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题型突破练(含解析)鲁科版-鲁科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题型突破练(含解析)鲁科版-鲁科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题型突破练(含解析)鲁科版-鲁科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热点一教材原型实验【典例1】(2019全国卷)某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对物块沿倾斜的长木板加速下滑时的运动进行研究。物块拖动纸带下滑,打出的纸带一部分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未画出。在A、B、C、D、E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_点,在打出C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m/s(保留3位有效数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解析】物块沿倾斜的长木板加速下滑,相等时间内的间距越来越大,所以在A、B、C、D、E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A点。根据纸带可知xAB=1
2、2.0 mm、xBC=19.5 mm、xCD=27.0 mm、xDE=34.5 mm,则vC=232.5 mm/s=0.233 m/s。x=xDE-xCD=xCD-xBC=xBC-xAB=7.5 mm,则a=750 mm/s2=0.75 m/s2。答案:A0.2330.75【解题通法】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法(1)图象法。先根据“平均速度”法求出各计数点的速度vn=。作v-t图象,求出图象的斜率即物体的加速度。(2)利用位移差公式。xn+1-xn=aT2得a=,其中T为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逐差法:若纸带上选出多个计数点,可用逐差法求加速度a=。热点二创新型实验光电门【典例2】(1)在
3、DIS实验中,通过测量遮光板的宽度以及用光电计时器测量遮光板通过光电门时遮光的时间,可以求得速度,该速度本质上是_(选填“平均速度”或“瞬时速度”)。若运动物体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而遮光板的宽度不同,在表中的四个速度中,哪个更接近于物体通过光电门瞬间的速度?_(选填“”“”“”或“”)。s=0.020 mt=0.043 101 s=0.464 0 m/ss=0.015 mt=0.032 640 s=0.459 6 m/ss=0.010 mt=0.021 869 s=0.457 3 m/ss=0.005 mt=0.011 160 s=0.448 0 m/s(2)“用DIS测定加速度”的实验中,通
4、过位移传感器获得小车运动的v-t图象如图(a)所示。小车在AB区域内的运动可视为_运动,此区域内小车的加速度a=_m/s2。(3)如图(b)所示,为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遮光板A、B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二者间距为d。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遮光板A、B先后经过的时间t1和t2,则小车加速度a=_。【创新点分析】实验器材由打点计时器变为光电门,与现代实验室中的器材相配套。【解析】(1)通过测量遮光板的宽度以及用光电计时器测量遮光板通过光电门时遮光的时间这一方法求得运动物体的速度,该速度本质是平均速度。时间取得越短,平均速度越趋近于瞬时速度,可知第个速度更接近物体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题型突破练含解析鲁科版-鲁科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实验 研究 变速 直线运动 特点 题型 突破 解析 鲁科版 鲁科版高三全册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229029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