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实验十六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押题专练-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实验十六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押题专练-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实验十六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押题专练-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验十六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关于入射小球在斜槽上释放点的高低对实验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释放点越低,小球受阻力越小,入射小球的入射速度越小,误差越小B释放点越高,两球碰后水平位移越大,水平位移测量的相对误差越小,两球速度的测量越准确C释放点越高,两球相碰时相互作用的内力越大,碰撞前后动量之差越小,误差越小D释放点越高,入射小球对被碰小球的作用力越大,水平槽对被碰小球的阻力越小答案:BC2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实验必须要求的条件是()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是水平的C入射球每次都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D碰撞的瞬间,入射球与被碰
2、球的球心连线与轨道末端的切线平行解析:做本实验时,应注意每次实验时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碰前速度相同,且方向水平,故B、C、D三项正确至于斜槽是否光滑无需考虑,A项错误答案:BCD3某同学把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用细线连接,中间夹一被压缩了的弹簧,如图实6所示,将这一系统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烧断细线,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进行必要的测量,验证木块间相互作用时动量守恒图实6(1)该同学还必须有的器材是_. (2)需要直接测量的数据是_(3)用所得数据验证动量守恒的关系式是_答案:(1)刻度尺、天平(2)两木块的质量m1、m2和两木块落地点分别到桌子两侧边的水平距离x1、x2(3)m1x1m2x24在实验
3、室里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一般采用如图实7甲、乙所示的两种装置:图实7(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 ()Am1m2,r1r2Bm1m2,r1r2Cm1m2,r1r2 Dm1m2,r1r2(2)若采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_A直尺B游标卡尺C天平D弹簧测力计E秒表(3)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则在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所得“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为_(用装置图中的字母表示)解析:(1)为防止反弹造成入射球返回斜槽,要求入射球质量大于被碰球质量,即m1m2,为使
4、入射球与被碰球发生对心碰撞,要求两小球半径相同故选项C正确(2)设a球碰前的速度为v1,a、b相碰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由于两球都从同一高度做平抛运动,当以运动时间为一个计时单位时,可以用它们平抛的水平位移表示碰撞前后的速度因此,验证的动量守恒关系m1v1m1v1m2v2可表示为m1x1m1x1m2x2.所以需要直尺、天平,而无需弹簧测力计、秒表由于题中两个小球都可认为是从槽口开始做平抛运动的,两球的半径不必测量,故无需游标卡尺(3)得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应为m1OPm1OMm2ON. 答案:(1)C(2)AC(3)m1OPm1OMm2ON5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做“验证动量守恒
5、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实8所示,在小车后连接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频率为50 Hz,长木板垫着小木片以平衡摩擦力图实8(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实9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点,则应该选择_段来计算A碰前的速度,应选择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空格选填“AB”、“BC”、“CD”、“DE”)图实9(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 kg,小车B的质量m20.20 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m1v0_ kgm/s;碰后(m1m2)v共_
6、 kgm/s.由此得出结论_(2)小车A碰撞前的速度v0 m/s1.050 m/s小车A在碰撞前m1v00.401.050 kgm/s0.420 kgm/s碰后A和B的共同速度v共 m/s0.695 m/s答案:(1)BCDE(2)0.4200.417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碰撞中mv的矢量和是守恒的6某同学用图实10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先将a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重复10次;再把同样大小的b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水平段的最右端静止放置,让a球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相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10次图实10
7、(1)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A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B小球a、b的质量ma、mbC小球a、b的半径rD小球a、b离开斜槽轨道末端后平抛飞行的时间tE记录纸上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OA、OB、OCFa球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水平部分间的高度差h(2)根据实验要求,ma_m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放上被碰小球后,两小球碰后是否同时落地?如果不是同时落地,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响?(不必作分析)_;(4)为测定未放小球b时,小球a落点的平均位置,把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跟记录纸上的O点对齐,图实11给出了小球a落点附近的情况,由图可得OB距离应为_ cm;图实11(5
8、)按照本实验方法,验证动量守恒的验证式是_答案:(1)BE(2)大于(3)b球先落地,对实验结果无影响(4)45.950.02(5)maOBmaOAmbOC7用半径相同的两个小球A、B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实12所示,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实验时先不放B球,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C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再把B球静置于水平槽边缘处,让A球仍从C处由静止滚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痕迹记录纸上的O点是重垂线所指的位置,若测得各落点痕迹到O点的距离:OM2.68 cm,OP8.62 cm,ON11.50 cm,并知A、B两球的质量比为2
9、1,则未放B球时A球落地点是记录纸上的_点,系统碰撞前总动量p与碰撞后总动量p的百分误差100%_%(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解析:M、N分别是碰后两球的落地点的位置,P是碰前A球的落地点的位置,碰前系统的总动量可等效表示为pmAOP,碰后总动量可等效表示为pmAOMmBON,则其百分误差100%100%2%.答案:P28如图所示,在实验室用两端带有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和有固定挡板的质量都是M的滑块A和B做“探究碰撞中的守恒量”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把两滑块A和B紧贴在一起,在A上放质量为m的砝码,置于导轨上,用电动卡销卡住A和B,在A和B的固定挡板间放入一轻弹簧,使弹簧处于水平方向上的压
10、缩状态;.按下电钮使电动卡销放开,同时启动两个记录两滑块运动时间的电子计时器,当A和B与固定挡板C和D碰撞时,电子计时器自动停表,记下A至C的运动时间t1,B至D的运动时间t2;.重复几次,取t1和t2的平均值(1)在调整气垫导轨时应注意_;(2)应测量的数据还有_;(3)只有关系式_成立,即可得出碰撞中守恒的量是动量的矢量和答案:见解析9如图所示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和B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实验步骤如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实验十六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押题专练-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实验 十六 验证 动量 守恒定律 押题 人教版高三全册 物理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