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复习方案 第2章 相互作用 热点专题系列(四)测定动摩擦因数的三种方法(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
《高考物理复习方案 第2章 相互作用 热点专题系列(四)测定动摩擦因数的三种方法(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复习方案 第2章 相互作用 热点专题系列(四)测定动摩擦因数的三种方法(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热点专题系列(四) 测定动摩擦因数的三种方法热点概述:动摩擦因数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测量动摩擦因数已成为近几年实验的热点。测定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将动摩擦因数的测量转化为加速度的测量。2将研究运动物体转化为研究静止物体。3将动摩擦因数的测量转化为结合能量的分析。热点透析一、将动摩擦因数的测量转化为加速度的测量若能测出物体的加速度,然后根据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动摩擦因数。【例证1】2015郑州质监现要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表面粗糙的木板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抬起一定高度构成斜面;木板上有一滑块,其后端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上
2、,连接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接通电源后,从静止释放滑块,滑块带动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迹。(1)图2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是实验中选取的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2、3和5、6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求出滑块的加速度a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已知木板的长度为L,为了求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A滑块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vB滑块的质量mC滑块的运动时间tD斜面高度h和底边长度x(3)设重力加速度为g,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_(用所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答案(1)2.5
3、1(2)D(3)解析(1)设0、1、2、3、4、5、6的间距分别是x1、x2、x3、x4、x5、x6,由x6x33aT2可知,a2.51 m/s2。(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sinmgcosma,得tan,因此只须测量斜面高度h和底边长度x,就可以得到tan与cos的值,就可以计算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应选D选项。(3)由(2)可知tan。二、将研究运动物体转化为研究静止物体若测量运动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困难时,可转化为静止物体摩擦力的测量,进而测定动摩擦因数。【例证2】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A: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如图a所
4、示。方案B:木块水平固定,通过细线水平拉动木板,如图b所示。(1)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是方案_,原因是_。(2)该实验中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3)除了实验必需的弹簧测力计、木板、木块、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质量为200 g的配重若干个。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配重,改变木块对木板的正压力(g取10 m/s2),并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次序12345配重(个数)01234弹簧测力计读数/N0.501.001.501.802.50木块重/N2.00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坐标纸上(下图)作出木块所受摩擦力和压力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测出木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是_。答案(1)B不受木板如何
5、运动的限制(或摩擦力的测量更方便、准确)(2)木块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图象如图所示0.25解析实验方案的选择要利于测量、操作,所以选择B方案;拉动水平木板在木块下运动,木块保持静止,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弹FfFN,由此确定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为木块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作图时,由于木块所受摩擦力Ff与压力FN成正比,所绘图线应是过原点的直线,因此,作图时一定注意直线过原点,且使测量数据所描点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三、将动摩擦因数的测量转化为结合能量的分析【例证3】一个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测量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步骤如下:(1)将弹簧左端固定在桌面上,使弹簧自由伸长时右端恰好与桌子
6、的边缘O点对齐。(2)将质量为m的小物块放在弹簧右端,压缩弹簧至A点。由静止释放小物块后,小物块能飞离桌子并落在水平地面上B点,测量得到释放小物块时弹簧的长度为l、桌面到地面的高度为H和小物块飞离桌子后的水平运动位移O1Bx。(3)将弹簧左端重新固定在桌面另一位置上,将小物块放在弹簧右端,压缩弹簧至长度仍为l,释放小物块后小物块在桌面上滑行,最后停下来,测量小物块从释放到最后停止过程中运动的距离为s。若要测量小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为_,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_。通过本实验,还可以测出弹簧长度为l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Ep_。(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质量可忽略不计)答案弹
7、簧的原长l0解析小物块第一次被释放后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得小物块离开桌面时的速度vx,小物块的动能为,由功能关系得Epmg(l0l),第二次释放小物块后,由功能关系得Epmgs,解得,Ep。热点集训12015大连模拟某兴趣小组要测量木块与较粗糙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他们先将粗糙木板水平固定,再用另一较光滑的板做成斜面,倾斜板与水平板间由一小段光滑曲面连接,保证木块在两板间通过时速度大小不变。(1)使木块从相对水平木板高h处由静止滑下,并在水平板上滑行一段距离x后停止运动,改变h大小,进行多次实验,若忽略木块与倾斜板间的摩擦,以x为横坐标、h为纵坐标,从理论上得到的图象应
8、为_ _;(2)如果考虑木块与倾斜板之间的摩擦,在改变h时,他们采取的办法是:每次改变倾斜板的倾角,让木块每次由静止开始下滑的位置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且测出该竖直线与两板连接处的水平距离为L,如图甲所示。将每次实验得到的h、x相关数据绘制出的hx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的延长线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a,0)和(0,b),则木块与倾斜板间的动摩擦因数1_,木块与水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_。(以上两空用a、b和L中的某些物理量表示)答案(1)过坐标原点的倾斜向上直线(或正比例函数)(2)解析(1)对全程运用动能定理,有:mghmgx0,得到:hx;故hx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倾斜向上直线(或正比例函数)
9、;(2)对全程运用动能定理,有:mgh1mgcosx12mgx0(为斜面的坡角),由几何关系得到:Lx1cos,得到:h2x1L。图线的延长线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a,0)和(0,b),故:2(斜率),1Lb(截距),解得:1。22016云南统测一学生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桌面上放置一块水平长木板,木板一端带滑轮,另一端固定一打点计时器。木块一端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另一端连接跨过定滑轮的绳子,在绳子上悬挂一定质量的钩码后可使木块在木板上匀加速滑动。实验中测得木块质量M150 g,钩码质量m50 g。(1)实验开始时,应调整滑轮的高度,让绳子与木板_。(2
10、)实验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纸带上A、B、C、D、E是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0.10 s,所测数据在图中已标出,根据图中数据可求得木块运动的加速度a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根据实验原理可导出计算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_(用M、m、g、a表示);取g10 m/s2,代入相关数据可求得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答案(1)平行(2)0.25(3)0.3解析(1)实验由纸带测定木块加速度,木块所受拉力方向不变,保持与桌面平行,因此需要在实验前调整滑轮高度,使绳子与木板平行;(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xaT2可知,木块的加速度a m/s20.25 m/s2;(
11、3)钩码与木块加速度大小相等,假设绳子张力为T,对钩码有,mgTma,对木块则有:TMgMa,解两式得:,将已知条件代入解得:0.3。32015广西联考在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中:(1)已测得图甲中长木板长度是立柱高度的2倍。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频率为50 Hz的低压交流电源,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乙所示。则木块下滑的加速度为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用测得的物理量及加速度a计算出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g取10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因系统误差会使动摩擦因数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你认为导致该
12、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答案(1)4.0(2)0.12纸带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解析(1)由xaT2可得,a4.0 m/s2。(2)由牛顿第二定律mgsinmgcosma,由题中已知条件可知30,则动摩擦因数0.12,因纸带与限位孔间存在摩擦力,测量值偏大。42015湖北二联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1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打点计时器及所用的学生电源一台、天平、刻度尺、导线、纸带、钩码若干。小组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M300 g,将滑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两个钩码(每个钩码质量为100 g),调整滑
13、轮高度使拉滑块的细线与桌面平行,让钩码拉动滑块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2所示,计数点之间有4个点未画出,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滑块运动的加速度为_m/s2。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g10 m/s2)。答案0.640.56解析由逐差法公式,加速度a102 m/s2 0.64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mgMg(mM)a,动摩擦因数0.56。52015天星教育联考某同学尝试测量一小滑块和长度为0.5 m的木板BC间的动摩擦因数。首先,他把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将小滑块从A端
14、由静止释放,小滑块落在地面上某点(不反弹),测出轨道B端离地面的高度h、B端到小滑块的落点的水平距离x1。然后,他把圆弧轨道AB和木板BC连接并固定在桌面上,将小滑块仍然从A端由静止释放,最后的落点到C端的水平距离为x2,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小滑块到达轨道B端时的速率为_。(用g、h、x1表示)(2)若测出h0.500 m、x11.000 m、x20.800 m,则_。(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桌面必须保持水平B实验中圆弧轨道AB必须是光滑的C让小滑块从A端释放多次,得到平均落点,能减小实验误差D若R太小,小滑块不能从木板BC右端滑下,则不能利用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物理复习方案 第2章 相互作用 热点专题系列四测定动摩擦因数的三种方法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 物理 复习 方案 热点 专题 系列 测定 摩擦 因数 方法 解析 新人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2297436.html
限制150内