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基础课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基础课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基础课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础课 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1(2019届太原模拟)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A使物体运动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静止B使物体静止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运动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解析:选D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故D正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凡
2、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命名是任意的解析:选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相互作用力,即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其中的任一个力叫作用力时,另一个力叫反作用力,故D选项正确3(多选)(2019届潍坊模拟)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
3、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解析:选AD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即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则A正确;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则B错;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是由于受到改变运动状态的向心力作用,其运动状态是不断变化的,则C错;D项符合惯性定义,正确4. (2018届福建六校联考)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墨子号”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轨道关于这次卫星与火箭上天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
4、向前的推力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D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解析:选A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为火箭上升的推动力,此动力并不是由周围的空气提供的,因而与是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存在空气无关,故选项B、C错误,选项A正确;火箭运载卫星进入轨道之后,卫星与地球之间依然存在相互吸引力,即卫星吸引地球,地球吸引卫星,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D错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基础课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第三 牛顿 运动 定律 基础课 牛顿第三定律 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229214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