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寒假作业(六)力学实验-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寒假作业(六)力学实验-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寒假作业(六)力学实验-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寒假作业(六)力学实验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做力学中的许多实验,则下列利用此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时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须设法消除小车和木板间摩擦阻力的影响B利用此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并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时,如果画出小车的加速度a随质量M变化的aM图像不是直线,就可确定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C利用此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应将木板带打点计时器的一端适当垫高平衡摩擦力D实验时不需要调整滑轮高度,不用管细线与木板是否平行解析:选C此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但不需要平衡摩擦力,故A错误。曲线的种类有双曲线、抛物线、三角函数曲线等,所以若a
2、M图像是曲线,不能断定曲线是双曲线,即不能断定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应画出a图像,故B错误。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需要平衡摩擦力,方法是将木板带打点计时器的一端适当垫高,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小车重力沿斜面分力补偿小车运动中所受阻力的影响,从而使小车受到的合力即为绳子的拉力,故C正确。实验时需要调整滑轮高度,让细线与木板平行,故D错误。2(2017泉州模拟)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4.6 cm,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下端挂钩码,每增加一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弹簧的长度x,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钩码个数12345
3、弹力F/N1.02.03.04.05.0弹簧的长度x/cm7.09.011.013.015.0(1)根据表中数据在下图中作出Fx图像;(2)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劲度系数k_N/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3)图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大于L0的原因是_。解析:(1)描点作图,如图所示:(2)图像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故有:k50 N/m。(3)图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表示弹簧不挂钩码时的长度,其数值大于弹簧原长,是因为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答案:(1)图见解析(2)50(3)竖直悬挂时,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3(2018届高三重庆一中调研)如图所示为弹簧弹射装置。在内壁光滑、水平固定的金属管中放有轻弹簧,在其
4、两端各放置一个金属小球1和2(两球直径略小于管内径且与弹簧不固连),压缩弹簧并锁定。现解除锁定,则两个小球同时沿同一直线向相反方向弹射。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用天平测出两球质量分别为m1、m2;用刻度尺测出两管口离地面的高度均为h;解除弹簧锁定弹出两球,记录两球在水平地面上的落点P、Q。回答下列问题:(1)要测定弹射装置在弹射时所具有的弹性势能,只需测量的物理量是_。(已知重力加速度g)A弹簧的压缩量x1B两球落点P、Q到对应管口M、N的水平距离x1、x2C小球的直径D两球从管口弹出到落地的时间t1、t2(2)根据测量结果,可得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Ep_。(3)用上述测得的物理量来表示,如果满足关
5、系式_,则表明弹射过程中两小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解析:(1)由题意可知,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两小球的动能,则由Epm1v12m2v22即可求得弹性势能,故应测量两小球的质量以及两小球的出射速度。测量小球的出射速度,可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由出射高度和水平位移求出,故B正确,A、C、D错误。(2)由(1)可知,Epm1v12m2v22,由hgt2可得平抛运动的时间t;根据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v1,v2。即Epm1v12m2v22。(3)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两球射出前动量为零,射出后运动方向相反,设向左为正方向,则有0m1v1m2v2,再根据水平方向上xvt可得m1x1m2x2。答案:
6、(1)B(2)(3)m1x1m2x24某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物块A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步骤如下:a如图所示组装好器材,使连接物块A的细线与水平桌面平行b缓慢向矿泉水瓶内加水,直至物块A恰好开始运动c用天平测出矿泉水瓶及水的总质量md用天平测出物块A的质量M(1)该小组根据以上过程测得的物块A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_,本小组采用注水法的好处是_。(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2)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物块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解析:(1)根据共点力平衡可知,最大静摩擦力fmg,活动小组采用注水法好处是可以连续不断地注入水,即连续不断地改变拉力。(2)根据共点力平衡可
7、知,Mgmg解得。答案:(1)mg可以连续的改变拉力(2)5(2017全国卷)某探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将画有坐标轴(横轴为x轴,纵轴为y轴,最小刻度表示1 mm)的纸贴在水平桌面上,如图(a)所示。将橡皮筋的一端Q固定在y轴上的B点(位于图示部分之外),另一端P位于y轴上的A点时,橡皮筋处于原长。(1)用一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P端沿y轴从A点拉至坐标原点O,此时拉力F的大小可由测力计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所示,F的大小为_N。(2)撤去(1)中的拉力,橡皮筋P端回到A点;现使用两个测力计同时拉橡皮筋,再次将P端拉至O点。此时观察到两个拉力分别沿图(a)中两条虚线所示的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寒假作业六力学实验-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 物理 二轮 复习 寒假 作业 力学 实验 人教版高三全册 物理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