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十二章 原子与原子核综合检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十二章 原子与原子核综合检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十二章 原子与原子核综合检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原子与原子核 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812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 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衰变时,射线是原子的核外电子释放出来的B.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这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依据之一C.如果用紫光照射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改用绿光照射这种金属不一定发生光电效应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解析:衰变中产生的射线实际上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化而来的,不是原子内部
2、核外电子释放出来的,A错误;卢瑟福用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正确;紫光照射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改用绿光,因绿光的频率小于紫光,则照射这种金属不一定发生光电效应,C正确;比结合能越大,将核子分解需要的能量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D正确.2.天然放射现象中可产生,三种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射线是高速的质子流BU经过一次衰变,变为ThC.射线的穿透能力比射线的穿透能力强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解析:射线的实质是衰变中产生的高速电子流,故A错误;衰变过程中,一个原子核释放一个粒子(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形成的氦原子核),并且转变成一个质量
3、数减小4,电荷数减少2的新原子核,所以U经过一次衰变,变为Th,故B正确;,三种射线分别是氦核、电子、电磁波,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逐渐增强,所以射线的穿透能力比射线穿透能力弱,故C错误;半衰期是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的,与温度无关,故D错误.3.下列说法正确的(B)A.原子核的结合能是组成原子核的所有核子的能量总和B.在所有核反应中,都遵从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的规律C.在天然放射现象中放出的射线是电子流,该电子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激后辐射出来的D.镭226衰变为氡222的半衰期为1 620年,也就是说,100个镭226核经过1 620年后一定还剩下50个镭226核没有发生衰变解析:原子核的结合能是
4、组成原子核的所有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释放出来的能量,选项A错误;在所有核反应中,都遵从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的规律,选项B正确;在天然放射现象中放出的射线就是电子流,该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从原子核中辐射出来的,选项C错误;半衰期是对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少量原子核衰变不能运用半衰期的统计规律,所以选项D错误.4.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裂变的是(D)ANHeOHBUThHeCHHHenDUnBaKr+n解析NHeOH中,有粒子参与,为人工核反应,故A错误; ThHe的过程中有粒子生成,是衰变,故B错误HH Hen为核聚变反应,故C错误UnBaKr+n为裂变,是重核裂变成轻核,
5、故D正确.5.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某单色光束照射下,只能发出频率为1,2,3的三种光,且12BC,则(CD)A.用入射光A照射金属b和c,金属b和c均可发生光电效应现象B.用入射光A和B照射金属c,均可使金属c发生光电效应现象C.用入射光C照射金属a和b,金属a,b均可发生光电效应现象D.用入射光B和C照射金属a,均可使金属a发生光电效应现象解析:恰能使金属逸出光电子,说明入射光的频率恰好等于金属的截止频率,由题意知入射光的频率ABC,A的频率最小,用入射光A照射金属b和c,金属b和c均不能发生光电效应,A错误;A,B光的频率都小于C的频率,用入射光A和B照射金属c,金属c不能发生光电效应,B错
6、误;C的频率比A,B的频率都大,所以用入射光C照射金属a和b,金属a,b均可发生光电效应,C正确;A的频率小于B,C的频率,所以用入射光B,C照射金属a,均可使金属a发生光电效应,D正确.12.氘核和氚核的核反应方程为HHHen,已知H的比结合能是2.78 MeVH的比结合能是 1.09 MeVHe的比结合能是7.03 MeV,下列有关核力、核能和结合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C)A.氦原子核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其中两个质子之间三种作用力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核力、库仑力、万有引力B.聚变反应后生成的氦核的结合能为14.06 MeVC.该核反应过程释放出的能量为17.6 MeVD.原子核的比结合
7、能大小可反映原子核的稳定程度,该值随质量数的增加而增大解析: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作用力最强,其次是库仑力,最小的是万有引力,故A正确;反应后生成的氦核的结合能E1=47.03 MeV=28.12 MeV,故B错误;由核反应方程可知,该反应是核聚变反应,反应中会释放能量,放出的能量E=E1-E=28.12 MeV-(2.783+ 1.092) MeV=17.6 MeV,故C正确;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但该值并不随质量数的增加而增大,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52分)13.(6分)已知质子的质量为m1,中子的质量为m2,碳核C)的质量为m3,则碳核C)的比结合能为 ,碳14是碳的一种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十二章 原子与原子核综合检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 物理 复习 第十二 原子 原子核 综合 检测 解析 人教版高三全册 物理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