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1.5轮资料汇编 专题01 直线运动试题精选精练-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
《高考物理1.5轮资料汇编 专题01 直线运动试题精选精练-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1.5轮资料汇编 专题01 直线运动试题精选精练-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01 直线运动 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经B到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位移等于4R,方向向东B. 物体的位移等于2R,方向向东C. 物体的路程等于4RD. 物体的路程等于4R【答案】 A 2如图所示,上下开口、内壁光滑的铜管P和塑料管Q竖直放置,小磁块先后在两管中从相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并落至底部,则小磁块 ( ) A.在P和Q中都做自由落体运动B.在两个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都守恒C.在P中的下落时间比在Q中的长D.落至底部时在P中的速度比在Q中的大【答案】 C【解析】由于电磁感应,在铜管P中还受到向上的磁场力,而在塑料管中只受到重力,即只在Q中
2、做自由落体运动,故选项A、B错误;而在P中加速度较小,故选项C正确而选项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电磁感应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3甲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时间t后,乙物体从同一位置自由下落,在甲乙都未落地前,以甲为参照物,乙物体的运动状态是 ( )A相对静止 B向上做匀速直线C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D向上做匀变速直【答案】 B【解析】乙物体自由落体s后,根据自由落体运动有,以甲为参照物,则有,即乙在向上做匀速运动选项B对。考点:自由落体运动4将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收到一大小不变的空气阻力作用,它从抛出点到最高点的运动时间为t1,再从最高点回到抛出点的运动时间为t2,
3、如果没有空气阻力作用,它从抛出点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t0则 ( )A. t1t0,t2t1 B. t1t0,t2t1C. t1t0,t2t1 D. t1t0,t2t1【答案】 B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5一步行者以6.0 m/s的速度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交车,在跑到距汽车25 m处时,绿灯亮了,汽车以1.0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 ( )A. 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6 mB. 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人、车最近距离为7 mC. 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43 mD. 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越来越远【答案】 B【解析】开始阶段,人的速度大于汽车
4、的速度,人和车的距离在减小;当人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时,人和车的增大,当人和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者距离最小,设经过时间t两者速度相等,此时步行者的位移为,汽车的位移为,故不能追上;人车最近距离是。故选B考点:追及问题点评:追和被追的两者的速度相等常是能追上、追不上、二者之间的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 (1)在两个物体的追及过程中,当追者的速度小于被追者的速度时,两者的距离在增大; (2)当追者的速度大于被迫者的速度时,两者的距离在减小;(3)当两者的速度相等时,两者的间距有极值,是最大值还是最小值,视实际情况而定。6a、b两车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同方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7所示。在 t=5s时,
5、它们第一次相遇。关于两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0s,a车在前Bt=10s,两车第二次相遇Ct=15s,两车第二次相遇Dt=20s,两车第二次相遇【答案】 C【解析】根据在 t=5s时,它们第一次相遇可知,t=0s,a车在后,选项A错误;t=10s,两车速度相等,a车在前,选项B错误;t=15s,两车第二次相遇,选项C正确D错误。7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平方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 ( )A加速度大小为B任意相邻1内的位移差都为C第2内的位移是 D物体第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答案】 B【解析】根据x和时间平方t2的关系图象得出位移时间关系式为:x=t2,所以a1,解得
6、:a=2m/s2,A错误;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x=aT2=21m=2m,B正确;第2s内的位移等于2s内的位移减去第一秒的位移,即x2=22-12=3m,C错误;同理求得物体第3s内的位移x3=32-22=5m,平均速度5m/s,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8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其中乙的图线为抛物线.关于甲、乙在时间内的运动的看法,以下正确的是 ( ) A. 甲、乙在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B. 甲、乙的运动方向始终相同C. 乙始终比甲运动快D. 甲、乙在时刻相距最远【答案】A【解析】A、从位移时间图像可得,在内甲的位移与乙的位移相等,根据
7、平均速度公式可得, 内乙的平均速度等于甲的平均速度,选项A正确、B、在位移时间图像中,切线的斜率代表的是速度,从图像上可以看出甲一直朝正方向运动,而乙先朝负方向运动,再朝正方向运动,故B错误;C、在位移时间图像中,切线的斜率代表的是速度,从图像上可以看出,乙的速度不是一直大于甲的速度,故C错误;D、甲、乙相距最远的位置,应该在图像上找同一时刻两点之间的最远距离,从图形上看, 时刻,不是两者最远的位置,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9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 ) A在时刻tl,a车与b车速度相等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
8、反C在tl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增加后减少D在tl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答案】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对x-t图象的理解与应用问题,属于中档偏低题。10某国的军事试验场正在平地上试射地对空SA - 7型导弹,若某次竖直向上发射导弹时发生故障,造成导弹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 ( ) A. 01 s内导弹匀速上升B. 12s内导弹静止不动C. 3 s末导弹回到出发点D. 5s末导弹回到出发点【答案】 D【解析】根据图像可知第一秒内导弹匀加速运动,第二秒内导弹匀速运动,第三秒内导弹匀减速,从第四秒开始导弹反向加速,根据速度时间图像的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
9、移可知第五秒末返回原点,故ABC错误,D正确【点睛】在速度时间图像中,需要掌握三点,一、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看运动方向是否发生变化,只要考虑速度的正负是否发生变化,二、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三、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坐标轴上方表示正方向位移,在坐标轴下方表示负方向位移11如图是质量为1kg的质点在水平面上运动的vt图象,以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 在03.0s时间内,合力对质点做功为10JB. 在4.0s6.0s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3m/sC. 在1.0s5.0s时间内,合力的平均功率为4WD. 在t=6.0s时,质点加速度为零【答案】
10、 B 考点:速度时间图像,功率的计算【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速度时间图像及功率和动能定理等;要知道v-t图像的物理意义;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图像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联系动能定理进行解答.12一质量为1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起,第1秒内受到2N的水平外力作用,第2秒内受到同方向的1N的外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第1秒内的加速度为1m/s2B.第2秒内的位移为3mC.2秒内外力做功为4.5JD.2秒内外力做功的功率为2.5W【答案】 C【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质点在第1s内的加速度为:,A错误;物体在第2s初的速度为:,在第2s内的加速度为,所
11、以质点在第2s内的位移为,B错误;由动量定理求出1s末、2s末速度分别为:,故2s内外力做功为,C正确;2s内外力做功的功率为,D错误;考点:考查了动量定理,功率,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13如图是质量为1kg的质点在水平面上运动的vt图象,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 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1 NB. 第1 s内受到的拉力大小是2 NC. 在4 s末回到出发点D. 在4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答案】 A 14质量为0.8kg的物体在一水平面上运动,如图所示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物体受到水平拉力和不受水平拉力作用时的图线, g取10m/s2。现有以下四种判断,其中正确的
12、是 ( ) A. a是物体受到水平拉力作用时的-t图线B. 04s内两物体位移相同C. 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15D. 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为0.6N【答案】 C【解析】由图象可知b图象代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图象代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拉力不可能与速度方向相反,只能是拉力与速度方向相同,故b图象是受拉力时的图象,选项A错误.由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代表位移,易得4s内,选项B错误.由图象的斜率代表加速度,可知b图象的加速度:,a图象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解得:,,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图象、牛顿第二定律.15古希腊权威思想家亚里
13、士多德曾经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的快慢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比如说,十磅重的物体落下时要比一磅重的物体落下快十倍。1800多年来,人们都把这个错误论断当作真理而信守不移。 直到16世纪,伽利略才发现了这一理论在逻辑上的矛盾。并通过“比萨斜塔试验”,向世人阐述他的观点。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实验来验证:伽利略用铜球从斜槽的不同位置由静止下落,伽利略手稿中记录的一组实验数据: 伽利略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结论,下列是伽利略得出的结论是 ( ) A. vt=v0+at B. C. vt2-v02=2ax D. 【答案】D【解析】伽利略最初猜想沿斜面向心运动的物
14、体的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即:v=kt;由此伽利略推论位移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则:x=kt2,即: ,结合以上的分析,则比较即可: ; ; ; ; ; ; ; ;由以上的数据比较可知,各组数据中都约等于33,考虑到测量的误差等原因,可以认为是一个常数,即位移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四个选项中,ABC错误,D正确故选D.16电梯底板上静置一物体,物体随电梯由一楼到九楼过程中,vt图像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前3s内货物处于失重状态B最后2s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C前3s内与最后2s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D第3s末至第5s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答案】 C【解析】据题意,
15、从图像可以看出,0-3s内货物随电梯向上匀加速运动,货物处于超重状态,故选项A错误;最后两秒内货物向上做匀减速运动,货物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但重力大于支持力,故选项B错误;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为:,后两秒的平均速度为:,故选项C正确;第3s末至第5s末的过程中,货物做匀速运动,重力与支持力平衡,支持力做正功,物体机械能增加,故选项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超重和失重。17某同学探究小球沿光滑斜面顶端下滑至底端的运动规律,现将两质量相同的小球同时从斜面的顶端释放,在甲、乙图的两种斜面中,通过一定的判断分析,你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甲图中小球在两个斜面上运动的时间相同B甲图中小球下滑至底端的速度大
16、小与方向均相同C乙图中小球在两个斜面上运动的时间相同D乙图中小球下滑至底端的速度大小相同【答案】 C【解析】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只受重力mg和斜面的支持力N作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斜面倾角为,斜面高为h,底边长为x,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gsin,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图中几何关系有:s,s,解得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为:t,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h,解得小球下滑至底端的速度大小为:v,显然,在甲图中,两斜面的高度h相同,但倾角不同,因此小球在两个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不同,故选项A错误;小球下滑至底端的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沿斜面向下,不同,故选项B错误;在
17、乙图中,两斜面的底边长x相同,但高度h和倾角不同,因此小球下滑至底端的速度大小不等,故选项D错误;又由于在乙图中两斜面倾角的正弦与余弦的积相等,因此小球在两个斜面上运动的时间相等,故选项C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或动能定理)的应用,以及控制变量法的灵活运用问题,属于中档题。18一电荷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其中ta和tb是电荷在电场中a、b两点运动的时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b两点处电场强度B. a、b两点处电场强度C. 粒子从a 运动到b的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做正功D. a、b两点电势【答案】 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物理1.5轮资料汇编 专题01 直线运动试题精选精练-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 物理 1.5 资料汇编 专题 01 直线运动 试题 精选 精练 人教版高三全册 物理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