体系考核申请注册企业资格认定与质量体系考核的区别(见下表)13企业资格认定 质量体系考核依据 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办法审查人员两个人以上,一般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或取得相关资质的人员进行两人以上,其中,至少应有一人具备GB/T19001和YY/T0287标准培训并取得内审员或外审员的资格。由
6、省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审查目的拟开办企业是否符合开办条件要求企业质量体系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审查时间 办理营业执照之前 申请产品注册之前审查内容 主要是硬件 偏重于软件结果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142、质量体系考核与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是批准企业有资格生产相应类别的医疗器械的法定证件,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是批准企业生产的某个品种医疗器械进入市场的法定证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则是企业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之后,进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前必须完成的注册审查的一个法定文件。15 注意“质量体系考核”不是行政许可项,但它是法规要求必须做
7、的一个“附加项”,这一要求体现在16号令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中第十三条和“境内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材料要求”(附件3)及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七条等内容中。16 质量体系考核办法是对产品注册办法的一项支持性操作文件。因此,质量体系考核的目的就是通过考核进行核定,核定该企业质量体系是否合格,做为产品注册的条件之一。17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内容18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一般包括:A)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质量手册C)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GB/T 19001标准要求至少应包括6个程序文件:而作为医疗器械专用要求YY/T 0287-2003标准要
8、涉及21个程序文件。19控制程序文件v 1、文件控制v 2、记录控制v 3、管理评审控制v 4、人力资源控制v 5、基础设施控制v 6、工作环境控制v 7、与顾客有关的控制v 8、设计与开发控制20控制程序文件v 9、采购控制v 10、生产过程控制v 11、服务控制v 12、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v 13、监视与测量装置控制v 14、内部审核控制v 15、产品监视与测量控制v 16、不合格品控制21控制程序文件v 17、数据分析控制v 18、顾客抱怨控制v 19、纠正措施控制v 20、预防措施控制v 21、不良事件控制22D)组织为确保其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这是指组织根据自己
9、的实际情况,用于过程的策划、过程的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除上述标准所要求的程序文件外,组织还需制定的程序文件。如针对特定的项目、产品、过程和合同进行策划所形成的质量计划,也可以是作业指导书、规范指南、标准和图样等。23E)本标准所要求的记录,YY/T 0287要求保持的记录达40种。F)法规规定的文件,如产品注册要求的文件,法规规定持证上岗的资格证明等。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也可以单独形成文件。企业规模小或产品较简单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也可以写成一个文件。24企业制定文件的目的 1、写好你做的;2、做好你写的;3、记好你做的。25三、考核办法评定26检查表(自查表)共分两大块(范围)九项内容,一为考
10、察范围内容,包括第一至三项内容;二为考核范围内容包括了第四至九项。27(一)考察了解的内容(一至三项)第一项和第二项是企业基本情况,领导层的文化程度,职称及分工,主要产品品种,建厂时间,职工人数,占地及建筑面积,固定资产及上年销售额,二年内产品抽查,有无重大质量事故。通过基本状况可了解企业规模、历史、业绩和一部分资源。通过企业对贯彻质量体系保证标准的计划准备的填写,可了解接受标准的培训情况和已经进行质量体系的建设状况。28 第三项是申请注册产品名称及报告覆盖产品范围,后者是指在报告的质量体系作用下,已经取得注册证书并正常生产的医疗器械名称,可以看出申请注册产品是企业原来生产过的同类产品的品种规
11、格的延伸,还是从未生产过的产品。29(二)考核内容(四至九项)第四项是管理职责。企业组织结构,质量职责,是否指定了管理者代表,是否接受过有关培训,有无文件可以证实。304.1、与质量有关的管理、执行、验证工作人员应规定质量职责并形成文件。企业应对从事对质量有影响的管理、执行和评价验证工作的人员,如车间主任、质量部门负责人、检验员、内审员等应确定其相互关系,为其完成任务提供必要的独立性和权限。注意此项主要是审查企业部门负责人的权限,一定要与部门职责区分开来。31最高管理者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职能:1、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规要求的重要性。2、制定质量方针,给出全员在质量方面的关注点。3、确保质量
12、目标的制定,给出全员奋斗目标。4、进行管理评审。5、确保资源的提供,给员工创造工作条件。也包括人力资源的提供。32质量部负责人的职责与权限: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组织编订并审定质量方面的管理文件。2负责全体员工质量管理教育。3参与质量方针目标管理,建立质量信息反馈系统。4组织编订并审定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5批准检验报告、产品批(生产、检验)记录审核结果。33 6批准原材料、成品的放行使用。7批准不合格品处理程序。8、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对产品质量情况做出总结,帮助解决质量问题并监督实施。9负责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上报工作。10负责产品质量投诉和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
13、,并提出处理意见。11对医疗器械质量负管理责任。34生产部负责人的职责与权限: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对车间的生产、技术负全部责任,保质保量完成公司下达给本车间的各项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目标计划。2负责按体系要求和批准的工艺规程组织生产。3主持车间的生产调度会,合理调配人员和设备,保证生产计划的完成。4组织制订并审定车间管理规程及操作规程各岗位人员工作标准。35 5负责制订本部门的二、三级培训教育考核计划,并组织实施。对提高本部门员工的工作质量和业务技能负有责任。6批准车间生产计划的生产记录。7有权对违章操作或因工作失误造成经济损失者给予处罚,对生产、安全、质量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和班
14、组给予奖励。8组织定期召开质量、安全、技术分析会,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生产、质量、安全隐患,采取措施提高生产技术水平。9、负责设备的考察、购置、安装、调试、建档。36 10负责提出设备的大中修计划,并组织实施。11负责对设备运行状态标志管理。12负责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并及时上报总经理。13及时协调处理解决与其它部门或本部门内部的矛盾。14对提高本部门员工的工作质量和业务技能负有责任。37检验员的职责与权限:1坚持严谨、秉公、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不断提高理论和业务技能。2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实事求是地记录检验的每一项操作,严禁弄虚作假、擅自更改检验方法和检验数据,对化验结果的真实性负责。3按
15、照有关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和填写原始记录,保证记录完整,数据真实可靠。负责化验原始记录的装订和保存归档。38 4维护、保养各种检验仪器、设备等,并认真做好使用记录。5建立计量管理档案,妥善保管,按时送检计量器具,对校验符合要求的仪器、仪表标注合格证及有效期。6参与不合格品的管理,必要时参与监督销毁。7参与物料供货商和客户的资质审查。8、参与产品换退货、质量事故及质量投诉的调查处理。394.2、企业的管理者代表 企业有管理者代表任命书,在质量体系文件中明确其职责。40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为了贯彻执行YY/T 0287-2003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法规的要求标准,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运
16、行的领导,推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及时处理影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有关问题,特任命XXXX同志为我公司管理者代表,并行使如下职责和权限:41 一、确保公司管理体系所需用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二、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需求;三、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对顾客要求的意识;四、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对外联络。五、负责质量体系的内审工作。经理:年 月 日 424.3能否提供质量体系组织结构图,并能基本反映正确性,与4.1结合到一起查验核实;至少设制生产、设计、检验、供销(库房)等部门。企业应能提供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图与企业实际管理情况应一致。434.4
17、企业是否收集并保存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各级质量标准。1、要求企业能提供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相关配套规章,以及国家局和省局颁布的相关的管理规范性文件。了解管理层对法规熟悉情况。2、企业应收集注册产品标准中引用的所有国家或行业标准,以及一些基础标准(如GB/T19001、YY/T0287、YY/T0316等)。444.5企业法人代表或管理者代表是否经过GB/T19000及YY/T0287标准的培训 企业法人代表或管理者代表应经过企业质量体系所采用版本的GB/T19000及YY/T0287标准培训,并提供培训合格证书或证明。45设计与开发v将要求转化为产品、过程或体系规定的特性
18、或规范的一组过程。465.1 企业是否建立并保持设计控制和验证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相应要求。程序文件中应包括:1、设计和开发策划;2、设计和开发输入;3、设计和开发输出;4、设计和开发评审;5、设计和开发验证;6、设计和开发确认;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47序号 文 件 名 称 编 制 评 审 批 准1总体设计方案 技术部门 厂部级 技术副总2设计计算书 技术部门 内部评审 技术副总3产品图样 技术部门 厂部级 技术副总4产品自制件汇总表 技术部门 内部评审 部门主管5产品配套件汇总表 技术部门 内部评审 部门主管6产品标准件汇总表 技术部门 内部评审 部门主管7工艺方案 技术部门 厂部级 部
19、门主管8工艺文件(包括工艺规程、工艺过程卡、工艺原则、作业指导书、工装明细表、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汇总表)技术部门 内部评审 部门主管9产品零件重要性分级表 技术部门 内部评审 部门主管10使用维护说明书、零件图册 技术部门 内部评审 技术副总11产品确认大纲 技术部门 内部评审 技术副总12标准化审查报告 技术部门 内部评审 技术副总13装箱单、安装指导文件 技术部门 内部评审 技术副总485.2 企业能提供完整的风险分析报告。一般从能量、生物学、机械、磁场等方面考虑危害。主要包括如下内容:49 1)对新设计的医疗器械规定预期用途或目的;2)对所有影响该医疗器械安全性的特征做出定量和定性的
20、判定;3)判定已知和可预见的危害;4)估计每一种危害产生的一种或多种危害;5)对每一种风险进行评价,判定是否可以接受或降低风险;6)采取设计手段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7)将风险分析的输出作为设计开发的输入。505.3 企业能提供产品全部技术规范和应用的技术文件及产品技术文件清单例技术文件清单。技术规范:原材料、组件和部件的技术要求(标准、图纸等);产品标准或接受准则;包装和标记要求;器械所需的制造环境要求;制造程序(工艺流程图);安装和服务要求(贮存、搬运、维修、处置的要求);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必要时,如批号的确定)等。51采购控制5261是否建立并保持控制采购过程的形成文件的程序 审查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器械 生产 企业 质量体系 考核 培训教材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