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 知识复习与检测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本章学科素养提升-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物理 知识复习与检测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本章学科素养提升-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 知识复习与检测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本章学科素养提升-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二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纵观全国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以图象的方式考查牛顿第二定律是一类很重要的题目,此类问题要求考生具备理解图象所给予的信息和破译图象信息的能力,图象的形式以vt、at、Ft图象居多,考查最多的是vt图象,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计算题,难度中等1明确常见图象的意义,如下表:vt图象根据图象的斜率判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进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合外力Fa图象首先要根据具体的物理情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两个量间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关系式结合图象,明确图象的斜率、截距或面积的意义,从而由图象给出的信息求出未知量at图象要注意加速度的正负,
2、正确分析每一段的运动情况,然后结合物体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Ft图象要结合物体受到的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分析每一时间段的运动性质2.图象类问题的实质是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以牛顿第二定律Fma为纽带,理解图象的种类,图象的轴、点、线、截距、斜率、面积所表示的意义运用图象解决问题一般包括两个角度:(1)用给定图象解答问题;(2)根据题意作图,用图象解答问题在实际的应用中要建立物理情景与函数、图象的相互转换关系例1(多选)如图1(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0、v1、t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图1A斜面的倾角B物块的
3、质量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答案ACD解析由vt图象可求知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mgcos ma,即gsin gcos .同理向下滑行时gsin gcos ,两式联立得sin ,可见能计算出斜面的倾斜角度以及动摩擦因数,选项A、C正确;物块滑上斜面时的初速度v0已知,向上滑行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0,那么平均速度为,所以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远距离为xt1,根据斜面的倾斜角度可计算出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为xsin t1,选项D正确;仅根据vt图象无法求出物块的质量,选项B错误关注图象中的函数关系及特殊值在图象问题中
4、,无论是读图还是作图,都应尽量先建立函数关系,然后根据函数关系读取图象信息或者描点作图作图时,往往只需确定一个或两个特殊点的坐标(如变力F的最小值Fmin和最大值Fmax、抛物线的顶点和任意点、圆的圆心等),即可根据函数关系连线作图当不能定量确定函数关系时,特殊值的判断尤为重要,读图时,要注意图线的起点、斜率、截距、折点以及图线与横轴包围的“面积”等所对应的物理意义,尽可能多地提取解题信息例2(16分)如图2甲所示,质量M1 kg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0.1,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 kg、大小可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0.4,g取10 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物理 知识复习与检测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本章学科素养提升-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 物理 知识 复习 检测 第三 牛顿 运动 定律 本章 学科 素养 提升 人教版高三全册 物理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