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13 章末过关检测(二)-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13 章末过关检测(二)-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13 章末过关检测(二)-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 相互作用章末过关检测(二)(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 假期里,一位同学在厨房里帮助妈妈做菜,对菜刀产生了兴趣他发现菜刀的刀刃前部和后部的厚薄不一样,刀刃前部的顶角小,后部的顶角大,如图所示,他先后做出过几个猜想,其中合理的是()A刀刃前部和后部厚薄不匀,仅是为了打造方便,外形美观,跟使用功能无关B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刀刃厚薄无关C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大,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D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小,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解析:选D. 把刀
2、刃部分抽象后,可简化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劈,设顶角为2,背宽为d,侧面长为l,如图所示当在刀背施加压力F后,产生垂直侧面的两个分力F1、F2,使用中依靠着这两个分力分开被加工的其他物体由对称性知,这两个分力大小相等(F1F2),因此画出力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实为菱形,如图所示,在这个力的平行四边形中,取其四分之一考虑(图中阴影部分)根据它跟半个劈的直角三角形的相似关系,有关系式,得F1F2.由此可见,刀背上加上一定的压力F时,侧面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顶角的大小有关,顶角越小,sin 的值越小,F1和F2的值越大,故D正确2“竹蜻蜓”是一种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的传统儿童玩具,是中国古代一个很精妙的小发明,
3、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外形如图所示,呈T字形,横的一片是由木片经切削制成的螺旋桨,中间有一个小孔,其中插一根笔直的竹棍,用两手搓转这根竹棍,竹蜻蜓的桨叶便会旋转获得升力飞上天,随着升力减弱而最终又落回地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人根据“竹蜻蜓”的形状和原理发明了直升机的螺旋桨下列关于“竹蜻蜓”的说法正确的是()A“竹蜻蜓”从手中飞出直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始终在加速上升B“竹蜻蜓”从手中飞出直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始终在减速上升C为使“竹蜻蜓”能以图示方向旋转上升,其桨叶前缘应比后缘略高D为使“竹蜻蜓”能以图示方向旋转上升,其桨叶前缘应比后缘略低答案:C3如图所示的容器内盛有水,器壁AB部
4、分是一个平面且呈倾斜状,有一个小物块P处于图示位置并保持静止状态,则该物体()A可能受三个力作用B可能受四个力作用C一定受三个力作用D一定受四个力作用解析:选B.物体一定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同时因为排开一定质量的液体,故一定受浮力,若浮力大小等于重力,则二者可以平衡,物体与AB间没有相互作用,故可能受两个力作用;若浮力大于重力,则物体一定会受AB对P的弹力,由于弹力垂直于接触面向下,物体只有受到向下的摩擦力才能受力平衡,故物体可能受四个力;故只有B项正确,A、C、D错误4. (2019郑州一中模拟)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框架ABC(角C为直角)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5、30.小环P、Q分别套在光滑臂AC、BC上,用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连接两小环,静止时细绳恰好处于水平方向,小环P、Q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小环P、Q的质量的比值为()AB3CD解析:选B. 对小环P进行受力分析如图,设绳子拉力大小为T,由几何关系有T1m1gtan ,对小环Q进行受力分析,由几何关系有T2m2gcot ,T1T2,联立解得cot23,选项B正确5. (2019长沙模拟)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手拉住现拉动细线,使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在移动过程中手对线的拉力F和环对小球的弹力FN
6、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F减小,FN不变BF不变,FN减小CF不变,FN增大DF增大,FN减小解析:选A. 对小球受力分析,其所受的三个力组成一个闭合三角形,如图所示,力三角形与圆内的三角形相似,由几何关系可知,小球缓慢上移时mg不变,R不变,L减小,F大小减小,FN大小不变,A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将力传感器A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测力端通过轻质水平细绳与滑块相连,滑块放在较长的小车上如图甲所示,力传感器A与计算机相连接,可获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曲线一水
7、平轻质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一端连接小车,另一端系砂桶,整个装置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在滑块与小车分离前缓慢向砂桶里倒入细砂,力传感器采集的Ft 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2.5 s前小车做变加速运动B2.5 s后小车做变加速运动C2.5 s前小车所受摩擦力不变D2.5 s后小车所受摩擦力不变解析:选BD.由题图乙可知,在F变化的阶段,砂桶质量由小变大,滑块与小车之间没有相对滑动,属于静摩擦力,所以2.5 s 前,小车、滑块均处于静止状态,A错误;2.5 s后小车受恒定摩擦力,但是外力增加,因此小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B正确;根据上述分析,2.5 s前滑块受静摩擦力,且静摩擦力在变化,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13 章末过关检测二-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第二 过关 检测 人教版高三全册 物理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