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实验方法 守恒法(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物理实验方法 守恒法(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实验方法 守恒法(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2021年高考物理实验方法:守恒法高中物理实验中,守恒法应用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及探究动能定理等实验中。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做功,动能与重力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实验目的:通过研究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动能与势能的变化,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 按上图安装装置(2)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3) 选择打点清晰的纸带(4)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1) 选取0点(从0点到1点距离约为2cm)(2) 选取适当的点P(3) 测物体下落的高度h(4) 计算P点的速度v(5) 验证是否符合即注意事项:不需要测物体质量m。例题和习题1. 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
2、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对于该实验,下列操作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利的是_。A重物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锤B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面内上下对正C精确测量出重物的质量D用手托稳重物,接通电源后,撒手释放重物某实验小组利用上述装置将打点计时器接到50 Hz的交流电源上,按正确操作得到了一条完整的纸带,由于纸带较长,图中有部分未画出,如图所示。纸带上各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计时点,其中O点为纸带上打出的第一个点。重物下落高度应从纸带上计时点间的距离直接测出,利用下列测量值能完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选项有_。AOA、AD和EG的长度 BOC、BC和CD的
3、长度CBD、CF和EG的长度 D . AC、BD和EG的长度【答案】B【解析】重物下落高度从纸带上计时点间O、C的距离直接测出,打C点时的速度,其中T为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即。2.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可以使用的频率有和。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交流电的频率,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它题给条件进行推算。(1)若从打出的纸带可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利用和图(b)中给出的物理量可以写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打出C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_。(2)已测得当地重力加
4、速度大小为,实验中重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其重力的1%,由此推算出为_。【答案】,;40【解析】由于重物匀加速下落,各相邻点之间时间间隔相同,因此点应是从运动到的过程的中间时刻,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得:点的速度等于段的平均速度,即由于,故同理可得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故 重物下落的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由已知条件 由得代入得:,代入数据得3.利用图2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A. 速度变化量和势能变化量B. 速度变化量和高度变化量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
5、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A.交流电源 B.刻度尺 C.天平(含砝码)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图3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点到打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动能变化量。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A利用公式计算中午速度B利用公式计算重物速度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力阻力的影响D没有采用多次试验去平均值的方法某同学想用下述方法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测量它
6、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h,计算对应计数点的重物速度v,描绘图像,并做如下判断:若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请你分析论证该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解析】(2)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故需要比較动能变化量,A正确;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故A正确;因为在计算重力势能变化量时,需要用到纸带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所以还需要刻度尺,故B正确;根据可得等式两边的质量抵消,故不需要天平,C错;重力势能改变量为,由于下落过程中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根据中间时刻规律可得B点的速度为,所以实验过程中存在空气阻力,纸带运动过程中存在摩擦力,C正确;该同学的判断依据不正确,在重物下落h的过程中
7、,若阻力f恒定,根据可知,图像就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要向通过图像的方法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还必须看图像的斜率是否接近2g4.在“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用到的传感器是 传感器。若摆锤直径的测量值大于其真实值会造成摆锤动能的测量值偏 。(选填:“大”或“小”)。【答案】光电门;大【解析】在实验中,摆锤的速度通过光电门进行测量,测量的速度是通过小球直径d与挡光时间的比值进行计算,为,当摆锤直径大于真实值时,小球直径d变大,导致计算出的小球速度变大,故小球动能也会变大。5.某同学用如题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根细线系住钢球,悬挂在铁架台上,钢球静止于A点,光电门固定在A的正下方
8、在钢球底部竖直地粘住一片宽带为d的遮光条将钢球拉至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可由计时器测出,取作为钢球经过A点时的速度记录钢球每次下落的高度h和计时器示数t,计算并比较钢球在释放点和A点之间的势能变化大小Ep与动能变化大小Ek,就能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题图1(1)用Ep=mgh计算钢球重力势能变化的大小,式中钢球下落高度h应测量释放时的钢球球心到 之间的竖直距离(A)钢球在A点时的顶端(B)钢球在A点时的球心(C)钢球在A点时的底端(2) 用Ek=计算钢球动能变化的大小,用刻度尺测量遮光条宽度,示数如题图2所示,其读数为cm某次测量中,计时器的示数为0.0100 s,则钢球
9、的速度为v=m/s题图2(3) 下表为该同学的实验结果:他发现表中的Ep与Ek之间存在差异,认为这是由于空气阻力造成的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说明理由(4)请你提出一条减小上述差异的改进建议【答案】(1)B (2)1.50(1.491.51都算对) 1.50(1.491.51都算对)(3)不同意,因为空气阻力会造成Ek小于Ep,但表中Ek大于Ep(4)分别测出光电门和球心到悬点的长度L和l,计算Ek时,将v折算成钢球的速度【解析】试题分析:(1)小球下落的高度为初末位置球心间的距离,所以选B;(2)由题图知读数为1.50cm,小球的速度为,代入数据解得v=1.50m/s;(3)若是空气阻力造成的
10、,则Ek小于Ep,根据表格数据知Ek大于Ep,故不是空气阻力造成的6.甲同学准备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乙同学准备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1)图1中A、B、C、D、E表示部分实验器材,甲同学需在图中选用的器材_;乙同学需在图中选用的器材_。(用字母表示)(2)乙同学在实验室选齐所需器材后,经正确操作获得如图2所示的两条纸带和。纸带_的加速度大(填或者),其加速度大小为_.【解析】计算相邻位移的路程差,为为,所以的加速度大,加速度。【答案】(1)AB;BDE (2),(2.50.2)m/s2【点评】本题考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乙同学准备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物理实验方法 守恒法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 物理 实验 方法 守恒 解析 人教版高三全册 物理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