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 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分项版汇编 专题14 计算题1(力与运动)(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物理 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分项版汇编 专题14 计算题1(力与运动)(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 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分项版汇编 专题14 计算题1(力与运动)(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14 计算题1(力与运动) 1【2017江苏卷】(16分)如图所示,两个半圆柱A、B紧靠着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光滑圆柱C,三者半径均为RC的质量为m,A、B的质量都为,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现用水平向右的力拉A,使A缓慢移动,直至C恰好降到地面整个过程中B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1)未拉A时,C受到B作用力的大小F;(2)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min;(3)A移动的整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答案】(1) (2) (3) 【解析】(1)C受力平衡 解得(2)C恰好降落到地面时,B受C压力的水平分力最大B受地面的摩擦力 根据题意 ,解得(3)C下降的高度 A
2、的位移摩擦力做功的大小根据动能定理 解得【考点定位】物体的平衡 动能定理【名师点睛】本题的重点的C恰好降落到地面时,B物体受力的临界状态的分析,此为解决第二问的关键,也是本题分析的难点2【2017新课标卷】(12分)一质量为8.00104 kg的太空飞船从其飞行轨道返回地面。飞船在离地面高度1.60105 m处以7.50103 m/s的速度进入大气层,逐渐减慢至速度为100 m/s时下落到地面。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在飞船下落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可视为常量,大小取为9.8 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分别求出该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和它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2)求飞船从离地面高度6
3、00 m处至着地前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已知飞船在该处的速度大小是其进入大气层时速度大小的2.0%。【答案】(1)(1)4.0108 J 2.41012 J (2)9.7108 J【考点定位】机械能、动能定理【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机械能及动能定理,注意零势面的选择及第(2)问中要求的是克服阻力做功。3【2017新课标卷】(12分)为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距离s0和s1(s1s0)处分别设置一个挡板和一面小旗,如图所示。训练时,让运动员和冰球都位于起跑线上,教练员将冰球以初速度v0击出,使冰球在冰面上沿垂直于起跑线的方向滑向挡板;冰球被击出的同时,运动员垂直于
4、起跑线从静止出发滑向小旗。训练要求当冰球到达挡板时,运动员至少到达小旗处。假定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冰球到达挡板时的速度为v1。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冰球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的最小加速度。【答案】(1) (2)【考点定位】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名师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的应用;分析物理过程,找到运动员和冰球之间的关联,并能灵活选取运动公式;难度中等。 4【2017新课标卷】(20分)如图,两个滑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1 kg和mB=5 kg,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1=0.
5、5;木板的质量为m=4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0.1。某时刻A、B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v0=3 m/s。A、B相遇时,A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1)B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2)A、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答案】(1)1 m/s (2)1.9 m【解析】(1)滑块A和B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也在地面上滑动。设A、B和木板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1、f2和f3,A和B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aA和aB,木板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为a1。在物块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前有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设在t1
6、时刻,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设大小为v1。由运动学公式有联立式,代入已知数据得(2)在t1时间间隔内,B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为设在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1后,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2,对于B与木板组成的体系,由牛顿第二定律有由式知,aA=aB;再由可知,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时,A的速度大小也为v1,但运动方向与木板相反。由题意知,A和B相遇时,A与木板的速度相同,设其大小为v2,设A的速度大小从v1变到v2所用时间为t2,则由运动学公式,对木板有对A有在t2时间间隔内,B(以及木板)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在(t1+t2)时间间隔内,A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A和B相遇时,A与木板的速度也恰好相同。因此
7、A和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为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也可用如图的速度时间图线求解)【考点定位】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过程问题,要特别注意运动过程中摩擦力的变化情况,A、B相对木板静止的运动时间不相等,应分阶段分析,前一阶段的末状态即后一阶段的初状态。5【2017新课标卷】(20分)真空中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1的匀强电场,一带电油滴在该电场中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0。在油滴处于位置A时,将电场强度的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变。持续一段时间t1后,又突然将电场反向,但保持其大小不变;再持续同样一段时间后,油滴运动到B点。重力加速
8、度大小为g。(1)求油滴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2)求增大后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保证后来的电场强度比原来的大,试给出相应的t1和v0应满足的条件。已知不存在电场时,油滴以初速度v0做竖直上抛运动的最大高度恰好等于B、A两点间距离的两倍。【答案】(1) (2) (2)由题意,在t=0时刻前有油滴从t=0到时刻t1的位移为油滴在从时刻t1到时刻t2=2t1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为由题给条件有式中h是B、A两点之间的距离。若B点在A点之上,依题意有由式得为使,应有即当或才是可能的:条件式和式分别对应于和两种情形。若B在A点之下,依题意有由式得为使,应有即另一解为负,不符合题意,已舍去。 【考点定位】牛顿第
9、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虽然基本知识、规律比较简单,但物体运动的过程比较多,在分析的时候,注意分段研究,对每一个过程,认真分析其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应用相应的物理规律解决,还应注意各过程间的联系。1【2017安徽省江淮十校第三次联考】在滑冰场上有一初中生质量为m=40kg,站在质量为M=20kg的长木板的一端,该学生与木板在水平光滑冰面上一起以v0=2 m/s的速度向右运动。若学生以a0=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跑向另一端,并从端点水平跑离木板时,木板恰好静止。(1)判断学生跑动的方向;(2)求出木板的长度L。【答案】(1)向右跑 (
10、2)L=15m 2【2017郑州市第三次质量预测】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的3/4圆弧轨道AC放在竖直平面内,与足够长的粗糙水平轨道BD通过光滑水平轨道AB相连,在光滑水平轨道上,有a、b两物块和一段轻质弹簧。将弹簧压缩后用细线将它们拴在一起,物块与弹簧不拴接。将细线烧断后,物块a通过圈弧轨道的最高点P时,对轨道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已知物块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2m,物块b与BD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块到达A点或B点前已和弹簧分离,重力加速度为g。求:(1)物块b沿轨道BD运动的距离x;(2)烧断细线前弹簧的弹性势能Ep。【答案】(1) (2) 3【2017广东省揭阳市高三二模】如图所示,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物理 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分项版汇编 专题14 计算题1力与运动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 物理 考题 模拟 题分项版 汇编 专题 14 算题 运动 解析 人教版高三全册 物理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228915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