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15 力学实验与创新(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15 力学实验与创新(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15 力学实验与创新(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力学实验与创新(限时45分钟)实验题(第1题10分,其余每小题14分,共80分)1(2015百校联盟押题卷)某中学物理兴趣实验小组在完成“探究弹力和弹簧长度的关系”的实验后测出了弹簧的劲度系数,操作过程如下:该小组的同学按照图甲组装好实验装置,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细线呈水平状态,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长度,然后在细线的下端逐个增加钩码并测出对应的弹簧长度,将测量的数据描绘在图乙的坐标系中,已知纵坐标为每次弹簧所受的拉力,横坐标为每次所对应的弹簧长度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0.04 kg,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根据上述操作完成下列问题:甲乙(1)根据图乙中描出的数据点画出FL图线(2)根据作出的
2、图线可知,弹簧的自然长度L0为_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为_N/m.(3)该实验与弹簧呈竖直状态相比较,优点是:_;缺点是:_.答案:(1)如图所示(2)520(3)见解析解析:(1)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如答案图所示(2)弹簧的原长L0,即弹力为零时弹簧的长度,由图象可知,l05102 m5 cm.弹簧的劲度系数等于FL图象直线部分的斜率,k20 N/m.(3)优点:避免弹簧自身所受重力对实验的影响;缺点:弹簧与桌面及绳子与滑轮间存在摩擦使实验的误差增大2(2015山东理综)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甲实验步骤:将弹簧秤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木板上,使其轴线沿竖直方向如图甲
3、所示,将环形橡皮筋一端挂在弹簧秤的秤钩上,另一端用圆珠笔尖竖直向下拉,直到弹簧秤示数为某一设定值时,将橡皮筋两端的位置标记为O1、O2,记录弹簧秤的示数F,测量并记录O1、O2间的距离(即橡皮筋的长度l)每次将弹簧秤示数改变0.50 N,测出所对应的l,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F/N00.501.001.502.002.50l/cml010.9712.0213.0013.9815.05找出中F2.50 N时橡皮筋两端的位置,重新标记为O、O,橡皮筋的拉力记为FOO.乙在秤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橡皮筋搭在秤钩上,如图乙所示用两圆珠笔尖成适当角度同时拉橡皮筋的两端,使秤钩的下端达到O点,将两笔尖的位置标
4、记为A、B,橡皮筋OA段的拉力记为FOA,OB段的拉力记为FOB.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1)利用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Fl图线,根据图线求得l0_cm.(2)测得OA6.00 cm,OB7.60 cm,则FOA的大小为_N.(3)根据给出的标度,在图丙中作出FOA和FOB的合力F的图示丙(4)通过比较F与_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实验结论答案:(1)如解析图甲所示10.0(9.810.1均正确)(2)1.80(1.701.90均正确)(3)如解析图乙所示(4)FOO解析:(1)在坐标系中描点,用平滑的曲线(直线)将各点连接起来,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如图甲所示,由图线可知与横轴的交点
5、为弹簧原长,即l010.0 cm.甲(2)橡皮筋的长度lOAOB13.60 cm,由图甲可得F1.80 N,所以FOAFOBF1.80 N.(3)利用给出的标度作出FOA和FOB的图示,然后以FOA和FO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即为合力F,如图乙(4)FOO的作用效果和FOA、FOB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F是FOA、FOB两个力的合力,所以只要比较F和FOO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实验结论乙3(2015浙江理综)甲同学准备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乙同学准备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甲(1)图甲中A、B、C、D、E表示部分实验器材,甲同学需在图中选用的器材有_;乙同学需在图中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15 力学实验与创新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 物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限时 训练 15 力学 实验 创新 解析 人教版高三全册 物理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